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展
見字如面——2020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6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中華世紀壇
惠風和暢——恭王府館藏扇面藝術作品展
展覽以「迎新年、賀新春」為主題,將展出當代書畫家的扇面畫藝術作品30餘幅,展品題材豐富、格調高雅,包含花鳥、山水、人物等內容,符合節氣特點,寓意喜慶祥和。展覽現場將設置參與體驗環節,觀眾可在欣賞館藏作品之餘,於展廳內「觀眾創作牆」區域,進行扇面畫即興創作。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5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恭王府博物館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展覽以馬連良先生的生平經歷和舞臺藝術為主線,共分為「鬚生泰鬥」「溫如劇藝」「菊壇流芳」三大主題部分,通過一百一十餘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展現 「馬派」藝術精華,弘揚京劇藝術。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2日—2020年5月23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
錦繡年華——大冶刺繡藝術展
此次展覽,湖北黃石市博物館提供了近60件套大冶的刺繡作品,讓我們一起品讀大冶繡娘在細密針腳裡留下的豐富情感,了解古楚大冶深邃悠遠的燦爛文化。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1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魯迅博物館
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址:北京畫院美術館
藍色·貝殼·漆——田上真也當代陶瓷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8日—2021年1月15日
展覽地點:時間博物館
1420:從南京到北京
本次展覽由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總館共同主辦,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明十三陵博物館、南京明孝陵博物館、南京城牆博物館和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共同協辦。展覽匯集了北京、南京兩地十餘家文博單位,共267件(套)文物展品,其中一級品37件(套)。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7日—2020年6月28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
>>>>正在熱展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
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展覽按照時代發展脈絡,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9日—2021年1月30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
(展期以官網最新信息為準)
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
中國國家博物館從館藏數以千計館藏銅鏡及相關文物中精選而出260餘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聯起中國古代銅鏡的發展脈絡,系統展示銅鏡的歷史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和文化價值,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價值取向以及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華文化的廣泛影響力。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4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8日—2021年2月21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日—2021年2月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
本次展覽分為寶島臺灣、九州同悲、抗倭守土、長歌當劍、揮戈復疆、兩岸圓夢六個部分,共計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160餘件套,清代以來重要文獻檔案複製件50餘件套。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5日起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河東之光——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5日—2020年12月25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浮槎萬裡——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
本次展覽展出以中國古代外銷瓷器為主的294件精品文物,其中不僅有「南海I號」、「華光礁I號」、「遼寧綏中三道崗沉船」、「南澳I號」、「碗礁I號」等沉船出水瓷器,還包括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傳世珍品。
展覽時間:2020年9月4日—2021年3月4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玉質禮器、紅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貴文物160餘件,結合考古現場圖片和建築過程復原,集中展示了紅山文化遺址歷次重要發現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溝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為首次在遼寧省外展出。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7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
此次展覽分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等五個單元,系統呈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200件餘(套),充分展示了福建傳統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
展覽展期:2020年8月30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
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
展覽共展出精美的史前彩陶195件(套),從內容上分為四個單元,涵蓋甘肅彩陶各個歷史時期,內容涉及文化背景、彩陶製作、風格流派、自然物象、精神生活等各類主題。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5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2日—2020年12月20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通過高清拍攝和仿真原大輸出技術,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36幅拉斐爾作品齊聚一堂,以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為觀眾打造震撼感受。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展覽地點:中華世紀壇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
展覽通過圖文、修復專家視頻演示、修復師現場演示、觀眾互動體驗等方式,立體展示古籍修復技藝,向大眾展示古籍修復成果,宣傳古籍保護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關注、保護和傳承古籍修復技藝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推動古籍修復事業發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開展
展覽地點: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四展廳
自然的吟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花鳥畫藝術展
此次展覽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共同主辦,精選60餘件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館藏中國明清時期及近代(1368-1919)傳統繪畫中的花鳥題材繪畫藏品展出,在金秋時分,為觀眾提供了一處寄情山水、欣賞自然的獨特去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30日開展
展覽地點: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二展廳
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此次展覽以「河湟遺韻·西陲安寧」為主題,以「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為策展主線,分「蓮花山·塔爾寺·民族繁榮之花」、「老爺山·湟水畔·民族團結之花」、「日月山·古道邊·民族融合之花」三個版塊,採取實物展示、銷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製作等形式,充分展示非遺的獨特魅力和非遺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2日—2020年12月25日
展覽地點:恭王府博物館
長白遺珠——吉林省博物院藏「京津畫派」作品展
本次展覽遴選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44件「京津畫派」作品展出,部分展品曾由張伯駒親自過目並書寫題籤,這些繪畫風格多樣,內容全面,儘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京津畫派的藝術面貌。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1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北京魯迅博物館
「有聲的中國——一九三零年代的魯迅與上海出版」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魯迅博物館
馬可•波羅筆下的「樹皮」和「偶像」——首都博物館館藏元代貨幣及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展
展覽匯集錢幣和佛像類展品共57件套,通過這些展品,帶領觀眾發現「樹皮」與「偶像」的真實面貌。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展
展覽地點:北京市政協委員文化交流廳
「生命之美」公益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399件動植物標本及化石,分為昆蟲、哺乳動物、鳥類、植物等7個部分,展示北京自然博物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嘗試開拓賞析「生命之美」的嶄新視角。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日—2021年3月初
展覽地點:北京自然博物館
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8日—2020年12月20日
展覽地點:北京自然博物館
童思妙筆 耕繪奇境——西方插畫師作品展
本次展覽所展出的近180件作品,分別來自瑞士的想像力大師藝術基金會的收藏,以及基金會主席埃特尼·德裡澤特先生的個人作品。作品涵蓋了來自瑞士、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立陶宛、美國等國家的41位插畫師的插畫作品。不僅包括為故事書配繪的插畫,還有經典童話故事,甚至作者的原創故事。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1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東瀛的鐘聲——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0日—2021年3月28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
本次展覽從程昕東先生的收藏中精選出百餘件,包含了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等眾多門類,作品來自十餘個國家,力圖呈現當代藝術的豐富面貌,也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提供一個獨特視角。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2日—2021年3月12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知己有恩——齊白石的師友情緣
此次展覽共匯集了各館珍藏的齊白石及其師友書畫、文獻作品100餘件套。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3日—2021年1月31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
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
展覽聚焦胡一川先生不平凡的人生歷程與藝術歷程,展出了胡一川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與手稿、日記等珍貴文獻約五百餘件,其中許多重要歷史文獻經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後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8日—2020年12月23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
本次展覽聚焦胡一川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和藝術歷程,分為五個板塊,從胡一川的口述史、美術作品、美育文獻、人生抉擇等方面進行切入,多角度展現胡一川"勇敢地跑到時代的前頭當旗手"的人生追求,展覽將展示胡一川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和珍貴文獻約五百餘件,其中許多重要歷史文獻經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8日—2020年12月23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費用:學生票10元,成人票15元(入館門票)
雕塑基因——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術學院雕塑教學構建中的多種傳統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0日—2021年3月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4F展廳
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
展覽精選宋步雲一生代表作品,以時間脈絡和藝術探索為線索分為「烽煙歲月」「巴山蜀水」「家國新貌」「河山勝境」「灼灼其華」「光影流年」六個板塊,展出約150餘件作品,並首次展出了他在木刻和攝影方面的珍貴文獻資料,輔以訪談影像和實物文獻,以還原語境與鉤沉歷史的視角,展現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史、特別是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進程中的宋步雲。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5日—2020年12月27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
此次展覽展出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的、難得一見的電影製作素材匯集於此,從電影藝術創作的源頭出發,去探究、去審視、去發現,通過四個不同的展區板塊,以全景式的鋪陳方式,從多角度多維度勾勒光影之前的故事。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2021年3月14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798 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
日本平面設計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6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北京798藝術區橋藝術空間
漫長的問候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2日—2021年2月10日
展覽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中展廳、新展廳、劇場
這不可能 – FAS潮流藝術文化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9日—2021年3月5日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
王家增:鐵的事件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2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2號館
大千氣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精品展
展覽展出館藏中國畫五十一件(套),自乾嘉時期至20世紀上半葉,跨越二百餘年,探求與呈現繪畫作品豐富面貌中所蘊含的「大千氣象」。展覽作品分為「傳神阿堵」、「質有趣靈」與「雅俗同芳」三個板塊,展示這一時期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的風格與流派演變,挖掘探究作品背景與藝術家經歷之間關係。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0日—2021年4月18日
展覽地點:CAFAM·廊坊館
請注意——
展覽將展出馮晨、李明維、納斯佳 · 薩德 · 倫克、石玩玩、皮爾維 · 塔卡拉、餘政達和朱田,共計7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0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地點:UCCA沙丘美術館
伊莉莎白·佩頓:練習
展覽時間:2020年8月15日—2020年11月29日
展覽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8日—2021年2月10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
本展覽從故宮博物院藏上萬件法器文物中精選各門類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藏傳佛教法器一百餘件,大致按功用分類展示,以期公眾對清宮藏傳佛教法器有更全面、更系統的了解。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6日—2021年3月14日
展覽地點:嘉德藝術中心二層展廳
在群山、丘陵與湖泊之間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4日—2021年1月31日
展覽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水墨天:2020中國水墨年鑑展
本次展覽,是在中央美術學院學術項目《中國水墨年鑑》的基礎上,通過主題性的展覽策劃,通過44位水墨藝術家的100餘幅作品,去展現新時代中國水墨藝術的創作現狀,去探討中國水墨創作的未來方向的一次學術展覽。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4日—2021年1月24日
展覽地點:新光大中心·安美術館
深心託豪素——館藏明清書法精品展
本次展覽分為「承規騁勢」「法書歸吳」「遒麗天成」「異彩紛呈」「承前啟後」「茂密雄強」六個單元,將以時間為經、以人物為緯,旨在呈現書法之美的同時,以點帶面地勾勒出明清兩代書法的發展脈絡。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日開展
展覽地點:天津博物館
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專題展
展覽精選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十大經典戰例,及57名英雄和模範稱號獲得者的典型事跡,向廣大觀眾傳達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5日起
展覽地點:天津博物館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
本展覽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海河迴響」五個部分,以大量實物、照片、多媒體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展覽還展示了天津女排的奮鬥歷程,體現了天津女排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女排精神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展覽地點:天津美術館三樓3、4號展廳
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
展覽分為「文明肇始 和諧共生」「兼收並蓄 多元共生」「思想交匯 情感共生」「開放融通 互利共生」四部分,展出文物190餘件套,旨在為國內觀眾進一步解讀與中華文明共生於亞細亞大陸的兩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等古老文明,從而深入了解亞洲古代各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從不同角度感受亞洲文化地緣相近、文化相親,和而不同、和平相處的特質。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4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
束帶矜莊 犀比玎璫——晉中市出土帶鉤藝術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晉中市出土的部分精美帶鉤328件。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8日
展覽地點:邯鄲市博物館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臺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京津冀】12月份有什麼好看的展覽?(第3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