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媽媽的牽掛》《我是中國人》《紅旗飄飄》……從現代熱舞到傳統民族舞,1月7日,來自廣州各地的十支舞蹈表演團隊在花城匯北區下沉廣場掀起一陣陣熱潮。
他們是各地退休街坊自發組成的文藝隊伍,平均年齡逾60歲,紮根社區開展一系列社區公益表演活動,將公益、快樂和溫暖氛圍在社區廣泛傳遞。
在廣州人心目中,最美的社區應該具備哪些元素?這一天,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新花城APP、微社區e家通承辦的「尋找廣州市最美社區」與「2020年花城廣場舞大賽決賽」同步啟動。十支舞蹈表演團隊在角逐廣場舞大賽同時,也在以一曲曲舞蹈助興,開啟全城尋找最美社區活動,挖掘最美社區故事。
「社區承載著我們生活的日常。」活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州社區環境在近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湧現了一大批環境好、居民贊的社區街巷,人文環境也愈發濃厚。這些變化離不開基層各方共同努力,「無論是廣場舞大賽,還是尋找最美社區,我們都希望能在全市範圍掀起新熱潮,引導大家將目光聚焦社區建設,通過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更美好的社區。」
用舞蹈將快樂傳遍社區
「2020年花城廣場舞大賽決賽,讓我們對十支隊伍的表演拭目以待!」在「尋找廣州市最美社區活動啟動儀式暨2020年花城廣場舞大賽決賽活動」上,主持人話音剛落,音樂飄然而起。來自天河、荔灣、番禺、海珠、南沙、黃埔等地的多支表演隊伍陸續上臺,從傳統民族舞蹈、到結合表演道具的創意舞蹈,再到融合了現代舞元素的歌劇創作,吸引了上百人駐足觀看。
「這裡的每一支舞蹈團隊雖然來自民間街坊,卻個個都是登上過各類藝術節和多個城市大型舞臺的隊伍。」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社區活躍著一個個魅力十足的廣場舞團隊,這些社區「團花」們成為社區文化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而且正不斷走出社區,成為廣州市民文化的一道靚麗「名片」。
為了讓廣場舞成為新時代文明傳播的新載體,深化各、區街新時代實踐陣地建設,將文明實踐舞臺搭建到群眾家門口,2020年11~12月期間,新花城、信息時報舉辦了「珠水新韻·舞動花城」2020廣州花城廣場舞大賽,得到了市內眾多文藝團隊的積極響應,僅初賽階段就吸引了將近500支隊伍報名參加,最終經過各區的激烈比拼,共91支隊伍被選送進入全市的半決賽階段,最終評選出參加線下總決賽的10支強隊。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藝術表演團隊中,不少成立時間超過15年,在為社區帶來豐富文藝活動同時,也在見證社區的發展和變化。來自番禺麗江快樂藝術團的曾藝告訴記者,「我們團隊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現在團隊平均年齡64歲,可以說已經是經過了好幾代的發展,但初心不變,就是希望在社區營造快樂的氛圍。」
「過去20年,我們看見洛浦街的硬體越來越好,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曾藝回憶道,「而舞蹈團的成立一方面是希望展現退休後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是覺得,人們在社區生活,如果有一支舞蹈隊時時刻刻開展公益表演,一定能將這份舞蹈的快樂在社區傳遞到每一個人身上。」
而另一位舞蹈隊街坊表示,「我們每個舞蹈動作都是不斷學習和熟練,連舞蹈服飾也是自己動手。但在社區表演的過程中,我們感到了幸福感,所以希望一直生活在這個社區生活。」
全城尋找最美社區,正式啟動!
實際上,社區的「美」不僅僅在於硬體和文藝生活。
2020花城廣場舞大賽畫上圓滿句號的同時,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新花城APP、微社區e家通承辦的「尋找廣州市最美社區」亦正式啟動。一支支見證社區發展的舞蹈團隊,開啟了最美社區的評選大幕,助力社區建設,共建幸福廣州。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活動相關負責人透露,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街坊,對美好「社區」有著各自的理解。從基礎設施到環境衛生,從治理模式到服務體驗……近年來,走入廣州的大小社區,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就在身邊發生。
據悉,此前,活動主辦方已於2020年12月面向全市1600多個社區發動徵集,挖掘到了近百個美麗社區。其中,有歷經半世紀的老舊小區,麻石街,西關巷,正因微改造時髦起來;有紮根繁華區域的現代社區,配備社區隨約服務等系列智慧措施,打造更便捷的社區生活;還有的社區撬動多方活力,掀起一場場社區建設共成長活動,不斷傳遞「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區精神。
為集中展示廣州市典型社區的經驗以及故事,全景式系統展示廣州基層治理新成績、新經驗、新探索,呈現個案樣本、解剖背後故事,記者將通過走訪街區搜尋變化較大的社區,尋訪街坊現身說法,講述身邊社區的變化,包括基礎設施、休閒場所、文化活動、社區環境、辦事便利度等。
相關負責人透露,廣州日報將在接下來的時間於新花城APP開設專區,集中展示社區優秀案例,發起網上點讚活動,邀請廣大讀者一同為自己的「心水」社區點讚投票,評選活動將結合投票結果和專家評分,從參評社區中評選出6個單項獎(每個單項獎獲獎名額10個):分別為疫情防控最美社區、幸福社區、智慧社區、頤養社區、活力社區、文明社區;並從單項獎獲獎單位中由專家評出20個「2020年度廣州最美社區」。
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講述社區故事,進一步推進民政領域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完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在基層領域打造和諧、文明和有活力的社區,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為日常生活的棲息之所,隨著近年來國家治理下沉,基層社區越來越成為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場域。在過去五年,廣州一直積極優化完善幸福社區建設。該負責人說,「我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社區成為廣州心目中的「最美」,讓我們對2020年尋找最美社區活動,拭目以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實習生 李文浩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視頻由活動主辦方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