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通過減法思考,成立雅虎BB再收購沃達豐,成為日本移動巨頭

2020-12-17 菲菲七

2001年,孫正義瞄準寬帶業務。他需要馬上行動,因為這是進軍網際網路的必爭之地,另外由於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讓孫正義損失了幾乎全部的身家,軟銀市值跌至谷底,他需要一次全面的勝利來挽回敗局,重整旗鼓。

一、雅虎BB的寬帶速度成為世界第一

2001年6月20日,孫正義在雅虎日本網站上向用戶開放了寬帶安裝預約申請,東京的用戶可以在6月享受試用服務,面向日本全國的服務將從8月開始,這項服務被命名為「雅虎日本Broad Band」,簡稱雅虎BB。

孫正義遇到了對手——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

NTT是日本最大電信服務提供商——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想要在日本開辦寬帶業務,需要向NTT租借各個區域的中心機房裡的設備,以及他們的光纖。軟銀的網絡就是由這些光纖連接起來的機房組成的,軟銀的網絡想要覆蓋更多地區,就需要越多處於不同區域內的NTT機房,以及足夠的光纖,並且保證這些機房之間已經有光纖連接。

某幾個區域的中心機房之間很有可能並沒有鋪設光纖,已經用光纖連接的機房可能沒有閒置的光纖可供出租。雅虎BB的工作人員不得不先確認他們所需要的機房之間是否存在光纖,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們才會開始鋪設網線。

雅虎BB的工程師們在NTT的各個機房間摸索,如果遇到「此路不通」的情況,他們就需要修改此前的網絡鋪設線路。 這還不是最令人抓狂的,讓人更加煩躁的是機房沒有空閒的光纖可供租借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是NTT的原因,這跟雅虎BB的寬帶業務申請人數太多也有關係。

從6月20日公布預約申請開始,到7月底已經有十多萬人遞交了申請。而依照當時雅虎BB的工程進展,沒有辦法為這些客戶提供服務,孫正義只能將正式服務的時間推遲到9月1日。到了9月3日,雅虎BB總共收到100多萬人次的寬帶申請,但是公司租借到的光纖設備僅夠為4萬用戶開通服務。

96萬多人在等待服務,而且雅虎BB工程似乎也沒有盼頭,於是無數的電話打到軟銀,接都接不過來,後來,負責軟體業務的部門也不得不被安排接用戶投訴電話。這些人根本對寬帶業務毫無概念,除了道歉,無計可施,這更增加了用戶的不滿。

不能再拖下去了,如果通過正常渠道申請光纖只會讓工程變得遙遙無期,最後孫正義直接到總務省跟官員談判。說是談判,倒不如說是「要挾」,據說當時孫正義拍著官員的桌子大聲說:「把打火機給我,沒有光纖的話我還不如直接在這裡澆汽油自焚!」

當時軟銀已經是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雖然比起傳統老牌企業NTT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上市企業創始人兼CEO現場自焚」可不是總務省能承受得住的輿論事件。為了寬帶業務,他真是豁得出去,雖然方法極端,但目的還是最終達成了。

據說有一次雅虎BB安裝在NTT機房內的設備出了故障,需要立刻修理,但是由於雅虎的技術人員事先沒有申請進入機房,因此門衛將他們擋在機房外面。不是不能申請,而是等到申請被批准要好幾天,這幾天之內雅虎BB的用戶就連不上網。孫正義親自出馬讓門衛放他進去,他說:你就算告我非法闖入我也要進去。總之,孫正義為了寬帶業務,拼了命地挑戰一切「不可能」。

解決了光纖之後,孫正義的下一個麻煩是,有些用戶並不符合ADSL寬帶的安裝條件。比如,用戶的線路用戶名和他們的電話線路用戶名不一致,原本使用ISDN網絡的大客戶們由於線路不合適因此無法使用ADSL服務等。所以,用戶是否能順利享受雅虎BB的ADSL服務有時也取決於自身的信息情況和他們的安裝條件。

可是孫正義給用戶承諾:自提交申請起,10天之內雅虎BB會將寬帶安裝入戶,如果超期,就免除用戶下個月的使用費。

發表這樣的宣言,是在激勵自己和員工必須竭盡全力提高服務的水準,想盡辦法提高服務質量,同時也是在給用戶傳達這樣一個信念:軟銀和雅虎BB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當然,在做出這種承諾時,孫正義沒有忘記提醒用戶:10日安裝到家的服務僅適用於以下用戶:線路的用戶名一致用戶,非ISDN用戶,住宅的電話線沒有被其他裝置佔用的用戶。這樣一來,用戶在安裝前也會確認自己是否有安裝的條件,避免白跑一趟。

總之,最初的混亂與危機過後,2005年12月,雅虎BB的用戶人數達到了500萬。寬帶速度也超過韓國,達到每秒61兆,成為世界第一。

寬帶在日本之所以如此普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孫正義推出了史上價格最低的寬帶服務,每月的上網服務費只有990日元,加上路由等其他附加服務費用,一共才2830日元。相對於其他公司每月幾萬日元的費用而言,這簡直是九牛一毛。

要實施低價,孫正義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實際上他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在路由器的採購上爭取到了較低的價格。之所以能得到低價,是因為他大批量採購,一口氣訂了100萬臺。這個數字也正說明了孫正義的魄力。

低價和高速度,讓日本成了世界一流的寬帶大國,孫正義在其中功不可沒。

二、收購沃達豐並打破了日本的封閉式移動網際網路體系

沃達豐公司是一家跨國性的行動電話運營商,成立於1984年,到1987年,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訊公司。

如果它要寫一部成長史,有許多輝煌業績可以書寫,但它在日本的經歷不堪回首。這家出生在英國的通信巨頭,2001年年初帶著勃勃雄心進入日本,想在增長快速的日本通信市場上分一杯羹,結果不幸觸礁。公司的利潤不斷下滑,2006年更是陷入巨額赤字。

沃達豐日本是沃達豐集團在日本的子公司,但它似乎對日本人的興趣和喜好並不了解,似乎也不太願意迎合日本人的口味,因此品牌形象一直不佳。

更糟糕的是,作為日本第三大通信運營商,它的網絡質量實在太差。此外,當時日本馬上就要啟動攜號轉網制度,外界都認為沃達豐的用戶必定會流向日本其他兩大運營商NTT和KDDI。這兩家也正張大了嘴等著沃達豐的用戶「掉」下來。

孫正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Cerberus基金公司手中「搶」到了沃達豐日本,而且花費不小:118.7億美元。不僅如此,沃達豐還在外面欠下了1.9萬億日元巨債,現在這些債務都落到了孫正義頭上。

其中壓力可想而知,反對聲也此起彼伏。資本市場認為孫正義的錢一定會打水漂軟銀的股價在孫正義2006年收購沃達豐後暴跌60%。

可是和前幾次關鍵性的投資一樣,那些不被看好的項目最終都成為開啟時代的傑作,收購沃達豐也不例外,它是日本移動網際網路格局大洗牌的開始。

7年過後,改名軟銀移動的沃達豐日本打破了日本的封閉式移動網際網路體系,超越對手成為日本第一。

孫正義看好移動網際網路有數據作為依託,事實上孫正義的每一項商業運作都有數據支持。這次在移動網際網路界掘金來源於一條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的增長速度超過傳統網際網路,增長了375倍。

要贏得網際網路的未來,就必須拿下移動網際網路,但是軟銀在這個網際網路世界裡還有一個對手——谷歌。

想要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開疆闢土,他需要沃達豐這件「武器」。孫正義承認這的確是一個冒險的舉措,100多億美元的確不是小數目。因此在此前,他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先前的雅虎寬帶業務正是他為這次的收購鋪路,可以說,他為了沃達豐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孫正義這樣思考:為了最終進入移動通信領域,他必須收購一家運營商,比如沃達豐日本,這比自己創立一家公司從零開始要好得多。要收購沃達豐,他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如何籌得足夠的資金?同時,為了最終能夠良好地管理運營沃達豐,他必須有相關的人才和經驗才行,怎麼辦?——先推出寬帶業務,接著收購固定電話運營商。沒錯,這就是他推出雅虎日本寬帶業務的真正目的:為軟銀收購沃達豐積累資金和技術,同時儲備管理人才。這就是孫正義的「減法思考」。

在他看來,要做成一件事不能用加法,必須用減法,也就是說不要去想首先要做什麼,其次要做什麼,相反,要倒著來:為了達到最終目標,前一階段應該做什麼,而要做到這一階段之前又要做到哪些事。

最後還是迅銷公司的董事長,也就是優衣庫的老闆柳井正給孫正義吃下了定心丸:「不收購沃達豐的風險要大於收購它的風險。」

要想把一個瀕臨崩潰的企業變成日本第一很難,但是孫正義的幽默顯示了他的決心:「跟兩家運營商爭第一,總比和日本數千家蕎麥麵店爭第一要簡單得多吧。」這種幽默背後深含孫正義的戰略判斷。

日本的移動通信行業有一個特點:寡頭壟斷。常人並不容易進入,因此雖然對手實力強勁,但競爭要比其他行業小得多。

三、更名軟銀移動並成功改造

「沃達豐日本」這個牌子已經讓人們有了成見,所以堅決不能用了。在一番抉擇後,他決定冒險使用「軟銀移動」。

在收購沃達豐的第一天,孫正義對他的員工說:「情況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你們這副樣子是打算坐以待斃嗎?」接著他又說:「從下個月開始,我要求月淨增長率要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行業第一。」

為了達到目標,孫正義這次徹底貫徹了商業運營上的數據思維,在所有的業務考核中都以數據說話,而且精細到常人無法想像的程度。

比如在考核一個員工的當月業績增長時,孫正義會問如下問題:這個月的具體天數;休息日的天數。在他看來,這兩個數據至關重要,因為每個月的天數不同,銷售額會因此浮動。比如9月是30天,10月為31天。按他制定的標準和要求,10月比9月多一天,銷售額至少應該增加3%,如果只增加了2%,那就不能讓他滿意。細究下去,休息日的天數就必須考慮,因為休息日的銷售情況和工作日會有很大不同,休息的天數多,影響自然也大了。

他也強調將數據進行對比,尤其要和競爭對手比,沒有對比數據就毫無意義;有了對比,他就能告訴員工:「我們需要一直追趕,直到我們超越對手。」

在這樣的要求下,軟銀移動每個月的淨增長都達到了行業第一。此後的7年間,軟銀移動的用戶數由原來的1500萬增至3000多萬,軟銀移動成為日本第一移動運營商,手機新用戶中有一半的人選擇它。

接下來,他開始修補原沃達豐日本的短板:

第一塊是網絡太差。

問題的根源在於原沃達豐日本的基站數量只有2.1萬座,信號覆蓋範圍太小。於是孫正義首先決定擴充基站的數量,到2010年基站數達到12.2萬座。隨著這個數值提高的,還有籤約手機的用戶數。原來沃達豐日本只有大約1500萬用戶,2010年提升了70%。

在網絡布局過程中,孫正義還突然開始建設免費Wi-Fi,為軟銀移動的客戶鋪設了大量網點。

網絡建設初期,它的覆蓋面和速度還不能和對手比,這時候鋪設Wi-Fi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Wi-Fi成為軟銀移動的一項優勢。與此同時,還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為了爭奪用戶,他們也不得不在無線網絡上投入巨大資源。與雅虎BB在手的孫正義相比,他們未必有信心在這一點上勝出。

第二塊是手機產品不符合用戶的口味。

日本的手機生產往往都是由移動運營商深度定製,運營商會自己設計手機的功能和外形,日本的手機在功能和外形上一度成為全球標杆,這歸功於日本手機用戶對機型和功能的極度挑剔。

由於本土的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們更懂得本國國民的喜好,因此能夠佔據市場,外國的手機往往很難在日本立足。就連當年在國際上叱吒一時的諾基亞也關閉了日本的分公司。沃達豐日本失敗的原因也是如此:沃達豐集團的模式是全球採購,所售機型更加國際化,在其他國家深受好評,卻難以討好口味獨特的日本用戶。

在日本的手機市場裡根本買不到便宜的手機,日本運營商在為自己的用戶設計手機時,堅持使用昂貴的原材料,這能保證手機的質量,同時也抬高了手機的價格。因此當時在手機行業通行的標準是高品質和高價格。

這也成了孫正義的突破口: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那些用不到的功能,以及沒有必要的奢華,讓他們白掏了很多錢。比起那些不實用的東西,不如在顏色上下工夫,這樣成本降低,手機價格也可以降低。

在2006年和2007年,市場上有了幾款非常亮眼的手機:軟銀移動推出的可翻轉的夏普905SH手機,厚度17毫米的「超薄」705SH,以及911SH手機等。這些手機不僅造型搶眼,顏色也十分豐富,14款手機,60多種顏色搭配組合,讓兩家競爭者望塵莫及,用戶的喜好再特別,也能找到心儀的組合。

後來,利用雅虎日本作為日本領先的門戶網站的優勢,將自己的手機業務與雅虎日本的業務相結合,讓用戶的手機可以一鍵進入雅虎日本的主頁。這讓他開始超越對手,同時也給雅虎日本帶來了手機端流量,一舉兩得。

2006年10月24日,就在孫正義把沃達豐日本的招牌換成軟銀移動的幾個月後,日本正式實行了攜號轉網制度。

就在前一天,軟銀移動鋪天蓋地地在媒體上宣傳他們的「金色套餐」。所有加入金色套餐的軟銀用戶,可以免費打電話,發簡訊。因此第二天轉網制度啟動後,大量用戶轉投軟銀移動門下。

在推出金色套餐期間,軟銀還同步推出了橙色套餐和藍色套餐,這3個套餐結合攜號轉網時間點推出十分巧妙,讓孫正義狠賺了一筆。

不過他並沒有收手,2007年1月,日本的手機用戶發現軟銀推出了史上最給力的手機月套餐,每個月只需要980日元,這就是白色套餐。

為了防止用戶流失,NTT和KDDI也不得不緊跟其後,大幅降低自己的月租水平,而此前他們的月租都高達4000日元。因此白色套餐開啟了日本手機低資費時代。當然這也是軟銀移動吸引用戶的一大特色。

白色套餐更重要的特點是資費不僅便宜,而且在結構上進行了優化,用戶很容易理解套餐中的免費規劃,收費標準也是一目了然。比如,套餐內用戶在凌晨1點到第二天晚上9點之間,可以免費給同是軟銀用戶的人打電話;在收費時段,每30秒收21日元。這樣的結構實用又明了。

這種策略讓孫正義走在了競爭對手前頭,不過他依然沒有打算放過對方。僅僅兩個月之後,孫正義再次進擊,在白色套餐的基礎上推出「升級版」,如果用戶願意多付一倍的月租,那麼他們就可以在收費時段享受30秒10.5日元的優惠。又過了兩個月,孫正義再次擴大了白色套餐用戶的用戶群,推出白色套餐「家庭版」,使用白色套餐的家庭成員間全部免費,如此便將用戶身邊的親友也網羅進了軟銀移動。

從套餐發布開始,10天之內就為孫正義拉到了50萬用戶,這個數字在半個月之後翻了一番。從此以後,白色套餐的用戶更是以每月100萬的速度飆升。這在通信市場已經飽和的日本無疑是一個奇蹟。

這場價格戰是孫正義在彌補了網絡、銷售渠道、手機終端等短板,得到用戶認可之後才開展的,可謂步步為營。如果沒有之前的一系列作為,一開始就打價格戰無疑是自尋死路。原沃達豐日本就是在沒有得到用戶認可的前提下,走低端收費路線,結果用戶根本不買帳,最後沃達豐日本在價格的戰場上人仰馬翻。

孫正義的低價招頗有些奇特,那些被免費吸引來的大量用戶大大提升了軟銀的市場份額,讓孫正義賺得盆滿缽滿。

相關焦點

  • 馬雲、孫正義分手,預示資本全球「分化」?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軟銀成為日本最大的軟體分銷商,並在孫正義的帶領下在日本上市。 在90年代全球網際網路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孫正義瞄準了網際網路項目,正式步入風險投資圈。 軟銀跨出日本國門,開始將資本注入跨國業務。
  • 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日本網際網路電商迎來重大變局
    日本當地多個媒體解讀,這項合併,是希望能誕生日本版的「阿里巴巴」,使日本能在美中兩大網際網路陣營中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 雅虎日本的運營主體是Z Holdings 株式會社(Z控股),大股東是孫正義的軟銀集團。雅虎日本提供搜索、新聞、電子郵件、電商平臺、拍賣、行動支付等業務,月活躍用戶數約為6743萬。其中,旗下行動支付應用PayPay用戶就達到1900萬。
  • 雅虎日本與Line(LN.US)合併,它能抗住矽谷巨頭衝擊嗎?
    美股 雅虎日本與Line(LN.US)合併,它能抗住矽谷巨頭衝擊嗎? 2019年11月26日 18:54:23 騰訊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騰訊科技」。原文標題《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它能抗住矽谷巨頭衝擊嗎?》。
  • 孫正義的海盜人生
    1992年時,軟銀已成為日本軟體行業的巨頭。也是在那一年,海的另一邊,一個叫馬雲的老師成立一個「海博翻譯社」,夢想在翻譯的領域撈點外快。又是翻譯領域,孫正義的第一桶金,就是賣翻譯機。這個領域看來真的有點東西。
  • 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打造網際網路巨獸
    孫正義(Masayoshi Son)在向世界各地的初創企業投資之後,正努力在自家地盤上策劃一項極為複雜的交易,以打造一家能夠更有效地與谷歌和亞馬遜等全球對手競爭的科技巨頭。軟銀認為,全球科技巨頭的崛起給兩家公司帶來了「巨大危機」,日本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國和中國同行,需要向其他亞洲國家擴張以保持競爭力。
  • 買下雅虎日本20億美元股份 軟銀持股比例增至48%
    網易科技訊 7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旗下電信業務提請IPO(首次公開招股)之前,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正通過與美國公司Altaba達成一項20億美元的涉及三方協議,增加對雅虎日本(Yahoo Japan)的股份持有比例。
  • 帝國的沒落:雅虎從輝煌走向沒落需要幾步?
    帝國的沒落:雅虎從輝煌走向沒落需要幾步?剛剛創立的雅虎引起了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的注意。孫正義於1995年向雅虎出資200萬美元。1996年,雅虎與軟銀合資成立了日本雅虎。雅虎在90年代下半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門戶網站。雅虎的服務拓展到搜索、郵箱、郵購和新聞等各個方面,鞏固了網際網路的霸主地位。在最鼎盛時期,雅虎在搜尋引擎領域握有全球超過40%的市場份額。當時,雅虎成為了迅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代表性企業,只要與雅虎有合作,該公司的股價會飆升。雅虎在2000年IT泡沫時期的股票總市值一度超過了13萬億日元。
  • 淘寶網與日本雅虎建跨國網購平臺
    ,雙方通過分別架設跨國網購平臺,使對方日本雅虎用戶可購買到中國淘寶的商品,同時中國淘寶用戶也可實現在日本雅虎進行購物。架設在淘寶網上的「淘日本」是向淘寶用戶提供日本產品的中文平臺。而架設在雅虎日本網站上的雅虎日本「中國商城」是向雅虎日本用戶提供中國產品的日文平臺。孫正義:與淘寶網合作使軟銀為成為亞洲最大網際網路集團
  • 乘風破浪的孫正義,離開阿里後會駛向何方?
    袁國寶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知名評論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馬雲退出軟銀董事會了,退的那麼自然和順理成章。但同一時間,孫正義也退出了阿里董事會,這個成就了阿里,也被阿里成就了的日本首富,退的卻那麼突然。但仔細回想,也不難找到規律。
  • 瘋狂孫正義:向天再借260年
    5回到日本後,孫正義成立了新的Unison World公司,但是並沒有做任何具體業務,而是開始思考,自己未來要幹什麼。這一思考,就是整整一年半。他之所以不馬上動手,是想找一個自己能做50年的工作。2001年,軟銀成立了Yahoo BroadBand公司(簡稱雅虎BB),開始進入日本網際網路寬帶市場。在孫正義看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在日本的興盛,寬帶將成為人人都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
  • 孫正義要買TikTok,軟銀為何鍾情印度
    在諸多買家的隊伍中,包括擁有印度電信巨頭的印度信實工業有限公司。但孫正義依然被視為最有競爭力的「買手」,這與他多年在印度的投資布局分不開。酒旅平臺OYO、電商平臺Snapdeal、印度版支付寶Paytm等都注入了軟銀的資本。這個投資了阿里、雅虎獲得數百倍收益的投資巨人,這回瞄準TikTok,能否幫助孫正義在印度再次投出個阿里?
  • 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
    創始人馬雲具有前瞻性的遠見,將阿里巴巴從一個小型網站領導到如今的中國工業巨頭。但是你們知道嗎?雖然是馬雲一手創辦了阿里巴巴,然而企業背後的最大股東卻是他人。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馬雲的阿里巴巴剛剛成立時,許多投資者因對馬雲的創業理念和前景不滿而害怕採取行動,因此阿里巴巴一開始甚至無法在中國獲得投資。
  • 科技巨頭市值破萬億,曾100萬賣給雅虎被拒,22年後收購雅虎總部
    據公開資料顯示:谷歌成立於1998年,旗下業務包括雲計算、網際網路搜索、開發等多個領域,目前,廣告收入是其營收主要來源。從Alphabet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中,不難發現,在其460.8億美元的第四季度營收中,有379.34億美元都來自於廣告收入,廣告收入的佔比超過八成。
  • 雅虎:外企折戟中國的非典型故事
    當巨頭來到中國市場,往往以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和慣常的手法來統治這個市場,不信任、不放權,最後通常都會遭遇慘痛。中國雅虎的故事不夠典型,但也最能徹底暴露外企公司每每折戟中國的原因。在雅虎中國的數次搏鬥中,總部竟成為了牽制它向前的力量。資本席捲下,中國市場的戰略模糊、理解錯位,雅虎中國漸漸淪為了犧牲品。
  • 收購與被收購,谷歌和雅虎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告誡了我們什麼
    谷歌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早期甚至差點被收購。1998年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史丹福大學的宿舍裡開發了谷歌在線搜尋引擎,在這個時候他們找到了當時已經如日中天的雅虎,希望能將這項技術賣給雅虎,但是由於雅虎自視過高,價格沒談好,最終谷歌搜尋引擎技術得以保留下來。
  • 天生商人孫正義:瘋子、天才、冒險者
    一本書是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龍馬來了》,這本書講述的是推翻日本德川幕府的關鍵人物坂本龍馬,如何通過一系列冒險和使命改變日本,實現人生夢想。這本書激發了孫正義的鬥志,讓他覺得,人生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有其意義。另一本書是日本麥當勞創始人藤田田的《猶太人的商法》,藤田田在戰後將麥當勞引入日本,門店遍布日本,他也成為日本商界的知名人物。
  • 再見,雅虎!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當地時間6月13日,美國大型通信企業威瑞森通信宣布,已完成對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雅虎核心業務的收購,最終收購價格為44.8億美元。雅虎作為獨立品牌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孫正義也要買TikTok,軟銀7年投百億,他為何鍾情印度市場
    這個投資了阿里、雅虎獲得數百倍收益的投資巨人,這回瞄準TikTok,能否幫助孫正義在印度再次投出個阿里?軟銀收購印度TikTok勝算大當我們討論63歲的孫正義「尚能飯否」時,這個被稱叫為「網際網路大帝」的男人剛過完生日,就再度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