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願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這首瓊瑤所寫的《在水一方》哀婉美麗,其韻味與《蒹葭》如出一轍,儼然是一首現代版的《蒹葭》。這首歌以鄧麗君所唱尤為好聽,得其意境,其歌聲如清泉涓涓流淌而出,值得我們一聽。
《蒹葭》這首詩中描繪出一幅唯美的畫面,在蘆葦生長的季節,蒹和葭都生長得十分茂盛,晶瑩的晨露凝結為晨露,所思念的那位女子在水的一方。將思念轉接到可視的畫面,將情感藏匿在蒼蒼的蒹葭中,於是畫面的美融入了思念的美,像歌聲一樣哀婉美麗,動人心扉。
白雲之下,蒹葭隨風搖曳,倒影在漣漪陣陣的水面上,婆娑而舞。美麗的姑娘遙站在水的彼岸。遠遠地透過叢叢蒹葭,我能夠看到你綽約的身影,卻不能伸手觸及你的臉龐。像鏡中花,水中月般,無奈與悲涼。
望而不得到的愛,縹緲而虛幻;看得到花的美,卻觸不到花的香;感覺到月的美,卻只留下觸水的微涼。這世界上有太多的愛情,相思的愁苦,默默地埋藏在心底。這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的意境很相近。
其實這種鏡中花,水中月的愛情,就脫出於這首《蒹葭》。雖然全詩反覆的變詞,吟詠,將同一種情感反覆的表達,無疑加深了愛的不可得的悽涼落寞,與心底的思念煎熬。同樣的這樣的愛,難以得到回應;不過同樣的這或許是另一種愛的祝福,這樣的愛就是看著對方最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