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班彥村民:習總書記我想對您說
整齊的街道和新居。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2016年8月23日,是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村民牢牢銘記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冒著濛濛細雨,走過尚未完工的泥濘道路,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新村看望大家。
77歲的呂有榮老人忘不了總書記緊握他雙手傳來的溫暖;呂有金忘不了總書記每一句關切的問語;班彥村村民忘不了那一天的每一個情節……
「扎紮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紮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扎紮實實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青海視察期間提出的重大要求。
一年來,全省上下以「四個轉變」推動「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橫下一條心,更加有力、更加紮實地推進精準扶貧,努力實現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一年接著一年幹,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戶貧困群眾都不能落下。」「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未來五年的關鍵節點。我們要團結起來,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兌現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這是青海的回答,更是青海的實際行動。班彥村更是青海脫貧攻堅路上的縮影……
8月20日,記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留下的足跡來到班彥村,看到這個昔日貧困小山村正在發生著大變化……
集中刺繡產品。
【畫面回放】
2016年8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建設情況。在新村建設工地,習近平冒著濛濛細雨,走過尚未完工的泥濘道路,來到村民呂有章的新家,察看房屋格局,了解施工進展,關心火炕取暖效果。班彥村舊村處在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的地帶,山上不通自來水,村民們用的都是窖水。看到新居的院子裡兩個水桶裝上了自來水,習近平說,新村水、電、通訊都方便了,希望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習近平仔細閱看班彥村村民呂有金家的《扶貧手冊》和《貧困戶精準管理手冊》,詳細了解他們搬入新村後從事生產、外出務工、孩子上學等方面的打算,詢問一家人對幫扶項目是否滿意。總書記說,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後,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
「真想請總書記再來坐坐」
錯落有致的院落、具有現代氣息的成行路燈、黃藍相間的紅磚圍牆,嶄新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處處展現著異地搬遷扶貧項目帶來的新氣息。
班彥村有8個社,共369戶、1396人,其中五社、六社的129戶、484人住在山頭,貧困率高達56%。吃水不便、交通閉塞,出趟門,一條6公裡長的山路要走兩個多小時,遇上雨雪天氣,下山、上山更是舉步維艱。
去年習總書記來到班彥新村視察,互助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推動「四個轉變」,積極整合各類資金,全力做好班彥村貧困戶易地搬遷工作。2016年12月底129戶村民全部入住新房。而對於班彥村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說,擁有一套三室一廳的新房,自己僅需出4000元。
「去年總書記來的時候我們還沒搬遷,連他坐的椅子都是借來的。現在家具都置辦齊了,真想請總書記再來坐坐。」班彥村村民呂有金說。
山上搬下來,曾經住了30多年的老土房換成了明亮的新房,吃水有自來水再也不用排隊挑著吃了,孩子上學也不用翻過山梁梁,走上七八公裡的山路。更讓呂有金高興的是,自己釀酩餾酒的手藝能賺來錢了。他告訴記者搬到新村後,村子就在公路邊,周邊的村社也多了,趁著過年他釀了些酒,短短幾個月就收入3萬元。他說「我真的對生活有信心了,我想著再蓋上幾間有民族特色的西房,開上個農家樂,賣點兒自家釀的酒,這日子一定能好起來。」
「日子好了,我們永遠將總書記的關懷記在心裡。」每每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自己家的時刻,呂有金都是一臉的笑容、一臉的自豪:「我就是有點遺憾,總書記來的時候新家沒裝修出來,連杯茶、一塊饃饃都沒有端給總書記,我真想請總書記再來我家坐坐,我一定要給他敬杯我親手釀的酩餾酒,再說說這一年多來我的生活變化。」
「這種日子夢裡都不敢想」
喬遷新居是人生大喜事,但對於新生活來說,只是開頭。
走進呂有榮老人家,兒媳婦正在廚房裡忙活著燒飯,看到記者,她的笑容有些羞澀。說起家裡的光景如何?她笑著說:「今年掌柜的給我買了一條金項鍊,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
2015年,班彥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600多元,哪家哪戶的錢不是一個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呂有榮說,那時家裡就守著30畝地過日子,雖然吃飯不成問題,卻沒有「變錢」的產業。村裡的壯勞力們做完莊稼活就去城裡打零工,往往辛苦一年只能掙個千兒八百,而自己兒子因有腿疾,沒辦法外出務工,就連這千兒八百的打工錢都掙不上。
現在搬下山後,呂有榮的兒子申請到政府的養殖項目貸款20萬元,養了300隻羊,前兩天羊出欄了,老人算了算除去貸款,淨賺了4萬多元。新村搬遷時,政府給每個農戶修了豬舍,以公司+農戶的形式養殖八眉豬,這年初每戶得了一頭母豬,四頭豬仔。老人說:「再過2個月,豬出欄了,一頭少說也可以賣1300元,這不又賺了5000多元。」「兒子租了點村民的地,種了30畝洋芋……」
老人說:「總書記將我們貧困百姓放在心尖尖上。我們就像乾涸的魚兒,搬下山後,就像放在了河流裡,再好的說不成。」老人的老伴兒在一旁笑著說:「現在這種日子,我們真的夢裡想都想不來。」
記者剛走出呂有榮家,迎面碰到了急急忙忙趕去交繡活兒的李卓瑪花。為了讓婦女不出家門也能掙錢,鎮政府推行「公司+農戶」模式,對全村100名婦女進行了刺繡、盤繡手藝培訓,李卓瑪花兩天抽空繡了4件衣服,一下子賺了100元。為讓農民有更多賺錢的門路,去年冬閒時,村裡開展了挖掘機、烹飪、電焊等就業技能培訓,100名村民參加了培訓。
「這日子越來越往好裡來了」
雨過天晴,村口的文化廣場上,一群身穿土族服飾的阿姑們正在排練安昭舞,這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每當歡度佳節、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時,人們就會跳起。如今,阿姑們準備在8月23日,習總書記來村視察一周年的特殊日子再次跳起來。
「我們想告訴總書記,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村民們難掩激動之情,這樣對記者說。一年來,班彥村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大力發展後續產業,讓各項脫貧措施件件落在實處,班彥新村的新鮮事兒、好事兒越來越多了。
呂官布達傑心中高興的事兒是,娃娃上個幼兒園,校車村口口上來接送。他說以前的「老家」不僅山路難行,距離五十鎮中心學校還有七八公裡的山路,那時孩子們上學是件頭疼的事兒。一、二年級的孩子在村裡的教學點上學,只有一個老師。三年級起學生們就要步行七八公裡到山腳下的中心學校就讀。這一到雨雪天山路就更難走了,大人都要背著孩子走,山路太滑,手裡還要拿把鐵鍁,邊走邊墊墊土。「現在好了,兒子在中心學校上學,免費在學校住宿、吃飯。女兒在村裡上幼兒園,早晚都有校車接送。現在條件好了,我就想著一定要讓娃娃們多念點兒書,長大了有出息。」
呂有存心中高興的事兒,村裡來了個光輸項目,村民又多了一筆收入。記者看到,在豬舍的房頂上、村裡的空地處,架起了很多光伏板。呂有存說,這就是村裡引來的光輸項目,建成後,每戶每年可增收2500元。「現在全村1000餘平方米的空閒地均安裝了光伏板,今後我們還將利用全村村民屋頂的80平方米,架起光伏板,發展村裡的光伏產業。」駐村第一書記趙成生說。
除了這些高興事兒,村裡還有一件值得期待的喜事——馬上要通天然氣了。
趙成生告訴記者,針對班彥村臨近天然氣輸氣主管道的有利條件,為改善群眾生活條件,解決取暖用火燃煤費用負擔重的問題,縣鄉黨委、政府及扶貧等部門積極協調天然氣公司,從7月初開始,在班彥村實施天然氣安居利民工程,讓班彥村群眾儘快用上天然氣。「目前,班彥新村天然氣主管道鋪設已基本完成,部分接口供氣設施已安裝好,馬上將進行管道入戶及設備安裝。」
白吉然什姐笑著對記者說:「今後,我還要學著用天然氣做飯、取暖呢。這下子,我們的日子過得就像城裡人的日子。」(本版圖片均由唐劍攝)
【我想對習總書記說的話】
齊心協力實現全村人脫貧的願望
(互助縣班彥村駐村第一書記趙有成)
作為駐村的第一書記,班彥村的舊貌換新顏是趙有成駐村以來最大的安慰。他說,習總書記來到班彥村一年來,村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黨和各級政府的幫助下,班彥村很快就搬進了新村,全村129戶一個不落全部住上了新房。下一步,村裡將結合實際,陸續開展務工培訓、養殖、光伏、林下產業等6個方面的扶持產業,保障村民家家有致富路,人人能掙到錢。
他說,「班彥村現在的變化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懷,離不開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如今看到村民們努力奔小康的精神頭兒,我們也安慰了許多,這說明我們駐村這些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後,我們將齊心協力,在感恩中努力奮進,帶領全村百姓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全面實現脫貧奔小康的美好願望」。
我們不會忘記總書記的寄託
(互助縣班彥村村民呂有榮)
呂有榮今年已有77歲高齡了。提起去年習總書記來到班彥村的情景,呂有榮眼裡泛著激動的淚光,他說:「書記跟我握手時,問我多大年紀了?家裡情況如何?身體還好嗎……親切得就像親人一樣,到現在我還久久不能忘懷總書記雙手握住我的手時的感覺」。
呂有榮指著整齊的院落說:「現在我們住上了新房,兒子也幹上了種植養殖,日子一天天有新變化,我們真的心滿意足了。我還跟我的小孫子說,要好好學習,感恩現在有的一切,這些來之不易的幸福,是黨和政府不斷努力的結果。今後,我們要自立自強,也要為黨和政府作些貢獻。」最後,呂有榮還向記者形容道:以前的生活,百姓就像乾涸河裡的魚,都在掙扎著生存。現在的生活,百姓就像充足海水裡的魚,都過上了自由、舒暢的生活!
習總書記是真正關心我們的
(互助縣班彥村村民呂有金)
提到2016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互助縣班彥村村民呂有金家的情形,呂有金幾乎對總書記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記憶猶新。他說,「做夢也沒想到習總書記竟然來到我們村,走進我家,坐在我家的炕頭上和我說話,這是一種多大的榮幸啊!」他感慨道,「總書記詢問我家的情況,問我今後的打算和難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是真的關心我們每一個老百姓的生活。」
現在我們住上了新房,有了全新的生活,說明總書記對我們老百姓說的話是放在心上了。今後,我會更加努力生活,好好謀創富的路子,做好祖輩傳下來的酩餾酒,再把新院子利用起來,辦個富有民族特色的農家樂,帶著一家老小信心滿滿地奔小康。
人忙起來了生活有奔頭了
(互助縣班彥村村民呂有輝)
住上新房後,村民呂有輝開起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開業才兩個月,紅火的生意已美名揚。呂有輝告訴記者,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仍感覺像在做夢。他說:「看我們現在的村子,房子新了,路平整了,家家戶戶爭著幹活了,人們的精神頭兒都變了。我也越來越忙了,雖然忙著、累著,但是我的精氣神卻很足,充實的日子,每天都過得比蜜甜。對今後,我是信心滿滿啊!」
他還說「總書記來到我們村裡,是我們的福分,今後我們會更加感恩,不辜負總書記對我們的期望,擼起袖子,過好我們的日子,再也不當政府的貧困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