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Flak 41高射炮,為何盟軍慶幸它沒能完善並大量服役?

2020-12-19 騰訊網

二戰德國軍隊儘管有37手拉機這樣「蹩腳」的高射炮,但他們的20毫米、88毫米、128毫米等幾個口徑高射炮卻出乎預料的強,綜合作戰性能在當時也是世界前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二戰德軍防空炮體系中幾乎沒有提到中口徑偏小的防空炮,難道德軍在37~88毫米之間不存在這類口徑防空炮嗎?

Flak 41式高射炮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德國在30年代中期研製了Flak 41式50毫米防空炮,它就是德軍防空炮體系中缺失的那部分。於這款防空炮,盟軍只能感謝它在整個大戰中都沒有完善並大量服役。

1936年,萊茵金屬公司開始研發一種50毫米口徑高射炮,它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中等空域的防空火力,以當時德國的技術水平研發這樣一款火炮難度並不大,難的是當時各國都缺少相關實戰經驗,對於防空炮應該設計成什麼樣的射擊模式更多的靠想像,德國的37手拉機就是證明,如果德國有了實戰經驗,相信不會造這麼個被海軍吐槽的防空炮。

Flak 41式高射炮

Flak 41的研製工作進展緩慢,二戰爆發時都沒有定型,1940年時德軍才和公司籤署合同,製造2種不同用途的50毫米防空炮,一種是裝在輪式拖車上的,類似於野戰防空炮,可以用車輛或者騾馬進行拖曳,另一種是安放在固定陣地上的型號,可以用於城市、工業區甚至是艦艇上。

Flak 41全重約4.3噸(輪式拖車版本),全長約6.05米,炮管長4.34米,86.8倍徑,火炮俯仰角度-10°~90°,能360°旋轉。高射炮標配7人,戰鬥時用5發彈夾結構供彈,自動射擊模式,理論最大射速180發每分鐘,炮口初速度840米每秒,有效射高約3000米,最大水平射程約1萬米。

Flak 41式高射炮

對於二戰時期的德軍防空炮體系而言,20毫米防空炮有效射高低於2000米,而88毫米以及更大口徑的防空炮,加上德軍繳獲的許多75毫米口徑防空炮,它們其實應該算是高空防空炮,雖然也能打中等空域,但受到射速的限制,效果並不好。

Flak 41恰好彌補了這種缺陷,它能對3、4000米高空的目標發起攻擊,同時擁有比88炮等裝備更強的火力密度。

Flak 41式高射炮

應該說Flak 41高射炮恰恰是德軍缺少的裝備,因為中型轟炸機、偵察機等機型往往在這一高度巡航,缺少合適的中等空域防空武器給德軍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不過德軍只裝備了60門Flak 41,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高射炮本身的設計缺陷。火炮全重超出德軍預期,方向調節速度不夠快,雖然彈道性能還不錯,但是5發的供彈具限制了戰鬥射速,不如博福斯40毫米炮的重力彈夾式方便,炮口焰火太強,影響了火炮的瞄準射擊。

Flak 41式高射炮

二戰中後期,德國已經意識到高射炮方面的不足,著手研製50毫米口徑的Gerät241和55毫米口徑的Gerät58,但此時德國各方面資源都嚴重緊缺,設計師資源也同樣如此,德國浪費了戰前幾年的時間,沒能將Flak 41進行優化。反之如果德軍改善了火炮,無疑將提升德國國防軍等作戰部隊的防空能力,盟軍將損失更多的飛機。

儘管數量稀少,這60門Flak 41卻很長壽,直到1945年都還有一部分在堅持作戰,有24門在大戰中倖存。

相關焦點

  • 中立國瑞士曾在二戰打下幾十架盟軍轟炸機,就靠75毫米高射炮
    關於這款高射炮的介紹並不多,它採用75毫米口徑,火炮身管倍徑為49倍,帶有輪式拖曳炮架,可由卡車拖曳行軍,作戰時展開支架。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麼一款75毫米高射炮,在二戰中看似默默無聞,卻擊落了數十架盟軍重型轟炸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注意它不是88炮,而是德國人繳獲的戰利品,Flak M39(e)高射炮
    在二戰德軍的高射炮編制裡,很少會出現Flak M39(e)這個名稱,它的樣子乍一看有點像德軍自己的88毫米高炮,不過兩者之間其實有天壤之別,Flak M39(e)其實就是英軍的QF3.7英寸防空炮,單從性能來說,它的作戰能力甚至超過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
  • 二戰日本99式88毫米高射炮,中國戰場意外得到的德國技術
    88毫米高射炮是二戰德軍的大殺器,有海軍和陸軍版本兩種,為了防止技術外洩,以及提高自身的防空火力密度,德軍對88毫米炮很重視,尤其是更先進的陸軍54倍徑88炮基本沒有出口,只有45倍徑的海軍版本被少量出售到他國。
  • 二戰時期,盟軍轟炸機機組成員最怕的並不是德國戰鬥機,而是這個
    縱觀二戰時各個國家的轟炸機類型,它們大體上可以分為戰術轟炸機、戰役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三種,著名機型有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美國的「B系列轟炸機」,以及納粹德國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蘇聯的Pe-8轟炸機。
  • 四號坦克的防空之路,二戰德軍的中流砥柱,豈能被高射炮難住?
    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坦克一直是個比較強大的存在,雖然早期的垂直裝甲經常讓人感覺不是很完美,但靠著高質量的鋼材和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垂直裝甲一樣給盟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這一點在四號坦克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四號坦克在歷史上的名號還是很響亮的,尤其是在二戰時期,雖然完全趕不上後來的虎式和豹式,但依舊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這種裝備受到了各大參戰國的青睞,不管是美英為代表的盟軍還是德國為代表的軸心國軍隊,都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美國甚至不顧顏面的仿製剽竊。這種裝備就是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一款來自北歐的防空利刃。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
  • 88毫米高射炮:二戰德軍防空作戰主力,但卻以反坦克而聞名於世
    88毫米高射炮,簡稱「88炮」,並不是因為對空防禦而出名,而是將高射炮平射,成了一門非常出色的反坦克炮,而為後世的軍迷所津津樂道,被載入了二戰著名高射炮的史冊。
  • 德國狙擊手的10大戒律是什麼,為何能橫掃歐洲,盟軍把它視為幽靈
    有部著名影片叫《兵臨城下》,它講述的是二戰中,蘇聯天才狙擊手瓦西裡柴瑟夫與德國王牌狙擊手康尼的生死對決。該影片截取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小片段,向人類展示戰爭的殘酷和戰場上狙擊手的可怕。
  •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慘劇,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一個個國家從閉關鎖國,悶頭發展,到相互之間聯繫了起來。
  • 二戰88mm「神炮」遠嫁中國,江陰防禦戰中痛擊日軍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宣布廢除凡爾賽條約對德國軍工的限制,這門全新的88毫米防空炮才被命名為Flak18並大量投入生產來裝備部隊。 「遠嫁」中國守衛江陰防線落入敵手被仿製 在1932年希特勒上臺以後搶佔中國市場也成為德國一項重要的外交外貿計劃,於是在1932年到1935年間中德關係良好時期大量先進武器也陸續銷往中國,其中就有20門1933年生產,用於艦艇防空的海軍型88mm / 45 SKC / 30 高射炮,該型高射炮是在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德國88毫米高射炮是二戰中最為成功的火炮之一,一戰後德國因為受到條約的限制,直到1931年才成功將88毫米高炮研製成功,1933年FlaK18型88炮正式服役,其中FlaK意思就是防空炮。
  • 這把希特勒的電鋸,綽號德國撕布機,成了盟軍步兵的最大夢魘!
    MG-42是納粹德國於1942年開始在軍中服役的一款機槍,採取和前一代MG-34通用的7.92mm子彈,即使這款槍械僅僅只在德軍軍中服役了3年,但是給盟軍士兵帶來的恐懼是任何一款其他槍枝所不能帶來的,其衍生型至今都仍然還在世界範圍內的某些國家或地區所使用。
  • 二戰中的虎式坦克—BUG一般的存在
    不過我覺得這樣也好,能培養我獨立生活的能力。好啦,言歸正傳,昨晚小編無意之間又看了一遍《狂怒》,對虎式坦克有了濃厚的興趣,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細細介紹一下—二戰盟軍的噩夢,虎式坦克。虎式坦克自1942年開始生產,如果問二戰中最強悍、最厲害的坦克,許多人會首先點名第三帝國的虎式坦克。歷史上,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被稱為所有盟軍坦克的最危險的對手。
  • 二戰兩大20毫米機炮,懟天懟地懟空氣,全世界都說好
    30,它能發射曳光穿甲彈和高速穿甲彈。厄立孔20毫米機炮厄立孔20毫米機炮是二戰另一款最著名的小口徑高炮,該炮廣泛服役於盟軍部隊。厄立孔公司是比較早接觸20毫米火炮的單位,在彈藥等相關技術上有不錯的經驗積累。
  • 二戰奢侈的武器之五號防空坦克,黑豹坦克雖好,底盤太緊張了
    五號防空坦克是德國在二戰中設計的一款重裝備,是用來進行機動中低空防禦,該裝備並沒有量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和「突擊虎」這類裝備一樣「太奢侈」了,需要消耗寶貴的主力坦克底盤。隨著戰事的發展,盟軍的空中力量不斷加強,如1941年出現的伊爾2,就是一款十分有效的對地攻擊機,德軍不得不大量裝備機動防空武器,不管是半履帶車還是輪式車輪,只要有富餘的機動平臺都被用來安裝防空炮。
  • 戰鬥機的剋星,己方領空的捍衛者:高射炮
    德軍「氣球炮」是現代高射炮的雛形1906年德國萊茵公司的前身愛哈爾特軍火公司根據飛機和飛艇的特點,改進了氣球炮裝置,製造出專門用來射擊飛機和飛艇的火炮,這也標誌著世界上第一門真正意義上的高射炮的誕生1914年俄國人又將76毫米高射炮安裝到了卡車底盤上,成為了世界上第一門自行式高射炮。同一年德國也研發出帶有簡易炮盤的防空炮,這種炮盤既簡單又實用,在行軍時可以將炮盤摺疊起來,進行對空射擊時再打開。1917年德國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種能連續射擊的20毫米口徑高射炮,它射速高且操作靈活,開創了小口徑高射炮的先河。
  • 二戰德國Bv138水上飛機,盟軍北方航線的重大威脅之一
    二戰德國海陸空三軍雖然發展不太平衡,但是各自的表現都很有亮點,許多史料研究至今也依然有空白。不過在這些光環之下,德國的水上飛機部隊就顯得很低調,與同時期的桑德蘭、卡塔琳娜等著名機型相比,德軍的水上飛機主力如Bv138好像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 二戰QF 3.7英寸高射炮,英國主力大口徑防空炮
    QF 3.7英寸(94毫米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研製,二戰前不久開始服役的大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二戰期間主力大口徑防空炮,雖然名氣不如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但無論是性能還是發揮的作用都絲毫不差。
  • 二戰德國K-5型列車炮,讓盟軍害怕的鐵道怪物
    而所有這些列車炮中,德國的K-5型列車炮無疑是列車炮家族中的佼佼者,在二戰的戰場上,德國軍隊曾經憑藉K-5列車炮在義大利安齊奧抵抗盟軍進攻長達4個月,差一點把登陸的盟軍全部趕下海去。而當時被盟軍稱為"安齊奧快車"的,正是這樣一門K-5列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