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測繪學會 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1期
10月22日,中國移動在蘇州舉辦了主題為「5G新基建·智駕新未來」的5G自動駕駛峰會,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鬥高精定位」系統,啟動了國家5G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在高精度定位分論壇上,中國移動發布了「OnePoiNT」高精度定位產品及應用示範,同期還發布了高精度定位生態合作「縱橫」計劃,著力建設開放統一的合作平臺,與夥伴深度協同、相互賦能,建立和共同繁榮高精度定位產業生態。
在發布「OnePoiNT」高精度定位產品時,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移上研院」)副總經理黃剛表示,2019年10月起,中國移動依託數百萬個通信基站和北鬥衛星,著力開展基於5G+北鬥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5G+」能力優勢,結合AICDE等新領域技術積累,推進PNTC(定位、導航、授時、通信)能力建設,搭建高精度定位系統;同時面向差異化市場需求,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服務產品開發、解決方案定製及應用示範落地,集中構建亞米級至毫米級定位及短報文通信能力。
帶著巨大「流量」而來的中國移動,他們將為這個行業帶來什麼?相比現有的多家位置服務提供商,他們又有何獨特的優勢?如果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那麼5G+北鬥又將帶來哪些改變?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黃剛。
5G+北鬥,全球最大的高精度定位網誕生
作為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品牌價值和市值排名前列的電信運營企業,中國移動連續19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列居第56位;連續15年在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中獲A級。
中移上研院是中國移動面向智慧交通產業提供信息化產品、服務、方案的窗口,負責中移定位、地圖、導航等服務能力的運營,負責車聯網、飛聯網等平臺運營。中移上研院下的中移智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智行」)已具備工業與信息化部授予的衛星通信業務運營許可,並於近日獲得了自然資源部批准的大地測量甲級資質、網際網路地圖甲級資質,可對外提供衛星定位測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位置數據服務。
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移動已開通5G基站超35萬個,全國通信基站數超過480萬個。依託豐富的移動通信基站資源,中國移動計劃融合自然資源部已建成的數千國家衛星導航基準站,構建全球最大的高精度定位網。
記者:
中移上研院成立兩年多時間,從最初的專注大交通,發力車聯網,到現在轉向高精度定位與自動駕駛,公司是怎樣快速決斷,進行戰略調整的?
黃剛:首先,進入5G時代後,中國移動非常重視整個行業的信息化應用和信息化轉型。中國移動也成立了中移上研院,希望運用5G為各行各業的信息化發展服務。
其次,我們在耕耘車聯網和大交通行業時發現,通信、導航、時空的一體化,實際上是推動這個行業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面向未來整個交通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中國移動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唯一運營商,也與自然資源部籤訂了全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基於此,在挖掘自身能力的同時,我們希望能為各行業進行信息化賦能。
記者:
公司是在什麼契機下進入高精度定位行業的?
黃剛: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系統基礎設施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而5G與北鬥的技術融合,將實現萬物互聯和精準協同,向社會提供高可靠的時空信息服務。近年來自動駕駛、無人機等各新興行業對高精度定位、精準導航等時空信息需求旺盛,如何推進北鬥的應用,尤其是如何為9億移動用戶、6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相關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和感知,這是中國移動作為一個央企的責任。
同時,我們認為北鬥蘊藏著一個巨大的應用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藉助中國移動的能力,能夠助推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各行業信息化發展,提升廣大用戶的信息化應用,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也得到了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的認可。
記者:
與其他位置服務提供商相比,您認為中國移動具有怎樣的特點或優勢?
黃剛:我們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第一,在多年的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中,我們的網絡覆蓋全面可靠,並且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運行經驗。
第二,與自然資源部深度合作,使用國家基準站數據,尤其是國家框架站網數據,與中國移動的基站定位技術相結合,可全面提升網絡覆蓋範圍和精準度,服務更可靠。
第三,通過中國移動的通信網絡和北鬥定位網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依託中國移動全國480萬個2G/4G/5G移動通信基站資源,運維質量高,提供電信級7*24小時高穩定可靠的服務等級保障。這也體現了我們建設、運營和維護的能力,這是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第四,作為央企,我們要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提供通導一體化(通信+定位)網絡服務和利用基站ID保護用戶隱私上主動作為,專網傳輸,保證用戶位置數據安全。
這幾方面的優勢整合起來,我們相信能夠生產優秀的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各行各業的北鬥應用,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
起點:高精度定位與自動駕駛
以自動駕駛與高精度定位作為起點,中移一出場就顯示了其強大的能力與雄厚的實力。
現在,中國移動的「5G北鬥+高精定位」系統可通過5G網絡實時提供亞米級、釐米級、毫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構建全天候、全天時、全地理的精準時空服務體系,用於車輛管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自動泊車等交通領域,賦能數字社會發展。
蘇州5G車聯網城市級驗證與應用是中國移動聯合蘇州市政府啟動的國家首批、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個5G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將建成全國首批城市級的5G車聯網應用,改造5G智能網聯道路224.75千米,支持百萬級設備或千萬級數據並發,實現20萬以上接入用戶及150個應用場景。同時,中國移動還發布了可落地的5G自動駕駛五大應用場景。
為進一步實現5 G賦能自動駕駛,中國移動制定了10 November 2020右圖為中移(上海)「3+1+N」拓展策略,即三張精品網(5G蜂窩網、高精度定位網和車路協同網)、一個核心平臺(智慧交通平臺)、N個應用場景,持續推動自動駕駛在我國快速落地,在全球保持領先。
記者:
中國移動接下來會有哪些大「動作」?
黃剛:在10月22日峰會上,中國移動不僅發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鬥+高精定位」系統及商業運營模式與相關的技術、產品,我們還發布了高精度定位生態合作「縱橫」計劃,也就是通過技術聚焦、項目牽引,沉澱能力、擴大生態合作夥伴圈;深入用戶、穿透場景,在重點行業規模化打造應用生態;同時,聯合高校院所、行業專家、開發者及AICDE夥伴,積極開展新技術布局、新場景挖掘及新合作建立,充分激活開放生態潛能,繁榮整個時空信息產業。
從行業層面來說。5G+北鬥屬於物聯網應用,大量應用了包括晶片等多項技術。為了給客戶帶來更有價值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用戶的需求設計、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當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樣的解決方案與產品,5G是面向每一個行業的,而中國移動「優專尊」的網絡架構與之相配合,根據客戶需要,我們可實現非常靈活的網絡匹配,我們的服務也能夠實現「優專尊」級。
技術層面上,我們也一直在積極探索。比如5G模組和北鬥晶片的搭配,特別是手機終端,我們也在積極推動業界實現二者的整合。屆時,每一個物聯網的終端,至少在中國推出的每一個服務一定是帶有北鬥服務,我們認為這是可以大力推動的一件事情。
同樣在技術層面,中國移動獲批了國家北鬥三號短報文的服務功能,已實現短報文與行動網路的互通。除了傳統的報文本身,它也適應於衛星網際網路類應用。在部分移動信號未覆蓋區域或情況下,通過短報文實現物聯網信息的上傳和控制,同時與5G網絡進行關聯,信息可以實現互通,這也將為今後衛星、網際網路的應用和服務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不論是在市場上,還是技術上,中國移動一直在推陳出新,希望將5G與北鬥結合得更加緊密。
記者:
5G+北鬥高精度定位產生的數據量必然是非常大的,如何保證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
黃剛:中國移動一直非常注重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
對中國移動每天產生海量的通信數據,我們進行了非常嚴密的數據安全與隱私管理保護,也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認證。現在,對於和地理位置數據的管理與保護,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面對有些應用要求用戶上報高精度定位信息,我們考慮是否可以通過數據優化,先上報用戶定位精度不那麼高的信息,以保證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
全面開放定位服務後,必然會涉及到用戶隱私問題,我們會與各類應用服務商一同探索,一步一步嘗試。與數據安全、用戶隱私有關的工作,要格外慎重,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作為平臺商,我們也會對運營商提出要求,保證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
記者:
據悉,中移上研院70%的人員為研發人員,公司中的哪些技術創新在不斷推動企業發展,可否舉例說明一下?
黃剛:中國移動進入這個行業的時間並不長,現在還在初創階段。但是對於這個行業,中國移動非常重視,先後成立了中移智行、中移上研院,到兩個公司內部整合,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力量。現在,公司人員7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60%以上的人員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都匯聚在這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整個行業發展面對的技術難點。
比如定位與通信相結合的關鍵技術,像剛才提到的北鬥晶片和5G模組整合的探索,兩者整合,實現低功耗、低成本應用,進而能快速實現在手機端的大規模應用。
在平臺技術層面,如何進一步融合解算功能與5G網絡架構,將5G架構中的邊緣算力賦能解算功能,特別是如何把收斂速度進一步加快,如何把終端成本降低。在2019年,我們已經進行了一些探索,在武漢經開區,當時最大的自動駕駛示範區中完成的實驗,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應用與技術,我們希望能夠為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如何利用豐富的移動基站資源和邊緣計算技術,有效解決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在地質災害監測中覆蓋率不足的問題,我們現在也有一些試點,再結合北鬥衛星的短報文,看能否實現地災監測的全面服務、全面覆蓋,降低成本。
在自動駕駛項目上,我們在全國的多處自動駕駛的示範區項目都應用到了高精度定位網絡。近期,中國移動還參與了自動駕駛的C-V2X「新四跨」(跨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平臺)測試。雖然才剛起步,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網絡布局的全面完成,我們的工作將更為深入、全面。
巨頭入局:變革傳統產業鏈與共同發展
有人形容,中國移動此舉相當於踏進了兩條河流,也就是自動駕駛和高精度定位。以其巨大體量與自帶流量,加之與政府單位、合作夥伴所進行的生態建設,其應用必然不會局限於以上兩方面。
5G+北鬥或者說通訊+北鬥所能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功能,在測繪、建築、水利、工程、城市管理、交通、地質災害、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各個行業,都將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中國移動各方面能力,必然能將其服務迅速拓展到其他更多行業,其提供的位置服務將對這些行業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甚至顛覆性的改變。
記者:
除了自動駕駛,在推進5G+北鬥在其他行業的應用,有哪些新思路、新布局?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黃剛:從某種角度來看,位置服務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核心要素,此前並沒有一種適當的方式讓普通用戶感知。能否通過大眾的應用與服務,讓5G+北鬥這樣一個專業的領域能力被挖掘出來,讓每一位普通用戶感知服務,真正惠及每一位用戶。
在To B領域,我們認為高精度位置服務能夠服務於各行各業,但如何將時空信息在各行各業中進行標準化推廣,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做。可控的成本、服務、標準,這三個方面目前在各個行業中還存在較大差異。位置服務在地理信息行業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但進入其他行業就會發現,其他行業的需求和以往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這也是我們所具有的一個比較大的優勢,通過整合和統籌不同需求,進一步運營和匹配,最後達到一個統一的運營服務標準。
具體而言,中國移動以「通信+導航」一體化服務為切入點,擬將高精度定位服務推廣到所有的手機終端和物聯網終端。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手機:高精度定位終端正在逐漸向小型化、輕量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發展,北鬥導航應用正在逐漸走入社會民生。中國移動可以利用GNSS高精度定位+通信基站定位,在手機上實現亞米級定位,使駕駛導航、位置分享等變得更高效精準,打車再也不會出現車找人、人找車的情況。
地質災害監測:根據地質災害影響區域結合運營商信令大數據,可對區域內人員信息進行精準分析,將預警信息靶向推送,實現指定人員和流動人員全覆蓋;並且通過位置信息加強地質災害撤離避讓期間人員動態管理,有效避免二次人員傷亡。
共享單車:在共享單車上實現亞米級定位,方便單車定位、位置監管、運營運維。
還有,無人機、農機等產業應用,都是5G+地理信息的應用重點。
記者:
會對某些傳統行業、產業產生顛覆性改變麼?
黃剛:中國移動一直有個觀點,加入某行業,要實現共同發展。這很容易理解,中國移動本身就有9億的移動用戶、6億的網際網路用戶,這些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當我們加入某行業,便可為這些用戶提供一項新的服務,相當於我們將機會與所有人共享。
中國移動一直強調,做好開放平臺、做好友好界面、做好使能者。當然,作為央企,不排除在一些新興領域,通過合作孵化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但是這也需要經過市場的競爭與檢驗。
加入這個行業,我們的合作非常開誠布公。所開展的縱橫計劃,獲得了合作夥伴的積極響應與踴躍參與。原來的地理信息產業鏈還是傳統的,中國移動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賦能社會數位化發展,實現時空位置的新發展。
記者:
能否結合自己的從業經驗,談談對行業發展的看法?
黃剛:5G實現了虛擬空間的拓展,不論是帶寬還是用戶量。而北鬥或地理信息則是物理空間的進一步拓展,兩者相結合就是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結合,可以創造出無數新的應用和服務。
未來,不只在城市中,甚至在所處的地理空間中,人們所能夠想像到的服務,都能夠隨時觸手可及,這或許將是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融合。
這樣一個數位化、智慧化的城市,也將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在城市中的每一點,都能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務。通過構建數字城市模型,指導物理世界的建設,實現更好的發展。在不斷加深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的各種服務水平與能力也將實現大幅度提升。
最後,黃剛表示,中移上研院作為中國移動的一部分,在服務各行各業的同時,也將在高精度定位領域全力以赴,運用其技術能力、市場能力、產品能力,實現行業的繁榮發展,這也是他們的願景所在。
文 / 本刊記者 公海燕 圖 / 受訪者提供
聲明:本文為《中國測繪》原創文章,授權合作請在本公眾號留言,或致電:010-63881401。
《中國測繪》期待您的來稿
《中國測繪》
測繪地理信息發展變遷的
記錄者、思考者、傳播者
自然資源部主管
中國測繪學會主辦
面向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全國性綜合刊物
投稿信箱(只接受電子投稿):
letters@sino-survey.com
《中國測繪》全年徵訂中,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可在線訂閱
原標題:《中國測繪丨中國移動發布全球最大的「5G+北鬥高精定位」——訪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副總經理黃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