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主謝禮」在網絡上的風吹得很大。但說到謝禮,那可真得邀請你來一趟國標舞賽場了。優雅的、高貴的、靈動的,在火熱的地板上,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一百種美法的國標舞「謝禮」大賞。
穿著華麗長裙的摩登舞者進行謝禮,那絕對是公主本主了。幾個圈圈之後的優雅停頓,接著展開雙臂、屈膝、俯首一氣呵成。什麼是美?這就是美。
很多粉絲在後臺留言,說想要了解國標舞謝禮動作的形式和方法。
下面就要展開說說——國標舞裡常用的幾種行禮方式,以及關於行禮的一些「小常識」。
其實,拉丁舞和摩登舞的謝禮方式大同小異,一般都是因現場狀況,以及舞者的個人喜好,來決定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完成謝禮動作。
最常用最基本款:屈膝禮
最常用也最基本款的謝禮方式,就是屈膝禮。
完成步驟:女舞者雙手伸展、平攤,注意雙手的力量要延伸到手指尖;同時一隻腳上步,腳位呈踏步位置;接著雙膝向下彎曲,上身隨著膝蓋的彎曲稍向前傾;一隻手臂收在身體後側,另一隻手臂彎曲,輕輕搭在身體另一側的肩膀;下巴收住,微微低頭,完成屈膝禮動作。
標準屈膝禮動作示範
慢慢的,優雅的,盡情享受這一刻
要知道,國標舞裡的行禮動作,與西方宮廷有著密切聯繫。這種「屈膝禮」的源頭,其實就是西方貴族傳統禮節。在歐洲貴族階層的傳統裡,女性會向皇室成員行屈膝禮。之後屈膝禮被視為一種宮廷禮,女性行禮時需屈膝並頷首,與男性鞠躬的禮節相對應。
與同為宮廷舞蹈的芭蕾「行禮」相似
不過要注意的是,屈膝禮常用於女士,男士在國標舞行禮時,一般不用屈膝,只需展開雙臂,彎腰、低頭,完成鞠躬式的行禮即可。
當男士和女士一起行禮時
上場時要不要行禮?
每支舞之間要不要行禮?
還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如果說行禮是舞蹈結束之後的動作,那為什麼一些小舞者,在上場時也會行禮呢?另外,如果連續跳三支舞或五支舞,那麼在舞蹈和舞蹈之間,到底要不要每次都行禮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過專業舞者的比賽,其實,剛剛上場時是無需行禮的。舞者們依次上場,找到適合自己起舞的位置,站立,做好起舞的準備(擺好起舞造型)即可。
當然,今天很多舞者會在剛上場時,就對觀眾和評委先來一個行禮動作,這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的是,此時的行禮必須簡潔快速,不要被行禮影響自己接下來的比賽節奏。
剛上場時,簡單、快速完成行禮動作
至於舞蹈和舞蹈之間要不要行禮,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對專業舞者來說,賽場上每支舞的銜接都很緊湊,而且舞蹈在結束時的Ending Pose,本身就要停留幾秒鐘,如果這時再接一個隆重的行禮,一來沒這個時間,二來也沒有必要。
不過對於業餘組的孩子來說,因為跳的是基本步,結束動作往往比較簡單,那麼此時可以結合自己的舞蹈動作,來一個快速的行禮,給舞蹈有一個優雅的休止符。
請注意,這些行禮都與結束動作有所「連接」
劃重點:剛上場時可以不用行禮,如果行禮,務必快速簡潔,不影響接下來的比賽;舞蹈和舞蹈之間,可將結束動作與行禮動作結合起來,快速完成一個簡單的行禮即可。
切記,行禮是錦上添花,切勿喧賓奪主。
高階版:轉圈+行禮
一氣呵成的優雅
就像文章開頭的動圖一樣,轉圈+行禮的「組合拳」,摩登舞舞池裡很常見。
太美了!極致優雅
這種行禮方式,常常出現在雙人的比賽中。男生配合給予女生「助力」,女生先完成轉圈動作
接著,女生幾個步子走上前來,舒展雙臂行禮;男生,則停留在後方進行行禮,讓出空間給女士展示(這正是國標舞男士的紳士品格)。
在場地空間不大的條件下,男生也可以和女生並排,協助女生轉圈後行禮
在單人組裡,儘管沒有舞伴給予助力,也阻擋不了小精英們的腳步。一個人發力轉圈,完成美美的行禮,在舞伴到來之前,先做自己的公主。
當然,這種「組合式」的行禮,佔用的賽場空間、時間也會更多。因此,一般只有在最後一支舞,或是表演、頒獎的場合,才使用這種行禮方式。
頒獎時 這種行禮方式就很常見了
用行禮「調動」空間
盡情享受這一刻
在表演,而非比賽之後的行禮,會更加「講究」。國標舞的場地往往四面都是觀眾,這時,舞者需要向每個方向的觀眾都完成一遍行禮,以示尊重。
當場地空間允許時,行禮也能成為舞者調配空間的一個動作。此時,女舞者往往要和男舞者分開較大距離,以照顧到更多觀眾。
當空間比較擁擠時,行禮也能成為一次智慧的「移動」。幾個步子邁到空曠的地方,盡情地展示自己。
沒想到吧,看似簡單的一個行禮動作,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專業,體現在細節。不管你跳舞時多麼認真,音樂一結束,全身形態立馬放鬆,低個頭手一伸,匆匆跑下臺?這都是不專業的體現。
用優雅的行禮動作為舞蹈畫上句號,盡情享受國標舞的禮儀之美,這一刻,你就是全世界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