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2020-12-19 謝小樓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

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

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依韻和了此詩。

澠[miǎn]池:地名,今屬河南。嘉祐三年(1056年),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舉,途經澠池時曾寄宿奉賢僧舍,兄弟倆還同在壁上題詩。此次蘇軾赴鳳翔做官,又要經過澠池。

蘇軾寫詩,善用譬喻,這首詩開篇四句,便用一個精妙的比喻,寫透了人生世事的變幻無常。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四處漂泊,像什麼呢?應該就像那飛鴻踏在雪泥之上。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飛鴻在雪泥上停留休息,偶然留下了指爪痕跡,片刻之後,飛鴻又起飛了,那裡知道它是飛往東方還是西方。

第三聯通過奉賢僧舍的變化,來寫人生世事的變幻無常。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曾經在這裡招待過我們兄弟二人的奉賢僧人,已經圓寂,只留下安放他的骨灰的新塔,當年我們兄弟二人題詩的牆壁也已經坍壞,再也看不到我們曾經題寫的詩了。這一切,就像飛鴻在雪地上留下的指爪,雪化了,指爪痕跡也就不見了。

最後一聯,詩人蘇軾深情地回憶了當初兄弟二人同赴京都應考的經歷。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蹇[jiǎn]驢:腿腳不靈便的驢子。還記得當初我們當初趕考走過的崎嶇長路嗎?那進,我們才到澠池西邊的崤山,馬就死了,我們只好騎著腿腳不靈便的驢子到澠池,漫漫長路,辛苦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蘇軾的這首詩,創造了兩個成語:「飛鴻踏雪」和「雪泥鴻爪」。當然,它們都是一個意思,都是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可以引申為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痕跡。

人生一世,不論多麼卑微,抑或多麼輝煌,到頭來不過像飛鴻在雪地裡留下的一個指爪印,雪化了,指爪印也就不見了。

這看起來有些消極,不過細細品味,卻發現這是一個很美意象。一隻漂亮的飛鴻,偶然在潔淨的雪地裡留下了一個指爪印,然後就不知飛去哪裡了,雖然最後連指爪印都會消失,但僅僅是這一畫面,便美得讓人心動。

生命雖然脆弱短暫,但還是很美好的。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離別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離別詞《八聲甘州》,亦是北宋詞人蘇軾筆下的一首名作。與《江城子·記夢》一樣,《八聲甘州》的開篇「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也將蘇軾對友人的深厚情意表達得酣暢淋漓。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首詞的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那麼蘇軾這首詞的開篇,究竟好在哪裡呢?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原標題: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至唐朝達到大盛之境界,群星璀璨、名流輩出,初唐四傑、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等等,唐詩在這些人手中走向了最為輝煌奪目的時代,給後人留下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 蘇軾極富哲理的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被寫進許嵩的歌裡
    大文豪蘇軾經宦海浮沉,那麼他的人生是什麼呢?且看這首詩中蘇軾詩如何述說人生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絕句》,便是杜甫詩風沉鬱頓挫的代表作之一。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詩興大發寫首詞給蘇轍,開篇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不過也正是因為仕途如此不順,才練就了他樂觀豁達的個性,蘇軾特別擅長苦中作樂。開篇「梧桐葉上三更雨」,僅僅這七個字就被後世稱為千古名句。蘇軾巧妙地運用了溫庭筠的《更漏子》中這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來抒發自己被貶的憤懣以及怨恨之情。
  • 劉伯溫不可忽略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兩句還充滿諷刺
    明朝其實也是人才濟濟,而劉伯溫始終是個性鮮明,拋開歷史功績,以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麼就足以名垂青史,其中有一些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文學性和思想性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以這首《北風行》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另外最後兩句還充滿了諷刺意味,所以這樣的作品最不應該忽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我們來看他們對同一個千古名句的化用就明白了。晚唐大文人溫庭筠曾寫過你一首詞作,名叫《更漏子》。這是花間詞的代表作,溫庭筠有個外號叫「溫八叉」,意思是八次叉手即能完篇一篇八韻詩,其實力不可小覷。溫八叉這首詞最經典的是下闋的內容: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表明心志的詩,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絕大多數人在想到曹操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而在很多的京劇等文藝作品中,他更是成為了「奸」的代表人物。 但其實在曹操心中,他始終是一個忠於漢室的臣子,這從他的經典代表作《短歌行》中就可見一斑,這首詩是他為求得賢才,也為表明自己心志而寫下的,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筆者第一次讀這首詩時,還真不敢相信這是杜甫寫的,是真沒想到感覺挺文弱的杜甫會寫出「擒賊先擒王」這樣的句子。全詩40個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讀懂整首詩後,讓人不由地對杜甫肅然起敬。詩的前4句,寫的都是沙場上該如何制敵。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讀完蘇軾的考卷後,讚嘆不已,以至於後來還特意向蘇軾要了以前的文章來看,這一看倒是驚訝到了歐陽修:「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1079年,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誰想到做湖州長官僅兩個月,天降橫禍。從朝廷命官一舉跌落到御史臺大牢,還受盡了侮辱,被嚴刑拷問,經常連夜提審,苦不堪言。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 大教授在詩詞大會即興寫首詩,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為何被群嘲
    2017年第二季詩詞大會第9場中,在開場詩環節,主持人讓兩位嘉賓康震和酈波用幾句詩來鼓勵大家。康震和從前一樣,說的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中規中矩。而一向喜歡自己寫詩的大教授酈波,則即興寫了首詩,詩中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最後卻被網友群嘲了,本期我們就不踩也不捧,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他到底冤不冤?
  • 白居易46歲遊覽古寺,看到滿山桃花寫下這首詩,開篇就是絕妙之句
    蘇軾在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時,將自己的內心感情升華到了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小赫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來自於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對於這首詩,想必我們都比較熟悉。眾所周知,白居易的詩,就是一通俗易懂而著稱,而即使是這樣的簡單、通俗也不會影響其所蘊含著的哲理與感悟。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其實,李清照既有霸氣、豪放的一面,還有小女子調皮的一面。《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這首詩是李清照在逛街回去後,看見院子裡的花,心情非常好,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其實這首詩是她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在後來卻成了千古名句。寫這首詞時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不久,此時的她過上了一段相對幸福的婚後生活。這首詞的大意是:我從賣花的擔子上,買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千古名句,別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
    一直以來,很多同學對千古名句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背誦和默寫。 有些學生為了偷懶,背古詩詞只背千古名句,因為中考的古詩文默寫,基本上只會考到千古名句默寫,而且一大半都是死記硬背的上下句填空。 這就太小看千古名句的價值了:如果能做到會鑑賞古詩詞千古名句,那麼詩歌鑑賞一大半的題,就不會沒思路瞎寫。
  • 蘇軾這首詩原來針砭時弊,開頭即千古名句,現在卻多形容閨房之樂
    蘇軾在在這首詩當中描寫了花香、明月、高樓、歌舞等等眾多意象,夜色迷人,筆調清新,引人入勝。然而,這首清新雅致的詩詞真的只是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嗎?恰恰相反,我們要知道,蘇軾也是一位憤世嫉俗的詩人,他筆下的美好生活更有可能是在針砭時弊、諷刺時勢。
  • 辛棄疾最柔情的《滿江紅》: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嫵媚不輸李清照
    這首詩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述說了閨中女子與情郎分別後的離愁別緒及相思之苦。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不愧是千古名句。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秦觀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讀者都喜歡他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少遊卻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受東坡先生的牽連,加上自己柔弱的性格,很早既離開人世。與其相比,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18歲就外出闖蕩,還創立了長調慢詞,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