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如何免費祈福?
第一步:關注「佛學小Q」微信公眾平臺;
第二步:將您的「姓名(或者法名)+所在城市+心願」在對話框提交;
第三步:將您的「心願」默默告訴觀世音菩薩。
註:每個網友只能提交一個祈福信息;提交截止時間11月4日18:00。
南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2020年11月4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為了安樂成熟眾生,倒駕慈航,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所求皆應。他具備十四種布施眾生無所畏懼的無邊神力,四種不可思議無作無為的勝妙德用,具足一切無礙神通,廣修種種善巧方便,歷來在民間廣受禮敬供養。
值此殊勝節日,讓我們共同至心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誦讀觀世音菩薩經典,
效有求必應之大悲,
學五蘊皆空之妙智,
應觀音心、行菩薩道,
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五代-北宋 立軸絹本設色天竺持蓮觀音正身法相
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紀念日:聖誕日(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而這三個紀念日都與一個美麗的傳說相關……
一個美麗的傳說
古代有一個國王叫妙莊王,生有三個女兒,分別名:妙因、妙緣、妙善。其中三女兒妙善在出生的時候,身體潔淨,相貌端莊,五色雲覆蓋著身體,大地為之震動,室內外異香天華,空中響起天籟之音。
妙善在幼年時期,喜愛佛法,不慕榮華,被人們尊稱為「三皇姑」。長大後,三個女兒都到了出嫁的年齡,唯妙善不肯出嫁,執意出家,於深山修行。妙善先到白雀寺裡修道,不久被妙莊王知曉,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宮,她執意不回,妙莊王氣極之下將寺院放火焚燒。
但妙善並未被大火燒死,而是被山神救出,藏到了香山上。沒過多久,妙莊王得了一種怪病,痛苦不堪,需親人的一手、一眼入藥。妙莊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不肯舍己救父。就在莊王病入膏肓之時,妙善知道了此事,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手和眼,很快治好了父王的疾病。
妙莊王對女兒的孝心非常感動,並懺悔自己犯下的罪過,並在香山上為女兒修了一座寺院。正當大殿上塑三皇姑像的時候,工匠請示莊王:「塑成什麼樣子?」莊王說:「全手全眼。」工匠卻誤聽為「千手千眼」,於是就雕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妙善在此修行,後功德圓滿,成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妙善捨身救父,忠孝兩全,成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流芳千古。而實際上,觀世音早在過去的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他為普度眾生,甘願以菩薩身倒駕慈航,踏浪歸來。
五代 絹本設色白衣觀音像
名號中的無量功德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觀察世界音聲的菩薩,有苦難、憂愁都可以說給觀世音菩薩聽。菩薩的名號在梵文佛經中為「阿縛盧枳帝溼伐邏」,意思是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
中文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而在民間,一般通用的是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
據《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過觀世音菩薩,並能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即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
《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因此,觀世音菩薩的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明代 紙本彩繪水月觀音
隨緣救度的慈悲象徵
只要說起觀世音菩薩,我們腦海裡立刻浮現一位左手託淨瓶,右手拿柳枝,腳踏蓮臺,法像慈祥端莊的女性形象。所以,一般人看來觀世音菩薩就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性,同時她又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以關愛和救助,這也是佛教為何稱呼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的根本原因。
但事實上,菩薩已是無極之體,沒有所謂男女之別的區分,菩薩以三十二相度化眾生,女性形象僅僅是一種示現,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顯現的一種「相」,最終目的是以方便慈愛眾生、救度眾生為究竟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以三十二種身相,又名三十二應身隨緣示現。對眾生而言,菩薩以他們最能接受,最喜愛的形態出現,更能依相起信、依聲說法,在自身的精進和虔誠信念中得到菩薩的加持感應。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的一尊大菩薩,也是慈悲的象徵。如果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給予他人幫助,生起恕人之心念、助人之善念的那一刻,人人都可以是觀世音菩薩。
宋代 法常 絹本水墨淡彩白衣觀音像 現藏日本
最受世人歡迎的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可以徹法底源,亦可由淺漸深;可以是自力救濟,也可以是他力救濟。所謂自力救濟,如《楞嚴經》講的「耳根圓通法門」;也有比較簡易的方法,如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持誦大悲咒,也一樣可以得解脫,除一切罪障,成就無上佛道。對世間眾生來講,遇深則深、遇淺則淺,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修持的。
在中國,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為四大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以救苦救難為己任,廣修種種善巧方便,因此與娑婆世界的眾生結緣最深。在中國民眾心中,觀音菩薩位居佛教諸大菩薩之首,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正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日本室町時代 掛軸絹本水墨觀音像
西方極樂淨土的接班人
觀世音菩薩還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大悲經》中稱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己究竟成佛,名號為「正法明如來」,但其為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倒駕慈航,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觀世音菩薩「隨類度化」,度化一切眾生,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甚至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眾生隨緣度化,只要虔誠持念菩薩名號,菩薩便會尋聲而至。
在無量劫後,阿彌陀佛滅度,觀音菩薩作為西方三聖之一,便會在當日成佛,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繼續住持西方極樂世界正法。
五代後周 敦煌麻布觀世音菩薩像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
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
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薰蒙。
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時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文章來源:杭州靈隱寺微信公眾號
諸供養中 法供養最
分享轉發 自利利他
謙德講堂直播及回放
關注佛學小Q:qqf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