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最大懸案:比特幣的創造者到底是誰?
了解比特幣的朋友都知道,比特幣是一個名為中本聰創造的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1年的時間了,在這十一年間,比特幣漲過、跌過、橫盤過;被質疑、被非議、被死亡;今日誕生十一年,遙遙領先,萬人信仰。但是比特幣的創作者中本聰卻從未見過蹤跡,也成了幣圈最大的懸案。
中本聰到目前還持有大概100萬個比特幣,價值100億美元,現在如果按照世界首富的財富排名,這100億美金可以排在世界首富的前一百名。世界首富的資產中很多的資產來自於不動產和股票,它們的流動性可不如比特幣強。
大家都很好奇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對觸手可及的100億美金,居然不動心。很多人懷疑他是不是被軟禁了,或者被綁架了,或者這個人物根本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在中本聰註冊的個人資料中,他自稱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中年男性,但是極為解謎的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稱他自己跟中本聰有一定的交往。
在數字貨幣世界裡,密碼代表的唯一的身份,只要中本聰取出他100萬個比特幣中的任何一個轉給任何一個人,就可以證明他是真的中本聰。
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件,在2014年9月的時候,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都覺得自己已經快相信找到真正的中本聰了:他是一個日本的科學家,但是至今未得到證實。對於數字貨幣而言,中本聰的出現也是僅僅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而已,但是中本聰創造的比特幣卻能長久的發展下去。
比特幣未來是肯定看漲的,目前獲得比特幣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二級市場上購買,一種是直接在一級市場上挖礦,二級市場的比特幣都是挖出來的,要做就做食物鏈的最頂端。那麼挖礦囤幣有什麼優勢呢?
1、從囤幣邏輯上來講,挖礦本質上具備了長期性及強制性
挖礦一旦開始即每時每刻都在拿此刻的礦機折舊加電費在定投囤幣,而周期較長,一次投入一般要挖一到兩年,符合BTC長線投入的邏輯。且相比於直接買幣,礦工對於挖礦成本的敏感度要低很多,更不容易受短期幣價漲跌的影響從側面降低了不理性的追漲殺跌而導致最後被套牢。
2、不管熊市牛市,成本收回即是盈利
即便在幣價長期穩定甚至低迷的情況下,只要礦機正常運行,一旦挖回成本後即進入了幾乎零成本的囤幣階段,相比定投的必須要行情上漲才能盈利,挖礦具備有一定優勢。但是挖礦想要大量礦機,面臨巨額電費,個人挖礦非常不現實。
幣圈一日,人間十年,比特幣的暴漲暴跌讓無數人趨之若鶩,但是也要選對方式方法,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站在天台吹風,對於獲得比特幣,大家會用哪種方法呢?會用留言
算力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