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孟憲宏,現在56歲,退休了,我原來就是個普通的工人。
我是1994年12月19日開的戶。後來過了幾年,發現那天是上交所四周年的日子,是上交所的生日。
那天早上,北京還下了一點兒雪,我家去那兒還挺遠的。原來北京的券商營業部很少,要求的保證金很多,進不去,後來正好新開了,增加了一些券商營業部,保證金就5000塊錢,然後就進去了。
那時候開戶還需要去登記公司,在北師大對面鐵獅子胡同那邊。那時候,炒股票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最早是券商寫單子、填單子交給他們的人,你買哪支股票、號是多少交給他們,多少錢買,他們給做。1994年去的時候,那個營業部算先進了,有交易機器,可以在機器上操作了。其實,開始周圍也沒有人炒股票,我為什麼炒股票呢?是因為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上夜大,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涉及一點兒投資。
第一隻股票買的就是北人股份,印刷機行業,當時賺的也不多。
自己作為穩健的投資者,比較保守,很難賺到錢,當然虧錢也不太容易。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類型你認真地、踏踏實實地去了解,掙明白錢,不要稀裡糊塗,不知道為什麼賺的,不知道為什麼虧的。
【大事記】
1994年:年輕的中國股市經歷大洗禮
3月14日,證監會宣布「四不」政策:55億新股上半年不上市;當年不徵收股票轉讓所得稅;公股、個人股年內不並軌;上市公司不得亂配股
7月1日,《公司法》正式實行
7月29日,上證綜合指數一度跌至325點,次日三大「救市」措施出臺,包括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擴大入市資金範圍
9月5日,深證成指闖過200點大關,次日上證綜合指數躍過1000點。滬深股市「漲聲」雷動
10月5日,國務院證券委決定自1995年開始取消「T+0」,實行「T+1」交易制度
審稿:黃睿
記者: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