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動畫創始人之一魯俊:為愛發電的動畫家掀起中國科幻新浪潮

2020-12-08 Renderbus瑞雲渲染

2012年,一部3D動畫短片《圖坦的紋章》引起了市場注意,該片製作團隊海岸線動畫也因此獲得心動網絡千萬級的投資。

《圖坦的紋章》片段

「當時那個年代還是播放《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年代,我們就在想國外有那麼多比較適合成人看的高質量動畫,為什麼中國沒有?所以我們當時剛好自己有一些技術能力,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海岸線動畫聯合創始人魯俊這樣解釋道自己對動畫的願景。

隨後,最初的幾位合伙人便開始製作的國內首部科幻機甲動畫劇集《納米核心》,這部作品在網絡上投放後沒過多久就收穫了一大票粉絲,還成為了科幻國漫之中數一數二的作品,掀起了中國科幻新浪潮。

《納米核心》

經過五年的發展,海岸線動畫已經有張涵等三個人的小團隊,發展到最多的時候160餘人的團隊,目前團隊項目包括《暗界神使》《終鑰戰紀》即將在國內及全球上線。瑞雲渲染採訪到了海岸線動畫合伙人、上海欣雨動畫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魯俊,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動畫之旅吧~

魯俊,海岸線動畫聯合創始人、CEO。魯俊有7年的影視動畫行業從業經驗,曾參與過《環太平洋》、《奧林匹亞陷落》等國際大片製作,從事電影製作中的綁定、動作捕捉與工具開發等工作。

個人經歷:從放棄學醫到入坑動畫

瑞雲渲染: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請先自我介紹一下吧。

魯俊:我是上海欣雨動畫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魯俊,也就是海岸線動畫。我們公司是一家以三維動畫製作業務為主、全流程開發的動畫製作公司。

瑞雲渲染:您是怎麼進入動畫行業的,大學就是學動畫的嗎?可以介紹一下您相關的學習經歷嗎?

魯俊:我大學主學位是學醫的,當然直到現在都未畢業,是做理論研究的,關於病毒、生命工程這塊,屬於在實驗室裡做一輩子實驗,不用出去的那種。如果當初沒有放棄,現在就是穿著白大褂呆在實驗室裡。因為家人有醫生,所以家裡人希望我去學醫,老一輩思想來說有個比較穩定的飯碗,但我一直比較喜歡動畫、電影。高二那年,我看了一部動畫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在中央六臺看的,看完這部片子整晚都沒睡著,覺得這就是我這輩子應該要去做的事情。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所以上大學後就一直在找這方面的資料,因為上高中的時候沒條件啊,沒圖書館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上大學之後才開始自己摸索,然後大二就出去工作了。

我是05屆,06年我就陸續在外面做各種工作了,也因此為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掛科,又花了半年時間去補,畢竟上大學不能連個畢業證都拿不到吧,然後就去學了一個雙學位畢業拿到學位,畢竟上學了總的有個畢業證學位證給自己以及給家人一個交代。

瑞雲渲染:可以介紹一下您在創業之前的工作經歷嗎?

魯俊:我06年就開始工作了,然後一直陸陸續續在很多地方工作,在武漢工作半年,然後去了廈門呆了小半年,然後在杭州呆了兩年多。在杭州做了很多央視的少兒動畫片。做了那麼久一直都是在做技術,我就想什麼時候可以去做電影。

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自己有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技術。然後剛好有個機會看到當時國內最知名的電影製作公司在招這方面的人,讓我覺得可能有機會做電影了,就義無反顧的去了BASE FX。參與了十幾部電影的製作。

那幾年裡做過模型、綁定、動畫,技術支持,但基本都以RIGGING、Motion Capture、技術方案解決為主。相關技術大部分都是自學的,看教程,看電影,比方說看皮克斯的一些好的電影裡的效果是怎麼實現出來,然後儘量想辦法去模擬它的效果。(看教程練技術,看電影培養審(chui)美(niu))

艱苦創業路:從「睡廁所"到做出超火國產科幻番

瑞雲渲染:海岸線動畫的團隊是從最初的三人組慢慢發展壯大到現在的,可以和我們聊聊當初三個人是因為什麼結緣而聚集在一起的嗎?三個人的分工是怎麼樣的呢?

魯俊:(聚在一起是)因為愛吧,對動畫的愛。(我們通過)QQ,哈哈哈,我們都是通過網上溝通的。因為我們都是搞技術的嘛。但是互相之間從來沒有見過面,技術人之間的「網戀」。我們另外兩個合伙人是在一起的,華騰升和張涵是在一家公司上班,我在北京。他們當時其實是有6個人,大家基本都是辭職出來做這個事情,因為在創業過程中確實遇到很多困難,陸陸續續走了一些夥伴。

其實我們當初那些人當時沒有很明確的分工,那是十年前了,大家都在上班,而且都在不同的城市,就是網上探討,大家希望能夠做一些自己的作品。當時那個年代還是播放《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年代,我們就在想國外有那麼多比較適合成人看的高質量動畫,為什麼中國沒有?所以我們當時剛好自己有一些技術能力,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最初的想法是我們要改變世界,但是做了這麼多年後,雖然最後並沒有改變世界(哈哈,失落)。

海岸線動畫

瑞雲渲染:剛剛有講到你們的技術背景,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幾位創始人的技術背景嗎?

魯俊:最開始那個片子《圖坦的紋章》我其實是沒有參與的,是另外兩個合伙人張涵、華騰升以及幾個小夥伴一起創作的。他們兩位當時都是在蘇州蝸牛遊戲。我那個時候是在北京BASE從事電影相關的技術工作。當時他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完了那個片子,投放到網上,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然後機緣結識心動網絡的老闆DASH以及XD,他們找過來覺得可以一起做點事情,然後我們拿到了天使輪的啟動資金就有了今天的故事。

《圖坦的紋章》片段

瑞雲渲染:您奮鬥這麼多年,有沒有一個自己認為的高光時刻?

魯俊:看到每個從我們手上出去的作品,從彈幕,評論,粉絲的來信以及各種社交媒體上對我們的支持時候是最自豪的時刻。其實能堅持做動畫的這批人都很單純也很簡單,沒有那麼強的功利性,大家可以放棄很多生活物質上事情去堅持一些所謂的年少輕狂的想法,亦或者夢想吧,更佩服那些一直堅持下來的人,最慘的時候我睡過廁所。那個時候在杭州,剛去的時候租不起房,然後擠在兩個朋友他們租的非常狹小房裡,只能放張床,其他什麼都放不下。然後他們倆睡床,我就睡地上報紙一鋪,然後再放些買的棉絮什麼的,每天收拾一下,半個身體在廁所裡的那種狀態。是08年的時候了。

海岸線動畫

瑞雲渲染:可以介紹一下目前團隊的成員核心成員嗎?

魯俊:目前核心團隊主要分為策劃、編劇、分鏡、原畫、導演,然後再到模型、綁定、材質、動畫、燈光、渲染,特效合成,基本就是這些模塊。我們一直在做原創,基本上整個動畫的全流程,除了音樂、音效之外,其他每個模塊都配備了人才,每個模塊都是配備齊全的。當然今年確實受疫情影響蠻大的,也做了一定規模的調整,不過目前看下來疫情對這個行業能堅持下來的企業是還利好的。

瑞雲渲染:當初幾位創始人合作製作了第一個作品《圖坦的紋章》PV,可以和我們說說一下在人手這麼少、周期這麼長、又沒有資金支持的創作情況下,你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嗎?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可以分享一下嗎?

魯俊:一個字,愛。真的是這樣。因為大家都喜歡這個行業,大家都想做一點能拿的出手能證明下自己存在這個行業的東西,或者說對自己有比較大記憶點的作品。

然後整個項目當時幾乎是沒有資金的,那個時候另一個合伙人華騰升做外包養活另外幾個同事,好讓他們專心做原創,業餘時間慢慢磨,每天慢慢磨,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因為白天還要正常上班,有時候也要做些能維持口糧的事情。慢慢積累堅持做下來。

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壓力,在那期間有無數次中斷,也有幾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其實在成立了公司之後,已經做了這麼多年的《納米核心》,還是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公司來自資金,項目進展,為了現金流做的定製和甲方的一些事情,團隊內部等等。但是最後想想已經做了這麼多年,自己所謂的(不切實際)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要不再堅持一下,就這樣慢慢地靠著一些信念堅持了下來。

海岸線動畫

招牌科幻IP:揭秘《納米核心》的「網紅之路」

瑞雲渲染:海岸線的招牌IP《納米核心》以宏大的世界觀,炫酷的機甲戰鬥,以及塑造豐滿各具特色的人物受到國內動漫愛好者的一致好評。當初創作《納米核心》的靈感來源是什麼?劇本打磨和製作分別花費了多長時間呢?

魯俊:我們知道大家都比較喜歡看美劇嘛,其實美劇有一個模式就是他們一般是會先拍一集,或者先開三集就停拍,然後看這三集投放市場,如果他的反響好就繼續投入,如果反響不好,這個項目可能會被砍掉。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很多非常短的美劇,就只有幾集,然後就沒有後續了。

但是當時在中國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是沒有這種模式的。中國走的是電視臺的審批制,他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無論動畫片還是電視劇都沒有分級,做完之後必須經過廣電審核,拿到發行許可證之後才能投放給觀眾觀看。

但是我們那時候比較幸運的地方就是,剛好趕上了第一批網際網路視頻崛起的浪潮,所以我們當時就放棄了傳統媒體,就想投放網絡試一下。當時這一塊也有一些政策上的漏洞,沒有過於監管,所以我們學習了美劇的模式,當時做了三集動畫投放網絡,看一下整體的反響,如果反響好我們再考慮是否要繼續去做這個事情,如果不好的話是不是要換一下方向,因為畢竟拿了投資人的錢也得替投資人負責。

2014年2月14號,就是情人節那天,我們開播了《納米核心》的第一季,以周更的模式每周五更新一集,連播三集,播到2月28號。其實在播第一集、第二集的時候網上都炸了,2014年、2015年的時候,《納米核心》應該是國內最好最火的動漫之一。

《納米核心》第一季

前兩集火了,第三集在28號開播。我們在26號的時候和心動在商量要不要做一個市場調研,但這個市場調研和傳統的調查問卷裡的模式不太一樣。我們想測試的核心目的是看我們多少萬的觀眾和用戶,觀眾和用戶是兩個概念,用戶是可以為你的產品買單的,怎麼把觀眾轉變成用戶是關鍵。所以我們臨時在26號決定做這個事情,我們花了兩天時間去和當時的點名時間談合作啊。點名時間在2014年年初被京東收購了,就是現在的京東眾籌。

當時點名時間在27號上午已經答覆我們合作沒有問題,可以給我們上首頁。但到中午的時候就回我電話說他們這邊因為高層變動,因為收購的事情受到了影響,所有文化類的虛擬產業和產品就無法上眾籌。所以我們就和我們的資方心動網絡商量他們幫我們做眾籌。眾籌持續了30天左右,開始3天就破了一百萬取得在當時來說還不錯的成績。

瑞雲渲染:可以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納米核心》開放式的製作的模式嗎?

魯俊:這個就是剛剛就提到「眾籌」的概念,就是學習美劇做法。另外一個是,我們製作的每一集上線的時候,離下集上線中間有一周時間,我們在這一周時間,會結合上一期當時在B站、A站,包括百度貼吧、微博、公眾號上快速獲取大量粉絲的一些意見,然後在這一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調整。比如第一期當時用了好像是微軟的字體,還是宋體,然後很多粉絲說字體太醜了,我們第二集把字體全改了。當時第二集裡面有反饋,角色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第三集裡面我們全部改了。就是每一集我們都和粉絲進行互動,然後同時在眾籌結束之後,就是從第四集開始,把所有參與我們眾籌的這些粉絲的名字的名單全部打到上面,就是給到所有粉絲一個參與感。另外我們會徵集一些比較核心的粉絲,然後獲取他的照片,我們會把這個人物進行卡通化,然後做在動畫片裡面,讓他來演繹這個動畫,就是做了一些互動創新的工作。

《納米核心》第一季

另外在2014年2015年的時候,就是第一季的時候,當時我們有一個規定,就是我們自己的百度貼吧、微信、微博,那時候粉絲量還沒有有龐大,所有的粉絲給我們的留言,我們要求全部人工回復,就是沒有機器回復,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更好的一個參與感和尊重。

比如說我們自己在看劇的時候,覺得這地方不好,但不知道和誰提意見。所以我們等到自己有機會去做片子的時候,我們就把這樣一些機會,自己的一些體會全部拿出來。能夠和我們所有的觀眾一起去進行這樣的一些互動。就是做一些,我們覺得力所能及,能為中國動畫事業能夠做更多的一些提升的工作。

瑞雲渲染:海岸線的招牌IP《納米核心》以宏大的世界觀,炫酷的機甲戰鬥,以及塑造豐滿各具特色的人物受到國內動漫愛好者的一致好評。當初創作《納米核心》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魯俊:實話說,我們第一季的準備,你說充裕吧,我們確實花了很多時間,你說不充裕吧,第一季整個世界觀、整個劇本的漏洞確實還蠻多的。因為最開始大家都是技術出身,對於怎麼去規劃一個產品沒有完整的概念,也確實缺乏很多專業知識,有點像摸著石頭過河,慢慢往前走,發現問題了再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最開始做的《圖坦的紋章》的世界觀更龐大,它和《納米核心》是有一些聯繫的。我們為什麼叫海岸線動畫呢,因為中國海岸線是1.83萬公裡,我們想打造一個以銀河係為中心1.83萬億光年的宇宙體系,裡面有無數個星球,每個星球都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納米核心》這個故事發生在元星,元星是一個跟地球有點接近的獨立星球,它有自己的故事。後面我們規劃一系列這樣的原創項目,每個IP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都是發生在這個平行宇宙的空間裡面,但時間線是完全對等的,其實就有點像漫威的體系。確實有大量的靈感是從漫威宇宙體系來的,我們想創造一個屬於中國人,或者是華人自己創造的科幻體系(有點吹牛了)。所以我們做了大量這個類型的設想,《納米核心》只是其中的一個,它也是我們最先確定的先去走這個方向的一個產品。

冰糖心

金蝰蛇青龍部隊

瑞雲渲染:可以介紹一下《納米核心》的劇本是如何打磨出來的嗎?

魯俊:大家商量來的。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以分享,分享之後把這個想法,然後覺得哪個最容易,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無論是時間的範圍內,還是在資金的壓力下,我們能夠實現的就先從這個地方著手。那個時候沒有劇本,是後面獲得了更多資金的支持下,慢慢的找到了更多更專業的一些人,然後才開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沒有把它去執行出來而已。

瑞雲渲染:《納米核心》第四季目前的項目進展如何?預計什麼時候可以面世呢?

魯俊:目前第四季整個世界觀已經出了幾個版本,已經在和投資方討論製作相關的投入問題。目前已經有比較明確的進展。預計後年上,我們希望能夠在2022的暑假檔上。

關於中國動畫的期望:活下去!

瑞雲渲染:海岸線動畫一直在堅持做科幻題材動畫,團隊為什麼如此熱衷並堅持科幻題材?您怎麼看待國內科幻動畫市場的前景?

魯俊:動畫有分很多的品類,而我們本身都是機甲控,都喜歡科幻這個方向,但在我們之前國內是沒有這個品類的動畫的,其實到現在為止,在做科幻動畫的公司和從業人員都不是特別多。但我們一直在堅持,除了喜歡這個事情之外,基於我們的行業經驗和技術背景,我們堅信我們能做出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託瑞斯裝甲

關於國內科幻動畫市場,在八年前或者十年前,幾乎是沒有這一塊的市場。後來好萊塢整個體系的科幻動畫,包括漫威宇宙體系,還有派拉蒙的變形金剛系列等掀起了全球科幻熱潮。然後國內近幾年從劉慈欣15年的《三體》到2019年年初的電影《流浪地球》等作品的出現,可以看到國內有著14億的人口和市場,但是這個科幻動畫行業才發展了五年時間,而且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堅信這個市場是有比較大的潛力的。

瑞雲渲染:那目前還有在進行哪些項目呢?未來有一些什麼新的規劃,可以透露一下嗎?

魯俊:目前我們剛剛完成的一個項目是日本萬代這邊的一個項目叫《暗界神使》,目前定的計劃是在12月中下旬會發和大家見面,並同步登陸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國家。我們現在正在製作的另外一個項目是騰訊動漫的科幻項目《終鑰戰紀》,這個項目也會在明年年底後年年初和大家見面。

瑞雲渲染:可以評價下瑞雲渲染的服務嗎?

魯俊:好棒!牛逼!

整體服務等各方面都挺好。瑞雲自己也一直在提升整個服務體系和渲染速度和設備數量,這對製作公司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們經常遇到很多項目臨時要修改,對於渲染的要求很高,而且渲染壓力也很大,但是瑞雲永遠都能百分之百地、保質保量地替我們做好幕後英雄的工作。

瑞雲渲染:有人說,在中國做動畫和夢想一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您怎麼看待這個說法?

魯俊:做動畫其實就是一個造夢的過程,因為動畫片裡的東西是真人實拍作品裡看不到的,或者是在生活中沒有辦法去實現的畫面和故事。我們要怎麼把我們想像中的故事、畫面,通過這種方式全部實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正在追尋的經歷和過程。

瑞雲渲染:您怎麼看中國動畫行業的未來,有什麼期待嗎?

魯俊: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

文章素材源自海岸線動畫及網絡

了解更多雲渲染相關資訊,請關注Renderbus雲渲染農場:renderbus.com,或vx公眾號:瑞雲渲染服務號。

相關焦點

  • 海岸線動畫創始人之一魯俊:為愛發電的動畫家掀起中國科幻新浪潮
    海岸線動畫聯合創始人魯俊這樣解釋道自己對動畫的願景。隨後,最初的幾位合伙人便開始製作的國內首部科幻機甲動畫劇集《納米核心》,這部作品在網絡上投放後沒過多久就收穫了一大票粉絲,還成為了科幻國漫之中數一數二的作品,掀起了中國科幻新浪潮。
  • 科幻巨製電影《末日戰士》今日開機 團隊掀起 視效新浪潮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科幻巨製電影《末日戰士》今日開機, 團隊掀起 視效新浪潮 由網大影業(杭州)有限公司、橋聯影業(杭州)有限公司、燃工坊(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業內 製片人金王來攜手青年導演黃永剛共同執導,中國知名男演員高梓淇擔任製片人,內地青年演員南
  • 中國科幻新浪潮:過去十年,讓世界聽見了中國科幻的聲音
    「中國科幻的新浪潮」。你是如何開始關注科幻研究的?宋明煒:我開始關注這批我稱之為中國科幻新浪潮的作家是在十幾年以前,那個時候關注科幻的人很少,學者和批評家也幾乎都沒有什麼人關注科幻小說。2010年的時候,美國學者胡志德(Theodore Huters)邀請我來主持一個中國科幻小說的英譯工作,希望把一些中國科幻作家的優秀作品引介到海外。
  • 【國動消息】納米核心4預計2022年暑假檔上,海岸線最近項目
    納米核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國內較早的3D科幻機甲類動畫,當時也可謂是火爆全網。繼第三季完結到現在也已經過去很久了,不知道小夥伴們還有沒在期待第四季呢?
  • 劉慈欣作品漫畫版出版,如何理解「中國科幻新浪潮」?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1輯)》 劉慈欣 原著,中信出版社 2020年5月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將這股興起於世紀之交的中國科幻熱命名為「中國科幻的新浪潮」。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宋明煒師從著名學者王德威教授,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著有《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少年中國:國族青春與成長小說》等。
  • 劉慈欣作品漫畫版出版,如何理解「中國科幻新浪潮」?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1輯)》 劉慈欣 原著,中信出版社 2020年5月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將這股興起於世紀之交的中國科幻熱命名為「中國科幻的新浪潮」。你是如何開始關注科幻研究的?宋明煒:我開始關注這批我稱之為中國科幻新浪潮的作家是在十幾年以前,那個時候關注科幻的人很少,學者和批評家也幾乎都沒有什麼人關注科幻小說。2010年的時候,美國學者胡志德(Theodore Huters)邀請我來主持一個中國科幻小說的英譯工作,希望把一些中國科幻作家的優秀作品引介到海外。
  • 中國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三部國產科幻動畫
    文|令狐伯光2019年美國NetFlix推出的科幻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火爆國內。中國觀眾一邊欣賞讚嘆,一邊十分羨慕。中國何時才會有這樣的科幻動畫。2019年的國產動畫數量有著不少,曾經科幻動畫也有著軍事科幻《雄兵連》這類作品,本帖就推薦幾部2019年的國產科幻動作國。注意,那些沒有在國內動畫市場上面推出過比較成熟的動畫作品。
  • 海岸線動畫復活了,代工製作《終鑰戰紀》,納米核心也有希望了
    海岸線動畫公司曾經是和玄機科技齊名的一家動畫公司,曾經的玄虛若海,海岸線就是其中的海。現在的海岸線只有玄機是混得比較好的,玄機科技還投資了虛擬印象,可見玄機混得是多麼的好。若森科技因為很多番劇被下架,代工的貓妖動畫也陷入抄襲,導致若森是有點不太好。
  • 鬥羅大陸「為愛發電」活動開始,第一名獎勵誘人,可直接參演動畫
    而在《鬥羅大陸》官方舉行的活動中,有一個「為愛發電」的活動非常的有意思,尤其是裡面的獎勵非常的誘人!這個「為愛發電」的活動是在周六《鬥羅大陸》動漫更新後發布的一個活動,活動內容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在TX視頻《鬥羅大陸》動畫評論區評論就可以參加這一次的發電活動,而讓網友們非常期待就是這個發電活動的獎勵,尤其是第一名,還可以直接參演動畫!究竟這個獎勵是什麼呢?
  • 動畫導演說出實情:為愛發電
    《進擊的巨人》第4季無人敢接早在WIT做完《進擊的巨人》第二季之後,就已經開始找人接盤了,但是找了大概十幾家動畫公司,沒有一家願意接受,只有MAPPA表示可以考慮。於是巨人動畫最終季的收官之戰,就由MAPPA來完成了。
  • 動畫導演說出實情:為愛發電
    巨人製作如此精良,內容深度方面更是不用多說,第一季到第三季的精彩程度幾乎可以用「高開高走」來形容,要知道,很少有改編動畫一連三季劇情都不崩盤的,也正是如此,巨人被眾多網友奉為心目中的「神作」。而就是這樣一部「神作」,因為製作成本過高,使得WIT公司連虧三季,這才不得不找人接盤。
  • 盤點8部科幻動畫,第8部 最愛的動漫沒有之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8部科幻動畫,第8部 最愛的動漫沒有之一,下面一起和小編看一下這8部電影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納米核心 第二季本片內容簡介:《納米核心》共將推出三季,每季有26集,預計在明年年底公映。在7月12日CCG現場,「海岸線」動畫工作室將首發《納米核心》第一版宣傳片。
  • 海的呼喚 徒步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東西衝
    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東西衝推薦設備:快乾衣快幹褲夏日登山,適合穿速乾衣褲去徒步穿越。快乾衣挑選儘量以薄柔適度為好,最好兼有抗菌防臭功能,若有服裝面料的30倍防紫外線功能更值得推崇。徒步鞋也是必備的。徒步鞋鞋幫由鞋面和內襯組成。徒步鞋鞋面一般是皮革、尼龍,或者皮革尼龍混合製造。而內襯一般由人造材料或軟皮做成,有些鞋還加上一層軟墊以提高保暖性和舒適性。挑選徒步鞋一定要透氣舒適,在長時間徒步中才能起到重要作用。
  • 科幻,難「掘」國漫
    中國,2020年。距離《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已經有600多天,受到疫情、政策等多方面影響,依然無片能接棒其創造的輝煌。跟風在2019年初立項的科幻項目,經過近2年的製作,也到了該交卷的時候。愛奇藝則比較保守,本年度片單只有一部科幻作品公布,在把國產動畫業務進行工作室化調整後,愛奇藝依然延續之前的2D動畫、女性向、古風為主的自製動畫策略,在科幻題材上只進行初步試水。整體上來看,多數科幻動畫是原創作品,21部作品中只有1部漫畫改編,5部小說改編。
  • 海岸線不再製作殘次品動畫,換成了萬國志的靈樨,你覺得怎麼樣?
    自從知道《殘次品》這部小說要被動畫化之後,說實話個人是很期待的,因為能看到喜歡的人物角色通過屏幕展現出來,這無疑是一種享受。 但就在B站國創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動畫的新PV的時候,個人才發現《殘次品》居然換製作公司了。是的,這部動畫就這樣不聲不響的換公司了!
  • 科幻,難「掘」國漫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愛奇藝則比較保守,本年度片單只有一部科幻作品公布,在把國產動畫業務進行工作室化調整後,愛奇藝依然延續之前的2D動畫、女性向、古風為主的自製動畫策略,在科幻題材上只進行初步試水。整體上來看,多數科幻動畫是原創作品,21部作品中只有1部漫畫改編,5部小說改編。
  • 華益弘資本商學院:科幻,難「掘」國漫
    但顯然,《流浪地球》拉高了國產科幻影視劇的天花板,也讓觀眾對中國科幻作品的期待值增加,市場對真人劇的劇本、演員的演技、製作的特效要求不斷提升。相比之下,起點比較低、成本也比較低的國產動畫成了各大平臺和資本青睞的對象。
  • 科幻巨製電影《末日戰士》今日開機 頂級團隊掀起極致視效新浪潮
    超一萬五千平米實景搭建「末日奇景」 頂級團隊構築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近些年,隨著好萊塢科幻大片帶來的全球風暴,「做科幻」成了中國電影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點。而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將呈現在這部「撼動人心」的中國科幻電影中。
  • 如果你真覺得日本動畫「靠愛發電」,那就本末倒置了
    日本動畫到底是「用愛發電」,還是靠「經費」來支撐起漂亮的畫面?包括我自己在內,一些動畫自媒體給出了諸多科普,說日本動畫創作者底層畫師,又沒錢,工作量又巨大,幾乎就是「靠愛發電」的,像是有名的「Anitama」也好,「睡覺人」這樣的動畫UP主都宣傳過,底層畫師多麼多麼慘,動畫行業多麼多麼勸退,動畫人多麼多麼辛勞甚至過勞死依然沒有改變行業情況等等云云。
  • B站「出圈」商業化,「用愛發電」已成過去
    由於B站的內容社區一直比較小眾,坊間一直流傳B站「用愛發電」的梗:員工大多因為興趣走在一起,工資很少,用愛發電。後來A站創始人不看好這種盜版模式,便以以400萬的價格將A站賣給了陳少傑,陳少傑卻醉心於遊戲直播業務,開闢了新板塊「AcFuN生放送直播」,也就是今天的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