資料顯示,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於今年10月18日到期,專家分析表示伊朗將抓住這次機會準備積購買一些現代化的戰鬥機用來以替換已經老化的F-14和米格-29;同時,敘利亞也在考慮購買先進戰鬥機。
伊朗和敘利亞共同的對手主要是以色列,而以色列空軍是該地區最為強大的部隊,配備了大量的F-4,F-16和F-35等4代與5代戰鬥機。
專家表示,伊朗空軍對新型戰鬥機需求約為200架,敘利亞也需要100架;而目前俄羅斯米格-35和中國殲-10CE都希望能獲得這兩個國家的潛在訂單。
這是因為伊朗和敘利亞這兩個國家現在面臨許多經濟困難,因此它們只能優先考慮中型或輕型戰鬥機,重型戰鬥機例如蘇-30或蘇-35將被放棄。
除此之外,伊朗和敘利亞兩國與西方之間的關係不太融洽,F-16和JAS-39等型號的戰鬥機將無法購買。另外巴基斯坦和沙特關係很好而不會銷售梟龍。
專家稱中國是世界主要武器出口國,並且附帶的政治條件較少,而殲-10CE是一種與美國洛馬F-16V爭鋒相對的中型單發戰鬥機,具有很強的實力。
殲-10CE雖然在多用途性能上有所不及,但在有源相控陣雷達孔徑、航程和超視距空戰性能上都佔據優勢;尤其配備的PL-15已超越了俄羅斯的R-77和美國AIM-120,因此對伊敘有足夠吸引力。
除中國的殲-10CE外,伊朗和敘利亞還可以選擇米格-35戰鬥機;這是一款中型雙發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9噸,戰鬥半徑超過1,000公裡,可攜帶多種彈藥。
但是,米格-35的價格要比殲-10CE貴,同時單發設計要比雙發戰鬥機具有更低的維護和操作成本;而且殲-10CE上面的航電和武器等要比米格-35成熟先進。
除此之外,米格-35仍處於測試階段,目前還無法立即量產;其中Zhuk-AE是俄羅斯第一款有源相控陣雷達,其可靠性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問號。
專家認為殲-10CE的優勢在於低成本、航電和武器性能等是出類拔萃;而米格-35能和米格-29共用大部分的設備,因此在維護方面具有優勢。
但是,購買戰機的決定取決於許多因素如各國之間的戰略關係,因此直到現在殲-10和米格-35都沒有找到客戶,雖然之前一些國家都將它們歸類為「潛在」購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