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給大家談談59改的梗,59是指的59式坦克,是我國仿製的前蘇聯T54A坦克,也是我國第一代中型主戰坦克,再往後的幾代坦克上都能多多少少看到59的影子,59改也是裝備最多的一代主戰坦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五對負重輪,有很多網友幽默地叫它「五對負重輪」,下面我帶大吉來看看這個59改的梗是怎麼出現的。
在最開始我國軍工基礎薄弱,不具備獨立研發生產坦克的能力,1955年我們就模仿當年的前蘇聯的T-54A,在當時T-54A還是比較先進的坦克;59式重量34噸左右,最大乘員4人,最高時速50km/h左右。流線型的炮塔,車身前、側面有厚重裝甲具有較好的防護能力。重量輕,適應性強,維修保養簡便,性能良好。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坦克的尷尬局面。
那麼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反坦克技術日漸成熟,我們原有的59式坦克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迫切需要新的坦克,於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原有的59式基礎上改進,導致59式坦克被進行了無數次改進,出現了多種59改型號,網友總結的有59式坦克型號:59式坦克、59式(雙穩)坦克、59-I式、59-II式、59-IIA式、59C、59D、59D1、59-120、59-125、59-G,導致根本數不清,網友直接統稱為「59改」。
由於59式坦克底盤結實耐用,國內外都進行了多次魔改,導致59改底盤幾乎是無所不能,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的59改,
網友配圖的「59改」
坦尚尼亞的魔改「59改」
由於庫存太大,所以升級改造的版本比較多,大部分出口了,少部分自用,還有一部分成了救援車,壞的修不了的就拿去做靶子,也算是物盡其用吧。在看完這個梗後相信大家對59給的梗有所了解吧,其實我國多數坦克都帶有59改的影子;主要原因是59是第一代主戰坦克後面的型號都是在前一個版本基礎上設計改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