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美食紀錄片,從配料到技術!

2020-12-19 尋覓美食家
這些紀錄片,滿是乾貨,異常火爆。

食物的魅力不僅限於滿足食慾,還在於舒緩的精神力量。 雖然2020年初並不成功,但許多領導人仍保持樂觀,並積極利用這一時期來學習如何取得進展。

為此,精選了5部高品質美食紀錄片,涵蓋了當地美食,經典食材和傳統風味,希望能幫助您提升廚藝..接下來,我們將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來討論這個問題。

「鰻魚的故事」:揭開鰻魚香的秘密

鰻魚素有「海底軟黃金」的美譽,因其肥美又不失鮮嫩的獨特口感備受食客喜愛。由《尋味順德》原班團隊打造的新片《鰻魚的故事》,就用 3 集的篇幅為你講透鰻魚

順德是全國最大的鰻魚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這部紀錄片從當地鰻魚的多樣烹法為起點切入,詳細描述殺鰻、串鰻、烤鰻的技巧以及花樣百出的鰻魚菜品與各部位的料理要點。

蜜汁慢烤鰻魚

此外,紀錄片還展示了鰻魚從養殖、養殖到捕撈的全鏈條,以及岷江和長江的眼睛,甚至去日本、美國進行橫向比較,充滿了養鰻的艱辛和感動。

鰻魚苗

如果對鰻魚這一食材也產生好奇心和興趣的話,這部紀錄片應該會形成對鰻魚的整體認知。

觀影渠道:本片可在騰訊視頻觀看。

《老廣的味道》第五季:再續經典粵菜的風味

以順德和鰻魚為起點,我們不妨將目光拉得更長,切換到整個粵菜體系的視角。《老廣的味道》在今年春節期間迎來第五季的更新,在這一季中,人情之味與五味調和更為凸顯。

紀錄片按「節慶、流轉、地氣、點睛、探秘、守候」分為 6 集內容闡述。既深挖了潮汕魚露、普寧豆醬、臺山蠔油等特色調味的製作技巧,又揭秘了狗爪螺、黃絲菌、雷公蟹等小眾食材的烹飪方法

雷公蟹

同時也不乏機智和探索歷史。 在南雄,七代客家人堅持用老辦法榨取茶籽油; 回到廣東廚師的家鄉日本,從一瓶XO醬開始,拼出自己的餐館; 在香港的冰室裡,一個小蛋撻背後也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香港冰室

通過這部紀錄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廣東料理的調味深度,應季食材和季節性風味,在腦海中構築更完整的廣東料理版圖。

觀影渠道:本片可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觀看。

《千城百味》:匯聚全國各地風味

如果你不想局限於某個單一的料理系,而是想把目光投向全國,系統地理解各地的美食,那麼CCTV製作的紀錄片《千城百味》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的各種風味。

福建省泉州市用甘薯和沙丁魚做成的魚卷,河南省新縣用肥肉和蓄水池中的活魚做成的魚糕,廣西大新縣用竹筒做成的酸魚,山東沂水用白磷魚煎雞蛋等,各種各樣的魚的美味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廣西大新酸菜魚

在這一系列的紀錄片中,不乏傑出廚師的身影,川菜張忠禹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它對清淡爽口的白菜的詮釋,充分體現了藝術的品位;水上操作實踐中的錄像也值得我們借鑑。

開水白菜

在山的另一邊和經緯的另一邊,這部52集的體質紀錄片一定會填補你最初的盲點,讓你看到中國菜背後最大的世界。

觀影渠道:本片可在央視影音或 CCTV 官網觀看。

《大地私宴》:6 位廚師的自我挑戰

隨著廚師的社會地位和可視性的提高,近年來以廚師為核心的紀錄片內容也在增加,《大地私宴》也是其中之一。 6位有名的廚師離開了自己舒適的區域,使用陌生的食材,創造出了全新的美食。

在紀錄片中,北京米其林一星級餐廳的廚師段譽來到了福建省福州的小漁村。 大海的氣息閃現了。 仙人掌和辣椒配上真鯛,想出了「自助餐」的想法

牛腱子

另一位女主廚DeAi來到浙江省湖州一片茫茫竹海,在那裡接觸到了一系列山野風味。 豆芽蒸煮後風乾,用鹽水調味,最後撒上粉炸,做出了新鮮的特色和美味。

竹蓀蛋

紀錄片的廚師們的快速創作構思,實際上也是基於過去的經驗而積累起來的,一定會給食材的處理方法和調味的構思帶來啟發。

觀影渠道:本片可在優酷觀看。

《中國之食文化》:回味 35 年前的菜餚風骨

最後,再給大家介紹一部經過幾十年考驗的經典紀錄片。 這個「中國之食文化」是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表現了北京,廣州,江蘇,浙江,四川地區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

在北京篇中,從東來順來的廚師用手藝好的刀工將羊肉切片極度薄,吸引食客一個接一個地排隊購買。 另一方面,在主持魯菜的豐澤園,王義均在鏡頭前展示了「爆」的絕技,對油溫和火候的控制也很講究

麒麟鱸魚

在廣州篇中,能看到更加美學的盛盤和編排的風貌獨特的古菜「麒麟芒草」也是其中之一。 把鱸魚,火腿,竹筍,香菇分別切成薄片,做成蒸製,重疊排列的色調發光。

通過這部紀錄片,你可以看到很多已經消失的食物和記憶,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參考價值。相反,一些菜餚也可能適應今天的市場需求後,更新的迭代。

觀影渠道:本片可在 bilibili 觀看。

這 5 部紀錄片,你都看過哪幾部呢?如果你有其他的紀錄片推薦給大家,也歡迎留言寫下。

相關焦點

  • 5 部美食紀錄片,從食材到技法一網打盡
    為此,名廚精選出 5 部高質量的美食紀錄片,涵蓋了各地菜系、經典食材與傳統風味,希望能助你廚藝提升。接下來我們由點到面,為你一一講述。《鰻魚的故事》:揭曉鰻魚噴香的秘密鰻魚素有「海底軟黃金」的美譽,因其肥美又不失鮮嫩的獨特口感備受食客喜愛。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吃貨:都是下飯神劇!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吃貨:都是下飯神劇!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飲食是非常講究的,而且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過程中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10部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美食紀錄片,這幾部美食紀錄片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甚至有吃貨看過後說,這些紀錄片都是下飯神劇,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一定不要錯過哦!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這些年中國的美食紀錄片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在「舌尖體」之外,美食紀錄片又是否能拓展出更廣闊的表達空間? 而在第二季中,技術的運用更加精進,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等新方式呈現的畫面已是屢屢可見。 在技術層面之外,《風味人間》更重要的變化在於其主題架構上採用了一種更加「世界主義」的視角,通過與國際團隊合作,拍攝範圍從中國拓展到了全球各地。
  • 5部必看的BBC神級紀錄片,美到跪下唱徵服
    跳出自我局限的小空間,你會發現更廣闊的天地:美食美景、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5部BBC高分紀錄片; 世界如此美妙~一起電影,幹掉孤獨。 (關注視頻號少年數學家,呈現最直觀的數學!)
  • B站5部人氣紀錄片盤點,美食社會探險,你最喜歡哪一種?
    《人生一串》一、二季由bilibili和旗幟傳媒聯合出品的《人生一串》是國內首檔匯聚民間燒烤美食,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深夜美食紀錄片,本片將鏡頭伸向街頭巷尾,講述平民美食和市井傳奇,以最獨特的視角真實展現燒烤美食背後的獨特情感。作為一檔接地氣的美食節目,《串》旨在展現每一串燒烤的魅力往事,和最真實的美味體驗。2.
  • 這裡有你想看的美食紀錄片,私人推薦美食紀錄片清單
    我相信大家提起美食紀錄片,最為熟悉的莫過於央視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等,但是好看的美食紀錄片仍有不少,今天十兄就把我目前看過的美食紀錄片足量推薦給大家(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能解悶啊)。緋紅色的荼薇花酒、碧綠色的蘇家祠通菜、韌性十足的欒樨餅、肥美的黃圃腊味……昨天下午,記者看到了本部紀錄片其中一集《季節味道》,該集以一年四季為時間軸,介紹了中山不同鎮區的居民製作的時令美食。記者注意到,《味道中山》關注的焦點是百姓真實的生活和沒加渲染的普通故事,讓觀眾通過鏡頭的語言了解中山的鄉野以及蘊藏在美食背後的家庭、文化故事。
  • 優酷人文發布2021片單:八大品類、25部作品、發力劇制紀錄片
    會上,優酷宣布接下來重點發力劇制紀錄片、文化名人矩陣、美食矩陣,並將以潮流內容聯動阿里經濟體。會上公布的2021片單囊括了八大品類的25部紀錄片與文化節目。「我們會堅守真實內容的力量,和更多的內容人一起做更真實、更酷的事情。」阿里文娛首席人才官孫曉光說,他是阿里文娛的班委,分管優酷人文業務。
  • 十部美食紀錄片分享給大家,部分配有菜譜說明
    馬上要到今年最長的假期了,一般長假都是我在家惡補紀錄片和劇集以及電影的最佳時間,因為不喜歡人多的時候出門,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選擇宅在家裡,為了愉悅地度過這幾天,我特意整理了一個超長的美食紀錄片推薦清單分享出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十足的吃貨,不僅愛吃,愛研究吃,喜歡下廚,收集跟廚房相關的周邊,並且還愛搜集一切與吃有關的書籍、電影、劇、和紀錄片。
  • 印象廣州紀錄片創作 18部作品獲獎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5月17日,「我的廣州·我的城」印象廣州紀錄片創作徵集活動頒獎儀式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舉行,18部作品從徵集到的221部紀錄片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優勝作品。「我的廣州·我的城」印象廣州紀錄片創作徵集活動於去年4月面向公眾啟動。
  • 邊吃邊看,越吃越香的美食電視劇和紀錄片!
    美食,對於學生黨來講,且住在學校之中,還不能出來的,在這幾個月如同地獄般的日子,我也是看了無數頭豬,終於!總結了幾部非常適合吃乾飯搭配食用的幾部紀錄片還有電視劇。數量也不算多,總共十一部作品,其中三部劇,八部紀錄片,難道美食更加適合用來做紀錄片不成?可能是本骷髏目光短淺,還沒見到真正的大風大浪吧。
  • 十部頂級美食紀錄片
    非常優秀的紀錄片,是普通話喲!《風味人間》豆瓣評分:9.1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並勾勒出恢弘的中華美食地圖,從美食中折射出中國人民族個性的側面。這種立足於全球的視角,成就了一個多元的「美食探索紀錄片」。
  • 紀錄片回春潮:《風味人間》美食誘惑,西瓜視頻探秘宇宙
    伴隨著視頻網站逐漸認識到美食紀錄片背後廣闊的市場,各大平臺踴躍製作了品類繁多、琳琅滿目的美食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所打造的《風味人間》,可以說是近幾年美食紀錄片臺轉網試水的典範,總導演陳曉卿從央視離職後,成立稻來傳媒,與騰訊視頻聯合製作了這部美食探索紀錄片。
  • 【美食劇&電影&紀錄片&動漫】這些你看過嗎?
    該紀錄片以展現全中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為主題,涉及近30個城市的500多家燒烤攤。 用鏡頭記錄街頭巷尾,講述平民美食和市井傳奇,以最獨特的視角真實展現燒烤美食背後的獨特情感。在展現每一串燒烤的魅力往事的同時,也表達出最真實的美味體驗。
  • B站明年上線超30部紀錄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公布了最新的紀錄片出品計劃,並分享了2016年涉足紀錄片領域以來的收穫和經驗。2021年B站將上線超30部新片,其中包括《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
  • 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 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在12月4日的沙龍對談中,朱樂賢向參與活動的嘉賓分享了騰訊視頻2021年美食紀錄片的內容規劃。 本次溝通會邀請到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主任,東南衛視總監洪雷、《向著宵夜的方向》總導演韓經國、《開動吧!海鮮》總導演肖陸寧、《風味人間》美食總顧問陳立等諸多嘉賓,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廈門多地的品牌、媒體和行業人士。
  • 紀錄片用戶數突破9千萬,B站明年又有超30部新作
    同時,B站還將上線另一部社會人文題材紀錄片《小小少年》,這部紀錄片將為大家展現在教育焦慮席捲的當下,擁有特殊天賦的少年們的成長故事。《眾神之地》海報除了人文題材,B站還將新上線一部自然類紀錄片新作《眾神之地》,以及科學類紀錄片新作《星際殺手》。前者將為大家呈現叢林之王東北虎、中華白海豚、西南亞洲象以及高原野犛牛等四類動物與人類相處的故事。
  • 治癒春節「被動宅」,30部頂級紀錄片,先馬後看!
    優酷紀錄片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治癒「被動宅」,紀錄片單來!小編整理了30部頂級紀錄片,收藏這份片單,促進多巴胺分泌,調理心情細菌病毒自然遠離。整部紀錄片的基調充滿了對比色彩:從沉默到喧囂,從幼年到成年,從受傷到巔峰。活在當下。這是「禪師」菲爾·傑克遜送給科比的名言。就像《MUSE》這部紀錄片,它或許解釋了科比為何不那麼完美,或許它就是一部形象「完美」手冊,當然,也可能是科比為退役準備的一份厚禮。
  • 「豆瓣高分推薦」這五部國產紀錄片,你值得一看!
    每個城市都會選取最具代表性和觀賞性的景觀來介紹歷史與人文,每一幀畫面都美到流淚。看遍祖國大好河山的感覺太棒了,風光旖旎,何其壯麗,會莫名生出感動,滿分強推!4《手術兩百年》豆瓣評分:9.4中國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集中體現了解剖、麻醉、打開頭顱、打開心臟、移植、癌症等,片子歷時三年完成,輾轉12個國家,重新梳理了一遍人類外科醫學進程。
  • 看完這15部活色生香的美食劇,我被治癒了
    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餐廳如今門可羅雀,大家只好抱著手機平板對著屏幕裡的美食畫餅充飢了。今天知味為大家精選出15部優秀的美食劇集,從專業向的紀錄片到大眾向的電視劇,從遠東的街頭美食到義大利的傳統佳餚,一定有符合你「口味」的選擇!
  • B站宣布紀錄片用戶數突破9000萬 2021年將上線超30部新片
    12 月 15 日,嗶哩嗶哩(簡稱 「B 站」)公布最新的紀錄片出品計劃,並分享了 2016 年入局紀錄片領域以來的收穫和經驗。IT之家獲悉,2021 年 B 站將上線超 30 部新片,其中包括大受好評的《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以及與 BBC 聯合出品的歷史題材紀錄片《Ancients》。在現場,B 站首度公布了其中 10 部新片的內容。其中,《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將於明年二季度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