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橋區時村鎮馬岱農資創始人馬岱)
武行裡有句老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安徽宿州有位資深農資零售精英,從一瓶小藍帽增產藥到年銷30萬元,僅用了1年時間。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近日,中國鄭州,由全國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簡稱豫之星)主辦的第三屆農資大零售聯盟年會上,來自安徽宿州埇橋區時村鎮馬岱農資創始人馬岱的分享,再次引起轟動。
宿州,處皖北,皖、蘇、魯、豫四省交界。春秋時「宋國遷宿國於此」得名「宿州」。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發源地。
馬岱農資位於宿州市埇橋區時村鎮,開業二三十年,種植客戶遍布全縣域。創始人馬岱在當地農資零售圈廣為人知。
從去年至今,在馬岱身上流傳一個「傳說」,他僅靠一瓶30毫升裝小藍帽增產藥,用了不足一年工夫,年銷破30萬元。
憑什麼?
圈內圈外的人都想知道。
事情先從2019年5月份說起。豫之星廠家業務經理到馬岱農資做農技推廣,順便帶了一小瓶30毫升裝的小藍帽增產藥贈送給馬岱做試驗。
馬岱沒多在意,隨手送給一個農戶。
個把月後,馬岱到這家農戶走訪,一下被眼前景象震住了。
那個農戶挑了臨地邊兒的一塊田地實驗,並專門噴打了被一棵大樹罩著的一片麥地,「墒薄,光照少」。
被大樹罩著的麥子,本來又稀又弱,但噴打過小藍帽增產藥後,奇蹟發生了,長得比同地塊太陽照到的麥子還茂盛稠密,並且莖稈粗壯,葉片肥厚。麥子收穫後,麥粒飽滿金黃,千粒重格外重。
「確實能增產」,小藍帽增產藥,棒!
有了好產品,打好市場還得有一套好戰略戰術。
接下來,豫之星為馬岱農資輸送了獨家秘笈——農資大零售戰略。
在如今萬物互聯的時代,馬岱很懂得借勢發展。
每天都利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傳播品牌,這不但提升了老農戶的粘合度,還吸引了大量的新農戶。「經常有大種植戶刷到抖音,『順藤摸瓜』找上門來購買小藍帽增產藥」。
2020年1月2日,在大多數農資店關門歇業的時候,在豫之星廠家的協助下,在零基礎情況下,小藍帽增產藥在時村鎮召開農民會,馬岱農資現款銷售小藍帽增產藥10萬元。
接下來,15場觀摩會,場場賣貨收款,每瓶藥都下去回訪,每天都下去調查。
就這樣,一瓶治病才增產的小藍帽增產藥,加上扎紮實實的踐行豫之星廠家的大零售戰略
,馬岱農資實現了單品小藍帽增產藥年銷30萬元的目標。
「今年啟動品牌店活動,迎接百萬挑戰,把農資當做終生事業!」心裡裝著希望,腳下就蓄滿力量,馬岱對未來充滿信心。
豫之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全國定點農藥生產企業
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介紹,豫之星成立於2000年,是國家工信部批准的農藥定點生產企業,屬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集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企業。廠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工業園區,是國家批准的農藥原藥研發和製劑生產基地,投資數十億元,由十幾家國家定點原藥和製劑生產企業組建而成。
◎300次迭代、1000次試驗開闢增產藥大品——小藍帽增產藥
為將「治病才增產」的小藍帽增產藥打造成一款具有大品特性的產品,豫之星研發人員前後共歷經300次迭代、超1000次試驗。從東北黑土地到雲南紅土地,從黃土高原到東海之濱。目前小藍帽增產藥在全國已推廣超四百萬畝試驗田,增產糧食4億斤以上。
「一瓶藥一畝地,每畝打兩遍,小麥畝增200斤很容易(30毫升裝小藍帽增產藥)。我就是想造出老百姓做夢都想要的增產藥!」李國建說,如果沒有死磕到底的創新精神,小藍帽增產藥也不會走到今天。
◎全國首倡「11·12農資大零售節」
2018年11月12日開始,由豫之星公司首創的「全國第一屆11·12農資大零售節」在雲南昆明啟動。
「小藍帽增產藥之父」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表示,這是屬於全體農資人的節日。
梳理2018年~2019年,由豫之星啟動的「綠色增產中國行」活動和「全國糧王爭霸賽」活動,不難看出,李國建董事長內心構建的農資大零售平臺的願景。「我就是要通過這些活動,讓農資零售更簡單,讓農戶種地更輕鬆;同時也向世界證實:中國需要發展的是綠色農業,綠色增產!」
未來社會主題就是共生,只有在共生前提下,各自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豫之星首創的「全國11·12農資大零售節」,助推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迭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