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神曲》版本,是被這位老先生翻譯的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這位教授是誰呢?他就是著名翻譯家田德望教授。

田德望是我國德語文學和義大利文學研究的老前輩,1909年出生於河北省順平縣一個農民家庭,曾在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習,後留學義大利和德國,學成回國後一方面在大學任教,同時進行翻譯工作。他是中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文學作品的翻譯家,又是我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神曲》的翻譯家,田譯《神曲》始於80年代中期,那時他已70多歲,經過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田譯《神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除在我國文化界得到高度評價外,還得到義大利政府的高度評價。2000年10月,田德望病逝於北京。

《神曲簡介》:

長篇史詩《神曲》(約1307—1313)是世界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偉大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國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給中古文化領域以藝術性的總結,也隱約可見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其作者但丁 (1265—1321)是義大利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開拓者之一。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筵席》《論俗語》和《帝制論》等。

田德望

田德望簡介: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定縣人。義大利語和德語文學研究家、翻譯家。早年留學義大利和德國。1940年開始從事教學工作,先後任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85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曾參與編寫《德國文學簡史》《歐洲文學史》《德漢詞典》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分冊之義大利文學條目。主要譯作有《凱勒中篇小說集》《綠衣亨利》《神曲》等。曾獲魯迅文學獎彩虹翻譯獎、義大利國家翻譯獎;由於他在但丁研究中的傑出成就,1999年受義大利總統接見並獲「總統一級騎士勳章」。

《神曲》是田德望先生從義大利語直接譯成漢語的,譯文精良,注釋尤其詳密,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田先生於七十三歲高齡的1982年開始研究和翻譯《神曲》,中途幾次因病輟筆,但他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八年嘔心瀝血,最終在2000年8月將《神曲·天國篇》譯完,兩個月之後的10月6日,田先生與世長辭。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神曲》的時間跨度也長達十一年:《地獄篇》出版於1990年1月,《煉獄版》出版於1997年4月,《天國版》出版於2001年5月,分別由三位責任編輯先後編發。

 

《神曲·地獄篇》,收錄於「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即「網格本」),1990年出版

《神曲·地獄篇》和《神曲·煉獄篇》,1997年出版

《神曲·天國篇》2001年出版

《神曲》,收入「名著名譯插圖本」,2002年出版

《神曲》,精裝一卷版,2002年出版

《田德望譯文集》,包括《神曲》、《綠衣亨利》(上下)和《凱勒中篇小說集》,2014年出版

《田德望譯神曲》,收入「中國翻譯家譯叢」第一輯,2015年出版

《神曲》,收入「名著名譯叢書」第三輯,2018年出版

《神曲》譯本序節選和譯後記全文:

但丁是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偉大詩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他評價很高,馬克思還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詩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經譯成許多種文字,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早在清朝末年,我國即有人知道但丁和他的《神曲》。譯者的朋友山西大學常風教授來信說,最早提到但丁和《神曲》的,是錢單士釐所著《歸潛記》(1910)一書(湖南人民出版社將此書與作者另一著作《癸卯旅行記》合為一冊,收入《走向世界叢書》,於1981年重新出版),隨後就把書寄來。錢單士釐是我國最早譯《神曲》者錢稻孫先生的母親,她的丈夫任清朝政府駐意公使。她在羅馬期間留心異邦的政教、文化、藝術,《歸潛記》一書詳細記述她的廣博的見聞。在有關彼得寺(即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記述中,謂寺內有教皇保羅三世墓,「墓基四女石像,曰『富裕』,曰『慈悲』,……曰『謹慎』,曰『正直』。……『謹慎』像又酷肖義儒檀戴(即但丁),有『彼得寺中女檀戴』之稱,……」;在有關彼得寺墓室內各代教皇棺的記述中,還提到《神曲》和其中的人物:「婆尼法爵八(即卜尼法斯八世)棺殘片,有銘曰:『其來也如狐,其宰政也如獅,其死也如犬』。義儒檀戴所著《神劇》(即《神曲》)書中,清淨山(即煉獄山)凡九重,最下一級,遇婆尼法爵八,即指此人。譏與歟,抑恕之歟?(譯者按:此處著者誤,《神曲•地獄篇》第十九章中預言卜尼法斯八世死後要入第八層地獄第三「惡囊」受苦)……曰尼哿拉三(即尼古拉三世)棺:……檀戴《神劇》中所見首入火坑中,足露火焰外者,即指其人。」(譯者按:此處所說的刑罰也和但丁詩中有出入)這些記述雖不盡翔實可信,但在當時能注意及此,已是難能可貴。

錢稻孫先生幼年隨父母僑居羅馬,當時即讀《神曲》原文,歸國後,陸續將第一、二、三曲譯為騷體,於一九二一年但丁逝世六百周年之際,用《神曲一臠》的標題,發表在《小說月報》上,一九二四年出單行本,為《小說月報叢刊》之一,譯文典雅可誦,注釋較詳,可惜後來擱置未續。

譯者在中學學習時,通過錢譯《神曲一臠》,初次得知但丁的名字和他的《神曲》。進大學後,閱讀了英譯本,對這部作品發生了興趣,後來學了義大利語,逐漸領會到原作的韻味,興趣隨之日益濃厚。多年以來,就有翻譯這部世界名著的志願,由於種種主觀和客觀原因,一直未能實現,遲至一九八三年秋,其他工作告一段落,在朋友們的熱情鼓勵和支持下,才著手試譯《地獄篇》。剛動筆時,感到困難重重,力不從心,產生了失敗主義情緒,後來,在翻譯實踐過程中逐漸克服了這種思想障礙。

翻譯《神曲》的先決問題是:譯成詩還是譯成散文?譯者對此曾考慮很久,也問過朋友們,大家意見很不一致,最後,自己決定譯成散文,因為,就主觀條件來說,譯者不是詩人,而《神曲》卻是極高的詩,如果不自量譯成詩體,恐怕「畫虎不成」,使讀者得到錯誤的印象,以為但丁的詩也不過爾爾。義大利有句俗話:「traduttore-traditore(翻譯者—背叛者)」,譯者不願這句俗話在自己身上得以證實。就客觀條件來說,《神曲》全詩都是用「三韻句」寫成的。漢語和義大利語屬於不同的語系,詩律也根本不同,中國舊體詩沒有與「三韻句」相當的格律。錢稻孫先生用騷體譯《地獄篇》前三曲,但押韻格式不依照《離騷》,而力圖「傚其韻之法」,開端譯得很好:「方吾生之半路,恍餘處乎幽林,失正軌而迷誤。道其況兮不可禁,林荒蠻以慘烈,言念及之復怖心!戚其苦兮死何擇,惟獲益之足諮,願縷其所歷。」但是第二曲和第三曲的譯文,並沒有再嚴格依照這種格式押韻。不僅如此,《神曲》每行一般都是十一音節,錢譯則每行少者六個字,多者十三四個字,遠不如原詩韻律嚴整勻稱。錢先生通曉義大利文,對《神曲》和中國舊詩都很有研究,他的翻譯實踐說明,把《神曲》譯成舊體詩是不易成功的。譯者無此文學素養,譯成舊體詩非自己能力所及,當然不敢一試。

那麼,可否把《神曲》譯成新體詩呢?譯者面對的事實是:《神曲》是格律嚴整的詩,而中國新詩的格律沒有定型,譯時苦於無所遵循。如果按照「三韻句」的格式押韻,原詩的韻律(抑揚格、音步等問題)應如何處理?如果不按照「三韻句」的格式押韻,那麼,應當依照什麼格式呢?譯者對此感到困惑。因此,決定就自己力所能及,暫把《神曲》譯成散文,等將來新體詩的格律問題解決後,我國出現既有詩才而又通曉義大利文的翻譯家時,再把這一世界文學名著譯成詩體。

在考慮用詩體還是用散文體時,譯者曾借鑑於一些英文和德文譯本。英語和德語雖然與義大利語同屬印歐語系,但義大利語元音較多,適於用「三韻句」寫詩,英語和德語就不大適合這種格律。用「三韻句」寫成的英文詩最成功的作品,是雪萊的《西風頌》(1819),全詩五節,共七十行,算是較長的抒情詩,但和《神曲》的篇幅相比,差得很遠。英、德翻譯家也有用這種格律譯《神曲》者,他們步武前賢,刻意求工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然而,對照原文細讀,就會發現,他們為使譯文合乎格律,往往削足適履或者添枝加葉,前一種作法有損於原詩的內容,後一種作法違背原詩凝練的風格。譯成抑揚格無韻詩(blank verse)的譯本,如美國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的譯本(1865),由於不受韻腳束縛,這種缺點出現很少。而完全擺脫格律束縛的散文譯本,如美國但丁學家諾爾頓(Norton)的譯本(1891)和辛格爾頓(Singleton)的譯本(1970),則尤為忠實可靠。這些事實堅定了譯者採用散文體的信念。

不言而喻,把詩譯成散文等於用白水代替存放多年的美酒,味道相差甚遠。譯者的目的僅在於使讀者通過譯文了解《神曲》的故事情節和思想內涵,如欲欣賞詩的神韻及其韻律之美,就須要學習義大利語,閱讀原作,因為,正如但丁所說的話:「人都知道,凡是按照音樂規律來調配成和諧體的作品都不能從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而不致完全破壞它的優美與和諧。這就是為什麼荷馬不能像希臘人流傳下來的其他著作那樣從希臘文譯成拉丁文的原故。這就是為什麼《詩篇》中的詩句沒有音樂性的和諧之美的原故;因為這些詩句是從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又從希臘文譯成拉丁文,在第一次翻譯中,那種優美就消失了。」(《筵席》第一篇第七章)

——選自《神曲》譯本序,田德望先生於1987年2月撰寫

為在有生之年如願譯完《神曲·天國篇》全書,我接受了朋友們的勸告,先譯正文再作注釋。待譯完正文開始作注時,果因年邁體弱,視力衰退,工作難以為繼。此時,一位義大利友人推薦吳淑英女士做我的助手。吳女士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了三十多年,是一位資深的義大利語言學者,曾留學於羅馬大學,選修過義大利文學課程。她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高尚的敬業精神,在《天國篇》的審讀、校訂和注釋中與我密切合作,並獨立完成本篇第七至二十九章的注釋以及本篇全部插圖的說明文字。對她的奉獻精神和友好情誼,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神曲》(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和《天國篇》)的翻譯和出書過程長達十餘年,現在才終於全部完成。在此,譯者對企盼早日見到《神曲》全貌的讀者表示歉疚;對給予這項工作以大力支持和幫助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大學外語系以及各界同行和朋友深表謝忱並致崇高敬意。

——《神曲》譯後記,田德望先生於2000年8月撰寫

相關焦點

  • 《〈神曲〉版本收藏》與名著一起不朽
    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 在圖書出版中, 《神曲》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講究的出版物之一。日前,詩人高星著作《 〈神曲〉版本收藏》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高星收藏的不同時期、不同語種的《神曲》版本。
  • 誰引但丁入中國,誰第一個翻譯了《神曲》?
    [……]我想這位青年,飄流異域,臨睨舊鄉,憂國如焚,回天無術,借雕蟲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不過與老夫當日同病相憐罷了。著名學者馬君武也對但丁和《神曲》感興趣,1907年1月他在《復報》上發表了一首古體詩,為詩人高劍公祝賀新婚,他在詩中用了但丁因思戀貝雅特麗齊而作《神曲》的典故:「羅馬詩豪說但丁,世間童孺皆知名。自言一卷歡神曲,吾婦煙時披裡純。」作者在詩中所用的「但丁」這個譯名流傳至今,成為中國人對這位義大利詩人的統一稱呼。
  • 那位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的老教授是誰
    「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他是誰呢?他就是著名翻譯家田德望教授。他是中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文學作品的翻譯家,又是我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神曲》的翻譯家,田譯《神曲》始於80年代中期,那時他已70多歲,經過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田譯《神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除在我國文化界得到高度評價外,還得到義大利政府的高度評價。2000年10月,田德望病逝於北京。
  • 西川漫談《神曲》:但丁的《神曲》究竟有多偉大?
    作者|西川摘編|張進《〈神曲〉版本收藏》,作者:高星,版本:中國華僑出版社 2020年8月完全沒有想到還要發言,完全沒有準備。在今天談論《神曲》,談論但丁,似乎都太奢侈了。會有點坐不穩,我的天哪,都「後現代」了。
  • 「翻譯大師」許淵衝:86歲患癌,被斷定只有7年壽命,如今已99歲
    雖然他的讀書經歷讓人敬佩,但真正讓人佩服的還是這位大師的翻譯功底。據記載,這位大師從事翻譯工作長達60餘年,他的作品涵蓋中英法等各種語種。更讓人驚嘆的是,這位大師居然敢於挑戰中國古詩英譯,並且一生都集中於此。
  • 「血洗」B站的神曲,若你聽過4個以上無疑即是大佬
    曾「血洗」B站的神曲,你還記得幾個?你聽過4個?即是大佬無疑。《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主題曲《only my railgun》《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此部經典的日漫作品我想在此就不消多言了吧,炮姐御坂美琴依附著字幕君無釐頭翻譯的一句「請正面上我」而大火特火,火的不止是出自此部動漫的金句臺詞,此番的主題曲一樣讓人不能自休。
  • 「血洗」B站的神曲,如果你聽過4個以上無疑就是大佬
    曾「血洗」B站的神曲,你還記得幾個?你聽過4個?就是大佬無疑。《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主題曲《only my railgun》《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此部經典的日漫作品我想在此就不用多言了吧,炮姐御坂美琴憑藉著字幕君無釐頭翻譯的一句「請正面上我」而大火特火,火的不止是出自此部動漫的金句臺詞,此番的主題曲同樣讓人慾罷不能。
  • 周末閱讀——《神曲》
    子龍--《神曲》.mp309:09來自南安市廣播電視臺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義大利詩人但丁創作的著名長詩《神曲》。但丁即成長、生活於這一背景下,他在1307至1321年間創作了《神曲》。作品即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對中世紀神學籠罩下蒙昧主義的質疑,以及執著地追求真理的精神,透露出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神曲》在敘事結構上採用了典型的中世紀文學類型,以旅途和視野貫穿全文,只是他的旅途分別是地獄、煉獄和天堂。
  • 2014十大洗腦神曲完整榜單 走紅神曲強行洗腦
    2014十大洗腦神曲紅啦!過來這裡找到你心中隱藏起來的強大震撼力吧。  大張偉的《胡擼胡擼瓢兒》、至上勵合的《鴨梨大》、王蓉的《小雞小雞》,再加上之前筷子兄弟的《小蘋果》、約瑟翰·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以及素人網絡DJ蕭小M的《小雞嗶嗶》……當下的樂壇基本已經被各路「神曲」所壟斷。
  • 這首國風神曲翻譯成英文是什麼樣的?
    今日芒種一起來聽一首國風神曲~芒種(來聽騰格爾老師版的~)中文原唱:音闕詩聽/趙方婧英文翻譯:黃元軍(湖南師範大學)My hurry falling from the branches newly-born於鮮活的枝丫凋零下的無暇Was the price of telling
  • 神曲爆於快手
    聞歌起舞,欲罷不能。就《少年》的傳唱度看,它已然成為2020年的第一首神曲,成功接過了2019年快手神曲《野狼disco》的槍。時髦的朋友,《少年》咱可以哼起來了! 但學歸學,躁歸躁,別拿神曲開玩笑。《橋邊姑娘》《野狼disco》《少年》等作品相繼爆紅,充分說明一個重要問題:神曲變了。
  • 2014十大「洗腦神曲」:《小蘋果》引正能量討論
    自龔琳娜的《忐忑》後,洗腦神曲層出不窮,最近,本報《娛周刊》結合眾網友觀點評選的2014十大洗腦神曲也出爐了。這一大撥的走紅神曲,一個比一個賣萌,一個比一個「腦殘」。所謂「洗腦神曲」就是讓你聽了一遍就忘不了的反覆洗腦式的歌曲,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洗腦神曲」,借問你聽過幾首?
  • 抖音十大神曲歌名2020 抖音洗腦神曲排行榜出爐2020
    抖音上的歌曲非常的多,也非常的好聽,本文整理匯聚抖音十大神曲(含2019抖音十大神曲、2020抖音十大神曲、抖音紅歌排行榜30首),相信有很多你也聽過了,估計還不知道歌名吧,那麼,接下來這個給你答案。
  • 有哪一首火影神曲打動過你?
    這麼多年,有哪一首火影神曲打動過你?火影用了十多年的跨度,走向完結 ,貫穿了最好的時光,最濃墨重彩的記憶.太多的回憶,有一首神曲卻寫盡了火影世界中的悲歡離合,道不盡紅塵情與無奈,諸多不得已, 就像是《五月雨》~五月的雨纏綿不盡欲言又止,訴不盡的是幾代火影的夢,淅淅瀝瀝,在五月雨的插曲裡漸變漸濃激蕩昂揚.
  • 說起動漫神曲你會想到哪些?這些動漫神曲讓人慾罷不能!
    動漫中的神曲,相信大家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就是那幾大神曲,核爆神曲,拔劍神曲,xi毒神曲……在比如所有人都會喜歡的《紅蓮的弓矢》《secret base~你給我的所有》……二次元國歌《鳥之詩》反正ACG中好聽的歌要多少有多少,是不是?要說我喜歡哪些?
  • 餘中先:鄭克魯先生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
    鄭克魯於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共出版18部著作,近20部譯作,是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成就的為數不多的翻譯家之一。 9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通過電話專訪了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在電話中,這位和鄭老相識35年的翻譯家哽咽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實在不容易,希望鄭先生走好。」
  • 相聲界寶字輩老先生也愛玩直播!首秀竟無意中透露了一次演出奇遇
    如今健在的寶字輩老先生中,九爺是最年輕的一位。當年他還是中國首位給十世班禪說過相聲的藝人。上個世紀60年代,常寶豐在幹部俱樂部曾多次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演出。不過,令他記憶深刻的還是有一次給十世班禪說相聲。作為藏傳佛教的領袖,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為解放西藏,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出過卓越貢獻。有一次他受邀欣賞文藝匯演,當天的節目單裡就有常寶豐的相聲。
  • 這位崇明翻譯家,牛!
    1988年大學畢業,沈錫良在上海一家企業工作,從事科技德語翻譯。業餘時間,他閱讀了大量德語文學原著,嘗試翻譯一些短篇小說。「真的動起筆來,才知譯事艱難。」兩年後,一篇在他自己看來很稚嫩的譯作在《當代外國文學》雜誌上發表,但這也讓沈錫良覺得「離文學翻譯的夢想更近了」。第一個委託翻譯合同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 日語幼兒神曲舞蹈
    日語幼兒神曲舞蹈。
  • 澤塔奧特曼:第8話暴露驚天細節,為何有人認為老先生是阿斯特拉
    負責整修裝備的老先生是誰?也正是因為第八話,很多人都紛紛猜測片中的老先生,其實也是一位奧特曼,而且還是一位存在感並不是很高的奧特曼,這個人就是雷歐的弟弟阿斯特拉,可能大家聽到後會被這大膽的猜想給嚇到,但之所以有人這麼說也不是空穴來風,我們知道這位老先生原本就有些神秘,而且在《澤塔奧特曼》公映之前,官方發布的人物介紹中就講到了他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