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科技創新使命擔當 火炬人「二次創業」追逐夢想

2020-11-23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事件簡介】

火炬高新區跨島發展

立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廈門火炬高新區堅持跨島發展,建成了包括火炬湖裡園、廈門軟體園(一、二、三期)、廈門科技創新園、火炬(翔安)產業區、廈門創新創業園、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在內的「一區多園」產業發展大平臺。重點發展壯大了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電力電器、軟體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LED等產業鏈(群),以及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和數字文化創意等新興特色產業鏈(群)。

火炬高新區堅持跨島發展,已形成「一區多園」產業發展大平臺。圖為2020年的火炬(翔安)產業區。(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2005年8月4日,廈門火炬高新區(翔安)產業區通用廠房開工,圖為廈門日報次日頭版報導圖片。 (姚凡 攝)

老記者回憶

廈門日報社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陳運軍:

火炬(翔安)產業區開發建設 是對特區精神的傳承

2005年夏天,我們接到火炬(翔安)產業區開發建設的報導任務。火炬(翔安)產業區意義重大,對於廈門來說,它是跨島發展的載體,是工業項目的「啟動器」「吸附器」;對火炬高新區而言,它是高新區第一次走出廈門島,吹響了「二次創業」的衝鋒號。

報社高度重視此次報導任務,時任新聞採訪中心主任江曙曜帶領我們多次深入項目現場進行採訪。當時往廈門東部的出島通道僅有廈門大橋,每天來迴路程近3個小時。

那時,火炬(翔安)產業區各路建設者終日與時間賽跑。時任火炬高新區建設處處長、指揮部建設組副組長由欣自項目確定的那天起,為了給自己增加鬥志,她每天在車上播放放《南泥灣》《東方紅》等經典紅歌,「一直往前開,一直往前衝」。

2005年8月4日,火炬(翔安)產業區開工,本報推出長篇紀實通訊,一家施工單位負責人說,這是他經歷過的最為雄壯,最有氣勢的開工場面。

觸動我的還有火炬(翔安)產業區開發建設中的一個個創新舉措。項目改原來的流程式工作為並聯式、網絡式工作,各部門提前介入,將問題解決在前,服務延伸到現場,所有審批事項不出現場就得到辦理。徵地人員直接租住到鄰近園區的農民家裡,與村民打成一片,創下了「20天徵地2000畝」的奇蹟。僅用50天,完成了90萬平方米土方量的場平任務,完成130萬平方米通用廠房和20萬平方米配套生活區的規劃設計任務,完成全部12個建築標段的造價建設公開投標……

回憶起火炬(翔安)產業區開發建設的一幕幕,我深感這是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的生動實踐。如今,廈門正沿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藍圖奮勇前進,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需要的也正是這種昂揚向上、敢於突破的精氣神。

新記者感言

廈門日報社新聞採訪中心記者林露虹:

這裡是技術創新策源地制度創新試驗田

成為廈門火炬高新區跑口記者已六年有餘。六年時間,見證了眾多企業的成長,見證了產業園區擴容提質,見證了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很慶幸自己經歷科技創新的最好時代。

回顧這些年,感觸最深的是火炬高新區的創新。這裡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一家家科技創新企業聚集到這裡,在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的催化下,源源不斷地轉化科研成果。今年疫情期間,從救治到大數據防控,高新區各種技術、產品彰顯其硬核實力。高新區企業更以前瞻性的布局謀定未來,當5G商用剛起步時,就已有高新區企業開始布局6G相關應用。

這裡還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火炬高新區通過持續深化「小政府、大服務」探索,營造更優營商環境,厚植創新土壤。一個細節是,高新區近年與創新相關的政策都以「條數」命名,如「創新新四條」「創新十九條」,企業可以很清晰地從中找到信息,同時,政策也不斷因應企業需求合併、優化。

和「老火炬」交談,他們時常會提及15年前火炬(翔安)產業區的開發建設。我想,不僅因為這是火炬人的「二次創業」,更因為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鐫刻著火炬人的使命與夢想——「打頭陣、做主力、當先鋒、擔重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創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火炬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肩負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我也將踐行「四力」要求,捕捉一線場景,挖掘鮮活故事,記錄新時代火炬高新區創新發展的每一步。

相關焦點

  • 初中作文素材:擔當使命
    中考作文素材:擔當使命,勇做合格的時代新人   一百年前,毛澤東、蔡和森在長沙發起組織「新民學會」。學會的宗旨,先是「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後改為「改造中國與世界」。有立場,有抱負。作為那個世紀的「90後」,毛澤東、蔡和森肩負歷史使命,尋找救國救民之路,展現了彪炳史冊的奮鬥風採。
  • 奮進「十四五」 中核新徵程丨中核四0四:肩負使命擔當推進新時代...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發展,公司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企業治理呈現新氣象,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新突破,科技創新取得新成果,核安全環保水平再上新臺階,員工福祉和企業形象得到新提升;2017年至2019年公司連續三年獲得中核集團「業績突出貢獻獎」,公司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轉型升級發展、三次創新創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 肩負起新時代軍事新聞宣傳的使命擔當
    關鍵詞:新時代;軍事宣傳;使命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的軍事新聞宣傳必須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擔當。新時代,軍事新聞宣傳應該擔負起怎樣的使命?這是每個軍事新聞工作者必須思考和回答的時代課題。
  • 創意PK 科技「鬥法」 看長沙大學生創新創業顯神通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1日訊(記者 姚宇超)把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可用於通訊電子設備的新型導熱材料;機器人能深入水下300米,識別並自主捕撈海參,讓漁民不再冒險……11月21日,由長沙市科技局承辦的長沙市第十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嶽麓科創港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27所高校的38支創業團隊現場「鬥法」。
  • ...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
    為此,今年1月,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決定,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研究「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問題並作出決定。自治區黨委常委會高度重視全會決定起草工作,作出專門部署,成立文件起草組,啟動相關工作。2月上旬,就全會議題下發通知在全區範圍內徵求意見和建議。
  • 萬眾一心,科技擔當!廈門創新創業園企業以實際行動支援疫情防控
    慷慨解囊、主動作為  科技戰「疫」、數字抗疫  廈門創新創業園的企業  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  充分展示著自己的「硬實力」  2月20日,韋爾通公司委託火炬高新區向兄弟單位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方艙醫院捐贈一次性隔離衣1000件,一次性鞋套2萬雙,護目鏡500
  • 人像攝影師FION:在特區追逐創業夢想
    人像攝影師FION:在特區追逐創業夢想金羊網  作者:何葉舟  2020-08-26 「靜下心學習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優秀的人那麼多,每個人都有權力決定自己明天的樣子。」
  •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大會審議通過了選舉辦法和監票人、計票人名單,經無記名投票、差額選舉的方式,產生了方斯劍、朱贇、徐芮珏、邱艾嘉、謝培怡(按姓氏筆畫)5名同志為共青團湖州南太湖新區人民法院機關支部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並召開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方斯劍同志為團支部書記,徐芮珏同志為團支部副書記。
  • 創業帶動就業,加上「科技」二字又將帶來什麼?
    10月15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首日,在由科技部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辦的「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專場」上,出席活動的科技部秘書長苗少波在致辭中說,今年以來,科技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支撐高質量就業中的源頭性作用,啟動實施了「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創業,創造新崗位,催生新產業,帶動新就業。
  • 西京學院舉行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表彰大會
    本次表彰大會對創業書院及商學院2019-2020學年在競賽訓練、創新探索、創業實踐和文體實踐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及創新創業導師分別授予「競賽之星」「創新之星」「創業之星」「文體實踐之星」和「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稱號,共計表彰獎勵91名先進個人。
  • 渭南職院開展紀念「一二·九」愛國主義運動85周年火炬傳遞活動
    12月9日下午,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高新校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紀念「一二·九」愛國主義運動85周年暨「築夢新時代」主題教育火炬傳遞活動。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林宏,宣傳統戰部部長史改俠,基礎課部主任關驥,團委書記黨曉鵬,各二級學院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輔導員及各二級學院學生代表參加活動。學工部部長、學生處處長羅峰主持活動。
  • 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 2020深圳創新榜頒獎盛典圓滿落幕
    12月17日下午,以「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為主題的2020深圳創新榜榜單發布盛典圓滿落幕。本次頒獎盛典是深圳雙創周的系列活動之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主辦,權威榜單調研專業機構創業36計與專注創新創業電視媒體眾創TV承辦,深圳天安駿業投資發展集團協辦。
  •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專訪科技部黨組...
    本報記者 劉 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 佛山市創新創業導師、全球共德董事長周泳鋒為佛大學子帶來高含金...
    為了讓步入大學校園憧憬未來的大二學子們在「萬眾創新」的時代下積極活躍創新思維,意識到創業並非遙不可及,2020年12月15日,佛山市創新創業導師、全球共德董事長周泳鋒受邀擔任佛山市科學技術學院創新創業講座的主講嘉賓,為佛大工商管理、營銷、人力資源等專業的廣大學子帶來了一場引人入勝的演說,現場掌聲雷動,在場學生均熱情高漲,受益匪淺
  • ...單)91科技集團許澤瑋參加「『黨員助創業,逐夢大創園』創業分享會
    講述創業故事 助力創業創新2010年,剛工作幾年的許澤瑋,還拿著為數不多的工資,他從大學同學那裡偶然得知了一位家境貧寒的高三學生,從此他每個月從自己工資中拿出500元錢來資助這位學生。次年,許澤瑋萌生了讓科技與金融結緣,幫助缺錢的人或者企業迅速渡過難關的想法。於是他開創了91科技集團。在創業初期第二次融資時,許澤瑋也曾遇到過難題。
  • 「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暨《深圳·福田創新創業大講堂》
    由深圳福田區政府、福田科技創新局主辦,深圳創客空間承辦的由「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暨《深圳·福田創新創業大講堂》第六期活動如約在12月18日下午14:30於福田區華強北與大家相聚。這次大講堂是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盛宴,又是2021年科技自強的啟航之旅,此次大講堂我們邀約了重量級別的「政府產業專家和科技產業大咖」,為第六期科技大講堂濃墨重彩勾畫出未來科技創新的新畫卷,政府產業專家和行業大咖對「十四五規劃後的科技創新」及「大力推動研究開發能力的產業化」 以及「創新創業與孵化」等相關科技創新主題的縝密解讀,為未來產業融合發展破冰思想及新經濟形勢的企業發展繪畫了思維藍圖
  • 西雙版納州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舉行
    原標題:我州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舉行  創新點燃激情,創業成就夢想。5月28日至30日,我州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在景洪舉行,來自州內各行各業的40家中小型企業41個項目參加比賽。  舉行此次大賽旨在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打造創新創業的眾扶平臺,進一步優化我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態環境,力爭有更多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成為促進發展的新動能,為推動我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積極的努力和更大的貢獻。  本次大賽項目包括成長組31項、初創組9項、團隊組1項。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10名,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進行。
  • 致敬科技創業先驅,CCTV-1電視劇《創業年代》首播!
    《創業年代》央視宣傳片電視劇《創業年代》將視線聚焦以鄺銘籌、洪雨橋、江城為代表的我國第一代科技創業者,講述了他們順應改革潮流,艱苦創業、不斷創新的故事。從無到有的創新之路!1978年,改革開放的浪潮奔湧而至。
  • 創意,創新,創業!
    創業成就夢想12月19日我校第二十三屆「航空工業南京機電」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文化節在將軍路校區藝術中心小劇場正式開幕>速派科技團隊趙旭同學「在南航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參加挑戰杯是每個南航人的夢想,沒有挑戰杯的大學是不完美的。
  • 40年40人|李澤湘:學院派創新創業的先行者
    當前,深圳的發展已經到達了另一個高度,必須要通過機制創新、突破思想觀念,注重理論知識和產業實際的結合,提高本土自主培養一流科創人才的能力。我將繼續做好創新人才培養的工作,尤其是要注重激發年輕人的創新能力。 「壓力是指我肩上承擔的用教育和科技改善產業環境的使命,動力是指堅定我未來做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