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克蘭到突尼西亞,從吉爾吉斯斯坦到泰國,街頭集會,暴力衝突,佔領議會,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劇本,這股"民主自由"之風終於吹到了美國。
當地時間1月6日晚,大批川普的支持者衝進了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一片混亂中,一名女子遭到槍擊,最終不治身亡。在1814年時美國國會大廈曾經遭到英國人的襲擊,時隔200年後,國會大廈再遭襲擊,只不過這次來的並不是"外敵",衝在最前方的都是貨真價實的美國人。
可以說,這場動亂,直接原因就是川普,他既低估了那些支持者的狂熱程度,又高估了自己當總統的權力。川普之後發表視頻講話,在講話中他繼續指責2020年總統選舉是有欺詐的選舉,但他呼籲示威者"現在就該回家了,和平地回家"。2016年,美國底層人民把川普"抬"進了白宮,今天他們帶槍衝進美國國會,川普自然也要承擔下這所有的汙名。
如果他們沒有破壞國會大廈,那麼川普至少能夠體面下臺,甚至還有可能依靠自己強大的影響力和煽動力在2024年捲土重來,但是這件事發生後,川普的位置會非常尷尬,這意味著共和黨必須和他劃清界限,因為現在的川普對共和黨來說,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負資產"。
川普的政治生涯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2017年正式上任時,共和黨手握參眾兩院,各種政令可謂暢通無阻,隨著他繼續執政,種種政策開始失去人心,2018年,共和黨輸掉了眾議院,手中堪堪只剩一個參議院,2020年總統大選,川普連任失敗,民主黨人奪回了總統寶座,2021年,共和黨人再次輸掉了參議院,自此,共和黨在兩院都成了少數黨,估計不少人都把這筆帳算在了川普頭上。
在四年任期裡,川普看似風頭無兩,實則狼狽至極,他成功讓共和黨滿盤皆輸,留給共和黨唯一的政治遺產或許是在最高法院"安插"了3位共和黨大法官。上一個讓所在政黨成了"眾矢之的"的還是胡佛,胡佛在任時,美國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不少人流離失所,最終他在1932年被羅斯福打敗,成了美國歷史上背負罵名最多的總統之一。很難說川普與胡佛有幾分相似,但是,美國人民想把川普像對待胡佛一樣"請"出白宮的心情是相同的。
美國的憲政權威與他們的宗教信仰一樣,都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因為很多人堅定地相信著憲政具有權威,所以憲政才變得神聖不可侵犯,這種信念需要細心維護,才會顯得更加真實、崇高。美國是一個靠意識形態粘合在一起的國家,"民族凝聚力"在美國是觸摸不到東西。
然而川普以及他的支持者引發的混亂,已經對美國的憲政權威和政治信念已經造成永久和不可逆的損害,憲政權威被動搖,共識不復存在,所以川普時代其實遠未結束,拜登上臺後要解決的問題不光是新冠疫情與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還要應對不同種族、不同政見者之間難以彌合的分裂,後者或許比新冠疫情更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