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抑鬱被兒子意外帶進影視圈,拍2部電影票房超80億,人氣已超兒子
「星二代」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甚至有不少明星依靠著孩子再度翻紅。
熱播一時的《爸爸去哪兒》,讓明星萌娃成為了大家關注的對象。
在那以後,推出了越來越多的「親子類」綜藝節目,明星夫妻們扎堆展現居家生活。
今天要說的演員韋菁,她的走紅之路卻有一些與眾不同。
她在兒子的引路下意外進入了演藝圈。
拍2部電影票房超80億,如今的人氣已經超過了兒子。
她的兒子毛孩也是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
還記得那部《炊事班的故事》吧。
毛孩在裡面飾演的是炊事班裡打雜的「毛毛」。
「毛毛」用最瘦弱的身軀,幹最多的活,身體力行的演繹了什麼叫「濃縮的就是精華」。
儘管有時候淘氣愛耍小聰明,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拎得清楚明白。
因為這個精靈古怪的角色太過於深入人心,後來毛孩飾演的大多是與此相似的角色。
在此之前,不足一米七的身高始終是他追夢的阻礙。
小時候的毛孩喜歡舞蹈,即便瞞著母親也要偷偷練習霹靂舞。
從事文藝工作的母親知道後,並未責怪他不務正業,反而想將他帶到歌舞團學習。
可是,團裡的負責人卻以身高為由拒絕了她。
落寞之餘,大姨鼓勵他去參加藝考。
毛孩重整旗鼓,準備了很久打算一鳴驚人,在面試時表現得非常完美。
可他還是落選了,理由依舊是形象不過關。
幸好當時中戲的老師常莉慧眼識珠,覺得這個孩子有天分,留下了毛孩。
他很珍惜得之不易的機會,也不遠辜負家人和老師的期盼。
在學校裡認真學習,排戲練聲,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學校畢業。
不過,形象在演藝圈是非常重要的。
毛孩跑了很久的龍套,演過不少「小戰士」角色。
憑藉《炊事班的故事》成名後,毛孩獲得了電視劇「金星獎」等影視方面的獎項。
事業發展道路寬廣了起來。
此時,母親卻病倒了,毛孩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盡心的照顧母親。
母親韋菁做了多年的文藝工作,演過不少話劇作品。
退休以後整天無所事事,孩子們各忙各的,逐漸悶出了病。
為了緩解母親的抑鬱情緒,毛孩將母親帶在身邊,方便照顧她。
有時候遇到什麼戲份不重的角色,毛孩就會請求導演讓母親出演。
因為韋菁有話劇表演經驗,導演也放心的把角色交給她。
儘管都是一些只有幾句臺詞的角色,她仍舊打起十二分精神對待。
後來也會有導演主動聯繫她,請她出演母親角色或是出場不多的角色。
因為個人特色鮮明,韋菁也得到了在大熒幕露臉的機會。
在吳京執導的《戰狼2》和徐崢執導的《我不是藥神》中,韋菁都展現了不俗的演技實力。
尤其在《我不是藥神》中飾演的那位患病老人,絕望無助的模樣,深刻的打動了觀眾的心。
她所出演的兩部電影,票房達到了80億,韋菁的表演也得到了認可。
人到晚年,還遇到了事業「又一春」,名氣比兒子還高。
期待母子倆帶來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