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美洲的自然美景,人們的第一反應大多是這裡被稱為「地球之肺」的廣袤熱帶雨林及溼地。尤其是巴西,更是世界上擁有熱帶雨林第一大面積的國家。
然而,今年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除了飽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之外,另一大自然災害事件也讓這個國家苦不堪言。巴西著名溼地潘塔納爾,發生多次火災。
潘塔納爾溼地是一處國際性溼地,佔地約1400萬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溼地生態系統之一,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生態圈保護區。除了巴西之外,它還延伸到玻利維亞和巴拉圭,但在巴西境內的面積最大。
這裡棲息著許多瀕臨滅絕的物種,例如巨型犰狳、食蟻獸、巨型水獺、沼澤鹿、風信子、金剛鸚鵡等等,其中最為亮眼的就是特有的美洲虎。
可是,有著充足水資源的潘塔納爾保護區並沒有逃過厄運,火災還是發生了。
根據巴西國家環境秘書處的數據,從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私人土地共有5000多個著火點,土著土地約有3000個著火點,保護區土地有890個著火點,被燒毀的土地已經達到65000公頃。
而造成火災的原因卻多是人禍,比如:為了騰出空間放牧,農場主會特意放火燒山,這些乾枯的植被就是最佳引火物。但是,有些火勢脫離了控制,造成了野火之外的損失。
研究人員表示,在對潘塔納爾溼地的整個研究過程中,今年的火災強度水平是空前的,溫度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可以直接將植物煅燒成粉末。
儘管政府協調多個公共部門對火災進行撲救,但僅憑滅火設備和人力,很難將該地區的大火撲滅。
大火給許多物種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無數動物被燒死,就連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美洲豹,都難以逃脫火災的影響。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動物專家小組估計,今年潘塔納爾溼地的大火,讓大約600隻美洲豹失去家園。
持續燃燒的大火破壞了當地生物種群的多樣性,不幸的是,受災地區的植被可能需要50年才能恢復,且恢復的程度將因土壤和植被的類型而異。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溼地不僅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保護海岸等巨大生態功能,而且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特別是森林溼地:由片狀喬木林為優勢植被所形成的溼地是溼地生態的主要組成部分。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森林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肺。
然而,目前全球溼地面積正不斷減少。 20世紀中後期由於溼地圍墾、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溼地環境汙染、溼地水資源過度利用、海岸侵蝕與破壞、城市建設與旅遊業的盲目發展等不合理利用導致溼地生態系統退化,造成溼地面積縮小,水質下降、水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等問題。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對溼地進行保護、恢復和重建。
溼地的保護措施:退耕還湖、退耕還沼澤、退耕還林還草、防治水汙染、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保護溼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溼地意識等等。
溼地也有脆弱的一面,如果不好好愛護,它也會像人類一樣生病,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會面臨危機和災難。所以我們要盡己所能去保護它、愛護它,加入到保護溼地的行列中來;努力營造全民愛護生態、建設綠色生態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