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

2021-01-16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 張瑞 嶽子靖 青島報導

今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關於「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聞發布會,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釗賢圍繞「十三五」期間環境治理工作進行了發布。

楊釗賢表示,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重大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青島市市「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三年(2018-2020)汙染防治攻堅戰」目前任務全部圓滿完成。

 實施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把握重點,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將改善空氣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機制,打出藍天保衛戰「1+14」「組合拳」。持續開展「散亂汙」企業治理,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工業爐窯綜合整治等工作,使空氣品質優良率比2015年提高6.6個百分點,環境空氣品質在完成國家省目標基礎上,歷史性的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2012年國家實施新標準以來最優水平。

加強協同,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堅持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海兼顧,嚴格落實灣長制。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11個國省控斷面全面達標;18處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8%,比2015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

標本兼治,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和信息共享,嚴格建設用地準入,堅決杜絕不達標地塊再開發。構建全市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建成323個國省控土壤、農產品產地例行監測點位。強化危險廢物處置,基本建立覆蓋全域的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處置體系,涉疫情醫療廢物實現日產日清。

立足職能,全力以赴,擔當作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立綠色標尺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四減四增」,加快推進「四個結果」調整,為新舊動能轉換鋪好綠色發展底色。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完善訴求解決機制。全年共辦理環評告知承諾審批800餘件,均在1個工作內完成審批。將評審時限由國家規定的40個工作日壓縮為10個工作日,調查評審通過率由2019年的52%提升至目前的91%實現數質量雙提升,為項目落地開工贏得寶貴時間。

積極支持和服務我市重點經濟戰略。圍繞青島市經濟發展積極做好生態環境領域技術、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保障。2020年,共高效辦理167個市重點項目、17個省重點項目環評手續;對全市317個「百日攻堅」項目逐一對接幫扶,對市級領導頂格推進46個重點項目,明確告知其中的31個項目依法不需要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對93個各區(市)「百日攻堅」項目,明確告知其中53個項目依法不需要開展調查,保障項目落地早投產。

多方參與,多元共治,多點聯動,構建齊抓共管、協同攻堅的大格局

切實強化組織領導體制。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青島市生態環境委員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頂格協調推動和統一指揮。在環委會內部設立工業、農業、海洋、交通等14個領域的專業委員會,分別由一名副市長專業委員會主任,出臺一系列制度文件,壓實全市各級部門各單位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問責」「一崗雙責」。

改革完善環境治理體系。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完成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加強統籌、系統治理,出臺藍天保衛戰、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攻堅戰等多個作戰方案,明晰汙染防治攻堅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構建了較為完善的「1+1+8」汙染綜合防治行動體系。

堅決抓好反饋問題整改。青島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有關領導擔任副組長的市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市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共69次專題研究生態環保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共對環保工作批示232餘次,現場調研59次。截止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共100項,已完成84項;轉辦信訪件2705件,已完成2698件,其餘正在整改事項均達到序時進度。

源頭管控,補弱固強,統籌推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管能力建設

日常環境監管向信息化、網格化加速邁進。開展生態大環境大數據工程建設,將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環保領域之中,初步構建「1+1+N」即「生態環境數據資源中心,生態環境綜合管理雲平臺和N個業務應用」。全市142個鎮街全部建立空氣自動監測站,1300餘處在建建築工地安裝遠程視頻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完成全市782公里海岸帶區域入海排汙口排查與監測,排查面積1430平方公裡,為深入治理打下堅實基礎。劃定城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16個、農村級「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31個,從源頭控制隱患,確保飲用水安全。

環境綜合執法向精準化、專業化加快轉型。推進實施「網際網路+環境執法」,利用多種科技手段,提高執法精準性,杜絕「一刀切」和簡單粗暴執法。實施分類監管、差異化分類監管,科學制定2批105項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對工業源、農業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生活源、移動源等26145個汙染源全面普查。推進排汙許可管理,全市核發排汙許可證2441張,登記管理20130家,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壓實企業達標排放主體責任,提升環境守法意識。

農村環境整治向標準化、普惠化加緊推進。開展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累計完成生活汙水治理3315個行政村,治理率達到61.75%,超額完成省上下達我市30%的目標任務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40%的目標任務。完成842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較好的解決了生活汙水亂流、畜禽糞汙亂排、垃圾亂倒等問題,79.2萬人受益。青島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萊西市院上鎮入選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接下來,青島市將全面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以高水平保護倒逼高質量發展,為我市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良好環境支撐。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
  • 青島市「十三五」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協同奮鬥,我市「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三年(2018-2020)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全部圓滿完成,多項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十三五期間煙臺9項約束性指標任務預計如期完成
    水母網1月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今天下午,記者從「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煙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長島獲評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我市成為渤海入海排汙口整治國家試點城市,崑嵛山入選「中國最美森林」。
  • 山東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十三五...
    山東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十三五」優良天數比例改善幅度居周邊6… 2020-12-3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任務超額完成 保護好生物多樣性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
  • 「十三五」成就巡禮|生態環境,威海四個第一!
    12月14日上午8:3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畢建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彬,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志遜,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希海介紹了威海「十三五」期間生態環保工作情況。
  • 我省汙染防治九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
    本報訊(記者  賈曉靜見習記者  朱文娜 )2020年 12 月 31 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介紹「十三五」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情況
  • 河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勝利收官 九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資料圖「十三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省市縣鄉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全社會齊抓共管,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九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 孫金龍:「十四五」要將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孫金龍:「十四五」要將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地,作為領導幹部考核重要依據「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將相關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方,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和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 我市完成「十三五」主要水汙染物約束性指標目標任務
    根據《四川省「十三五」各市州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川汙防「三大戰役」辦【2018】33號)下達綿陽市「十三五」化學需氧量2020年較2015年下降比例6%、氨氮較2015年下降6.8%的目標任務,我市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健全管理考核體系,夯實工作責任,全面推進重點工程實施,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強力抓好了主要水汙染物總量減排工作,順利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
  • 合肥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基於可監測、可統計、可考核原則,按照約束性、預期性、任務性相結合的思路,根據近年來環境監測數據,科學合理確定規劃目標,從細從實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據介紹,規劃初步考慮設置31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24項,預期性指標7項。
  • 武漢市新洲區:生態治理不鬆勁 生態建設亮顏值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新洲區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致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新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部分重點監測指標跨界斷面出境水質全部合格,空氣品質優良率在全市排名前列。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旗幟》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深入打好...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大意義「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2020年能夠圓滿完成。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 以生態環境的註腳標記發展——首都水環境與水生態治理五年
    既要建設,又要管理;既要保護,又要發展;既要繼承傳統措施的優勢,又要向現代化、專業化、科技化的綜合治理舉措轉變;既要夯實已有基礎,又要謀劃首都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新篇——「十三五」期間,北京水務以生態環境為註腳,穩紮穩打標記每一步發展進程。
  • 吹響生態環境高質量協奏曲
    2019年,鹽城市環境質量實現了「三達標、兩突破、一提前」,即「氣、水、土」所有指標均達到年度目標;PM2.5年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首次進入全省前列;大氣主要汙染物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減排目標。
  • 藍天碧水保衛戰 徐匯區生態環境「十三五」成就巡禮
    「十三五」期間,徐匯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的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區域生態環境各項指標表現良好,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 ...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生態環境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關係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全局高度,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治國理政突出重要位置,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 生態環境部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出席發布會,介紹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進展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新冠肺炎疫情是大自然的紅燈警示 要像保護...
    是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央文明辦聯合在京舉行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致辭中表示,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上升了8.9個百分點,劣V類水斷面比例下降了6.3個百分點,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了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平均比例達到82%。「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九項約束性指標,其中七項已提前在2019年完成。人們明顯感到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對生態環境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
  • 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該國際研討會由中國節能協會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共同主辦,會議主題為「建言『十四五』: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表示,煤炭在生態環境的約束下,「十四五」期間應持續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繼續實施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多措並舉加大低效高汙染煤炭替代力度。   NRDC高級顧問楊富強介紹道,中國的煤炭消費佔比在「十三五」期間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但目前57%的佔比仍然過高;煤炭消費仍是是中國空氣汙染和碳排放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