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百科:有一種軟弱叫「耙和」

2020-12-14 新華社新媒體

要點get

不硬的就「耙和」。

跟我讀

耙和【pā hó】

詞釋義

四川人把不硬的東西叫做「耙和」。這裡所說的硬不只是指觸感上,也指性格上的強硬或者事情的難易程度。

所以,「耙和」在四川話裡面有三種意思:軟和;軟弱;容易獲取的。

造個句

1.這鍋蹄花兒燉得好「耙和」(軟和)。

2.給他「雄起」!不然他還以為我們「耙和」(軟弱)得很。

3.平時上課不專心,考試還想得高分,哪有這麼「耙和」(容易)的事。

川話「連連看」——話說「耙」

明代李實《蜀語》:「凡肉之爛者、地之泥溼者、果之熟者、糧食之不幹者、人之弱者、物不剛者,皆曰耙。」

四川話裡有很多與「耙」字有關的詞,比如成都好男人的代名詞「耙耳朵」。

一起來看看更多與「耙」有關的詞語——

下耙蛋:袍哥暗語,指說軟話。

撿耙和:佔便宜。

稀溜耙:非常軟和。

相關焦點

  • 四川有一種水果叫「耙耙柑」,顆粒飽滿,果肉脆嫩,好吃不上火
    近些年,四川有一種水果,連名字都很有意思的柑橘正悄悄成為人們的新寵,就是耙(pá)耙柑。它早些年主要在四川種植,熟果捏起來軟軟的,因此被四川人稱作 「耙(pá)耙柑」。耙耙在四川話裡,就是軟的意思。它顆粒飽滿、果肉脆嫩、入口化渣、八分甜蜜,自帶兩分天然的果酸。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磨蹭叫「摸索」
    四川話的「摸」作為動詞不僅表示撫摸,還能指扒竊,比如被小偷扒走了錢包,可以說錢包遭摸了。而「摸」作為形容詞,指的是做事拖拖拉拉。造個句1. 說好10點集合,你11點才到,太「摸索」了。2. 冬天吃飯不要「摸索」,菜冷得快。3. 你再「摸索」,就要誤飛機了!
  • 四川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耙耙柑er?
    有一種柑橘叫春見,它在四川還有個更通俗的名字:耙耙柑。大家看仔細了,是耙耙,不是粑粑!「耙」在四川話裡是軟的意思,耙耙柑捏起來軟軟的,皮肉分離,非常好剝。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四川朋友表示她家一天就要幹掉5斤……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水坑叫「凼凼」
    要點get「凼凼」,是有水一方,靜靜躺在坑裡。雖然「凼凼」是水坑的泛指,但四川人常說的「凼凼」,多指下雨後有積水的窪地。四川氣候溼潤,夏季多雨,從前路不好的時候,「凼凼」讓川人很頭疼。有意思的是,如果腳不小心伸進了「凼凼」裡,四川人不說「踩」字,而是用「插」,一腳「插」在「凼凼」裡了。非常風趣形象。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捉弄叫「燒」
    川話「連連看」 四川話中的「整冤枉」和「燒」意思近似,都有戲弄或使別人吃苦頭的意思。 四川歇後語「火葬場開後門——專燒熟人」中的「燒」字,字面上指燒化,運用中指為難、哄騙、弄。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兇狠叫「歪」
    川話「連連看」「歪」在四川話中有兩個讀音,大多時候讀作「wāi」,四川人說人兇狠時,除了「歪」還說「歪渾了」【wāi kún lo】。另外,「歪歪道理」則用來指不正當的理由,狡辯的話。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爭鬥叫「角孽」
    《明清檔案》:「雍正八年七月十三日,李廷選為什麼和你父親合孽吵嚷,掐傷你父親那幾處?」 「合孽」又作「角孽」 「葛孽」。造個句1.你個費頭子,喊你不要跟隔壁娃兒角孽,少跟他扯筋。川話「連連看」因「角」有稜角、不圓滑、角鬥的意思,所以四川人一般把角鬥吵架、鬧矛盾說成是「角孽」。此外,在四川方言裡還有很多關於爭吵、打架的詞語,比如:訣【jué】,指吵罵,多用於川東、川北。
  • 試試四川網紅耙耙柑解油膩又甜,春季值得嘗嘗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選對了吃物,才能真正享受食物給人帶來的幸福和快感。對於水果,很多人都有偏執性的愛好,無論是餐後解油,還是專門利用水果來果腹,吃到對的水果總是能讓人產生濃濃的幸福感。柑橘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常見的有臍橙、愛橙、砂糖橙等,人們吃柑橘更多的是為了奔著它的酸甜味和營養價值。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聲音叫「噗鼾」
    川話「連連看」人在睡眠中產生的不受控制的行為除了打「噗鼾」,還有以下兩種:「發夢顛」【fá mòng diān】,指說夢話,或者夢魘、夢遊。「錯牙」【cuó yá】,指磨牙。《廣雅·釋詁三》:「錯,磨也。」
  • 吃貨必知的四川耙耙柑的知識及功效
    耙耙柑,學名春見柑橘,是產自於四川蒲江地區的一種柑中極品,集柑、橘、橙的優點於一身。春見之名源於日本,意為「春天才能來相見」。1979年日本國靜岡縣果樹試驗場以享有「柑橘皇后」之美譽的清見桔橙和F-2432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是目前日本最優良的雜柑品種之一。其果實大,皮薄有光澤,飽滿無核,橘味濃鬱,果皮比「醜八怪」更薄更軟,更好剝皮,咬下去汁水豐盈、輕軟香甜,故此在日本暢銷數十年不衰。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美叫「妖豔兒」
    川話「連連看」一個人要是「妖豔兒」得很了,還可以說這個人「妖精」【yāo jīn】。「妖精」一詞在四川話中常含貶義,指打扮得豔麗、不莊重;另外,形容作風不正派,行為不合常態也可以用「妖精」。「妖精八怪」「妖精十怪」「妖精十八怪」都是「妖精」的生動形式。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敷衍叫「打哇哇」
    跟我讀打哇哇【dǎ wā wā】詞釋義「打哇哇」原本是父母與幼子間的一種互動遊戲。父母用手掌有節奏地輕拍張開的嘴,發出「哇哇」聲,然後孩子本能地對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另外,在兒童的遊戲中,也有以手拍口發出「哇哇」聲表示暫停並中止遊戲的規則,所以會有「小孩打哇哇——說了不算」這句歇後語。造個句1. 各人拿出各人的看法來,不要只曉得順口「打哇哇」(附和)。2.
  • 四川耙耙柑,爆汁實力派,好吃不上火
    很多人分不清醜柑和耙耙柑,其實耙耙柑和醜柑是失散的親兄弟。 許多年前,在日本,由特羅維塔甜橙與溫州蜜柑雜交而成的新品種—清見(耙耙柑和醜柑的母親),因為其清爽的口感很快就廣為流傳。
  • 這種橘子為什麼叫耙耙柑?
    皮薄易剝、輕咬體驗爆珠口感有意思的是富有詩意「國際混血兒」春見,到了咱們四川它的稱呼就改成了十分接地氣的耙耙柑。耙耙柑中的「耙」字在四川當地是「軟」的意思。注意是耙(pá)耙柑,不是粑粑柑。耙耙柑,真的是被名字耽誤了的人間美味啊~網上就有它很火的一種吃法:直接剝開吃果肉粒。柑橘類的水果可是富含大量天然維C,常吃可以讓氣色變得很好。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壯叫「拽實」
    此外「拽實」還有實在、有分量等引申義。 造個句 1. 200斤的「拽實」(壯實)大漢都坐不垮,這把小椅子太「拽實」(結實)了。 2. 這一跤簡直把我絆「拽實」了(摔了個結實)。 3.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呆萌傻叫「悶墩兒」
    跟我讀悶墩兒【mēn dōur】詞釋義「悶墩兒」,也作「悶兜兒」,一是指人憨厚老實,或傻乎乎的,有時可以表示一種親暱;二是指人沉默寡言,反應遲鈍。造個句1.有免費的茶水你不喝偏要各人去買,你是個悶墩兒(傻乎乎的人)啊!2.他是個悶墩兒(寡言的人),一整天都說不了幾句話。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關心叫「經佑」
    川話「連連看」「經佑」從字面看,就是說經某人之手來佑助。艾蕪《豐饒的原野》第一部《春天》:「還不是在這裡經囿騾子。」原註:「經囿,伺候之意。」故「經囿」音義同「經佑」。如果一個人生了病,那他的親朋好友就會來「親候」他。
  • 產地直達四川蒲江「耙耙柑」 就在家樂福
    新年伊始,家樂福各地門店內,色澤鮮亮、脆嫩多汁、果味濃鬱、營養豐富的柑橘類產品紛紛上架,其中9.9元一斤的耙耙柑更是憑藉醜萌的造型、超甜的口感、超高性價比徵服了大眾的味蕾,得到消費者的追捧。據了解,四川蒲江縣的亞熱帶溼潤氣候、肥沃土壤、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自然條件為耙耙柑提供了極佳的生長環境,這也讓蒲江耙耙柑成為了國內耙耙柑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指代叫「各人」
    跟我讀各人【gó rén】詞釋義「各人」是四川人常用的一個指代詞,可以用來表示自己,復指前面的人或事。唐樞《蜀籟》卷二:「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做事各人了。」川話「連連看」——指代詞:「別個」四川方言中的指代詞很有特點,有時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除了能指自己又能指每個人的「各人」外,「別個」也是一個很容易混淆的指代用詞。「別個」在四川話裡,不僅指別人,也可指「我」,當用來指自己時,含有親熱,俏皮的意味。
  • 它叫「耙耙柑」顏值不高卻橫掃柑橘界,曾火爆日本一口爆汁真好吃
    它叫「耙耙柑」顏值不高卻橫掃柑橘界,曾火爆日本一口爆汁真好吃每年的春節,四川地區家家戶戶的桌子上,幾乎都有一堆金色碩大的果子。它的外觀看起來像橙子也像桔子,外皮橙黃色,非常柔軟就連幾歲的小孩子也能輕易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