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這種塑膠袋不能再用了,踐行環保的同時又多一個熱門生意

2021-01-20 不愛理財

在大家的生活中,塑膠袋是毫不起眼的東西,卻在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去菜市場買菜,每個人手上都拎著好幾個塑膠袋;隨便在網上點個外賣,用盒子裝好,還是得用塑膠袋裝過來;在網上購物,包裹送過來的時候,盒子裡依然有塑膠袋裹著。

因此可以看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的使用需求是非常龐大的。但是用完之後,塑膠袋就成了垃圾。而在眾多垃圾類別中,塑膠袋造成的汙染是比較嚴重的。不斷填埋,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不可再利用。通常來說,塑膠袋自然降解需要200年左右。

因此一直以來,為了保護環境,不斷鼓勵大家少用塑膠袋,循環去使用塑膠袋,提倡用紙袋、布袋、籃子等等來替代塑膠袋,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推廣可降解塑膠袋。但從成績來看,效果微乎其微。

大家在生活中仍然以普通的不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為主,這是因為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要貴上不少。如果從環保和便宜這兩者中選擇其一,大家總會捨棄環保而選擇便宜。

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菜市場的商販都是免費給客戶提供塑膠袋。如果其他人都在使用便宜的不可降解塑膠袋,而自己卻要多花錢去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成本會上升,利潤會減少。如果不免費提供,可能原來的老客戶都跑到其他家去購買了,不會再光顧自己。雖是一個小小的塑膠袋,但影響的是千家萬戶。

不過這件事在今年總算塵埃落定了,環保是勢在必行的。早在2020年1月9號,國家生態環境部就發布了一個《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

也就是從2021年開始,絕大多數的地方使用的塑膠袋都必須要換成可降解的。這種趨勢會從大中城市慢慢向鄉鎮延伸,新規之下可降解塑膠袋將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想像一下,我國十幾億人口基本每天都要使用到塑膠袋,需求量巨大。商場、餐館、超市、藥店等等環節都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就會迎來一個巨大的風口。

對於這種可降解塑膠袋,生產需要有資質、有能力的企業才可以入局。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個環節基本上扯不上關係。但是在批發零售環節上,就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今年起,這種塑膠袋不能再用了,踐行環保的同時又多一個熱門生意。環保需要每一個人都參與進其中,相對於不可降解塑膠袋需要在地下約200年才能腐爛,降解塑膠袋僅需要90天左右就能在一定條件下自動分解。這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相關焦點

  • 不到一個月!這種塑膠袋將禁止使用,身邊又多一個掙錢的「風口」
    對於這一情況,國家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1月19號發布了一個《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裡面強調了在今年年底,在各個省會城市,直轄市,以及在計劃列表內的城市,不管是超市,商場還是其他場所,都將不再允許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並且推行使用其他替代品。
  • 環保塑膠袋價格「高高在上」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已逐步退出省內諸多流通消費場景。但由於新政剛剛實施,主要替代品——全生物可降解製品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產能不足、供不應求的問題。同時,其本身的價格問題也愈發突出。
  • 不可降解塑膠袋明年起禁用:塑膠袋又要漲價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今天出了一個沸沸揚揚的新聞,明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甚至以前一個3毛的塑膠袋,現在超市換成一個1塊錢的可降解塑膠袋,商場說可以降解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降解,對百姓來說使用功能都一樣,但是更貴了,要多花錢了。
  • 環保漫畫:踐行「零浪費生活」的動物居民
    保加利亞插畫師、平面設計師Mira Petrova創作了一系列環保主題的動物漫畫,讓可愛的動物們來踐行「零浪費」的生活方式,希望能提高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少一點浪費,多一絲生機。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腳印開車產生的碳足跡太多。我選擇騎車。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在餐飲打包外賣服務方面,記者發現,各平臺均有「無需餐具」選項,有的店鋪有餐盒選擇,環保餐盒需額外收費,但對於外包裝袋目前沒有規定。記者調查發現,一部分店鋪開始使用無紡布袋、紙袋等作為外包裝,但大多數店鋪依然在使用傳統塑膠袋。「這不是還沒到年底嗎?」「傳統塑料製品的存貨還有不少,得先用完再換。」
  • 83歲「環保奶奶」用舊衣服製作布袋,3年送出3000多個
    東山草編,這種燈芯草編織的傳統手工藝如今已不多見,家住海口瓊山土產日雜公司小區的袁潔是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草編」傳承人, 在家有空就會拿起燈芯草編起草袋子、草筐。還免費在社區傳授草編技術,姐妹們聚在一起編織出了精美的菜籃、水果籃、草兜等,逐漸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假如海口市有一半的市民提手工編制的菜籃子買菜,不用塑膠袋,將會有力推進環保工作!
  • 還有一個月,西安全面禁用這種塑膠袋!
    農貿市場、餐飲店使用塑膠袋較為普遍 在胡家廟蔬果市場,記者看到來此買菜的市民很多,買菜少的市民拎幾個塑膠袋,買的菜多了會使用小購物車,但老闆們在分裝菜品的時候,仍會使用塑膠袋。
  • 【環保小講堂】 塑膠袋的危害有多大?
    【環保小講堂】 塑膠袋的危害有多大?我們平時所用的塑膠袋,很有可能也變成了家庭中的「健康殺手」!千萬小心!你平時買菜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幹什麼?直接用提菜回來的塑膠袋包裹著蔬菜放進冰箱?如果你這麼做了,那麼很抱歉,你正在「慢性自殺」。
  •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聽聽網友們怎麼說?
    新的塑料令,讓不少網友想起2008年起施行的「限塑令」,「限塑僅僅變成塑膠袋收費」也讓人們對新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實施產生擔憂。「想法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政策落地有沒有做可行性評估。個人覺得要想全面推廣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網友「歲序悠悠」說。網友「習慣一個人」也表示,希望這項舉措能全面推廣並進行徹底。
  • 澱粉做的塑膠袋?中國環保他走在前線,堪稱中國環保第一人
    隨著這些年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環境汙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環保出行問題,低碳生活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經常都會去超市購物,而當購買的東西多了起來,我們便會順便買個垃圾袋子,因為方便攜帶。眾所周知,塑膠袋都是塑料做的。但是最近,有人發明了含澱粉的塑膠袋。澱粉做的塑膠袋?
  • 「限塑」,一種環保自覺(記者觀察)
    2019年,希臘每個塑膠袋的售價提高125%,出售塑膠袋所得收益交給希臘物品回收局用於環保項目。這一舉措立竿見影。據希臘零售消費品研究所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與2017年相比,2019年希臘超市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下跌幅度達98.6%,減少了17.5億個。與此同時,希臘人購買了超過1700萬個可重複利用的環保袋,2019年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分發量已飆升至3700萬個。
  • 塑膠袋做的裙子,舊報紙剪的衣服 孩子們帶來一場環保時裝秀
    南山通記者 霍健斌 攝    塑膠袋做的裙子,廢舊報紙裁剪的衣服,舊玩具改裝的蝴蝶舞衣。近日,育才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時裝走秀表演,沒有浮誇的音樂、絢麗的T臺,孩子們用最質樸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們。    孩子們淡定走T臺    環保意識應當從小抓起,除了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也離不開社會環保氛圍的構建。
  • 「限塑令」全面實施倒計時 相關企業將擴大生產可降解塑膠袋-機械...
    「傳統塑料製品的存貨還有不少,得先用完再換。」「等期限到了,我們會停止使用不可降解購物袋的。」……不少商家對禁塑限塑持觀望態度。「訂單量不多,進行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商戶是少數。」金塑(海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普東直言,公司2020年8月以來生產了可降解膜袋類產品6噸,現在仍處於積壓狀態。
  • 國家禁用塑膠袋的背後各國與塑膠袋大決戰,塑膠袋的危害和發展史
    例如香港有環保團體在2006年起定期舉行無塑膠袋日,鼓勵市民減少使用,在2009年7月7日實行徵收塑膠袋環保徵費,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有國家開始徵收塑膠袋稅,以達到減少人民使用塑膠袋。另外塑膠袋也開始使用被認為環保的其他物料製造的袋代替,例如紙袋、環保購物袋,和以生物可分解塑料製造的塑膠袋等。不過上述物料成本較塑膠袋高,因而大部分地方仍主要使用塑膠袋。
  • 限塑12年多少喜與憂|醫學專家:劣質塑膠袋盛裝高溫食品易致癌
    6 月 5 日是 " 世界環境日 ",今年我國的主題為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塑膠袋由於攜帶方便等諸多原因,已成為了人們買菜及購物中,亦或是快遞中經常使用的承載工具。6 月 3 日、6 月 4 日,記者探訪了省會部分菜鳥驛站、菜市場、小吃攤等地後發現,沒有環保標識的塑膠袋為數不少。為此,多位市民呼籲,儘量減少使用塑膠袋,繼續向 " 白色汙染 " 宣戰。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 一次性塑膠袋不能用 上海實體書店巧花心思定製紙袋帆布袋
    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向全市實體書店徵集了2020年推出的新款腰封、紙袋、布袋等替代塑膠袋的新款包裝用品,共收到紙品類、布藝類共60餘件。早在三年前,上海外文書店就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袋,推出紙袋和帆布袋。頗具藝術氣息的包裝袋增加了讀者重複使用的概率,也使得書店的曝光率增大,起到了推廣閱讀、綠色環保的作用。總經理顧斌告訴記者:「這既是做好『禁塑』工作,也為書店新增了文創產品。
  • 紫荊山南路街道 拒絕「白色汙染」 從少用一個塑膠袋開始
    原標題:紫荊山南路街道 拒絕「白色汙染」 從少用一個塑膠袋開始   為做好「白色汙染」治理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儘量讓會員不用塑膠袋。如果會員實在不方便,超市會給他們提供紙盒子。在新街口一家大型超市,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超市收銀處提供的已經是生物降解塑膠袋,大的每隻8毛,小的5毛,袋上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字樣以及可循環標誌,並標明材料為「PBAT+PLA」。「為了環保,我們從1年前就開始用可降解塑膠袋,雖然比普通塑膠袋要貴幾毛錢,但買的人還比較多。」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