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中國最土電視臺,誰都別跟我家的搶

2020-12-03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媒體,ID:zimeiti-sog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哪個年輕人

如今回家的第一件事

還是打開電視機嗎?

即使有,多半也是胡亂換個頻道

當玩手機的背景音樂

偶爾瞥上兩眼

八成還要感嘆

——現在的電視臺也太土了

毫不誇張地說,「土味」已經是這個時代

大多數電視臺留給年輕人的唯一印象了

「論土味,四川衛視絕不認輸」

「我陝西衛視也必須算一個」「那是你沒見識過我們河北衛視」……

這些都是前段時間

一條吐槽山東電視臺土的視頻下

全國網友留下的真實評論

不得不承認

這早就不再是

屬於電視頻道的時代了

曾經,電視裡的內容

是全國人民認知裡最重要的社交談資

不管男女老少

都能在這一方屏幕裡

找到能吸引自己看上好半天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越來越多觀眾發現

自家電視裡的時空仿佛停滯了

偶爾打開

播放的不是幾年前流行的電視劇

就是各種仿佛美編跑路了的土味廣告

那些各種綜藝百花齊放

各種好劇層出不窮的日子

已經漸漸只存在於

人們對過去的記憶裡了

都會有「電視臺可能會消失」的論調

可與此同時

仍有許多地方衛視

倔強地活躍在全國人民的電視機裡

並靠著年輕人口中的「土味」

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電視臺內容的逐漸土味化

首先是從綜藝們

不再有新的套路開始的

在山東綜藝頻道

《我是大明星》這個門面綜藝

播了整整十年

十年前,它主打「山東大舞臺

有病夠膽你就來」

貢獻了中國綜藝史上最多的「舞臺事故」

十年後的今天

這個節目仍然以不按套路出牌見長

並因此出圈

/這位大哥唱歌不記詞

多次因為看詞被打斷深情/

這是一檔真正的0門檻選秀

種土豆的、賣饅頭的

打零工的、收廢品的……

甭管什麼職業,甭管有沒有才藝

站上臺都能貢獻一通忘我的個人秀

節目紅人競走哥

因為歌唱才藝

沒能點燃現場評委的熱情

自稱還準備了原創小品《學競走》

然後,就這樣妖嬈地在舞臺上走了起來……

/全程沒有一句臺詞、一段劇情/

選手水準參差不齊

搞出意外也是常有的事

有選手不服評委評價

當場開始辱罵的;

也有評委和選手起衝突

衝上臺吵架,逼得選手脫鞋自衛的

而那種臺上臺下鬧哄哄

時刻在罷錄邊緣反覆橫跳的粗糲風格

與如今這些劇本細緻到

明星頭髮絲的精緻綜藝比起來

就顯得有些不夠講究了

全國的長壽綜藝很多

但發展到現在

越來越多以年輕觀眾群體

為主要受眾的熱門綜藝

從電視搬到了線上

而留守下來的節目

多半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接地氣綜藝

——草根選秀、相親

家長裡短的民間調解節目……

吉林電視臺的相親節目《全城熱戀》

就是全國泥石流電視綜藝裡的中流砥柱

相比於《非X勿擾》《非X完美》這樣

培養網紅為己任的相親綜藝

《全城熱戀》自始自終恪守著

主持人燕子姐喊出的九字口號——

賊東北!賊靠譜!賊實在!

別的相親節目恨不得

把自己的嘉賓個個包裝成精英海歸白富美

這個節目偏不

贊助拉的是玉米種子

整形醫院、複合肥;

男嘉賓入場放的歌是

「東北爺們就是棒

要模有模要剛有剛」;

上臺自我介紹,有人帶豬仔大鵝

有人推個烤冷麵小車

偶爾洋氣一回說英語

立刻就被人姑娘

用東北八級英語揭了老底——

對於被五光十色的網際網路綜藝

慣壞了的年輕人來說

再打開電視機

很難不覺得這些節目跟時代格格不入

土味的重災區

除了各大衛視的自製綜藝之外

還有過去熒幕上的絕對頂流

如今卻少有人問津的電視劇

對此,四川網友應該深有體會

一年365天無縫銜接的各種抗日劇

全天24小時,每個時間段打開都有驚喜

早上看八路軍抗日

下午兩黨就能上演

驚心動魄的諜戰大戲,效率驚人

/四川人民的老朋友的——《箭在弦上》/

有人做了個粗略的統計

2020年還沒結束

他已經陪著爹媽在電視上

看了不下十遍《雪豹》和《蒼狼》

在四川,即使你能逃得過

抗日神劇奪命循環

也未必能躲過

自製方言劇的靈魂洗禮

沒看過川話版《耙耳朵的幸福生活》

真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四川生活過

這部被四川人民戲稱為

四川男人養成寶典的方言劇

光是從角色名字

——耙哥,鳳姐,王寶器,田菜農

——就能嗅出它對

那些年輕人眼中的主流偶像劇的大膽反叛

這劇在去年還在網上

引起過一次爭議

很多網友覺得

這種刻意男卑女尊的設定

在如今這個時代

已經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那些地方特色太過明顯的方言劇

逃不過被一些年輕人嫌土的命運

老劇有時候也是一樣

儘管這屆年輕人永遠抱怨劇荒

永遠在用反覆刷老劇

來表示對毫無進步的國產劇的無聲抵抗

然而這套邏輯

卻往往只能在視頻網站上成立

打開電視機,當吉林的觀眾

又雙叒叕看到李雲龍在救秀芹

河北的觀眾第10086次見證

安傑和江德福的婚禮

很難不產生一種自家的電視臺

跟時代脫節了的既視感

這種脫節

其實早就不單是某部電視劇

甚至某個衛視的問題

過去十幾年,網際網路行業突飛猛進

社交網站、視頻網站、短視頻、直播等

各種新事物輕而易舉地搶佔了

大家的時間和注意力

從這年的元旦起

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在

兩家上星頻道播出

且每晚黃金檔的播出數量最多是兩集

另一方面,劇集的限定

也會導致電視臺

在晚間時段的節目編播、廣告投放受到影響

——黃金時段的廣告空間小了

還需要用新節目填補上

沒有電視劇可播的空白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國內的二三線衛視們

越來越打不過一線大臺

同時還面臨著線上平臺的步步緊逼

這幾年,能明顯地感覺到

電視劇的分化越來越嚴重

《蝸居》《奮鬥》乃至《金婚》這樣

受眾範圍更大的家庭倫理劇不再是主流

對於年輕人來說

他們有大量湧入的

偶像劇、言情劇、玄幻劇可以選擇

隨時隨地都能在視頻網站上觀看

於是,對於還在留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來說

留給他們的,往往就是採購成本相對較低的

非熱門劇甚至老劇

/來源:科技說/

二三線電視臺的節節敗退

從電視劇,一路蔓延到了電視廣告上

收入減少的同時

電視廣告的質量和風格

也跟時代漸漸脫節

有時是同樣的廣告一播好幾年

比如四川衛視人送外號「豬飼料臺」

因為從廣告法頒布開始

這這些觀眾沒想到

未來自己的孩子

說不定依然會在豬飼料廣告的包圍下長大

另一方面,作為吃辣先鋒

四川人民享受著

坐擁全國頂尖的肛腸醫院的天時地利

自然也別想逃過醫院廣告的衝擊

打開陝西電視臺

恍惚間你會以為自己是

哪家綜合醫院的宣傳中心主任

——「三分鐘能幹什麼?

三分鐘只能吃二分之一個蘋果

三分鐘只能喝三分之一杯咖啡

三分鐘,連打個盹都不夠!

三分鐘無痛人流……」

「不孕不育找牛獻傑。」

「肝硬化並不可怕

關鍵是對症下藥中西醫結合……」

甚至,還有雙倍洗腦的

陝西方言版醫院廣告

(此處自動帶入佟掌柜的語氣)

——「今年滴任務,僧個娃!」

「今年滴任務,僧個娃!」

「今年滴任務,還是僧個娃!」

很多頻道接的廣告確實是越來越雜

但大多數都是灰頭土臉的樣子

談不上什麼緊跟潮流,更別提創意了

受到觀眾吐槽的土味廣告

幾乎都是那幾樣了

要麼是打著奇怪的兩性擦邊球

什麼「他好我也好」,「洗洗更健康」……

要麼是專門針對老年人的

各種各種真真假假的智商稅

——號稱可以不插卡打電話的老年智能機

其實是必須在wifi條件下

才能撥打網絡電話;

偽專家作保

各種「古方傳承」「包治百病」的神藥;

打著淨化、過濾、消毒等

諸多旗號的家居用品……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

如今這個時代

年輕人離電視確實是越來越遠了

根據@CSM媒介研究 的調查

從2013年至今,55歲以下群體

平均每天觀看電視的時長在逐年下降

與之相反的

則是55歲以上群體

基本保持了電視觀看時長的穩定

因此,年輕人抱怨電視節目越來越土

或許只是因為

他們不再是被籠絡的對象

畢竟,這些被嫌棄的過氣電視臺們

多半也有過輝煌

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的時候

若干年前

河北衛視人氣頗高的《超級寶寶秀》

就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兒童綜藝節目

節目捧紅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主持方瓊

還培養了一大批童星

——比如張子楓妹妹

節目最後進玩具屋隨便挑選玩具的環節

曾經是全國無數孩子的終極夢想

在後來的很多少兒節目裡

也一直被沿用著

那可能也是當年的電視臺們最好的時光了

後來,隨著男主持人楊珂

合同到期離開電視臺

節目的主心骨方瓊去央視發展

《超級寶寶秀》被轉到北京衛視播出

也隨之輝煌不再

從這裡可以看出,電視行業沒落

不單是觀看人數的減少

節目質量的下降

還牽扯到背後盤根錯節的問題

比如營收減少、人才流失

——這些問題既無奈,又無解

它們既是原因,也是結果

共同在電視這個

迫近夕陽的行業頭上又填了一抔土

或許,如今年輕人受不了的土味

是這些電視臺最後的機會了

比如有位西安網友的媽媽

就一直是《我是大明星》節目忠實擁躉

並一直夢想有一天登上山東綜藝的舞臺

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

依然有一批忠實觀眾守在電視機前

用這些被嘲笑的「老土內容」打發時光

不再需要也好、不被理解也好

至少給仍在欣賞它們的人

留一點做夢的空間

這大概也是如今電視臺

存在的為數不多的意義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土電視臺,誰都別跟我家的搶-虎嗅網
    偶爾瞥上兩眼,八成還要感嘆——現在的電視臺也太土了。毫不誇張地說,「土味」已經是這個時代大多數電視臺留給年輕人的唯一印象了。「論土味,四川衛視絕不認輸。」「我陝西衛視也必須算一個。」「那是你沒見識過我們河北衛視。」
  • 一直被罵「土」,中國這個省的電視臺到底得罪誰了
    然而,隨著時代變化,網際網路視頻網站漸漸取代了電視機曾經的地位,若是哪個年輕人現在回家還立刻打開電視,只怕要被朋友圈裡無情地嘲笑一聲:「好土」。誠然,如今「土味」已成了電視機的標籤,連帶著讓螢屏中出現的一些電視臺,也都沾染上了一身濃濃土味畫風。
  • 趣讀丨毛穴町、肛門強…這些日本名字讓中國人不忍直視!
    趣讀丨毛穴町、肛門強…這些日本名字讓中國人不忍直視!:51 來源:糰子日本 日本 原標題:趣讀丨毛穴町
  • [趣讀]揭秘家庭教育真相的4本書,如何拯救你的家庭?
    晚邊,一頂大蚊帳,四張榻榻米,燈一關,看不到五指的黑暗卻很甜蜜,兄弟姐妹的鬧騰和被褥的鬆軟,蚊帳外母親驅趕蚊子和父親的咳嗽聲,時不時傳進一點竊竊私語,朦朧的時候,窗外絲綢般的梔子花香,悠悠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眸裡,被裡被外都是一個溫暖而安心的世界,這就是家。相關閱讀:「趣讀」關於家庭教育覺醒的4本書——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
  • 山東電視臺:向最「土」電視臺稱呼說不,改版上新全天候新聞頻道
    此次山東電視臺最大的動作就是成立新聞頻道。因為之前該臺被網友評為全國最「土」電視臺,也一度讓該臺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此次山東電視臺的大動作就是向這個「土」進行的最大的改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關注一下即將隆重登場的山東電視臺新聞頻道。
  • 趣讀2019丨「趣」中獎:彩市「奇幻」夢工廠
    年度最「投桃報李」中獎者浙江彩民高先生是一名外賣員,他最開始進福彩投注站只是想找個坐下來吃飯休息的地點,他發現自己即使不買彩票站主也很熱情,後來抱著回報站主的心態買了幾次雙色球彩票。這種回報的心態和習慣助他中得大獎。2019年8月8日晚,雙色球第2019092期開獎,高先生喜中當期1注一等獎和其他獎項,獎金共計659萬元。
  • 趣讀丨孩子跟媽姓,就是女權?
    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同班班裡同學都不相信我們是親姐妹更別提是雙胞胎了哪有雙胞胎姓不同的姓還長得不一樣的不過跟誰姓這個問題對我們倒沒什麼影響▼我媽說我跟誰姓這個問題是抓鬮抓出來的那個年代跟媽媽姓的小孩很少聽說我奶奶當時還有點不高興但也就只能罵我爸幾句
  • 趣中趣,兩個「九零後」老頭的對白——專訪韓羽讀齊白石
    趣中趣,兩個「九零後」老頭的對白——專訪韓羽讀齊白石近日,韓羽先生新書《我讀齊白石》出版,錄文50餘篇,運筆輕鬆、言語詼諧,從細微處落腳,講述白石老人為人作畫的理、情、技、道,即便是話至「要害」,讀來依然淺顯易懂,且處處見趣。穿越近70年時空,將個妙趣橫生的白石老人請至讀者面前。《稼軒長短句》中有文令人印象深刻,「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看的人不由莞爾,說的是小路已開闢,鶴和猿等得急了,又是埋怨,又是驚疑,稼軒怎還不來?
  • 曬曬我家的幸福照丨家有萌娃「小貝殼」
    我是總隊訓練基地的一名財務助理員,每當看到我穿上軍裝,小貝殼總喜歡抓著我的衣角說:「以後我要跟媽媽一樣,做個花木蘭。」在別人看來,雙軍人家庭象徵著犧牲和奉獻。但在小小的她心中,那是一種榮耀,為自己是一個軍娃而自豪。剛到幼兒園的時候,她最喜歡向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 長三角燈謎丨謎拾明星之趣
    謎人對社會上出現的熱點,嗅覺最靈敏,一旦發現便會緊追不捨,創作與明星相關的燈謎也是如此。如2013年前的張亮是一名不見經傳的模特,但那年上了這個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 ,其身價暴漲,其兒子原名張悅軒,小名天天,也因參加《爸爸去哪兒》一下走紅,被觀眾所熟知。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丨在火與土中誕生的中國陶瓷
    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活動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場城市有關活動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 所謂文化遺產,眾所周知,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眾多物質文化遺產中,陶瓷作為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號,對世界文明史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
  • 原來我們都錯了,中國最土的時裝周竟然在臺北
    可誰曾想,如今的上海時裝周居然越來越時髦越來越國際化,甚至 Lanvin 都把秀場搬到了上海,現場的驚豔程度完全可以把前段時間的LV上海大秀吊起來打👇果然還是你們灣灣最在行!」  但你要是覺得林依晨的造型已經是全場最土的話,那這齣《回村的誘惑》年度大戲的另一位女主角徐若瑄
  • 《詩意中國》第三季 講述為何「人人都愛蘇東坡」
    這樣的大型追星行為持續千年,上到王公貴族,不讀蘇軾不上朝;下到平民百姓,東坡過處落生祠。從人們熟知的蘇大學士,到愛吃肉的東坡居士、留下無數奇聞軼事的蘇文忠、嚴於律己的鐵冠道人……這就是東坡潮流,這就是人人都愛的蘇東坡。《詩意中國》第三季是深圳衛視製作的一檔專人傳記類文化綜藝節目。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網友:能讀出來一個的都是天才
    生僻字指的是那些不常見或者人們不熟悉的漢字,並不是說一個字有多複雜就是生僻字,如今常用的「她」字在1920年前都還是個生僻字,還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劉半農揪出了「她」字,後成為了常用字,而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網友:能讀出來一個的都是天才。
  • 日本多次要她的頭髮,美國也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想都別想
    在中國近代時期,就因為國內局勢不穩,加上一些人目光短淺和愚昧無知,使得大量寶物流落在外。最令人心痛的事例就是被大火燒毀的圓明園以及被王道士用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換給了外國人的大量敦煌文物。這些本來都是屬於中國的東西,結果卻被保存在別的國家博物館。而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就展現了貪婪的英國的掠奪史。
  • 突然時課王思涵:跟誰學的社群運營土在哪裡?作者:阿宅
    跟家長接觸的時間越長,隨著信任感上升,其成交意向也會上升。跟誰學的社群到底土在哪裡?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私域流量微信群。講一下跟誰學,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我相信各位教育人都非常關注,到底是盈利還是真的被做空了。
  • 她跟誰都有可能戀愛啊,別瞎激動
    其實竇靖童跟誰談戀愛,對方是男是女,我都不會覺得奇怪,我覺得她是腦子很清楚的人,不管做什麼,前提肯定是先確定自己能否感知到愛意。認真、鬆弛、清楚,大概是我印象中和竇靖童有關的關鍵詞。我一直以來的看法是,竇靖童的「清楚」和「沉穩」,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有一個絕佳的媽,王菲。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雖只有「一筆」,但大多數的人不會讀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學習起漢語,看到老外蹩腳的學習漢字時,也想起我們學習英語時的情景。目前我們的漢字已經超過了8W,不過常用的漢字也就3000多個,有趣的是許多漢字都是字相近音相同的,所以大家就算遇到不認識的字,看字形也大都能讀出來,然而有些字只有一筆,就這一筆就有許多人都認不出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能認出來的算你厲害。
  • 趣威文化新出粵語點讀小百科啦,粵港澳的小夥伴看過來~
    說起點讀筆,可不得不提到趣威文化,尤其是去年趣威文化AI點讀筆問世之後,更在點讀筆市場中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今年5月,趣威又出了款點讀新品——粵語點讀小百科更是引發了無數寶媽群體和業內人士的關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套粵語點讀小百科究竟有何種魔力吧!三語點讀,自由切換和以往的趣威點讀書籍不同,這是一本融合普通話、英文、粵語三語點讀書籍,粵語的發音用字也是相當地道,整本校編都是參照了《廣州話正音詞典》,並找了專業人員配音與錄製。在配置上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了。
  • 【趣頭條Q3財報】:虧損收窄,實現盈利成當務之急
    趣頭條對此的解釋是:對中央電視臺的報導採取補救措施,如刪除誤導性或不適當的廣告,以及趣頭條APP在今年7月從多家應用商店下架,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 收入下降的原因還包括新冠疫情對廣告客戶情緒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