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真正的幽默,會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會釋然自嘲

2020-12-27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讀了果麥出品的余光中的散文集《赤子》,不禁慨嘆以前只知余光中先生的詩文《鄉愁》,沒想到散文也是一絕,難怪被梁實秋先生稱讚「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赤子》裡面收錄了與余光中先生的10篇「行走」世界各地,祖國名跡的遊記散文,6篇文學「觀點」類批判探討文,還有4篇創作散文。

而我獨愛觀點鮮明的那6篇觀點文,文風幽默、辛辣獨到,顛覆了人們心中憂思哀傷的《鄉愁》詩人,更展現出當代文學大家之風範。

如果深入了解余光中先生,就會知道他本人一直很語言辛辣風趣,與李敖先生互懟多年,不相上下。有一次余光中接受訪談,談起這段「恩怨」,他幽默地說:「他(李敖)一直罵我,我則保持沉默,這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郵票鄉愁詩人余光中,也是「冷面笑匠」余光中,幽默氣質展現在文字裡,讓人笑後深思,發人深省。

論哈姆雷特的雞眼

余光中的散文集中收錄了一篇書信體文《給莎士比亞的一封回信》,創作於1967年11月。余光中與莎士比亞,時隔300多年的時空約談,真是創意無限,金句頻出。

余光中假借了一個情景,幫助洽談莎士比亞來臺灣講學,卻頻頻遭到文化機構的退件,原因奇葩:因為莎翁沒有學術著作,並且填申請表處處不符合。

余光中在文中「我」人設也是一個迂腐的文化幹事設定,指責莎翁學歷太寒酸,初中畢業,拉阿丁文懂一點,希臘文不懂,沒有一點光輝的證書傍身。為什麼去不牛津、劍橋搞個學歷去?

即便全世界大學都開莎翁的課,但在填報處就是無法通過。

沒學歷,拿作品說話總行吧?把40部大作搬來嚇唬嚇唬這些幹事,結果碰一鼻子灰「詩、劇本、散文、小說、都不合規定。我們要的是『學術著作』」。

譬如說哈姆雷特的心理分析、論哈姆雷特的悲劇精神、從弗洛伊德的觀點論哈姆雷德合他母親的關係、哈姆雷特著作年月考.......

「我」急中生智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假如莎士比亞寫一篇十萬字的論文,交哈姆雷特腳有雞眼考......」

文化幹事忙說:「那我們就可以考慮考慮啦。」

這個兩句對話讓人拍案叫絕,雖然用了誇張手法,但批判的正是文化屆愚昧狹隘、僵化陳腐的怪圈現象。

這還沒完,在申請表上「曾獲何種榮譽」一欄,莎翁也得交白卷,那時候沒有諾貝爾獎、普立茲獎等等,也沒有出席過國際筆會之類大場面......

申請表空白的莎士比亞,來遊學的第一關就被政府文界拒之門外了。

余光中先生,利用時間與空間的錯謬、歷史與現實的錯謬,結撰而成這篇幽默小品,令人捧腹大笑,之餘卻值得反覆揣摩、再三思索個中的思想。

這辛辣文風,和「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寫給「窮神」的信有過之無不及。蒲松齡風趣又嘲諷的質問「窮神」:

「你為何步步把我跟,時時不離身,鰾粘膠合,卻像個纏熱了的情人?」

這篇文章雖寫自50年前,短小精悍直指要害。如今再細品讀,還是能讀出些辛酸苦辣。高考定終身,從象牙塔入職場的大門,985、211的簡歷擋在門口,二本學生擇業觸手可及天花板,連面試機會都沒有,和莎士比亞一樣申請表就扔進垃圾桶。

好不容易進入職場,想大顯身手,一示實力,卻被職稱、學術論文、在職資質再次困住,精力只得轉入應付這些傍身之物,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業務上的大顯身手,被歲月晉升磨平了稜角,入俗庸庸碌碌。

倘若所有人的前程是寫出《論哈姆雷特的雞眼》,那麼誰來苦哈哈的寫《哈姆雷特》?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先生的諷刺幽默感,絕非偶得,他還特意寫過一篇文章為《幽默的境界》,入門三分的解說幽默的三等人:

第一等:有幽默天賦,能在荒謬裡覷見幽默。第二等:雖不能創造幽默,卻多少能領略別人的幽默。第三等:領略幽默無能為力,卻能製造荒謬。

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嚴肅,不能和殺氣、怨氣混為一談,還有人誤以為尖酸刻薄就是幽默,那只是刀光血影的仇恨。

幽默是一個心熱手冷的開刀醫生,他要殺的是病,不是病人。

余光中先生詮釋幽默的第三等人,現實版當屬川普,語出驚人製造荒謬,讓國人漲了不少見識。他的語錄能出一本《諷刺與幽默》全集,國人自愧不如。

如何能做一個真正幽默的人?

余光中在這篇文章裡給予了概括:

「一個真正幽默的心靈,必定是富足、寬厚、開放,而且圓通的。反過來說,一個真正幽默的心靈,絕對不會固執成見,一味鑽牛角尖,或是強詞奪理,厲色疾言。幽默,恆在俯仰指顧之間,從從容容,瀟瀟灑灑,渾不自覺地完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說過:「幽默起源於不太認真地看待自己。」。林語堂在《論幽默》中說:「真正幽默的人,能自嘲。」

而余光中也提到了自嘲:真正幽默的心靈,絕不抱定一個角度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會幽默人,也會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會釋然自嘲,坦然自貶。

在自嘲這條路上,有了隱身網絡,躲在屏幕背後,還真不缺乏幽默的民間段子手比比皆是,包含政治、社會熱點新聞的留言之下,也在與時俱進的人們的生活中。

2020年網友自嘲的一句幽默,讓看的人都會心一笑,嘲的是別人,也是自己:「聽說每個中國人平均每天摸150次手機,我笑了:怎麼可能?明明就一次,睡醒拿起,睡前放下。」

我們不僅是幽默的第一等人,也是第二等人。現在的幽默視頻,幽默段子,已經演變成一種生活哲學態度,深陷其中,又能發覺深醒,至於如何修正或者改變現狀,這倒成了現代人的大問題。

善於嘲諷世道、嘲諷自己,最終目的還要身體力行,深思熟慮,做個行動派才好。

世界上有兩種話一聽就懂,因為它們不堪重複:第一是幽默的話,第二是恭維的話。

千萬不可做個「笑匠」,為了逗人開心,潛心研究,自生自發無為的一點諧趣,竟然像發電廠一樣日夜供電,天機淪為人工,有多乏味?幽默大師,也變成了荒唐大師了。

寫在最後:

這幾年尤為愛讀文學家的散文雜集,短小精湛的文章裡,處處體現作者的處境及思想看法。也比詩、小說等作品載體更體現作者的獨特個性。

錢鍾書先生說說吃了雞蛋覺得好也不必了解母雞,我覺得還是要看是什麼雞蛋,詩歌、小說單從讀者角度理解,雖然升華了作品價值,但總覺得少了本色。如果是雜文散文,知道母雞生產在田園山間,還是工廠作坊,自然就有了想像空間。

小時候課本裡就有餘光中先生的《鄉愁》,如今再讀先生的諸多隨筆散文,《鄉愁》都變得不那麼憂思纏綿,而蘊含著幾分鐵血剛拳的忍辱及團圓的信念。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相關焦點

  • 你會自嘲嗎?如何吐槽才能不傷害到別人?讓心理學教給你幽默的藝術
    一個完全不犯錯、沒有弱點的人會讓人感到不安、不真實。所以,哪怕這個人很好,人們往往也會感到他不可接近,從而敬而遠之。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會出於自我保護而避開那些更完美的人。因為跟太優秀的人在一起,會顯得自己沒那麼好。別人過於完美,自己就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差的。沒人會真的喜歡一個讓自己自慚形穢的人。
  • 「小丑人」和「打工人」,都是不甘向生活妥協的自嘲
    積極參與流行梗的人,反倒不慘眾所周知,「打工人」的梗最終死在了明星們手中。真正的打工人忙到沒時間上網,沒時間睡好覺,而玩梗的人卻只是想藉此表現自己很潮。如今的「小丑人」也是如此,小魚兒幾乎已經可以預測到它將如何消失。「原來我竟是小丑」,最開始源於貼吧。可以理解為它是一種熱臉貼冷屁股,或者終究是錯付了這樣令人崩潰的情緒。
  • 怎麼變成一個幽默的人?
    我們要學會幽默。幽默能調節氛圍,幽默能解決尷尬的局面,幽默能讓你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怎麼變得幽默呢?首先,你應該具備樂觀的心態。當你不具有樂觀的心態的時候,你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陰暗的,讓你提不起興趣,那何談幽默?
  • 讓「幽默」助你成為會說話的人
    作者:【愛爾蘭】大衛·尼希爾 譯者:袁婧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幽默在溝通交流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有人認為,幽默是天生的,上天賦予的。其實不然,幽默是一種技能,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可以學會的。
  • 「小丑竟是我自己」|揭下自嘲式愛情的痛苦面具
    先給大家看個例子:這當然是一種自嘲、自貶型的幽默,害羞的人們習慣更多使用自貶型幽默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但這可能會讓他們更孤獨、抑鬱。當「小丑」變為一個梗後也許不再有真正的自嘲意味,可是自嘲式愛情卻屢見不鮮。每一個梗被玩壞之前,背後都有過真心實意的參與者,自貶型幽默的人努力幽默的樣子讓人心疼,想要通過這種幽默來逢迎討好、來減輕自己不被在意的尷尬。
  • 幽默大師蘇軾,生活本來很苦,苦中作樂方顯英雄本色
    真宗聽後哈哈大笑,不但沒有怪罪楊處士,還給與他賞賜放他回家了。妻妾們聽後都止住了淚水,露出了笑意。看到妻妾們的樣子,蘇軾也寬心的跟隨官兵走了。蘇軾與宋神宗蘇軾在自己生死未卜的時候,很有可能這一去很難再與家人團聚的情況下,仍然以一顆幽默的心自嘲來寬慰家人。這種苦中作樂的心態顯現了一個幽默大師的素養。
  • 家庭領讀人 | 學會幽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自嘲是你的鎧甲第三個維度:自嘲是你的鎧甲>自嘲的技巧和方法常用的有誇張,比如,形容自己笨,可以這樣說:如果說吃魚會讓人變聰明,那我至少得吃一對鯨魚。有人說自己的腿真的很粗,就說我去遊泳,才下去一條腿,遊泳池裡的水就溢出來了一半。有人自我感覺很帥,就說如果帥是一種罪,我想知道我被槍斃一萬次是否可以彌補我所犯的滔天帥罪嗎?
  • 個人魅力:怎樣成為一個受歡迎幽默的人?
    你有沒發現一個現象,有一個典型的文化差異,西方人都很擅長演講和更有幽默感。而這是提升個人IP的兩個重要的維度,會演講,會讓你的影響力擴大10倍,有幽默感會讓你的個人IP更鮮活,更有魅力。而兩點都是我們匱乏的。中華文化從不乏幽默,但卻不重視幽默,甚至從骨子裡鄙視幽默。
  • 說話幽默30招,100種聊天幽默開場白
    其實人與人之間溝通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每個人想要達到自己的需求,就需要去了解對方的喜好,那麼怎樣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哪?給大家介紹一些說話幽默30招方法,其實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誇獎和稱讚,也不會拒絕一個幽默的男生。
  • 跟誰都聊的來,一學就會的幽默聊天!
    各位看官,直接進入今天的文章,幽默的人往往會讓人相處愉悅,今天我就給大家滿上這一課程,分享個夠。文章很短,希望大家喜歡。文章的開頭我跟大家好好解釋下「滑稽」和「幽默」是不一樣的。德國哲學家伊曼紐·康德寫的,說幽默是「在緊張的期待突然消失之際產生的一種情感」,而滑稽則是截然不同環境下的產物。無論你身處何地,做著怎樣的工作,或多或少會碰到很尷尬的事情,讓你難堪或者難以回答,今天我就教給大家一個幽默萬能公式:幽默=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如何來闡述這個公式,大家也可以理解為建立一個故事,故事的預期按照正常情況下的結局與你說出來的結局往往截然不同,但是又符合情理之中。
  • 《小英雄託託》:真正的救贖,來源於心態與思想的釋然
    文|三斤情感對於這部片子,它不僅是一部童話片、偵探片、也是一部史詩片和黑色幽默劇。這部電影的魅力僅從故事內容解讀,很難將他的獨特性真正呈現,這也是導演良苦用心的表現。電影的結局很悲慘,託馬斯穿上弗雷德的衣服,代替他死去,他坐在椅子上,終於成為了他這輩子夢寐以求的人。在我看來,託馬斯的轉變預示著人道主義最終會戰勝偏狹思想,心態的釋然最終也會到來,沒有人會永遠處於報復和仇恨裡。導演將隱藏的人道主義潛移默化植入觀影者內心,呈現該片的主題之眼。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老捨出生在今北京護國寺小楊家胡同8號院,《四世同堂》的故事發生在這裡老舍何以幽默?老舍的幽默在語言裡。老舍的幽默是與生俱來的嗎?當老舍在這個小院裡落生的時候,他自己、以及所有的人都不會想到將來有個幽默的作家老舍會誕生,而且會「誕生」在異國——英國。
  • 幽默的唇舌
    □李雲貴 幽默,屬於語言藝術,是自信的表現,也是人際溝通的潤滑劑。一些中國文人在說話、辦事中所體現出的幽默,往往含蓄別致,在無盡的詼諧中,流露出對世道人心的獨特認識。 有一次,郭沫若應邀參加漫畫家廖冰兄的畫展。
  • 你以為玩「梗」很幽默,殊不知卻傷害了很多人
    這本來是用來形容笑點的中性詞 人與人溝通對話中的小技巧 而今卻變了味道 難道這些可笑的幽默是值得效仿、炫耀的嗎?
  • 中華民族不懂幽默?真是「笑話」!
    孔門弟子真會描畫,描畫得嫵媚動人,誰說孔夫子不懂幽默?千載之下,猶習習然炙其溫馨。比孔夫子再早上兩三千年的中國人都還懂得幽默呢。不信,請看在陝西扶風地方發現的一件仰韶陶器,在紅陶殘片之上,有一個「尷尬」的中國人面孔!尷尬是我們迄今常常使用的一個名詞,但是在藝術品上表現得如此充沛,當以五千年前這位大藝術家為第一,手法乾淨利落。
  • 讀余光中:平庸雖穩妥,但絕無色彩!
    說起余光中,《鄉愁》已成為他的代名詞,而他也因此被稱為「鄉愁詩人」,但《鄉愁》這個代名詞過於響亮,遮蔽了余光中本人的光芒,他在詩歌創作、散文寫作、文學翻譯上的造詣,遠非一首《鄉愁》所能覆蓋,真正了解余光中之後你就會發現,那是一顆明珠,一顆明亮而又富蘊光華的明珠。
  • 網友P圖幽默國民黨「沒武德」嘲諷民進黨被搞得血腥狼狽(多圖)
    網友P圖嘲笑民進黨狼狽不堪今天,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雖然在民進黨以人多優勢強行護送下在「立法院」上臺報告,但遭遇史上最「血腥最狼狽」攻擊。事後,民進黨方面開記者會批國民黨「秀下限」外,而臺灣網友則P圖幽默國民黨「年輕人沒武德」,實為嘲笑民進黨。國民黨團不但以吹哨子、鳴喇叭反制,還將一大桶的豬心、豬腸、豬皮潑在發言臺上。除了整個議事廳充滿「血腥味」,還發生藍綠肢體嚴重衝突,場面極為混亂。事後,民進黨方面開記者會批國民黨「秀下限」。
  • 幽默的品格
    在他眾多的諷刺漫畫裡,不論是國內外時政,還是面對各種社會現象,他的機鋒棒喝總是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卻又蘊諷刺於幽默與詼諧之中,曠達睿智,令人久久難忘。如2000年創作的《向背圖》,貌似認罪鞠躬的日本右翼實際上是背朝大地、仰臉朝天,十分倨傲——這裡的「向背」也恰如其分地暗喻了全世界人民的人心向背。「漫畫是畫思想,但最終還是落在幽默上」。
  • 瘋狂的石頭,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方言也可以走上熒幕
    難癢一窺,讓人驚喜。很多人都用此片以之前伍仕賢的《獨自等待》相提並論,但明顯的是,《石頭》雕琢得更加精妙,其更加原創化、本土化的語言風格與國際化的大氣剪接手法,融合成了一部類似蓋·裡奇似的黑色幽默影片,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國產電影創作和審查制度的與時俱進。確實,像這樣一部通篇捎帶著粗口和社會矛盾敏感話題的黑色幽默,能通過審查是出乎國內影迷意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