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在楠溪江邊「造夢」?造夢師:從歷史中尋找文化自信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回顧宋並不是回到宋,而是傳承繼承中國文化,選取宋這個『歷史片段』來講中國的文化自信。」8月19日~21日,由中共永嘉縣委、永嘉縣人民政府、天目新聞客戶端主辦的第二屆楠溪江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及楠宋造夢師採風行順利落幕。

3天的論壇、實地參觀,不僅為永嘉SONG文旅概念的打造進行了更多的學術探討,也讓來自20支團隊的40多位設計師在楠溪江畔,感受到了宋文化、音樂、詩歌的魅力。

大咖解讀楠溪江的SONG文化:對傳統的傳承

在1個月前,主辦方發出了「楠宋造夢師」的徵集令,希望設計師以文化創意項目打造為目標,圍繞宋代文化場景設計、宋朝生活文化美學營造、宋文化文創產品設計為核心,設計提交宋文化場景構建、氛圍營造和文創產品——要圍繞永嘉SONG的文旅融合概念。

在19日的第二屆楠溪江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暨「楠宋造夢師」研討會上,浙江永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朝陽介紹了永嘉SONG文旅融合思路和實踐。永嘉SONG文化是永嘉文旅融合的一種概括。主辦方介紹,S是以永嘉山水詩為代表的詩歌文化;O是以甌窯為代表的甌文化;N是以南戲(永嘉崑曲、永嘉亂彈)為代表的戲曲文化;G是以古村落為代表的耕讀文化。

永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朝陽

「宋代產生的文化藝術是『至簡至繁』,與現在的東西沒什麼區別。」 作為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獎的獲得者,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辰教授是國內頂級的古建築專家,他在走訪了幾座楠溪江古村落後,對屋面大加讚賞,並給於了「清揚」的評價。

在19日的論壇上,趙辰教授就提到:宋代的建築與空間形態,已經有了成熟的木構架體系,其中屋面的造型開始優美化,體現在舉折、升起、收分上,宋代建築的屋面是雙曲屋面。

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辰教授

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導魯西奇教授看來,楠溪江大量的古村落都有著宋代建築的「遺風」,這樣的審美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

「南宋人」首先是「南人」,這是相對「北人」而言的;南宋的士大夫更多地回到地方,成為「地方精英」而不再以進入廟堂作為唯一目標。

在這樣的環境下,宋代的宗族開始發展起來,這並不是貴族血統的宗族,而是立足於地方的婚姻圈、血緣、經濟的、師徒的往來所形成的人際圈。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導魯西奇教授

前不久,北京三聯書店特約編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李玉祥出版了《楠溪紀事》,這是他自1984年第一次來楠溪江拍攝至今的珍貴照片做的梳理記錄。

「如果說中國最美的古村落在哪裡,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在楠溪江。」

在李玉祥看來,楠溪江的美,美在自然和人文,是樸素的,天然去雕琢的。「很多年前我丟了一件毛衣在村裡,好幾年後去,也不抱希望了,就問主人毛衣還在嗎?主人說,還在,拿給我時還疊得好好的。」

北京三聯書店特約編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李玉祥

7月21日開始,來自全國的100支樂團在楠溪江畔參加楠溪江星巢音樂營。作為音樂營的創始人,曉峰演音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許曉峰覺得,音樂營與歷史是有關聯的。楠溪江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詩和歌在中華文明中從來都沒有分過家。詩經、宋詞本身就是歌詞,音樂和永嘉和水和詩都有關係。

「在這樣的一個詩歌之鄉做音樂節完全是傳承了詩歌的創意。」

曉峰演音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許曉峰

楠宋造夢師:尋找「天真平淡」的宋代美學與現在的連接點

「我覺得宋朝最可愛的部分,就是它更注重微小的價值。雄壯是一種美,微小也是一種美,宋代畫家畫的一片葉子上的草蟲,都可以是一種美。」來自浙江大學的陳佳卉設計師團隊認為,從宋朝學到的美學,就是這種「平淡天真」的美學,是讓「美」融入生活,「今天與宋朝的連接點,恰巧是一種『生活美學』。」

20日、21日,楠宋造夢師們走訪了蒼坡、芙蓉、巖頭三座古村,在這裡尋找宋文化的印記、探尋詩歌藝術與楠溪江的結合點。

蒼坡古村

「你看這條弄堂一造,採光、通風就會好很多」,建築系老師謝榕突然停下腳步對學生說道,「一點點小東西都是古代匠人的巧思啊。」蒼坡古村以「筆、墨、紙、硯」為大格局,要在平地之上建造這樣一座空間格局豐富多樣的村落,並非易事。在謝榕眼裡,蒼坡古村是精品中的精品。

雖然古村經過了歷代的翻修,但宋代元素被傳承保護下來。

「你看屋簷這個曲線,是宋代的那種舒緩感,說明歷代工匠技法水平、美學素養很高啊!」謝榕帶著建築系的大三學生潘媛媛,打算在蒼坡古村設計一座禪修中心。潘媛媛對蒼坡古村的水系情有獨鍾,想把文化氛圍濃厚的禪修中心安在水邊。

有人鍾情於蒼坡村,有人則被芙蓉村打動。

設計師劉寶山和同伴一直走在隊伍的最後,仔細討論著一牆一瓦。「你看,芙蓉村一進來就是個合院,它的水系和公共空間是平行的」,劉寶山感嘆道,「每個村落建造初期,運用的智慧都是不一樣的。」

接近中午,太陽愈來愈烈。建築系老師張磊卻和學生們頂著烈日琢磨起芙蓉亭。

近期,張磊正著手老年課題研究,她發現許多村莊缺乏公共設施。「這次造夢活動,我想設計一些村民自己能用的東西,只有他們的生活改善了、精神風貌變好了,才能吸引年輕人回來,地緣關係才能重建,村莊也會自我發展。」

芙蓉村的芙蓉亭

張磊說她很喜歡芙蓉亭,有水系、有多種元素的建築,同時她也觀察到,芙蓉亭可供歇腳的空間不大,周邊開窗、山牆的形制和亭子也不符合。她打算山牆上設計一些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過度的「灰空間」,增加視覺性,更增加實用性。

在最後一站麗水街,不少設計師也成為它的「顏粉」。「塔是這裡的制高點,下面有群山,然後再往下是水系,整個就是中國水墨畫的構圖,非常美!」陳丹丹拿出手機,拍下各個角度的美顏。她和同伴楊嶽注意到,麗水街目前已存在一些音樂元素,但這些音樂元素和建築顯得有些割裂,同時麗水街也缺少休憩的公共空間。「如何把現有的音樂等元素融入空間,是我們想做的」。

巖頭鎮麗水街夜景

從歷史中尋找到文化自信,凝結更多的造夢勢力,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夢都有可能成真。

(本文圖片均由邵一瑋 吳錫森 羅斐 拍攝)

相關焦點

  • ...的小康生活】從「無能為力」到「有力而為」 貧困戶變身造夢師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女孩邊指揮邊拿起手機拍下這一幕發到朋友圈,並配文「造夢師熬夜天后」。這個女孩叫周宇,是萍鄉市一家婚慶公司的老闆。自2018年創業以來,她承接了上百場婚禮策劃,見證了上百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營業額超百萬。從貧困戶到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周宇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完成蛻變。
  • 楠溪江藝術駐村,一幕正在發生的時代縮影
    事件背後需要以兩個視角進行審視:一是從中國縣級單位到村級單位的新型集體所有制經濟改革,如何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生態資產化形成;二是在時代語境中,中國的藝術駐地項目應以怎樣的模式,去推動亞洲原住民鄉村背景下的文化資本開發。
  • [光明網]紀錄片《中國》開播:在偉大歷史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淵源
    在觀看體驗上,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認為這是一部有文化門檻、需要歷史儲備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讓人汲取能量的紀錄片,召喚大眾從歷史學習,把責任、使命放到實踐裡面去。在《中國》中,其中的人物已經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星辰,而在現實中國,他們可以是每一個人。
  • 武漢抗疫與我們的文化自信
    我們曾經一度以為我們的文化在現代化、信息化的籠罩下正逐漸消亡,但回望這場非常戰役,我們才深刻地明白,深植於民心的價值觀沒有斷裂,更沒有消亡。 2020年10月26日,熊召政老師受邀來到武漢大學櫻頂圖書館,在珞珈講堂發表題為《武漢抗疫與我們的文化自信》的演講。
  • 中國跆拳道隊空手道隊學習歷史堅定文化自信
    近日,正在山西轉訓的中國跆拳道隊、中國空手道隊全體人員和山西省拳跆中心部分人員來到山西博物院參觀學習,加強隊伍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自信。   在當天兩個小時的參觀時間裡,兩支國家隊的教練員、運動員們了解了3000多年前武王克商、西周建立、分封諸侯、屏藩王室等歷史事跡和山西當地的歷史沿革。
  • 或許,你我都該收藏愛馬仕HERMES傳奇造夢師萊拉的「夢境」
    1837年由Thierry Hermès創立於法國巴黎,迄今已有180多年歷史的愛馬仕Hermès,是極熊仔StyleGeek跟One最熱愛的品牌,然而現在有個讓人傷心的消息,就是有「造夢師」之稱的Hermès傳奇櫥窗大師Lela Menchari,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與世長辭。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從戰略和全局上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標誌著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新使命、新方向和新任務。
  • 陶溪川:年輕人的造夢空間
    封學芳算是「景漂」中的佼佼者。她出生於河北石家莊,2014年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畢業。畢業前,她應父母的要求回到家鄉,從事博物館設計工作,在實習的半年裡,她一直牽掛著景德鎮,懷揣著創業夢想。最終,她成功說服了父母,回到景德鎮自主創業,繼續追逐自己的陶瓷藝術夢。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汪文智 ‖ 家宅之秘:尋找西康(四)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汪文智 ‖ 家宅之秘:尋找西康(四) 2020-10-14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楠溪江每處奇山異水,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
    楠溪江被譽為「永遠的山水詩,最美的桃花源」。然而近段時間,在本報《永嘉風物》專欄特約作者胡雄健的解讀中,卻有了許多地質科學方面的全新解讀。胡雄健認為,楠溪江是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雁蕩山的奇特地質地貌享譽海內外,同樣擁有奇特地質地貌的楠溪江,也擁有打造地質科普遊的潛質。記者為此對話胡雄健,聽他從地質、文化、旅遊的角度闡述他眼中的楠溪江。
  • 吸收五千年文化中的精髓,豐富文化自信
    翻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那是《羅織經》中講的「聖人」沒有到達和領悟「至聖」講的開源傳世。 從根本上講,人性本私,然而,在社會群體中,這種本私的人性必須得到修煉,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 中國文化在守正創新中堅定自信
    但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中華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慘痛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劇烈變革的陣痛。西方文化憑藉貿易和武力強勢湧來,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體西用」,中國在文化自救過程中亦磨損消耗著自信心。但必須看到,中華民族在最深層的根基和最內在的精神上從來都不曾失去自信。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卻總能鳳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就在於自強不息的文化基因。
  • 楠溪江跨年音樂節+篝火,一起跨年吧!
    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個20歲,一個10歲,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邀請中國搖滾樂所有的朋友,從楠溪江邊出發,將這個充滿波折的年份甩在身後。  《摩託日記》給了無數年輕人跳出陳舊生活的勇氣,也讓我們看到夥伴們在一起的意義。從2013年開始,和夥伴們一起在迷笛跨年,就是每個歲末年初不能缺少的儀式。
  • 大自然是最好的療愈師,走進楠溪江,來一場純氧療愈旅行吧
    它是一個生命的挑戰,但我們不必讓它成為終身的折磨。不論遭遇多少傷痛,蘊藏在我們身體中的生命復原力永遠存在。大自然是最好的療愈師,永嘉-楠溪江便是最好的療愈聖地,那裡蘊藏著我們需要的生命復原力。楠溪江多奇巖雄山、山瀑幽徑,更有三百裡秀水映碧空的美景,若你撐一帆輕舟,煮一壺好茶,閉上眼睛便能沉睡在楠溪江的溫柔鄉裡,隨著水波蕩漾,一吸一呼中,山風清理了封城期間的恐懼與煩悶,身體變得通透,連心都靜了。
  • 專訪龔鵬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究竟來自哪裡?
    3.從全球視野來看,各種文明的文化自信也都經歷過波折和內省,您認為這對重建中國文化的自信有何啟示?西方的文藝復興和中國的文化復興之間,有無可比之處?龔鵬程:各個文明在發展中都會不斷地去檢查過去的歷史,從歷史的發展中,尋找到可以改善當前的狀態而走向未來的可能資源。
  • 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反覆強調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
  • 弘揚湖湘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楠溪江星巢音樂嘉年華:木馬、刺蝟、九連真人、房東的貓……
    | 楠溪江兩村兩島景觀一覽而不久前曉峰音樂公社正式啟動「星巢計劃2020」後,我們收到了上百份來自全國各地的音樂人/樂隊報名,那些滿懷著熱忱的年輕人也都從天南地北齊聚楠溪江,參與我們在此開展的「星巢音樂營」。
  • 海賊王:沒有4塊歷史正文,凱多和大媽哪兒來的自信尋找大秘寶?
    在尾田的設定裡,沒有集齊4塊歷史正文,很難尋找到大秘寶的所在。但在海賊王最新一話中,凱多卻說他們要採取行動尋找大秘寶,那麼他們哪來的自信呢?或許凱多並不是在誇下海口,而是真的有能力尋找到大秘寶,凱多為何會這麼有自信可能是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 外語課堂應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也關乎我們的政治信仰堅定問題,不能盲目地去追求西方文化,要從國際視角批判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尊重他人文化,捍衛傳統文化。外語課堂+正確性引導  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趙冬麗談到,習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包含對中華文化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創造的自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精神的自信,蘊含著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的堅定自信。正確引導學生的文化價值觀,首先要求教師端正自身的價值觀,提升母語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