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是啥意思?

2020-12-17 歷來現實

數九是什麼?

數九從每年陽曆是12月下旬冬至之後的第一個初冬壬日開始。

什麼是壬日?

中國古代沒有採用公曆紀年的時候,而是使用天幹地支紀日的一種方法。

天幹地支太複雜了,我們只要記住一點,冬至在陽曆12月23日左右,數九大概在冬至之後的2到10天左右開始,每九為九天,一共有九九,總計有八十一天。

數九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說法不一,無法確定什麼時候開始。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在南北朝時,數九已經開始在全國已經流行。

梁朝的時候有一本專門記錄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就有關於數九的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數九誕生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會推廣開來呢?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北方地區的老百姓,他們的受自然等條件制約,禦寒保暖設施非常簡陋,缺乏有效的保暖材料。

而且人們沒有掌握科學知識,覺得嚴冬到來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天對大家的懲罰、是老天爺怪罪大家了。

所以大家對冬天的到來不能坦然面對,心裡既茫然又充滿恐懼,忐忑不安,因為寒冬到來之後,所有的農活都停頓下來,無所事事,因此更覺得寒冬太漫長了,度日如年。

為了打發無聊而寂寞、難捱的日子,大家就發明了這麼數九的方法,來打發日子。

數九的起始不是隨意的,它始終圍繞著氣候的變化,緊扣著時令的主題。

在北方,流傳著許多關於數九的順口溜。不同緯度的地區,順口溜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在豫北地區,數九的順口溜是這樣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冰)凌走,四九麥返青,五九春上柳枝頭,六九桃花紅,七九燕歸來,八九水長流,九九牛兒遍地走。"

了解了九九的來龍去脈和各種講究,再來看看什麼是"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這裡面又有什麼玄機。

春打六九頭,也就是24節氣中的立春到來的時候,恰好是六九的前面。什麼是立春呢,立春就是24節氣之首。24節氣歌大家一定忘不了,但也有不少人也許不記得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小寒大寒在24節氣之尾,也就是陽曆1月,立春則從每年的陽曆2月開始。

每年的立春來到的日子基本是固定的,就像24節氣歌唱的那樣,最多相差一兩天。

但數九的日期就不那麼準確的了,因為數九的總期限是81天,但開始的日子不確定,是以冬至之後第一個壬日為起始點的,因此每年的九九開始日期不同,截止日期也一定不同,前後會有幾天誤差。

中國有句俗話叫"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假如這年的立春的時候,剛開始數九,那就大事不好了,因為這一年的春天降雨量一定非常少,氣候將非常乾旱。因為中國有句俗話叫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小了,雨水就像食用油那麼稀缺,就顯得非常金貴。

因為那時候沒有電力、水泵,農作物大多時間只能靠雨水灌溉,沒有了雨水,農作物就會歉收甚至絕收。所以說又有句俗話說「種在人,收在天,吃好吃歹全靠老天爺」。

反之,如果在立春的時候,六九沒有開始,那麼農民們就太開心了就會歡呼雀躍。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這年春天的降雨量一定非常充沛,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遍地的雨水就像遍地的油,對農民來說雨水就是財富。

僅僅相隔一天,就能確定降雨量多少,顯然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不需要多地道的農民都會知道。

即使你不是農民,你一定也受過教育,學過氣象知識,對於常識性的東西,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

24節氣對於北方農民來說,確實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比如霜降之後收穫的紅薯就會非常甜,收穫的芥菜也會非常可口。

白露之後栽種白菜,成活率就非常高。

數九的說法也非常有道理,一年當中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在北方也是非常有道理。每年冬天再暖,到了大寒小寒的三九天,都會過一段零下4、5度"沿凌走"的日子。

但"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就純屬消遣開心,為了合轍押韻遍的順口溜了。

因為我們這裡也有個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春打六九頭,窮人不會愁,春打五九尾,叫花子也噘嘴。」

看看,是不是反過來了?

我們老家這裡還有個幾個村子,分別是前高、後高和前牛、後牛。民間就遍順口溜說:前高后牛,吃喝不愁;前牛後高,缺吃沒燒。

可是你要讓前牛後高的來解釋,他們會說你們錯了,正確的應該是:後高前牛,吃喝不愁;後牛前高,缺吃沒燒。

看看,這是不是很有趣,很好玩,但又很無釐頭?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2020何時立春?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2020何時立春?在我國的農曆中,有二十四節氣貫穿整年。雖然我們大致都知道這些節氣分別在哪一天,但是這些節氣與氣候的聯繫,恐怕就不是誰都知道得那麼清楚細緻了。
  •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是啥意思?
    提要:「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是啥意思?文/二狗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也表示是一年真正的開始,節氣歷幹支歷就是以立春為界來分上下年的。俗話說「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賣黃牛」,字面上說的大概意思,就是立春在「五九尾」的話,年景會變得比較困難;而立春在「六九頭」的話,那麼年景就會寬裕很多。然而,民間俗語往往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常識,要想更全面地理解「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深層次內容,還得從24節氣的《數九歌》開始,再聯繫農事安排具體地區具體分析。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導致「春打五九尾」的原因。冬至節氣和立春節氣一樣,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所以從冬至到立春節氣的時間並不固定,但是數九的時間卻很固定,所以便會出現「春打五九尾」的情況。
  • 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2020年立春在幾九?
    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古人告訴你,明年收成好不好?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春打六九頭」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趙麗蓉老師曾經在春晚的小品中曾經用rap的語調changeling一段歌詞,就是「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頭」,也使得這句歌詞成為了全國人民最為熟悉的小品裡面的唱詞。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時間:2020-02-04 08:40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2020年的農曆春節到了,不過今年的春節因為特殊的原因,不能像往年一樣任意的走親訪友了,。
  • 「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有何深意呢
    例如今天要說的一句俗語:「春打五九尾,吃穿跑斷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要理解這句俗語,首先要理解「春打」和「五九尾」的含義。「春播」即立春時節,立春俗稱「春播」。立春的日子並不固定,有時是二月四日,有時是二月五日。五九的尾部,則表示數九天中的最後一天,五九。它還包含了數九種知識。
  • 立春將至,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
    摘要:立春將至,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大年初二了,按照農村的習俗,在今天是要出去給親戚拜年了,而在筆者這裡初二是去丈母娘家拜年。和老人們聊天,他們就說再過幾天就要立春了,而在農村裡關於立春也有不少俗語,比如「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以後還會冷嗎?答案來了!立春是24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因為在過去立春節氣是春節第一天,所以立春也叫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當太陽到達了黃達了315°時就迎來了立春節氣,其時間點在公曆2月3-5日交節。
  • 春在溪頭立(旅遊漫筆)
    立春日,不在五九尾,便在六九頭。一頭一尾,只有一日之差,在農耕時代,卻被賦予不同的意義,有著很大區別。老家有句俗諺說: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這句俗諺的意思很簡單,春打六九頭是晚春,晚春易旱,老百姓吃水像喝油一樣金貴。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年的冬至是在2019年的12月22日,算下來五九這個階段剛好是2020年1月27日到2020年2月4日,而今年立春的時間正好是2020年的2月4日,也就說說立春的時間剛好在五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五九尾。而農民經常以立春的時間和五九重合的時間判斷今年的收成。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兩句農村流傳甚廣的俗語。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俗語中的春指的是立春節氣,五九尾是指五九的最後一天,來年並不是指第二年的冬天,而是指第二年的春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立春節氣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的話,那麼第二年春天特別容易發生過年倒春寒。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其實就是這樣一句關於預測春天冷暖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含義。說到立春,我們都知道,它屬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並且與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被共稱為「八節」,都屬於節氣的起始與峰值,比其它節氣更受重視。
  •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這與「春打五九尾」有關係嗎?
    北方冬季的農村「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意味著春打五九尾,這個冬季一定是寒冷的,比如明年的立春就是五九第第九天,是2021年2月3日。基本可以確定今年冬季一定暖不了。北方農民在村口太陽山西北部地區有一句民諺說: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意思是說冬至那天如果刮來西北風,那明年的春天一定是缺水少雨,不利於農民春播勞作。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立春中的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所以立春節氣有溫暖天氣開始的意思。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啥意思?今年立春會冷麼?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  春打五九尾說的就是立春日如果在五九天的最後一天,農村的立春也叫打春、鞭春,為了迎接新的一年莊稼收成,人們會提前做好一些木架和紙做的」假牛」在立春的時候進行鞭打,裡面放上糧食,寓意就是新的一年牛聽話,糧食多,所以就會有這個習俗。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準確嗎?
    來比喻來年的年景肯定不好,沒有糧食吃,老少能不一起餓死嗎!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而已!而關於題目所問: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有道理嗎?非常的有道理!正月正是數九寒天時節,民間數有,春打五九尾,討飯的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喝都不愁一說!別看立春節氣只相差一天,對農業生產和收成卻有著天大的差距!自己都沒得吃,哪有多餘的給討飯的呢!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時間過得是真快,雖然天天宅在家裡不能外出,每天感覺有點無聊,但是春節的小長假也已經結束了,並且馬上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正月十一這天,也就是公曆2月4日,24節氣之首的立春也到了.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是鼠   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 都說春打六九頭,為什麼到了立春的時候,就要鞭打耕牛呢?
    在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為什麼會有打春牛這麼一個奇怪的習俗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中國人對外也常常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所謂的打春牛,就是農民們用軟鞭輕輕抽打耕牛,打走耕牛過冬時積下的懶惰,迎來春種,祈求豐收。一開始,天子會率領文武百官行至郊外舉行迎春儀式,會有專人製作土牛,鞭打土牛,老百姓也都樂見其成,哄搶土牛碎塊來圖個吉利。後來,螞蟻不叮無縫的蛋。
  • 明日立春,「春打五九尾」,2020年雨水和年景預測
    不過至於2020年的立春變化情況怎麼樣,老農們並不是太開心,王大叔說「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這個如何理解呢?其實立春和五九六九之間密切聯繫的,不是五九尾就是六九頭。畢竟數九天是和冬至聯繫起來,而冬至不是12月22日就是23日,進而才會有這樣的節氣變化。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冬至又稱之為「冬節」、「亞歲」、「小年」,在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古人也發現了這天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預測後面的天氣好壞。而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就是這樣一句農諺,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如果比較暖和,那麼這一年的冬季就會冷得遲,可能要持續到明年農曆的三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