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那些年,你記憶中的春節,是怎樣的味道?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曾經的童謠,記錄了傳統年俗的年味兒。如今時代在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傳統的過年體驗也隨之淡化,但形式無論怎麼演變,歸家團聚的人們圍坐在一起辭舊迎新,享用餐桌上豐富的美酒佳餚,依然是中國人春節文化中最重要的儀式感。
中國人的春節裡都吃些什麼?
這些「年味」都有什麼講究和寓意?
請跟隨湖南國際頻道《世界潮我看》的鏡頭,去探一探究竟。
餃子——招財進寶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是中國南北方家家戶戶都必不可少的年味。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很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瀋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新疆的馬肉餡餃子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
餃子與「交子」諧音,意味著更歲交子。其形狀又像元寶,寓意招財進寶,包餃子就意味著包住福運,以寄託人們對新年的祈願。過春節吃餃子更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餈粑——豐收喜慶
餈粑,象徵著豐收、喜慶和團圓。過年前打餈粑,是中國南方許多地區的習俗。
農曆12月,湖南婁底紫鵲界梯田的糯稻早已收割完畢,老屋木甑內飄出陣陣糯米香。「我們要過年了,餈粑是自己打的,糯米是自己種的,比外面的餈粑要好吃些。」正在蒸糯米的老漢望著鏡頭喜滋滋地說。
柔軟細膩的餈粑,無論是油煎、火烤還是水煮,都是過年宴席中必備的佳品。
湯圓——團團圓圓
和餃子一樣,湯圓也是逢年過節極富儀式感的一種食物。
寧波慈谿人習慣把湯圓叫做湯糰,寓意家庭和美、團團圓圓。豬油芝麻是當地比較常見的湯圓餡,還有一種上尖下圓的雞油餡湯圓,它有一條細細的小尾巴,隱含著「出頭」、「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
一碗熱騰騰的湯糰,端上來就讓人一陣心動,一口下去,軟糯香甜,家人共同品嘗的場面,就是最溫馨的春節縮影。
糕點小吃——家業興旺
許多廣東人過年日程的首項任務,就是炸煎堆。俗話說「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炸煎堆、炸油角,是廣東人的年味。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除此之外,還有蛋散、糖環、糖冬瓜、蘿蔔糕等十餘種新年糕點。
當然,年味對於中國人來說,年味遠不止糕點小吃這麼簡單。這個被所有中國人認定的團聚之日,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的氛圍。團圓飯因此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味道。
腊味——萬家幸福
新年喜慶隆重的氛圍往往從殺豬宰羊開始,為了慶祝團圓,家人會準備最豐盛的菜餚迎接在外漂泊的遊子。
湘西,是湖南較早進入冬天的地域之一。每年冬至過後,湘西人就開始準備殺年豬、燻臘肉了,這是當地家家戶戶整個冬天裡的頭等大事。
臘肉的製作一般都由村裡的老人們操持,從燻臘肉的第一套工序開始,到年關的一個多月裡,帶著團圓的期盼,在灶頭柴火細緩持久的煙燻下,湘西人最鍾愛的腊味就這樣悄然生成。無論兒女離鄉多遠,等到一家團圓之時,臘肉依然是子女們最鍾愛的美食。
雞——大吉大利
除了腊味,團圓的豐盛菜餚裡也少不了一道雞。雞通「吉」,寓意吉祥,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雞的製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白切雞、大盤雞、黃燜雞、口水雞……而湖南新化的穇子粑蒸雞,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是過年進補的上等菜品。
穇子是一種粗糧,如今已少有種植。當地有句俗話:「沒吃過穇子不知道粗細」。穇子粑口感粗礫,相比細加工的糧食,它的口感接近穀物原始的味道。
選2斤重的三黃雞,退毛去內臟,切成兩指寬的雞塊,放油,大火炒去雞中的水份,放適量鹽和薑片,小火炒至雞皮帶黃,放少許白胡椒粉,出鍋。「九」諧「久」;「雞」諧「吉」,九個穇子粑配上一隻雞,放入蒸爐約十分鐘,一道寓意「吉祥久久」的穇子粑蒸雞便成了喜迎新年的最好祝願。
魚——年年有餘
喜慶吉祥,年年有餘。團圓飯裡,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
魚品類繁多,做法五花八門,清蒸、紅燒、糖醋、醬汁、水煮、烤魚、酸菜魚、魚凍……吃在中國人的智慧裡,創造的潛能被無限放大。
湖南傳統名菜剁椒魚頭,以剁辣椒的「鹹」、「鮮」、「辣」沁入魚頭,風味獨具一格。鮮紅的剁辣椒與魚頭同蒸,火辣辣的紅剁椒覆蓋著白嫩的魚頭肉,色香味俱全,因此這道菜也被稱作「鴻運當頭」、「開門紅」,是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寓意菜。
紅燒肉——紅紅火火
紅燒肉,寓意紅紅火火,富裕十足,是團圓飯裡常見的菜式。一塊紅燒肉大小剛好一口,滿足著一家大大小小的味蕾。
好的紅燒肉,對其色、香、味、形極其講究。之所以為紅色,與它的另一種配料白糖分不開。如何將糖色與肉完美融合,使整道菜油而不膩,顏色紅橙發亮,便是考驗廚師神奇老道的手法所在。
本期節目邀請了湘菜大廚親授秘制紅燒肉的烹飪方法,如果你也想做出大廚水準的紅燒肉,那可一定不要錯過我們的《世界潮我看·年味》喲!
羊肉——吉祥如意
同樣,羊肉在新年餐桌上的地位也不可忽視。
羊同「祥」,寓意吉祥如意。在新疆烏魯木齊,一道表皮焦黃、香味四溢、鮮嫩多汁的烤全羊,讓年味划過味蕾,溫暖而滿足。
在新疆阿勒泰草原,這裡的哈薩克族牧民逢年過節,會製作一種美食——納仁。將上等的羊肉切大塊,放入涼水鍋裡開始加熱煮沸,加入鹽、土豆、胡蘿蔔,用文火慢煮兩個小時,保持羊肉的軟嫩。在濃香的肉湯中下入皮帶面,待煮熟後,連湯帶面澆在羊肉上,上面再灑一層洋蔥,連肉帶湯 帶面 帶洋蔥攪拌在一起,一道飽腹而美味的佳餚便出鍋了。
夜幕四合,家人圍坐,一場豐盛的晚宴溫暖著家人的胃。
火鍋——紅紅火火
火鍋作為四川乃至全中國的飲食文化特色,麻·辣·鮮·香,吃的都是中國人的智慧。一道熱氣騰騰的火鍋,讓喜慶團圓的氛圍溫暖到極致。
而川派火鍋給人的感覺就是火辣辣,紅彤彤。其底料豐富,川椒、香草、丁香、八角、桂皮等等,辣而不燥,麻而不膩,風味厚重,久食不膩。
「新年之夜團圓飯,家宴合餐共品嘗」。濃濃年味裡,因為家人的團聚與食物的美好而顯得格外的溫暖。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本周三、周五晚21:30《世界潮我看》,總有一款是屬於你的「年味」!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編輯/李蕾蕾
文案/李蕾蕾
視頻/夏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