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楚門村莊,直播消費大衣哥
村民曾排隊借錢,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
4月18日晚,「大衣哥」朱之文錄視頻感謝警方秉公處理兩男子踹家門事件,表示「我縣公安機關已對兩名當事人依法處理,我的事情已經圓滿解決,謝謝大家。」4月15日,山東菏澤單縣兩男子酒後為見朱之文,踹開他的家門。視頻曝光後在網上引起網友關注,隨後,單縣警方稱,踹門兩男子涉嫌尋釁滋事已被行政拘留十日。
有人尋釁滋事,醉酒到人家家裡踹門,朱之文出來後,並沒有生氣,反而是熱情的和村民打招呼合影!成名後他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圍觀,自己還不能發脾氣,不然會被網友吐槽耍大牌!朱之文一忍再忍,別人卻是變本加厲的對待朱之文,他還是陪著苦笑,沒有當面發火。
酗酒踹門的那位墨鏡男,十分的「無賴」,踹完門就趕緊跑了。過過了一會兒看到沒什麼事兒了,墨鏡男又跑了回來,顯示自己的能耐:「我該踹就踹,他(朱之文)不敢管我」。
朱之文走出家門滿臉苦笑,看起來非常無奈。村民們紛紛勸解他,讓大衣哥不要跟那兩個人一般見識,隨後村民又立刻圍上來合影。
隨後,大衣哥微博發文稱:我可以一再降低底線,但你不能認為我沒有底線;我可以一再忍氣吞聲,但你不能認為我沒有知覺!
自從大衣哥火了之後,他就很不適應現在的生活,白天粉絲臨門,不好拒絕怕涼了粉絲的心,夜裡也從來沒睡好過,晚上總有人打電話,影響休息。
其實大衣哥很簡單,只想在家練練歌,下地種種菜,餵雞餵羊,和鄉親們開開玩笑,挺好。突然像現在這樣,每天家裡來這麼多人參觀受不了。還是以前的生活好。感覺現在就和通緝犯一樣,真的怕了。
據說朱之文的院子裡有四扇門,一扇焊上了39根長鐵釘,一扇裝了監控攝像頭。他還買來一張告示牌貼在攝像頭邊上——「您已進入監控區域」。用來嚇唬他們,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冒險爬上門,穿過鐵釘,撲通一聲跳到他的院子裡。這樣的聲響不止一次出現,時常發生在半夜。
一直以來,印象中的粉絲就是買買明星的海報、代言的產品,追追拍攝的作品、演出等等,更瘋狂一點的是參加愛豆的粉絲見面會,追著愛豆要籤名,明星們對此也樂此不疲。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和諧開始被打破呢?
未公開過的行程被曝光在網上,私生活被偷拍,家人被騷擾,家庭住所被盯梢,明星們仿佛成為了《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透過網際網路,生活中的一切都呈現在大眾眼前,更被粉絲密切關注著。明星開始擔心自己的「走紅「,一旦火了,隱私就開始逐漸被瘋狂所吞噬。
流量明星靠粉絲吃飯,粉絲靠明星獲得精神寄託。私生飯是比粉絲更為複雜的一個存在,其一就是滲入到了明星的日常生活,他們的窺探欲十分強烈,他們已經不滿足透過屏幕來了解明星了,甚至發問,你在追過私人行程後,難道還會甘心當一個屏幕飯嗎?他們意識不到自己這種行為已經不正常了,甚至會想,我跟蹤曝出來的事件,分明帶來的是一連串利益、話題度、曝光度啊,卻忘了明星想不想要這樣的曝光度。
明星楊坤的私生飯尾隨其回家,在屋外蹲守三個月;有明星收到過私生飯將自己穿過的內褲送回給他,還稱「沒有洗,請珍藏」,令人毛骨悚然,更不用說大部分明星都被粉絲強摸強抱過,這種病態的追星方式,到底是迷還是瘋子?
朱之文,山東籍農民歌唱家,嘴特大,因為一入冬老愛穿軍大衣,所以江湖又人稱「大衣哥」。以一曲三國演義主題曲「長江滾滾東逝水」震驚四座,傳遍大江南北,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最為耀眼的草根歌星,成為許多草根階層的人生勵志楷模。
12歲失怙,隨即輟學,與母親相依為命,開始承擔男子的社會角色。漂泊在外,打工扳磚,苦難也好,富貴也罷,保持樸實本色。
這兩年,短視頻直播的風,席捲了菏澤單縣朱樓村,一群村民聚在朱之文家,拍攝視頻,據說都賺到了錢。
家門好出,攝像頭躲不過,被直播和被圍觀的生活,是他繞不開的坎,成了他心頭的一塊病。
一人直播、眾人圍觀,集體打撈打賞。這個小村莊變得魔幻起來,人人架起自拍杆,參與收割物化符號,帶來的網際網路掘金狂歡。
直播,曾經創造出傳統電視的收視神話,如今被移動網際網路,這一高維媒介,重構和放大,成為吸金圈錢的好買賣。抖音快手裡面「大衣哥」的相關帳號,據說有一兩百個,其實不少都是當地村民。
朱樓村的村民加入了短視頻拍攝隊伍,他們每天等在朱之文的家門前,舉著手機準備瘋狂拍攝,以此獲利。鄰居朱善闊靠拍朱之文掙錢,每天視頻收入少則100元多則200元。朱之文的高姓經紀人把拍朱之文的帳號賣了60萬元,也換了新車。
這些原本只會種地的人,如今清晰地明白,什麼是「標題黨」、「流量」、「打賞」,都惦記著如何靠直播朱之文賺大錢,賺快錢,鋤頭終究敵不過手機裡的打賞,來的立竿見影。
作為一個草根的農民歌手,朱之文為什麼受到千百萬群眾這樣普遍、熱烈的歡迎?
也許很多城市人會覺得,大衣哥就一農民草根歌手,就一山炮,土老帽嗎,土得掉渣,一點都不洋氣和現在光鮮亮麗的俊男靚女比起來,相當不主流。
實際上,那只是某些人的傲慢與偏見罷了。土老帽也有過人之處,很多地方其他大紅大紫的明星還真比不上人家。
咱們就掰扯一下吧,就說這人品和德行修煉來說吧,大衣哥的樸實和樸素就是一股清流,是那個渾濁不堪、烏煙瘴氣的娛樂圈難以找到的。
先說大衣哥成名之後的狀態吧,人家沒有自我膨脹,也沒有飄,沒有找不到北。有些人也出自草根,但是這些人一出名就變壞,出名忘鄉親,苟富貴,勿相忘,變成了富貴了你就別來找我,富貴以後那個顯擺得瑟,傲氣沖天,連爹媽都看不起的大有人在。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衣哥是這個浮躁社會的反義詞,真正的正能量,此人讀書不多,但三觀很正。
據說大衣哥成名後,過年還擺著一桌子素菜,挨到開春,大衣哥依舊不失農夫本色,把院子裡的地給開墾了,撒上各色各樣的種子。有人經常看到大衣哥抱南瓜的咧嘴照,提籃摘茄子的嬌羞照,在葡萄藤下踮起腳尖的脈脈含情照,看起來讓人舒服,就是一個農民的本色,對土地的那份熱愛,不忘自己的根系。
這就是農民歌手,保持著農民本色,不得瑟,也不像其他草根歌星,一出名就吸毒嫖娼胡亂折騰,一句話——這哥們不作,保持本色。
就憑這一點,都要給大衣哥點一個大大的贊。
還有就是這哥們的勵志,朱之文自幼喜歡唱歌,50多歲了,卻像孩童一樣,堅持著自己聖潔的夢想,只憑簡陋的練歌房、破舊的電子琴,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學。真實的農民身份,善良的農民本色,對音樂美的執著追求,他將真、善、美完滿地融於一身。
問到喜歡唱歌的起因是什麼?朱之文說:「俺小學時學習不是很好,學習幾乎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但一次唱歌課老師表揚了俺,從此就喜歡了唱歌。」
朱之文從12歲起喜歡上了唱歌。剛開始,因為小學還沒畢業,連歌詞也看不懂,更不用說曲譜了,就一邊查字典學習漢字,一邊根據收音機上的歌曲琢磨曲譜,這樣苦苦學了10多年,才能看懂詞曲歌譜。
朱之文日復一日、一首一首地十遍、百遍反覆練習和歌唱,經常是早晨五六點種摸黑去小河邊、樹林裡唱歌、練嗓子,這樣又堅持了幾十年,才有了今日「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就。
話說朱之文在北京的一處建築工地上做鋼筋工時,他做夢都沒想到——日後將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那時候,包工頭遲遲結不了工錢,他和十幾個工友苦熬著,住在一個廢棄的豬圈裡面,渾身散發著臭味,每天的夥食是白水煮麵。春天來了,柳樹發了芽,他們弄了些柳樹芽,洗一洗,用鹽拌一拌,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朱之文那時候每次犯了牙疼因為沒錢看病,都靠自己硬扛。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實在太疼了,他就在嘴裡含一口井水鎮痛。可是井水一會兒就不涼了,夜裡,朱之文疼得睡不著,就起身坐到院子裡,趴在井水旁邊——這樣可以隨時舀口冰涼的井水到嘴裡,來緩解疼痛。
作為一個草根,他生活困苦,但朱之文熱愛唱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河堤上去練歌,練好了歌還要下地幹農活。
也許人們喜歡「草根」歌唱的原因,是大衣哥美的聲音、美的心靈。
我們的社會不僅僅需要城裡濃妝豔抹,小鮮肉畫著女裡女氣的妝,聲色犬馬,還需要樸素本色的農民歌手,中國人7億來自農村,農村歌手並不可鄙,也不輕賤,他們給老百姓以本色真實的體驗,使藝術被普通大眾接受和欣賞,讓更多農村孩子有勵志成長的榜樣和希望,所以大衣哥有深厚的群眾根基。
朱之文通過歌唱比賽,使老百姓看到展現自我的可能性,增強了社會大眾對音樂的興趣,同時培養了自信和勇氣,農民歌手也應該有自信,文藝不僅是城裡人的,更應該屬於廣大農村。
大衣哥這個人還特善,賺的錢用來做了不少善事,給村裡修路,給地震災區捐款,給得了尿毒症的病孩治病,給村裡人搞健身器材…
大衣哥後來成名有錢了,在外頭演出,是明星,但回到家裡,照樣扛起鋤頭、下地幹活,但他也有愁眉苦展的時候,最大的煩惱是——老是有人來借錢,咱哪有那麼多錢呀?
不借,就得罪人。
據說朱之文走紅後,來他們家借錢的人排起了隊。借錢的人一進門通常都問:「之文啊,你說我以前對你咋樣?」朱之文說:「不錯啊。」於是來人伸出了兩個手指頭:「你現在發達了,我有了難處,能不能幫哥一把?」他問:「多少?200塊?」來人說:「20萬!」嚇得朱之文臉色都變了:「我哪有20萬啊,把我剁剁賣了也弄不來20萬!」人家就氣哼哼走了,臨走時說:「你騙誰哪?都說你現在1年能掙30個億,20萬算個啥!」 朱之文只能在心裡叫屈:我上春晚給了3000塊,元宵晚會也就是2000塊,30個億?神話也不帶這麼編的!
要說如今的朱之文也算是娛樂圈中人了,但娛樂圈裡的浮華、客套、逢場作戲、四處留情……大衣哥朱之文沒學會。朱之文和女性粉絲合影的時候,從來都是規規矩矩垂手而立,有時候遇到特別熱情的女粉絲,他也會很注意分寸。
所以整體來說,大衣哥還行,你仔細鑑定一下,這樣的網紅,雖然草根,但是人家身上的過人之處,值得很多大牌明星學習。有人說,他現在圈粉無數,鄉下騷擾不斷,為啥不搬到城裡住?
沒有一天清淨日子,朱之文發現到哪兒,都是這個要給他拍照,那個要給他拍視頻,然後興高採烈地說,又漲了多少粉絲,大衣哥果然是流量王。
他出名了,卻不那麼快樂了。
儘管自己的生活被打擾了,沒有以前那麼自在了,但朱之文並沒有打算離開朱樓村。故土難離,他在這裡出生、長大,一住就是近50年。這裡有他熟悉的磚瓦,也有他熟悉的夥伴。
他還是在那座村莊裡,還是在唱歌、幹農活,捐款、借錢、修路、被排擠,被拍攝、被直播,被消費,被各種毀譽。
物慾昭彰、功利當頭。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村民的邏輯很簡單,你這咱村的,還住在咱村,你現在是大明星了,就給給大家都沾光得點好處,才對得起大家。
他成名後,有村民認為,是眾鄉親把他捧紅的,他對家鄉父老們,很不夠意思,給大家借的錢太少了,應該每家每戶分錢浮財,這樣就對得起鄉親們了,如果不這樣做,那簡直就是忘恩負義了。
而實際上,朱之文能唱歌走紅賺錢,是他長期含辛茹苦,才有的回報,那是他自己的勞動所得,他不欠任何人的。要知道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機會也不會垂青於無準備的頭腦,大衣哥對得起村莊裡的人。
楚門的世界,楚門的村莊,一個畸變的社會症候。
大衣哥無非是被囚禁在全景敞視監獄的囚徒,與酷刑最大的不同,全景敞視監獄集中在最薄弱的心中,當網際網路為這種自由歡欣鼓舞、如痴如醉的時候,被直播的人也處於全景敞視監獄,所帶來的無形枷鎖之中。
生活被鏡頭包圍,卻無法逃離,被偷拍、直播的大衣哥,時刻感到被冒犯,心生恐懼。一片紅火之下,村莊的人沒有一個認為,自己的網絡直播破壞了大衣哥的隱私權,給他帶來了麻煩和心理壓力。
網絡直播侵犯公民隱私權、名譽權的案例比比皆是,一幕幕現實社會的後臺景觀,被反轉到公眾面前,儼然成為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網際網路上的粉絲,一方面公然享受著對他人的偷窺,大衣哥作為名人也享受著「被偷窺」所帶來的名利雙收,對窺視和被窺視的渴望,使得網絡直播參與者,甘之如飴,深陷社交網絡中的人,比如大衣哥,在自願不自願地,分享著個人信息時,又深深憂慮著自己的隱私安全。
在中國,「大衣哥」只有一個。人性的善惡,羨慕嫉妒恨,往往是從身邊人開始的。
他不忘家鄉,自己出錢為村裡修路、修橋、修建健身廣場,同時對於鄰裡鄉親也是慷慨相助。
娶媳婦沒錢? 借! 孩子沒錢上學? 借! 但卻沒有一個人主動還錢,甚至編造各種理由,都要找他拿點兒錢花花。
朱之文最後承受不住了,只得拒絕,而這又引得「群情激奮」,紛紛指責他「忘本」「架子大」,各種罵聲滔滔不絕。
連家裡窗戶,都被人半夜扔石頭砸爛了。
有村民直言不諱:「村裡每家不給一輛車和現金1萬元,別想搞好關係。」
這可能,就是大衣哥的悲喜人生,真實狀態。
(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