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步營造深夜小面
---------------------------------------------------------
編著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畢克官先生利用香港這個對外窗口,在香港的文匯報上連載介紹了100位中國漫畫家。用他的話說:「只寫在世並仍從事創作者、只寫對之有所了解者」。
介紹文章是以畢克官先生簡練、詼諧的語言文字,配上漫畫家本人自畫像和幾幅作品的形式來表述。
鑑於當時的國情,一般人沒有閱讀港澳地區報紙的渠道;即使被介紹的漫畫家本人也無法看到文匯報上的文章。所以這件事在國內漫畫界不僅鮮為人知,社會上也幾乎無人知曉。
三十年後的今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現將這份塵封已久的連載內容用本微信公眾號對外予以發布,這在國內確屬首次。
如今,這組香港文匯報的原始文獻資料,已完整地珍藏在山東省威海市博物館。
------------------------------------------------------
1989.01.13香港《文匯報》韓羽其人其畫
寫韓羽,感到不易下筆。怎樣形容他的畫和他這個人呢?
比起眾多的大陸漫畫,韓羽的畫很怪,極富個性。有人很喜愛,也有人看不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他是一個對藝術執著追求的藝術家,這一點大家看法一致。
韓羽現在是河北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分會名譽主席。他1931年生於山東聊城。多年從事美術編輯和美術教學工作,並多次設計動畫片,其中《三個和尙》最受推崇。五十年代起他就開始發表漫畫。大約從七十年代起,他又大畫起戲劇水墨人物畫了,人稱"關良第二",當然他的畫和關良並不一樣。在熱衷於水墨人物畫時期,他手中的漫畫筆幾乎完全被丟在一邊,這幾年又大畫起漫畫了。倒底是老手,出手不凡,常有佳作問世。上海《漫畫世界》以「夫妻之間」題材徵求作品,韓羽的《一個罐裡的蛐蛐》特別引人注意,不知他是怎麼構思出來的。
韓羽漫畫的個性,固然是他刻意追求的結果。另外,我認為和他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文化修養有關。他長期生活在北方農村,對中國傳統藝術,例如戲曲和民間美術有特殊的喜愛;他平時喜讀古籍,像《史記》《池北偶談》《隨園詩話》《聊齋》等等,是案頭的常備書。他還寫得一手好文章,說古談今,常有精妙見解。也許是這種種因素,影響著他的藝術風格吧?
韓羽的畫有趣,韓羽這人也有趣。讀者從那頗為傳神的自畫像可看出他那特有的神氣,如果你接觸了他,就會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圖01)。
圖011989.01.13香港《文匯報漫畫城周刊070》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韓羽其人其畫》
1989.01.27香港《文匯報》「兩棲動物」王大壯
「兩棲動物」這個戲稱是王大壯自封的。因為他腳踏兩隻船--電視和漫畫。實際上大陸可說根本不存在專職漫畫家,至少是「兩棲」,有的還是「三棲」呢!只是有的工作繁忙,有的比較空閒而已。王大壯是屬於前一類的。他的本職工作是黑龍江電視臺編輯,近三十年時間製作了大量電視專題節目,曾獲國家或省級獎。由於他是個漫畫家,深知中國漫畫在歷史發展中的貢獻,下定決心編輯電視連續節目《中國漫畫大觀》。從古到今,洋洋三十集,預計播放八個小時。為此,他走訪畫家,請教前輩,忙了個不亦樂乎。目前,頭幾集已經製作完畢,漫畫界佩服王大壯的「壯」心,給予大力支持。大家對這部形象化了的中國漫畫簡史,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王大壯早在五十年代就開始發表漫畫。近十年他和大家一樣,能夠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中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新作源源問世。《二大爺》是四格連載漫畫,多方面表現了世態人情。
王大壯身兼黑龍江省漫畫學會會長和二十五省市漫畫學會聯誼會主席團成員二職,肩負了不輕的擔子。1988年夏天在哈爾濱召開的二十五省市漫畫研討會,就是由他一手籌辦和主持的(圖02)。
圖021989.01.27香港《文匯報漫畫城周刊072》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兩棲動物」王大壯》
1989.02.10香港《文匯報》「老文匯」洪荒
洪荒是1950年參加上海《文匯報》編輯工作的,近40個年頭了。
洪荒四十年代就開始了漫畫生涯。抗戰期間,他在重慶參加漫畫活動。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以更積極的姿態,不僅從事創作,還參加了漫畫工學團,組織群眾性的漫畫創作活動。因此,他被認為是漫畫史上的人物。
上海《文匯報》是一家國際國內都有影響的大報,洪荒長期從事報紙的編輯工作,廣泛地聯繫著作者,幾十年來發表了大量優秀作品;同時注重帶動和培養新作者,受到人們的稱道。
洪荒其人平易近人,其畫風也平易樸實。他多注意從社會生活中選取素材,諸如公費醫療中的浪費現象、花公款遊山玩水等等。我很欣賞他的《印刷品郵票圖案》一幅,以蝸牛形象諷喩郵件傳遞速度之慢,是言簡意深的。
洪荒1923年生於浙江慈谿縣。年過花甲的他,從《文匯報》美術攝影組長崗位退下之後,又擔起上海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的職務了。所以,他仍然閒不著(圖03)。
圖031989.02.10香港《文匯報漫畫城周刊074》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老文匯」洪荒》
1989.02.24香港《文匯報》辛勤耕耘的江有生
江有生是位多產作家。工作繁忙時不曾停過筆,現在退休離職,畫得更多了。年近七十的人,漫畫思路依然敏捷,作品源源問世,這在大陸漫畫家中為數不多。
江有生也是藝術個性較為鮮明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使人一眼就能認出。不僅構思幽默含蓄,造型和線條也頗有特色。雖不屬工筆小楷一派,但描繪細緻,十分認真,增加了作品的耐看力。五六十年代,他主要從事國際時事題材的漫畫創作,是當時這一方面的能手之一。現在他似乎專於社會諷刺了,領導層、平民層的惡習惡行都是他感興趣的。
生於日本的江有生,原籍廣東中山縣人。青年時愛上了漫畫藝術,後來到軍隊除從事文藝工作,漫畫成為他手中的武器。五十年代與米谷一起編輯《漫畫》雜誌,分工國際版的領導工作。可以說幾十年來,他從未離開過漫畫這塊土地。江有生曾說,如果有一兩個少年兒童在他的大量作品影響下,也能走上漫畫道路,正是他的多年心願。我們期待也相信小江有生會不斷湧現(圖04)。
圖041989.02.24香港《文匯報漫畫城周刊076》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辛勤耕耘的江有生》
文章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