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
還有10天
我們將迎來2021年的
第一個小長假元旦
放假時間為1月1日至3日
共3天
元旦假期小型客車不免通行費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的時間範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所以,元旦假期高速公路是照常收費的,上高速需要繳通行費。
注意戴口罩,少聚集!
進入12月份以來,國內多地出現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形勢將如何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19日在健康時報客戶端文章中指出,目前我國疫情已進入「多點散發」式防控階段,類似當初武漢式大爆發不太可能出現,但多地散發的聚集性疫情已經有20多起,這就要求我們防控工作必須嚴陣以待,反應迅速。
據相關流調和篩查排查工作結果,多起散發疫情均與進口冷鏈食品高度關聯,且從全國疫情地圖可以明顯看出多次本土聚集疫情皆發生在沿海港口、邊境、一帶一路樞紐城市,防疫守國門,外防輸入,防人亦需防物。
在享受元旦小長假的同時,大家也要對新冠肺炎疫情保持警惕,做好個人防護!12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元旦將至,應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做好個人防護,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公勺公筷,間隔用餐、不扎堆等健康生活習慣。
2021年部分假期安排出爐
除了元旦小長假之外,2021年還有更多重要假期值得期待。
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節:9月19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聚集疫情頻發,如何降低進口冷鏈引發的感染風險?防控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春節還能不能回家?張伯禮院士也給出建議:
第一、外防輸入防人更要防物,高度關注物傳人的潛在風險,主要是物傳人所致的無症狀感染者。進口單位收到來自疫情地區貨物後要建立信息索源系統,需對包裝表面及內襯進行常規消毒滅殺,相關生產企業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員工健康管理職責,要做好冷凍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裝卸、銷售各個環節的環境和設施的衛生消毒,加強冷鏈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病毒篩查。
第二、醫療衛生部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能掉以輕心。無論是發熱門診還是隔離病房,提前做好人和物的戰略儲備,依然不能懈怠,一旦發現個別零星散發病例,必須嚴格隔離追蹤行動軌跡,篩查隔離密切者。這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毒阻斷,不讓病毒漫延發展。
第三、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錯峰出行。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第四、恰逢元旦、春節等節日,是人們聚集、聚餐的時候,國外有很多聚集疫情案例都是在節日裡聚餐造成大範圍的交互感染,這是前車之鑑,建議大家避免不必要聚會、聚餐。在採購、處理、製作冷凍海鮮時堅持戴口罩、手套,不用手直接接觸這些商品;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郵件、包裹也要注重表面的消殺、裡面的物品或信函,可以放置在陽臺通風處幾天再處理。
第五、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例如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自己做好防範、充分休息,以前的經驗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很好防控作用的,可以把生理鹽水放進冰箱裡冷藏,每天拿冰鹽水漱口、刷鼻腔,這樣可以有效保護咽喉,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服用清感冬飲,含服徐徐咽下,保護好咽喉健康,可以預防季節性流感,若是允許,可以接種疫苗。
(來源:掌上春城、FM91.8雲南交通之聲、楚天都市報、工人日報、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