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圖斯為了慶賀劇場的落成,連續100個晝夜舉行角鬥,約有5000隻動物遭受屠殺。
圖拉真又刷新紀錄,117天「殺戮馬拉松」中致使9000名角鬥士和10000隻野獸喪生。
皇權和貴族們的瘋狂、邪惡、滅絕人性,斷送了無數無辜的生命。
鬥獸場外牆有3道拱門,門框是裝飾性的柱子。
80個入口的拱門可以讓觀者在短時間內入場就座。
圍牆表面有許多小洞,外牆曾經鋪有大理石,後來被拆卸用於修建威尼斯王宮、巴貝裡尼王宮等宮殿,所以,外牆布滿小洞,看起來像是彈痕累累。
羅馬廣場的遊人比較多,基本到義大利旅遊,必來此地打卡,所以,軍警全副武裝地維持秩序。
帕拉蒂尼山,古羅馬廢墟的一部分。
在古羅馬廢墟邊上有一座教堂,位置較為偏僻,整個教堂空蕩蕩、靜悄悄,在這裡做祈禱不受任何幹擾。
結束了羅馬廣場的遊覽,中午用餐。
羅馬的建築比較符合這座千年古城的特色,老、舊,許多的樓房年齡都上百歲了。
聖天使橋。
聖天使橋也稱聖彼得橋,是一座古羅馬橋梁。
由貝爾尼尼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公元134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興建,連接市中心與聖天使城堡。
這座橋表面用大理石鋪砌,僅供行人步行。
公元6世紀,教皇格裡高利將城堡和此橋都以「聖天使」命名,傳說天使長彌額爾在城堡的屋頂顯現,宣布黑死病結束。
1450年禧年,由於大量朝聖者的到來,許多人落在河裡淹死,故拆除了橋頭的房屋以及一個羅馬凱旋門,以便拓寬朝聖的通道。
聖天使城堡就在聖天使橋的另一端。
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內本為哈德良皇帝建造的家族墓園,後在公元6世紀改建為教皇堡壘。
公元2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設計聖天使堡並親自指揮建造,作為他自己以及其繼承者的安息之地。
幾個世紀過去了,聖天使堡也經歷了一些變化:首先作為阻止西哥特人和東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後是作為監獄,最後改建成一座華麗的羅馬教皇宮殿。
這家外表普通的醫院,達·文西曾經在此研究解剖學。
眾人所知達·文西是畫壇巨匠,同時他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
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生理學和醫學。
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
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
他說血液不斷地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
達·文西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4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
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後來,英國的威廉·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文西的這些生理學成果。
順著樓梯往上走是西拔牙廣場,電影《羅馬假日》的外景地。
說到噴泉,羅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
早在2000年前,就擁有「巨型噴泉」名號的就超過50個。
特萊維噴泉(又名少女泉或許願池)。
《羅馬假日》裡的經典劇情讓許願池風靡全球,成為羅馬城裡最富浪漫色彩的旅遊景點。
到許願池許諾美好願望,早已成為許多羅馬遊客的必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