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元大跌,本周美元有所企穩,一連四天上漲,但累計漲幅極小。本周金融市場稍重要的影響因素比較繁雜,歸納起來大致有五個:一是市場對新冠疫苗接種方面取得更多進展的樂觀預期強化;二是美國國會新冠疫情救助計劃的相關談判;三是美國總統大選後續新聞;四是歐央行周四會議。
美元利空較多
截至北京時間周四18時左右,美元指數暫報91.06點,本周迄今的累計漲幅暫為0.24%。
未來美元潛在利空不少,第一個利空與疫苗相關。本周二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優先為美國運送新冠疫苗,以緩解市場對疫苗分發劑量不足的擔憂。
由於美元被不少投資者視為「安全港」,所以雖然疫苗有利於經濟恢復,但美元避險買盤會相應消失,這兩個因素互相抵消,也許合力仍然對美元略有些利空。
第二個利空與美國國會兩黨關於新冠疫情援助的財政刺激政策談判相關,該談判已談了很久,美國國會的目標是在今年底之前通過新的救助方案,但年底能否談成很難說。
周三川普政府提出了916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援助計劃,但當天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宣稱,民主黨國會領袖正在拋棄共和黨的救助建議。由此看來,該刺激計劃仍是難產。
經濟刺激計劃無論淡成與否,對美元都沒啥利好。如果談成了,市場會憂慮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問題;如果談不成,市場會憂慮美國經濟進一步衰退。
第三個利空是美聯儲下周三的利率會議,這次會議或許有機會追加包括購債在內的寬鬆政策。美聯儲擴大寬鬆政策自然對美元構成壓制,這沒啥懸念。
Monex Europe市場分析主管Berich表示,「市場目前正在消化的看法是,如果有額外的刺激措施,美國將出現通貨再膨脹的環境。總體而言,這種環境有利於美元走軟。」
關注歐央行決議
目前,歐元兌美元匯率接近2018年4月以來最高點。由周線或月線看,歐元強勢相當明顯。
歐元強勢與美元太弱直接相關。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素可能也對歐元構成支撐。在新冠疫情方面,雖然歐元區也受到衝擊,但這個區域福利及醫保水平原本就遠優於美國,故混亂程度就遠不如美國,由這個角度看歐元兌美元走強是有基本面支持的。
本周左右歐元後續走勢的因素除了美元外,另有歐央行於周四稍晚舉行的利率會議。不過,除非會議結果出人意料,歐元應不會因此而大幅波動。
目前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在周四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不動,但會宣布將1.35萬億歐元的 「緊急購債計劃」 擴大至1.85萬億歐元,並且延長6個月元。另外,歐央行還可能宣布將向銀行提供新的長期貸款,並延長銀行提供實體信貸資金可獲得額外獎勵的期限。
就中線來看,歐元易漲難跌,因這次刺激計劃加碼之後,由於疫苗已現曙光,所以投資者將很難指望歐央行繼續追加啥刺激政策了。
除了歐洲央行決議,碰巧同在周四召開的歐盟峰會也將引發關注。在這次歐盟峰會上,涉及的事務可能包括英國脫歐協議談判,還可能包括歐盟7500億歐元恢復基金相關事項等。
歐元下一目標是衝擊2018年年初時的高點1.2556美元,距現價不到4%。由於歐元技術形態較有利,加上美元基本面不行,故歐元衝破前高是大概率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