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用羅浮宮的歷史講述法國文化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這一次用羅浮宮的歷史講述法國文化

  籌備聖-塞巴斯蒂安的殉難(油畫) 144×117釐米

  約1617-1619年 安東尼·凡·戴克 羅浮宮博物館繪畫部藏

  讓·德·拉封丹雕像(雕塑) 173×110×129.5釐米1785年 皮埃爾·朱利安 羅浮宮博物館雕塑部藏

  時隔3年,為人熟知的法國羅浮宮再次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在2017年伊始共同推出「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展覽。這一次,除了欣賞羅浮宮的精美藏品,在1月13日至3月31日的展期裡,中國觀眾還可以走進國博,認識一個完整的羅浮宮發展變遷史,並由此一窺法國近800年的歷史沿革。

  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宏偉的皇室宮殿建築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完美結合的形象深入人心,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國遊客慕名前往參觀。羅浮宮博物館館長馬丁內茲介紹,作為向世界開放的博物館,走到世界各國,讓當地觀眾直接欣賞到羅浮宮的藏品是博物館的責任所在,而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尤其如此:中國觀眾已經成為參觀羅浮宮的第二大群體,2016年參觀羅浮宮的中國觀眾人數達到55萬。

  馬丁內茲和羅浮宮的策展團隊多次解釋的一個話題是:羅浮宮不僅僅擁有蒙娜麗莎、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這些著名的藏品,羅浮宮本身也是一件具有歷史價值的藝術精品。它宏偉的建築群曾經是王室的宮殿、王權的中心、巴黎城市發展的起源地。本展覽的一個重要主題便是向中國觀眾展現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為了較為全面地體現羅浮宮藏品的豐富性和數百年發展旺盛的生命力,展覽精選了來自羅浮宮八大藏品部和歐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館(隸屬羅浮宮博物館)的126件(套)珍貴藏品,重現羅浮宮從始建之初,歷經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崙一世各歷史王朝不斷豐富的王室收藏,以及啟蒙運動時期,直至今天無論在建築、運營,還是博物館管理方面經歷著的變革與創新。

  展覽分6個部分引領觀眾走進羅浮宮的歷史。在開篇「序幕——重修羅浮宮」中,20世紀80年代的羅浮宮已日漸陳舊,變成了「一座舊王宮中的舊博物館」。從1981年開始,羅浮宮進入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個階段,密特朗總統支持的「大羅浮宮計劃」的實施,讓這座博物館終於重新找回了其曾經擁有的嚴謹與創新。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儘管只是地下建築在地面上的延伸部分,卻成為羅浮宮第一個象徵性的標誌和羅浮宮的化身。而「大羅浮宮計劃」不僅為羅浮宮博物館的未來確立了標尺,這個龐大的建築工程也為整個法國博物館界指引了方向。

  「宮殿與王室收藏」這一單元講述了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的起源。從醉心於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和北歐精緻的寫實主義流派的弗朗索瓦一世開始,法國歷代君主都通過定製和購買藝術作品,表現其個人藝術品位並彰顯其政治影響力。而被稱為「太陽王」的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則以油畫、素描、工藝品和古代文物為主的大量藏品構成了羅浮宮博物館藏品的核心部分。

  「羅浮宮與啟蒙運動」單元講述了18世紀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將王室收藏聚集到羅浮宮並使之成為「國家收藏」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國王的珍藏將不再是國王的私有財產,而是國家寶藏。法國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統治期間,一個王室收藏品博物館的創意漸露雛形。因此,人們通常也認為是法國大革命造就了羅浮宮博物館。

  第四部分為「拿破崙博物館」,呈現了拿破崙一世在位期間繼承的大革命時期的查抄所得,以及從被佔領國掠奪的大量藝術品,由此在羅浮宮中建立了全歐洲最大最漂亮的博物館。

  「從權力王宮到萬國博物館」部分記述了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戰敗後,反法同盟要求法國歸還其掠奪的藝術品。同時,歐洲國家都開始意識到保護自己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拿破崙的繼任者們也都十分熱心擴充羅浮宮的藏品,從路易十八、查理十世到路易·菲利普,從第二共和國、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國到第三共和國,無不如此。整個19世紀,羅浮宮逐漸完成了自我的更新重生,同時也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特點:既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歷任國王的宮殿,又是藝術之城和一座永不完工的萬國博物館。

  作為展覽的結尾,「今日羅浮宮」部分展現了經過全面翻新和擴建後,規模仍在繼續擴大的羅浮宮博物館,2004年至2005年,歐仁·德拉克魯瓦博物館和杜伊勒裡花園相繼納入羅浮宮博物館的範圍。2012年,新的伊斯蘭藝術部展廳對外開放,學術和文化遺產保護活動不斷豐富。2012年在法國上法蘭西大區建立了羅浮宮朗斯分館。與此同時,應阿聯政府邀請,羅浮宮投入到「阿布達比羅浮宮」,即「沙漠羅浮宮」計劃中……

  展覽以「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為題,發掘羅浮宮建築群的變遷與王室以及各個時期權貴、藝術家、收藏家之間的關係,不只是一次館藏珍品的展覽,甚至也不僅僅是由此回溯法國和羅浮宮的歷史文脈,其背後也體現出法國一貫的文化自信和傳播策略,同時對於專業人員而言,從中也可以探討博物館發展與不斷充實藏品的方法等。一如法方策展人託雷斯所言,所謂「創想」既指某種精神層面的狀態,也指一種發現、探索的過程,它意味著羅浮宮不斷發展、豐富、創新的過程。由此,中國觀眾在慕名參觀的同時,或許可以思考更多。(記者 朱永安)

(責編:魯婧、董子龍)

相關焦點

  • 創變: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百年歷史
    原標題:羅浮宮的創變:「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側記 在中法文化交流不斷加深的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再度攜手,1月13日至3月31日在國博舉辦了「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大展。多樣性的館藏呈現以及細緻的學術梳理,在為公眾還原羅浮宮前世今生的同時,無疑也對中國的博物館建設提供了啟示。 從古老的王宮到現今擁有四十萬件世界藝術品收藏的博物館,羅浮宮已被視為法國的象徵與驕傲。
  • 法國國慶來臨之際,從羅浮宮與館藏珍品中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
    羅浮宮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館之一,其聲名遠播,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國遊客慕名前往參觀,宏偉的皇室宮殿建築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完美結合的標誌性形象深入人心。但是羅浮宮不僅僅擁有蒙娜麗莎、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這些著名的藏品,它宏偉的建築群也曾經是王室的宮殿、王權的中心、巴黎城市發展的起源地。
  • 舉世矚目,藝術殿堂:羅浮宮—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王宮
    法國羅浮宮(Louvre Museum)始建於1204年,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同時,羅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這裡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裡生活。
  • 一座古老宮殿,半部法國歷史|羅浮宮如何從權力王宮變成萬寶之館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世所公認的人類文化藝術寶庫。12世紀時還是法國巴黎塞納河畔一座不甚繁榮的城堡,如今已成為首屈一指的世界級博物館。▲巴黎塞納河邊的羅浮宮羅浮宮建築的落成與歷代法王的添磚加瓦羅浮宮這座古老宮殿的歷史要比博物館本身早500多年,它始建於12世紀末,最初是一座防禦性城堡。
  • 法國羅浮宮裡有什麼?不止一個神秘的微笑,還有一眼萬年的珍品
    羅浮宮,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的修繕,才成了今天的樣子。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世界四大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博物館(又稱冬宮)和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 羅浮宮《達·文西作品展》參觀人數打破歷史紀錄
    新華社巴黎2月26日電(記者唐霽 徐永春)法國巴黎羅浮宮25日宣布,為期4個月的《達·文西作品展》24日結束,共吸引近110萬參觀者,打破了羅浮宮主題展覽參觀人數的歷史紀錄。2019年10月22日,記者在法國巴黎羅浮宮舉辦的達·文西繪畫生涯回顧展媒體預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高靜攝)去年10月24日,為紀念達·文西逝世500周年,達·文西繪畫生涯大型回顧展在羅浮宮拉開帷幕。羅浮宮耗時10年準備此次展覽,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達·文西有關的162件作品匯集起來。
  • 法國巴黎,邂逅浪漫之都|巴黎|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
    整個凡爾賽宮內部,收藏著大量的油畫、雕塑和巨幅歷史畫,以其奢華和極具想像力的設計聞名,處處透露著不同於東方園林的法式之美與工匠之心,儼然一座巨大的文化宮殿,其中蘊含著太多太多的歷史與宗教文化。凡爾賽宮值得花一天時間去參觀,尤其是酷愛藝術、油畫的,我們跟團只有兩個半小時,進口A處有免費發放講解器的,只能走馬觀花的參觀。
  • 法國巴黎羅浮宮旅遊景點攻略指南
    同時,羅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巴黎旅遊攻略及景點攻略巴黎旅遊》》購物攻略 》》巴黎旅遊美食攻略 》》巴黎住宿攻略羅浮宮羅浮宮羅浮宮羅浮宮  王宮最初始建於12世紀初,從15-18世紀曆經4次改建和擴建
  • 大師也曾被誤解,貝聿銘的羅浮宮金字塔,被罵是沒有用的假鑽石
    1、擴建前的羅浮宮擴建前的羅浮宮,只是一個外表奢華的城堡,甚至不具備正規博物館的基礎條件。模糊窄小的出入口,昏暗的走廊,七萬多件藝術珍品,陳列在沒有恆溫恆溼的展廳裡,任由歷史消失在微生物的發酵中。90%的面積都用於陳列,地下的儲藏室更是混亂不堪。最讓遊客接受不了的是羅浮宮參觀路線,實在過於曲折,有點像博物館裡面的宜家。
  • 看懂羅浮宮
    從精神上講,用法國前文化部長雅克·朗格(Jack Lang)的話說,「它把羅浮宮點亮了」。「金字塔是光明的象徵。它的設計既嚴謹,又現代,它的光亮給羅浮宮帶來很多活力。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來。這種活力本身是有生命的,不斷地正向發展的力量。」我們在巴黎的阿拉伯文化中心採訪了這位前部長。朗格先生今年已經80歲,但仍然精神矍鑠,日理萬機,活躍在法國文化外交的第一線。
  • 三萬歐元可"包場"夜遊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藏品豐富,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缺點是遊客太多,令觀展體驗打折扣。法國一家旅行社因此推出定製行程,消費者花3萬歐元(約合23.25萬元人民幣)即可在規定時間內「包場」羅浮宮,還可邀約至多3名同伴在夜色中探索這一藝術寶藏。
  • 日照產品「走進」法國羅浮宮了!
    日照產品「走進」法國羅浮宮了!為何會被相中?又有哪些獨特之處?12月15日,《大眾日報》以《日照產空氣淨化產品「走進」法國羅浮宮》為題為你揭秘一起來看「羅浮宮用上了咱嵐山企業生產的空氣淨化產品。」日前,記者在日照市嵐山區採訪時獲悉了這一消息。羅浮宮,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館中藏品對空氣品質要求頗高。
  • 《法國巴黎羅浮宮》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羅浮宮(法語:Museacute;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全球疫情下的博物館:法國羅浮宮暫時閉館 日本多家博物館閉館
    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當地時間3月1日,為避免人群聚集造成新冠肺炎的傳染,法國羅浮宮300名員工臨時投票,一致通過「暫停開放」的決定。隨後,博物館管理層向遊客們道歉並退還周日的門票費用,周一是否開館仍沒有通知。
  • 1884年,法國考古學家發現一枚硬幣,改變了羅浮宮一座雕像的命運
    在1884年的時候,有一位著名的法國考古學家,偶然在一座古希臘遺址中發現了一枚硬幣。正是這枚看似普通的硬幣,最後居然改變了羅浮宮內一座雕像的命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的出現,不僅能夠帶人了解歷史,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祖先們的智慧傳承,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在世界各大文明中,古希臘文明璀璨多姿,不少先進的哲學理念、科學結晶均來源於此,其所留下的文物也數不勝數。
  • 走進羅浮宮: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故事 反映一個時代
    發展變遷羅浮宮最初是因保衛城市所建的一座城堡,後來法國王室將其作為皇宮。1204年,為了守衛巴黎,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二世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取名羅浮宮。從為戰爭建立起的城堡,到後世被作為皇宮,幾乎每一位羅浮宮的「主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落成前曾受非議,貝聿銘是超越時代建築大師
    貝聿銘是1983年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人們參觀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新華社/西霸資料圖經典語錄「讓光線來作設計。」「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 阿布達比,海上升起一座羅浮宮
    >以巨資匯集國際頂尖藝術力量 據悉,阿布達比政府和法國政府籤署下了協議,有效期為三十年,羅浮宮博物館將「羅浮宮」這個名字以品牌租借的名義,租給阿布達比,價格為 5.25 億美元。 當然,除此以外,協議還包括了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奧賽博物館、橘園美術館、羅丹美術館、克魯尼博物館等 13 座法國著名博物館都會借出自己的藝術藏品,而租借這些藝術藏品所需要付出的費用為 7.47 億美元。
  • 羅浮宮:期待重逢在夏天
    原標題:期待重逢在夏天  點開法國羅浮宮官網的頁面,首先跳出的是閉館退票的提示框,這個提示框頑強地佔據首頁的重要位置,已經近三個月了。接下來,它或仍將在此一個多月時間,直到羅浮宮再次打開大門——據最新消息,隨著法國新冠疫情的好轉,所有博物館與古蹟將在6月2日後陸續開放,羅浮宮的開館日期被安排在了7月6日。三個月前,當新冠疫情開始在歐洲擴散,羅浮宮要不要閉館成為一個艱難的選擇。博物館工作人員出於對疫情蔓延的擔憂,3月1日開會投票後決定閉館。
  • 法國巴黎羅浮宮一探究竟,世界級的鎮館三寶是哪三件寶貝
    一般來說,只要是隨著旅遊團到法國巴黎遊覽,無論你的團費多少,都會安排到羅浮宮參觀。這個景點太有名了,他是世界博物館之首。要想參觀完羅浮宮所有的展品,恐怕一個星期時間都不夠。羅浮宮入口大廳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