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ACE合作LeddarTech打造仿真模型和接口 推動自動駕駛雷射雷達...

2020-12-15 中金在線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仿真專家dSPACE與自動駕駛傳感技術開發商LeddarTech達成合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的發展。此次合作將使dSPACE和LeddarTech能夠為雷射雷達傳感器提供高精度仿真模型和接口,使OEM和供應商能夠更快速地將雷射雷達創新技術集成到解決方案中。

  
    

  (圖片來源:LeddarTech)

  此次合作將支持在仿真解決方案的早期開發階段,對新型LeddarTech雷射傳感器進行仿真。此外,dSPACE將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提供用於測試和驗證的仿真模型,以及用於驗證攝像頭、雷射雷達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的仿真環境。

  dSPACE仿真解決方案可實時生成點雲來模擬物體,而且其仿真模型還能幫助確定傳感器的探測極限,以及最佳安裝位置。同時,LeddarTech可將dSPACE的傳感器模型無縫地整合到其開發項目中。

  dSPACE產品經理Christopher Wiegand博士表示,「正確的測試策略、模型,以及仿真和處理的現成接口是重要的基礎。此次合作將使我們的客戶能夠準確、快速地執行雷射雷達應用的驗證任務。沒有可靠的仿真,L3至L5自動駕駛系統就無法實現。」

  LeddarTech戰略合作夥伴與企業發展副總裁Michael Poulin表示,「OTA仿真是雷射雷達的一項關鍵創新。通過通用傳感器接口,整合LeddarTech的雷射雷達產品和dSpace的仿真軟體,使雙方能夠為潛在客戶驗證產品和服務。在仿真中,環境傳感器材料特性驗證和天氣條件都是至關重要的。接下來,LeddarTech和dSpace將合作開發和建模傳感器特有的環境效應,如雨、霧、噴霧等。」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仿真平臺VISTA推出,大幅優化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部署時間
    雖然 Waymo、Uber、Cruise 和 Aurora等自動駕駛汽車公司都有自己用來訓練 AI 的仿真環境,但 MIT 聲稱自家系統是少數不需要人工添加道路標記、樹木和物理模型等的系統之一,而這樣的特性可以大大加快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與部署速度。
  • 百度、香港大學與馬裡蘭大學合作 研發仿真系統訓練驗證自動駕駛汽車
    ,研發了一個極度逼真的仿真系統,用於訓練和驗證自動駕駛汽車。該新系統名為增強型自動駕駛仿真(AADS),可讓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在實驗室內進行評估,同時確保自動駕駛技術在投入到昂貴的道路測試之前,足夠可靠、安全。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個潛在好處是,其可能比人類駕駛員更加安全,因為人類駕駛員容易分心、疲勞、情緒化,從而導致做出錯誤決定。但是,為了確保安全,自動駕駛汽車必須評估駕駛環境,並對駕駛環境做出反應。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導語: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所以本質上,在感知方案中加上雷射雷達,是為了增加系統的可靠性。要知道,就連視覺 ADAS 領域的開山鼻祖 Mobileye 也無法拒絕雷射雷達。最近,Mobileye 已經和 Luminar 達成合作,將在自動駕駛路測車隊上配雷射雷達。
  • 駕駛模擬器之LGSVL篇:一個高保真的自動駕駛模擬器
    早期的一些模擬器[14]、[15]在虛擬環境中運行自動駕駛車輛,但缺乏一些重要元素,例如支持不同的傳感器和行人模擬。Gazebo[16]是機器人學和相關研究領域中最流行的仿真平臺之一。它的模塊化設計允許不同的傳感器模型和物理引擎接入模擬器。
  • ASAM正在成為自動駕駛場景模擬仿真測試標準引領者
    該標準已於2018年正式從戴姆勒和VIRES轉交ASAM進行下一步標準維護與開發。以此為契機,ASAM於2018年新開一類標準領域——仿真,用來制定和協調仿真領域的自動駕駛相關標準。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仿真測試對於自動駕駛安全落地的重要度在開發與驗證領域越發明顯,ASAM的OpenX標準得到了全球廣泛的關注,熱度逐漸提升。
  • MATLAB2020a自動駕駛工具箱有哪些新特性?
    現在也支持將標記的雷射雷達數據用作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數據。Ground Truth LabelerGround Truth Labeler可以手動標註,也可以根據內置的自動標註算法或者自定義的標註算法來進行自動標註。MathWorks的工具鏈是比較完善的,包括標註數據、設計神經網絡、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等。
  • 百度Apollo 3.0 開啟自動駕駛「量產」新篇章,它到底更新和開放了...
    概括起來就是:1 個新的架構、2 大新平臺、4 大落地場景以及諸多技術升級,共同推動限定場景自動駕駛的量產。新的系統架構新的硬體開發平臺在硬體開放平臺的更新方面,Apollo 3.0 的傳感器單元包含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組合導航系統以及超聲波雷達,其計算單元為 IPC 工控機以及類似的計算硬體。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自動駕駛從概念化走向現實世界似乎非常迅速,對於自動駕駛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對大量交通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最優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車輛實現無人幹預的自動行駛。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目前來說汽車上常見的雷達有兩種,分別是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
  • 小鵬汽車發布雷射雷達自動駕駛量產車進展
    日前,我們從小鵬汽車官方渠道獲悉,小鵬汽車將在12月22日宣布有關雷射雷達量產智能汽車的進展,屆時還會宣布供應商夥伴,並就雷射雷達、自動駕駛深入交流。在11月20日的廣州車展上,何小鵬宣布,小鵬汽車下一代自動駕駛的軟硬體體系將進行大幅升級,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據了解,2021年小鵬汽車將率先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打造整體仿真工具鏈 寶馬與ANSYS合作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近日,外媒報導,寶馬集團與美國ANSYS公司正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打造業界首個整體仿真工具鏈。該仿真工具鏈將可實現高度自動化和自動駕駛,而且預計可幫助寶馬在兩年內推出首款自動駕駛汽車。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原標題: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目前,機械旋轉雷射雷達的高成本是一個限制因素,但是隨著基於 MEMS 的反射鏡、光學相控陣等新技術的出現
  • 自動駕駛環境下,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
    ,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 IPRdaily導讀:12月23日晚8點,特邀鐳神智能的產品部經理羅佳鑫老師,分享《自動駕駛環境下,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的主體公開課,為自動駕駛以及雷射雷達企業在研發和產品設計過程中提供創新思路。
  • 誰搶佔自動駕駛仿真的高峰,就搶佔連結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入口
    事實上,不僅僅是特殊時期,仿真器作為自動駕駛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它的出現使得自動駕駛開發商能夠超越物理世界的局限,模擬極端的路況,測試自動駕駛車輛的性能。可以說,在助力自動駕駛落地的道路上,自動駕駛仿真器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自動仿真器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在智能駕駛的開發中,為什麼仿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前面講到仿真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自動駕駛的仿真技術。 首先,簡單總結自動駕駛為什麼需要虛擬仿真技術: 1. 4)優化過程:針對虛擬仿真測試的結果優化被測對象的設計與實現,並通過真實測試來驗證仿真系統的有效性,獲得更多數據優化仿真模型,實現仿真模型與被測對象的共同進化。具體到智能駕駛,就是把虛擬仿真中發現的沒做好的算法或者邏輯,修改後進行反覆的迭代和優化,最終達到我們滿意的結果。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張倩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 華為發布96線雷射雷達,年產10萬套/線,自動駕駛的春天來了麼?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2020市場上幾款重磅固態雷射雷達產品的參數,表格中的Velodyne是目前全球第一大雷射雷達公司,而OUSTER和大疆旗下的Livox也都是實力選手。至少從帳面數據來看,華為的產品是不輸業界大佬和前輩們的。雷射雷達對自動駕駛有何意義?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深度剖析
    無人駕駛汽車怎麼實現自動駕駛呢?這背後一個關鍵技術就是LiDAR,即雷射雷達傳感器,俗稱光達,它也被稱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用於獲得數據並生成精確的DEM(數字高程模型)。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Lidar大致分為機載和地面兩大類應用,其中機載雷射雷達是一種安裝在飛機上的機載雷射探測和測距系統,可以量測地面物體的三維坐標。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航天局研發,LIDAR測繪技術空載雷射掃瞄技術開始了發展,並且速度飛快,約在1995年開始商業化。除了軍事領域的應用,雷射雷達也迅速向民用市場擴展。
  • 集邦諮詢:2025年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29億美元,ADAS與自動駕駛為...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光電研究處表示,雷射雷達(LiDAR)應用市場定義包含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Autonomous Vehicle)、產業(Industry)、運輸(Delivery)與智慧城市(Smart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