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本以為在經歷「冷兵器」以及「熱兵器」兩個時代面對面「battle」後,江湖上的紛爭會隨之減少,但沒想到網際網路的發展又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法外狂徒」——鍵盤俠。
雖比不上當初「刀光劍影」的年代,但鍵盤俠這一群體誕生的影響卻比之前還要惡劣。正所謂「強辯無人語,言辭可傷人」,把沒有理的事情說成有理,不管是什麼新聞什麼事件,只要覺得與自己內心的「烏託邦」世界有丁點偏差,就會對他們進行詆毀抨擊,甚至還有造謠信息的出現。近日火爆全網的「辛巴燕窩」事件,成為了他們新一輪的「討伐」對象。
圖源網絡 侵刪
澎湃新聞網最新視頻顯示,據辛選官方消息:截至12月6日中午已經向辛巴提供有效信息的消費者為27270名,已經完成賠付出帳22908單,其他已提供信息的消費者的賠付申請也在確認中,已經匯出理賠金額近2400萬元。這三個數字無疑是打臉黑子的最好憑證。
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在個人微博發表致歉聲明,為維護消費者權利選擇替品牌方先行墊付,退一賠三,並啟動內部整改措施。一時間,網絡環境風雲變幻,「辛巴售假」「辛巴慫了」「假一賠百萬」的言論滿天飛,在辛巴致歉聲明下抨擊辛巴本人以及辛選用戶。
針對此次事件,新京報也進行了深度調查,發現無論是茗摯還是王海的送檢,茗摯碗裝風味即食燕窩的唾液酸含量都是在國家標準之內的,國家標準則是準入底線,然而燕窩產品檢測合格這一事實卻被他們忽略了。
辛巴對於直播時的誇大宣傳,也表達了歉意,但意猶未盡的「俠客」們還沉睡在「俠客夢」之中,開始將目光投向辛選粉絲身上。目前很多消費者表示已經收到辛選先行賠付的款項,但只要有用戶發表「繼續支持辛選」的言論,TA就會變成「筆伐」的對象,甚至不乏一些剛註冊的小號。讓原本就沉默的「老鐵經濟」變得愈發沉默。
其實,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在如今這場網絡輿論場景中,每個人都試圖將自己的暴力正義進行合法化,都學會了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幫助其「思考」問題,如果要是獲得了其他人的認可,就仿佛代表了正義,佔據了道德審判的高位,從而擁有了「施展正義」的權利。
正如澎湃新聞《抵制網絡暴力不是個人的戰鬥》一問所說,在網絡暴力面前,大家都覺得自己很脆弱,只是一名普通網友;可一旦進入網絡世界,又覺得自己身為普通網友,對看不慣的人和事隨便罵幾句無妨,特別是明星藝人似乎理應成為謾罵「標的」。此種邏輯,何其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