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創出席2021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高峰論壇並表示——碳減排...

2020-12-19 中國鋼鐵新聞網

  本報訊(實習記者賈林海)「面對碳減排的壓力,鋼鐵行業挑戰需要綠色低碳發展,更需要創新發展。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11月28日,在由鋼之家網站主辦的2021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高峰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題為《「十四五」時期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研判》的演講中指出

  本次會議由友發鋼管集團、馬鋼股份、正大制管和歐冶雲商冠名聯辦,大商所、中鐵物資集團、成渝釩鈦(川威)、五礦鋼鐵、建發金屬、凌鋼集團、鋼鐵俠雲商聯辦,柳鋼集團協辦。

  李新創表示,「十四五」時期鋼鐵行業將呈現八大趨勢。

  一是持續推動兼併重組。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史就是鋼鐵產能向優勢區域、優強企業集中的競爭史,推動兼併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將是我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隨著鋼鐵行業供給能力的高位增長以及鋼鐵企業競爭方式的革命式變化,大範圍的兼併重組仍將持續,兼併重組的模式也將呈現多元化。

  二是深入推進超低改造。鋼鐵行業深入推進實施超低排放不僅與差異化停限產、差別水電價等差別化管理政策直接掛鈎,而且地方已開始陸續出臺超低排放強制性標準。李新創建議鋼鐵企業統籌兼顧協調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合理規劃超低排放實施路徑。

  三是全面實施智能製造。先進位造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為鋼鐵行業的競爭力重構創造了新機會。我國鋼鐵行業將全面實施智能製造,鋼鐵企業通過搭建鋼鐵智能製造基礎體系,將實現業務全面數位化、系統全面集成化、數據全面資產化、提升決策智能化。

  四是深化標準建設。順應「十四五」標準化工作方向,我國鋼鐵行業將以標準引領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標準化工作中的能動性,緊緊圍繞新產品、新技術發展方向,緊密結合下遊需求,滿足生產和應用的共同需要;並將強化標準對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支撐作用,構建和完善綠色製造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製造和低碳發展相關評價,加快綠色製造和低碳發展等標準的制定。

  五是布局低碳發展。我國低碳發展政策將趨向於碳排放總量控制、加快全國統一碳市場、強化監督考核、增加有效金融服務支撐。李新創認為,我國鋼鐵行業以節能與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循環經濟產業鏈、降低鋼材消費及提高利用率、突破性低碳冶煉技術及CCS/CCUS為主要路徑深度脫碳,以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作為支撐,系統構建鋼鐵低碳發展全面支撐體系,實現鋼鐵生產全過程碳管控及評估分析。

  六是引領市場需求。「十四五」期間,下遊用鋼產業轉型升級快速推進、應用環境複雜多變、環境資源限制日益突出、替代材料競爭等,均要求鋼鐵材料既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需求,又利於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不斷提高有效供給水平。因此,我國鋼鐵行業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通過品種結構優化、產品提質升級、創新能力提升、打造上下遊高度協同的產業鏈等路徑,鞏固原有市場,並引導下遊用鋼方向,創造新的需求。

  七是促進平臺經濟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建議我國鋼鐵行業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鋼鐵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公有雲服務,加快實現跨企業的製造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兼併重組企業的多基地管控。應以專業化、聯盟化、區域化為特點,促進平臺企業向平臺經濟產業的演化;並應加快鋼鐵產業網際網路生態布局,創新商業模式,提升整個鋼鐵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的效益,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八是強化資源保障。李新創坦言,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原料供應鏈、供應保障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應加快形成國內國外雙循環鐵礦保障格局,穩定國內循環,促進形成海外循環。建議我國鋼鐵行業通過內外礦共同利用,形成戰略供應鏈、保證一定權益礦比例,加強海外多資源基地建設,針對附加值高的短缺礦種建立資源儲備制度,加強鐵礦運輸通道風險防範,利用並完善原料金融貿易體系及相關衍生品等路徑,建立多維度、多元化的高效資源保障渠道。

  據悉,本次會議有來自國內外包括130餘家鋼廠和80餘家原燃料企業在內的產業鏈企業及相關機構、媒體等640餘家單位的1000餘名代表參會。會議同期舉辦了鋼之家網站2020年秋季報告會鋼之家期現實戰心得交流會第十七屆鋼鐵企業市場信息聯席會議第四屆鋼鐵生態圈市場信息峰會第十一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授牌儀式第六屆中國大宗物資電子商務百家聯盟企業授牌儀式等活動。

相關焦點

  • 李新創: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處於「三期疊加」 重組是關鍵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李新創: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處於「三期疊加」,重組是關鍵「伴隨我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與日俱增,我國鋼鐵企業具備了參與更廣範圍、更高層次國際競爭的能力,鋼鐵國際產能合作得到迅猛發展
  • 李新創: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處於「三期疊加」,重組是關鍵
    「伴隨我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與日俱增,我國鋼鐵企業具備了參與更廣範圍、更高層次國際競爭的能力,鋼鐵國際產能合作得到迅猛發展。」在日前由鋼鐵行業資訊網站「鋼之家」主辦的「2021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高峰論壇」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新創如是表示。李新創表示,不僅出現了河鋼收購塞鋼、敬業收購英鋼並實現快速盈利的標杆示範,而且湧現了德龍控股、青拓鎳業、德龍鎳業等一批優強鋼企,直接參與投資建設大中型鋼鐵企業。
  • 共話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舉行
    1月8日,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1月8日訊(記者 肖娟)今日下午, 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年會在長沙舉行。
  • 李新創:中國鐵礦石進口超80%,鋼鐵原料安全面臨巨大挑戰
    在日前由鋼鐵行業資訊網站「鋼之家」主辦的「2021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高峰論壇」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新創如是表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10月曾表示,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同比增長3%至5%。2019年全年,中國粗鋼產能則為9.96億噸,同比大增8.3%。中國鋼鐵行業佔據全球半壁江山的同時,其最主要的「糧食」鐵礦石卻是一道長期難題。鐵礦石是高爐煉鐵原材料中最重要的一塊,近年來一些鋼企布局沿海,除環保考量外,進口鐵礦石所需的沿海港口物流優勢也是這些企業考慮的一大因素。
  • 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召開聚焦後疫情時期鋼鐵產業鏈建設
    2020年是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篇之際,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鋼鐵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7月24日,由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敬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在線上召開。該論壇已成功舉辦十屆,對宣貫產業政策、剖析行業形勢、引領企業發展和促進交流合作起到推動作用,深受政府、行業和企業的好評。
  • 【今日鋼鐵】李新創:「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鋼鐵工業趨勢研判
    2020年12月16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應邀出席由Metal Mulletin主辦的「中東鋼鐵論壇 (Middle East Iron and Steel Conference)」,並作題為《新冠疫情對中國鋼鐵工業的影響及鋼材消費趨勢研判》(Impact of COVID-19
  • 第九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京召開 共商鋼鐵企業創新發展...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為本屆論壇致辭,代表冶金規劃院向蒞臨參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感謝各方多年來給予冶金規劃院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致辭李新創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於「創新」的最新定位和要求,是中國鋼鐵工業「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根本準則。我國鋼鐵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用創新助力企業精準提效。
  • 2021年國內鋼鐵行業機遇大於風險 行業整體突圍仍在路上
    「十四五」期間鋼鐵市場的基本面需怎麼去把握?在1月9日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期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建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談道:「展望今年的形勢,我認為應該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
  • 李新創:鋼企要延伸鋼材深加工產業鏈
    鋼鐵業持續「寒冬」,在主業利潤微薄的形勢下,眾多鋼鐵企業圍繞主業發展相關非鋼產業,或涉足新興產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據記者了解,今年1-6月份中國7家產能20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企主營收入佔77%,非鋼產業收入超過了1/5。
  • 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在京召開 聚焦綠色低碳引領下...
    本屆論壇以「綠色低碳引領後疫情時期鋼鐵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冶金專業委員會承辦,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柏美迪康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出席本屆論壇並致開幕辭。
  • 蘭格鋼鐵網2021年建築鋼材市場發展趨勢高峰論壇
    2020年會盛大拉開帷幕。作為大會的分論壇之一「2021年建築鋼材市場發展趨勢高峰論壇」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由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綜合部主任陳新良  隨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綜合部主任陳新良發表了題為「2021年我國電爐鋼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的演講。陳主任分別介紹了中鋼協會員企業煉鋼電弧爐的座數、產量,變化、近3年全國電弧爐產能置換情況、以及電弧爐產能分布利用率。通過對比中外電弧爐鋼比例分析原因,最後做出了電弧爐發展趨勢研判。
  • 李新創:中國鋼鐵行業民企產量佔全行業61%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17日在中新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上發言。 蘇丹 攝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劉育英)2019年中國鋼鐵行業民營企業產量佔全行業61%,專家表示,在競爭行業民企更有優勢。
  • 第十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0年會盛大召開
    本屆環渤海論壇以「雙循環背景下的鋼鐵產業鏈發展」為主題,聚焦時下熱點,邀請政府官員、著名經濟學家、知名企業家、鋼鐵行業領袖、鋼鐵上下遊行業精英,把脈宏觀經濟大勢,探討行業發展方向,研究雙循環背景下鋼鐵產業鏈企業的發展之道。
  • 2021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聚焦多變世界下的能源行業
    2020年12月10日,由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與IHS Markit公司(埃信華邁)攜手主辦的「2021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IEEF2021)」在北京成功召開。他分析指出,2020年非比尋常,新冠疫情在深刻改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同時,對能源行業也影響巨大。當今能源行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即碳排放成為能源發展的約束目標,清潔低碳成為國際石油公司的轉型方向,數位化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必然選擇,人才成為能源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中國石油作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商,形成了創新、資源、市場、國際化和綠色低碳五大戰略。
  • 共話產業發展 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年度盛會在長沙召開
    1月8日,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年會在長沙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鋼鐵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終端採購企業及鋼鐵上下遊行業精英人物聚集此次會議。 華聲在線1月8日訊(記者 熊陽浩)賦能產業鏈,共享新未來。
  • 2020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 精準提效」,中國工程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世界鋼鐵協會北京代表處等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領導,鋼鐵行業上下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境內外媒體記者近200人出席。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在論壇上致辭說,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國國內市場鋼材需求旺盛,鋼鐵生產經營保持了高位平穩運行態勢,但仍然面臨進口鐵礦石量增價漲、人工成本上升、環保壓力增大、企業效益下滑等一系列挑戰。
  • 各路鋼鐵大咖齊聚北京 共赴鋼鐵盛宴
    據了解,本次峰會的九個論壇——供應鏈數位化創新高峰論壇、大型建築工程企業物資集中採購管理高峰論壇、建築鋼材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板材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中國管帶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裝備集成建築及鋼結構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中國優特鋼及工業線材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2021年「衍生金融50人論壇」黑色產品分論壇、全國鋼鐵貿易商協會會長秘書長聯誼會
  • 鋼鐵行業加快發展 電爐鋼勢在必行
    《報告》指出,11月中國粗鋼產量為8766萬噸,同比增長8%,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的全球佔比有望達到60%。一方面是產量逐年上漲加大對能源消費的依賴,另一方面則是能源轉型的壓力緊逼。李新創表示,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期,我國鋼鐵行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降低到520-525千克標準煤,比2020年下降5.3%左右。
  • 鋼鐵行業加快發展電爐鋼勢在必行
    從國際、國內形勢來看,在2030年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能源轉型窗口期已到,並且壓力巨大。「預計2020年鋼鐵行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552千克標準煤,同比下降0.3%;2021年全年鋼鐵行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545千克標準煤,同比下降1.3%。」
  • 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錫召開
    17日,「2020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錫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陳德榮出席活動。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紡織強國」目標達成之年。本次論壇以「融入雙循環,洞見新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眾多紡織服裝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紡織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帶頭人以及重點骨幹企業代表參會。陳德榮表示,當前,紡織產業步入創新發展的新時代,無錫要鍛造具有影響力的民族品牌,創造具有引領力的轉型之路,打造具有戰鬥力的人才團隊,共同努力推進全市高端紡織服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讓傳統產業鏈不斷煥發新的優勢,展現新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