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成功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自然是漫威電影宇宙,而要說起持續時間最長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那自然是《X戰警》系列。自2000年第一部《X戰警》(X-Men)上映,至今已經將近20年的時間了,《X戰警》系列可能是國內大多數老漫威迷們的啟蒙之作,最起碼美叔是看過《X戰警》之後才開始對美漫感興趣,這也是美叔第一次聽說《驚奇漫畫》(漫威在國內的舊稱)的名字。
《X戰警:黑鳳凰》(X-Men: Dark Phoenix)是《X戰警》系列的最終章,經歷了近20年的這一系列電影將在這一部電影之後畫上句號,不過目前這部電影收穫的評價並不高,以至於很多朋友調侃主角之一的索菲·特納(Sophie Turner),說她參演《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權遊》爛尾了,參演《X戰警:黑鳳凰》,《黑鳳凰》又爛尾了,她已經算是爛尾界的天后級人物了,畢竟不管是《權遊》還是《X戰警》,一直以來質量都是在水準之上的。
當然,這僅僅是調侃,肯定不能把鍋甩到索菲·特納頭上,人家再厲害也只僅僅是一名演員,還是一名演技在線的演員,在這兩部作品裡面發揮的也不錯。那麼《X戰警:黑鳳凰》口碑撲街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美叔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迫不得已的最終章
《X戰警:黑鳳凰》2017年開拍,2019年年中才上映,製作周期可以算是比較長的(不算籌拍階段),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經歷了為期長達三個月的補拍(2018年9月開始),同時還兩次延檔。當時外界猜測這次的補拍應該與迪士尼收購福克斯有關,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
雖說有不少朋友寄希望與米老鼠吃下狐狸之後可以讓兩個不同的系列能夠有機的融合到一起,不過顯然米老鼠那邊兒並不這樣認為,重啟是必然的結果,而重啟之前需要做的就是給《X戰警》系列電影做一個收尾,《X戰警:黑鳳凰》就這樣無奈的背負上了這個職責(有傳言說《新變種人》<The New Mutants>可能不會登陸院線)。
《X戰警:黑鳳凰》最大的問題就是「強行完結」,這也是最為觀眾詬病的一點,事實上《X戰警:黑鳳凰》最初是作為全新三部曲的第一部開發的。早在三年前,本片導演西蒙·金伯格(Simon Kinberg)在發布會上開心的宣布《X戰警:黑鳳凰》將會啟動全新的三部曲,時至今日他卻改口稱這部電影將會是整個《X戰警》系列的完結篇,上面提到的補拍應該就是將原劇情的內容修成為完結篇服務的內容。
所以說,以「完結篇」去評判《X戰警:黑鳳凰》對這部電影來說並不公平,影片本身的架構並非為了「完結」而設計,填坑原本也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首要任務,所以很多影迷在觀影之後會發現除了該填的坑沒填之外,電影中還留了些新坑……
二、糟糕的劇本難辭其咎
雖說《X戰警》系列電影並不像漫威電影宇宙那樣有著長遠的規劃,不過本系列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主題貫穿其中(哪怕《死侍》<Deadpool>都不例外):作為多數人的普通大眾如何看待身為少數的「特殊人群」以及這群人如何才能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生存(用愛感化還是用雷霆手段使之臣服)。所以劇情的發展是依靠角色的成長來推動,而在這部電影當中角色成長壓根不是重點,整部電影完全退化成為「擊敗邪惡外星人」的爆米花電影,毫無新意。
僅僅是毫無新意尚能接受(畢竟有二十年情懷加成),劇情裡面的各種邏輯問題以及人設的顛覆則真的讓這部電影徹底淪為二流。《X戰警:黑鳳凰》基本上完全無視了《X戰警:逆轉未來》(X-Men: Days of Future Past)這部電影苦心孤詣修正的時間線,劇情當中隨處可見與《X戰警:逆轉未來》衝突的內容。《X戰警》系列時間線本來就夠亂了,《X戰警:黑鳳凰》直接破罐子破摔了……
最讓人難過的就是角色的刻畫,我們去看《X戰警》是看的什麼?自然是去看X教授、萬磁王、金剛狼、魔形女等這些大家關注了多年的變種人,而到了《X戰警:黑鳳凰》中,雖然人還是那些人,性格卻變得讓人不敢相認:你能想像為了保護變種人而成立X學院的X教授為了救個太空人就準備搭上變種人的命麼?你能想像有智有謀的萬磁王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麼?電影名字雖然叫《黑鳳凰》,但是整部電影哪裡講「黑」鳳凰了?這明明是喜怒無常的「更年期」鳳凰啊。
三、新人導演水平有限
本片導演西蒙·金伯格在此之前從未執導過長片,雖說他參與了《X戰警》系列多部電影,不過都是以製作人的身份參與其中,可以說是毫無經驗。雖說影片中如列車打鬥戲還算是比較亮眼,還有致敬之前電影的不少橋段安排的也比較貼心,但是從整體上看,影片節奏、角色刻畫等「大問題」不少。
從成片來看,導演西蒙·金伯格並不擅長群像描寫,但是《X戰警》系列卻恰恰是以團隊為單位的電影,團隊之間的分歧、磨合與成長是本系列一直以來貫徹始終的話題。而西蒙·金伯格短板導致了很多的原本出彩的角色根本沒有發揮的機會,淪為背景板一樣的角色,團隊之間的磨合與成長變得異常突兀,角色心態變化也缺乏合理的動機。
四、生不逢時的超級英雄
前面說過,《X戰警:黑鳳凰》經歷了兩次延檔,這就導致原本定於2018年上映的電影最終延後到了2019年中,正常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檔期延後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比如跳票王卡梅隆的《阿凡達2》<Avatar 2>),但是《X戰警:黑鳳凰》檔期一再更改,最終趕在《驚奇隊長》之後才上映。
而所有看過《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的朋友在觀看《X戰警:黑鳳凰》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這兩位女性超級英雄都是渾身纏繞「粒子效果」的,而且戰鬥力也都遠超電影中的其他角色。還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導演西蒙·金伯格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經表示,他後來又對電影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就不會讓《X戰警:黑鳳凰》與「某部超級英雄電影」看起來太相似。不過看起來導演的修改並不算太成功。
有《驚奇隊長》在前,《X戰警:黑鳳凰》又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這就導致觀眾觀影的時候缺少新鮮感,如果你不能給觀眾帶來新奇的刺激,那麼對於一部爆米花電影來說,你至少已經失敗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呢,自然是靠系列電影長期經營的人氣角色來作為情懷加成,不過這一半顯然也沒成功……
五、人氣角色沒有施展空間
《X戰警:黑鳳凰》是自《X戰警》系列開篇之後唯一一部沒有金剛狼參與的電影(《死侍》不算),雖說休·傑克曼不再出演金剛狼這個角色是客觀原因,不過哪怕給一個類似體型的背影也能讓廣大觀眾心滿意足(有多少人在《死侍2》<Deadpool 2>彩蛋中看到金剛狼後感到非常驚喜),畢竟這是所謂的「完結篇」,但是可惜的是,並沒有金剛狼出現。
如果說金剛狼沒有出現還算是情有可原的話,魔形女跟快銀這兩大人氣角色在電影中基本上沒有什麼發揮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不說老牌人氣角色魔形女,快銀在《X戰警:逆轉未來》當中亮眼的表現以及在上一部中他所說的臺詞讓人非常期待這一部當中快銀能夠跟萬磁王聯手,結果影片還沒到中段,快銀上趕著送人頭然後躺到電影結束……
高人氣角色缺少導致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觀眾很難投入關注的角色,在觀影過程中情緒是抽離的,原因就是長時間出現在觀眾眼前的角色(新演員)基本上都是第二次出演本系列電影(萬磁王、X教授與野獸除外),強求和觀眾還很陌生的他們倉促上演感情撕裂的戲碼,確實相當勉強。而幾位老角色上面也提到了,人設崩的一塌糊塗,熟悉的臉卻不是熟悉的人,實在是讓人看著很彆扭。
六、最後總結一下
如果把《X戰警:黑鳳凰》單純的當作一部獨立的爆米花電影的話,這部作品的成績應該是在及格線以上的,畢竟不管是特效還是演技,包括單集中的劇情都是合格的。但是《X戰警:黑鳳凰》並不是一部獨立的電影,它是《X戰警》系列的最後一部,所以觀眾,尤其是《X戰警》系列電影的忠實粉絲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和要求都要高於普通的電影。
在美叔看來,《X戰警:天啟》(X-Men: Apocalypse)拍成那樣可以接受,但是《X戰警:黑鳳凰》拍成這樣無法接受,可能是愛之深,責之切吧,畢竟這是最後一部,結果你就給我看了個這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