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我國首批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首批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首批機械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批「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單位和「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單位、首批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教育部學位中心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A等。近年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年均科研經費累計均在3億元以上。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建有4個系、7個研究所、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1個為共建)、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現有機械工程1個一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5個二級學科。
一、招生方式
1、 直接攻博:選拔具有2021年推免生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2、 碩博連讀:從本校在讀的碩士生中擇優遴選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3、 普通招考:面向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採用「申請-考核」制選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二、招生專業
自2020年起,機械工程學院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按機械工程(0802)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下設5個研究方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招收機械(代碼0855)大類(機械工程領域)博士。各專業的學制為: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5年,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為碩士階段與博士階段合計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4年。
三、各類博士生的申請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博士入學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需提供在讀學校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可以申請普通招考博士生;本校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可申請碩博連讀博士生;獲得2021年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可直接申請攻讀學術學位博士生。
4.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浙江大學的相關規定。
5.有至少兩名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教授(或相當專業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
6.申請人持境外獲得的學位證書申請,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並提交認證報告。
7.具有較高水平的外語能力。
申請各類博士研究生外語水平基本條件
直博生:英語CET6≥460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語專業八級合格或英語國家獲得過學士及以上學位,成績有效期五年;雅思考試≥5.5成績或TOEFL網考≥80分;
碩博連讀生:英語CET6≥460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語專業八級合格或英語國家獲得過學士及以上學位,成績有效期五年;或雅思考試≥5.5成績或TOEFL網考≥80分;或獲得研究生英語課程學分。
普博生:英語CET6≥426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語專業八級合格或英語國家獲得過學士及以上學位,成績有效期五年;或雅思考試≥5.5成績或TOEFL網考≥80分;③如未達到以上英語要求但科研能力特別突出並在國際英文刊物上已發表學術論文(考生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考生為第二作者),由考生本人書面申請,經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委員會審核商定後確定是否達到同等英語水平。
少民計劃、對口支援及援疆師資計劃等國家專項計劃:新大學英語六級426及以上或舊大學英語六級合格及以上或英語專業八級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語國家獲得過學士及以上學位。
備註:2016年6月以後的英語六級證書視作有效,託福、雅思成績以證書有效期為準。
8. 參加普通招考的申請人應具有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並應提供相應的科研成果證明材料,如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證明材料(SCI論文提供檢索證明和論文首頁;專利提供授權書)。
申請者在申請前應確認本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不符合申請條件或未如實提供證明材料的將被取消申請資格,已經獲得錄取資格的將被取消錄取資格。
四、各類博士生的申請程序
(一)直接攻讀博士生
學校於2020年8月4日起開通外校或本校跨院系推免生報名系統,申請截止時間為9月15日。後續將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審核報名材料並在學院網站公布初審通過名單,複試時間、複試方式將在複試通知中明確。
獲得2021年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請者按照教育部及我校招生學院(系)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登錄中國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寫報考志願,並完成系統相應各環節程序。
(二)碩博連讀博士生
碩博連讀博士生申請者經向學院線下申請及考核通過後,登錄學校研究生管理系統再進行網上報名申請。
線下申請時間和程序:具體參見學院通知。
網上報名申請時間:2020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春季入學)和2021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秋季入學),具體申請程序參見學校研究生招生網相關通知,
網址:http://grs.zju.edu.cn/yjszs/redir.php?catalog_id=130679
(三)普通招考博士生
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請包括登錄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報名系統的網上報名申請和向學院線下材料遞交。按一級學科報名、招生和培養,經學院材料審核後公布初審通過名單,組織統一複試和錄取工作。
1、網上報名申請時間如下:
第一階段:2020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學位申請者,以及教育部「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定向培養研究生計劃」「援疆博士師資計劃」等專項計劃申請者都須在該時間段報名,逾期將不予受理。具體報名時間和程序參見《浙江大學2021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報名通知》。
第二階段:2021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主要面向非全日制定向工程類博士學位申請者。具體報名時間和程序參見《浙江大學2021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二次報名通知》。
2、線下材料遞交時間和要求:
非全日制定向工程類博士學位申請的材料遞交請見學校通知。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及專項計劃申請材料提交時間及要求如下:
(1)材料遞交時間:
請於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間遞交材料,郵寄以12月10日之前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只接收EMS或者順豐快遞)
(2)遞交的紙質材料包括(請按序號順序排列):
1)考生個人信息登記表(附件一);
2)有效的本科、碩士課程成績單;
3)個人業績匯總表(附件四);
4) 兩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附件二、專家推薦信模板下載)
5)外語成績證明;
6)學習和工作經歷、經驗、能力、特別成就的陳述和證明,博士階段擬開展科研計劃和學習目標,以及職業規劃等內容的陳述書;
7)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證明材料(SCI論文提供檢索證明和論文首頁;專利提供授權書);
8)最高學位、學歷證書或國外留學、合作研究相關證明材料(在國外獲得的學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原件)。
9)正在其他培養單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若報考機械學院「申請—審核」制博士生,須遞交目前培養單位的「同意報考證明」(附件三)。
申請材料郵寄地址(快遞單請註明機械學院博士報名材料):
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教1-322室 機械學院研究生科,郵編:310027 (請使用順豐或EMS,其他快遞不收),聯繫人:葉老師,電話:0571-87951931,郵箱:yejianfang@zju.edu.cn
書面材料也可以直接遞交至:
杭州市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教1-322室。
備註:
(1)申請材料請按上述清單排序,若上述申請材料不全,將不予受理;
(2)上述所有材料提交本學院後,將不再退回;
(3)根據情況,本學院可能會要求申請者另外提交申請材料原件,以供查驗;學位/學歷證書原件、英語成績單原件在複試時請攜帶以供查驗。
五、特色獎助學金
研究生期間,浙江大學建立了國家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校設項獎學金、院設專項獎學金、校設專項助學金、院設專項助學金等「七位一體」獎助保障機制,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更好完成學業。
浙江大學校設研究生獎助方案請登錄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網站(http://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0021)查閱。
機械工程學院設立的特色獎助學金如下:
類別 | 名稱 | 級別 | 金額(元) | 名額 | 備註 |
| 恆立獎學金(碩) | 一等 | 10000 | 2名 | 院設獎學金 |
二等 | 5000 | 5名 | |||
晶盛獎學金 |
| 5000 | 25名 | ||
海曼(碩) |
| 4000 | 5名 | ||
國際精密獎學金(博) | 一等 | 5000 | 2名 | ||
二等 | 2500 | 4名 | |||
國際精密獎學金(碩) | 一等 | 5000 | 2名 | ||
二等 | 2500 | 4名 | |||
山東臨工獎學金(碩) |
| 4000 | 10名 | ||
五洲新春獎學金 | 一等 | 10000 | 3名 | ||
二等 | 8000 | 5名 | |||
三等 | 2000 | 10名 | |||
建辰獎學金 | 一等 | 5000 | 不定 | ||
二等 | 3000 | 不定 | |||
阿特拉斯·科普柯獎學金(碩) |
| 2500 | 10名 | ||
聖奧勵志獎學金 |
| 5000 | 碩9名博4名 | 院設助學金 | |
昌盛機電助學金 |
| 2500 | 25名 | ||
山東臨工定向資助 |
| 10000 | 1-3名 |
六、博士招生培養的特色項目
近幾年來,學院從「學生國際化培養」、「教師國際交流」兩方面廣泛深入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大批教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前往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研究或學習深造。組織教授代表團與多所國際一流大學開展學術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學院博士生海外交流比例超過90%。
學院積極推進與境外知名大學的合作,共建聯合研究機構與合作項目部分清單如下:
聯合研究機構(部分)
浙江大學-德國FESTO氣動中心 |
浙江大學-日本日立建機流體動力聯合實驗室 |
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夥伴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大學-義大利比薩聖安娜大學微機電系統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烏克蘭國立技術大學高科技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美國NI自動控制聯合教學實驗室 |
浙江大學-英國巴斯機電液聯合實驗室 |
浙江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器官3D列印聯合實驗室 |
國際與境外合作項目(部分)
美國UIUC3+2聯合培養項目 |
美國西北大學4+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 |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項目 |
美國田納西大學聯合培養項目 |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4+1聯合培養項目 |
法國巴黎高科ENSTA3+3項目 |
荷蘭埃因霍恩理工學院3+2聯合培養項目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交流項目 |
美國康奈爾大學交流項目 |
英國牛津大學交流項目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交流項目 |
俄羅斯熱工儀表研究院聯合承擔課題 |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交流項目 |
日本東京大學交流項目 |
日本東北大學交流項目 |
香港大學交流項目 |
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流項目 |
泰國斯巴頓大學交流項目 |
七、諮詢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聯繫人:宋老師,葉老師
聯繫方式:0571-87951931
附件一:考生個人信息登記表.docx
附件二:專家推薦書.pdf
附件三:同意報考證明.docx
附件四:個人業績匯總表.docx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