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握手」高鐵!這個中心將助力兩張中國國家名片融合應用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由國家鐵路局認定並授牌的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2月15日在2020年鐵路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成立。中心落戶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五院),將直接服務於北鬥和高鐵兩張中國「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賦能。

鐵五院北鬥大數據中心

據了解,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將圍繞鐵路工程建設(智能勘察+智慧建造)、裝備製造(北鬥裝備研發生產+測試認證)、運維安全(智慧運維+預警防護)、綜合支撐(時空信息雲服務+鐵路北鬥應用標準+智慧財產權布局)四大板塊進行技術研究和產品孵化,打造北鬥鐵路融合應用創新平臺,構建北鬥鐵路「信息雲平臺—智能終端—產業化—標準化」新模式,並適時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最終孵化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工程化應用價值和良好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

鐵五院研究團隊操作雲平臺

「工程研究中心將從北鬥鐵路終端融合、數據融合、網絡融合三個維度,以北鬥融合業務應用和綜合信息服務為手段,為中國北鬥『握手』中國高鐵,提供更加成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鐵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湯友富出任中心主任,他表示,北鬥和高鐵深度融合、創新賦能,將形成更響亮的「國家名片」效應。北鬥鐵路行業應用的成熟發展將促進國際市場開拓,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芯」動力。

國家鐵路局現場授牌

據了解,未來3年至5年內,中心在鐵路基礎設施北鬥時空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制定如下計劃:面向鐵路行業綜合支撐方向,提供資源聚合與管理、高精度定位與分發、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時空信息基礎服務;面向鐵路建設方向,提供基於「北鬥精準位置+GIS+BIM」的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系統服務;面向運輸服務領域方向,提供集安全監測、工程管理、綜合養護和運行監測等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時空信息應用系統服務。

相關焦點

  • 北鬥與高鐵將從三個維度深度融合
    由國家鐵路局認定並授牌的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5日成立。中心將直接服務於北鬥和高鐵兩張中國「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
  •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先後設計建成了1700餘座隧道,長度超過2000公裡,包括世界首條高原凍土鐵路——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中國運營裡程最長的鐵路隧道——青藏鐵路新關角特長隧道、世界首條穿越艱險山脈的高速鐵路——西成高鐵和穿行中國山區「地質博物館」的蘭渝鐵路等一系列鐵路重大隧道工程,承擔川藏鐵路勘察設計及科研攻關工作。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獎10餘項。
  • ​「北鬥+鐵路」,為中國鐵路注入「芯」動力
    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北鬥+鐵路」意味著新平臺、新模式、新成果。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意味著更先進的技術和鐵路聯繫在一起。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
    「北鬥慣導小車」在京瀋高鐵的成功應用,標誌著自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後,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直接服務於軌道精調,確保軌道的位置和平順性嚴格達到設計標準,進而保障高速列車平穩運行。
  • 北鬥、5G助力,中國高鐵的「超級大腦」有多牛?
    2035年,中國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通過「北鬥」導航+5G技術列車追蹤間隔將縮短到2分鐘兩車發車間隔也將大大縮短極大提高了線路使用效率2035年,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保證鐵路列車安全運行,列車運行間隔控制十分重要,縮短列車運行間隔,將提高線路使用效率,從而縮短兩車的發車間隔,也能讓我們的出行更高效便捷。當前如何控制運行間隔?「超級大腦」如何縮短兩車的發車間隔?「北鬥」和5G技術將如何大展身手,助力中國高鐵的「超級大腦」?
  • 「北鬥+鐵路」是「1+1>2」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將中國北鬥和中國高鐵兩張「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讓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因兩者進一步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再賦新動能。有人可能會問了,高鐵和北鬥都不是新鮮事物,連普通人對其也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它們之間為什麼可以「合作」?它們之間的「合作」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其實,用處可大了。
  • 「北鬥+」與「+北鬥」 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在昨天(22日)舉辦的北鬥應用領域相關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除了我們常見的導航應用外,北鬥的應用將滲透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並發揮其巨大作用。
  • 「北鬥+」與「+北鬥」!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
  • 北鬥應用市場廣闊 未來將助力各領域發展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並開通。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今年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3450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總體產值有望達到4000億元。目前,北鬥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北鬥+」和「+北鬥」應用的雙向發力趨勢更為明顯。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作為中國在國際上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高鐵實現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近日,中國高鐵又傳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2020-11-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高鐵跑得這麼穩 北鬥功不可沒
    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北鬥衛星的專項規劃,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指導正在不斷加強。在此前10天左右,來自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五院)的工程師們,與武漢大學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合作,將自主研發的北鬥慣性組合導航鐵路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俗稱北鬥慣導小車),成功用在京瀋高鐵朝陽樞紐至順義段施工現場,完成了近50公裡有砟軌道的多回合精測任務。
  • 「北鬥+高鐵」,兩大國之重器馳騁!
    一個飛馳在地大物博的廣袤土地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速度;另一個翱翔在無邊無際的未知太空向全球展現著中國標準,北鬥+高鐵,絕對稱得上宇宙最強「結盟」。中國高鐵一直作為中國產業面向世界的「敲門磚」,現如今高鐵與北鬥導航系統強強聯手,有利於中國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不僅如此,北鬥系統還廣泛應用在高鐵基礎建設中。利用北鬥衛星精準無誤的三維定位功能,大力節省了軌道、軌枕和地面檢定的時間。
  • 【地評線】河聲:「北鬥+鐵路」,彰顯「中國智造」的鏗鏘力量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現在有兩大「名片」,一個是「高鐵」,另一個就是「北鬥系統」。
  • 打造與高鐵齊名的國家名片 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獲突破
    我國是全球第四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的國家,2018年6月中國首列2.0版商用磁浮列車下線。(新華網)在達速測試成功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長佟來生向外界表示,磁浮2.0版列車按照商業運營標準生產製造,並在商業運營線上進行試驗驗證,其最高運行速度已達到設計水平,車輛運行各項指標均符合規範要求,我國中速磁浮交通系統已具備工程化應用條件。
  • 「北鬥+產業應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烏魯木齊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副主任劉玉龍介紹,這套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對杆塔進行精準定位,只要出現滑移、沉降等情況就會及時發出警報。劉玉龍:「可以讓我們更加簡單、直觀地監測杆塔的位置變化,對杆塔所在的地質變化也可以實現全天候、高精度的監測。」據了解,這套系統的應用得益於11月30號組網完成的新疆「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系統。
  • 人民政協網專訪: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談北鬥應用
    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伴隨了我國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系統逐步建設完善的全過程。
  • 助力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驗證應用
    同日,公司還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通信信息中心實現北鬥三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驗證應用。雙方將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核心晶片實現國產替代 海格通信發布的導航晶片和模塊,具備高精度、高動態、抗幹擾等特點,可為自動駕駛、無人平臺等人工智慧設備提供精準位置感知。
  • 2020中國品牌論壇開幕 伊利以「一中心兩融合」打造「金名片」
    來源:網易財經品牌是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也是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支撐。12月8日,以「中國自信 品牌力量」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由人民日報社舉辦,邀請了來自政、企、學界的嘉賓,共同探討中國品牌發展建設。
  • 美國日本嗅到最大能源危機,第五張國家名片或將出世,事情有新進展
    如果評選現在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無疑就有中國高鐵,毫無疑問,高鐵的成功對於今日的中國經濟是一個現象級的事件,但我們並不滿足於此,還正在開發超級高鐵,研究如何將人工智慧借力大數據、物聯網添加到現在的高鐵旅行體驗中,打造中國高鐵2.0版,也就是說,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級高鐵或也將在不久之後橫空出世,且已取得了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