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產晶片產業又迎來重磅消息,龍芯3A5000晶片已經於10月完成了流片,不出意外的明年可以量產。新晶片相比上一代的龍芯3A4000性能提升不少,這使得國產自主研發CPU的性能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不過,對於這次的龍芯3A5000,有網友跳出來問,該晶片和蘋果自研的M1晶片相比較,差距有多大。
顯然,這兩者對比的話差距是相當大的,我們可以分別來看看蘋果M1的基準測試數據以及龍芯3A5000的相關信息,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M1晶片整體性能不弱:從目前曝光的CineBench R23跑分來看(Geekbench跑分可針對性優化,這裡就不列了),蘋果M1無論單核還是多核性能都不弱,部分超過了AMD或者Intel。
多核測試:M1分數超過了Intel酷睿i7,但低於AMD銳龍系列,整體性能僅按照基準測試的話介於AMD和Intel之間。
單核測試:這塊的測試蘋果M1依舊是處於中間的位置,跑分低於Intel酷睿i7,但是1498的跑分都超過了AMD銳龍系列。
從以上的基準測試來看,蘋果M1晶片的性能雖然無法完全超越AMD和Intel這兩家主流的晶片,但整體上已經是旗鼓相當,不分伯仲。
最後再看一下M1晶片的整體參數:5nm製程工藝,8核CPU(4個高性能內核和4個高效內核),8核GPU為,16核NPU。
龍芯3A5000相關參數對比:目前從已知的公開消息來看,龍芯3A5000晶片採用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構,12nm工藝,4核晶片主頻為2.5GHz,單核SPEC06跑分大於30分。
從以上這些參數來看,首先晶片工藝就落後了至少2-3代,其次僅有4核CPU,遠不如蘋果的8核,並且還缺失GPU圖形處理功能,至於NPU這種AI晶片更是無從談起。以上這些都意味著龍芯3A5000晶片相對蘋果M1是相當落後的。
不過,按照現有SPE06的跑分數據來看(當前主流x86架構晶片跑分30~45分之間),龍芯3A5000的實際性能應該可以達到酷睿i5移動版的性能,基本能滿足普通電腦用戶的需求,作為入門級產品的晶片夠用了。
根據當前的消息看,龍芯3A5000之後還會推出3C5000,這個版本將雖然仍採用12nm工藝,但內核會增加到16核,支持4~16路伺服器,屆時整體性能或將又有不小的提升。
Lscssh科技官觀點:綜合來說,按照現有龍芯3A5000紙面參數完全可用於消費級級入門電腦,能夠滿足普通的日常辦公和娛樂應用,未來政企等單位機構進行相關的採購不成問題。
但如果想要和蘋果M1晶片相比,那這個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這個差距還不僅僅是硬體性能方面的,還包括整個生態系統,蘋果現有的生態已經很完善,全家桶是相當好用。龍芯可以說現在根本不具備自己的生態,軟體體系支持太少了,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感謝閱讀,給點個讚鼓勵下唄,歡迎關注【Lscssh科技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