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結婚嫁人,從娘家進入婆家大門之後,哪怕是與丈夫一起獨自居住,不必跟公婆朝夕相處,也得趁早調整好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
懂分寸、守規矩、知進退,這樣才能成為婆家心目當中最討人喜歡的好兒媳!
聰明女人都明白:面對婆婆,這三個話題不能聊!
懂得在老人面前裝傻賣萌是博取對方歡心的法寶,但是內心得跟明鏡似的,不能犯傻,必須得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打死也不能提!
丈夫的壞話
不要以為平時相處之中,當你跟丈夫發生爭吵之時,通情達理的婆婆,有可能會回回選擇站在你這一邊,斥責跟教訓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就是完完全全將你看得比她的孩子還重,跟你更親。
這是一種得體的為人處事之道,老人是認為你是需要善待與禮遇的嬌客,而她的孩子永遠都是她的孩子,就算打罵,都不會傷及親情本身。
這種做法,不過是安兒媳婦的心,讓她對婆家有歸屬感、想要刻意搞好婆媳關係罷了。
如果兒媳婦反過頭來不知分寸、搞錯了遠近親疏,仗著婆婆表面上對你的維護,就放肆起來,有事沒事跑到婆婆面前,大講另一半的壞話,那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就算婆婆開通大度,能忍你一回、兩回,但是時間長了,一定不會高興,也會認為你極其不懂事。
哪有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
就算對方真的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她可以說、可以罵,但是絕對不準別人隨隨便便一天到晚否定與嫌棄!
再者,老人都不喜歡那種愛在背後說人壞話的女人,會認為挺長舌的。
你敢在婆婆面前成天埋怨老公,她就會認為,轉過身來之後,你肯定也時常在她兒子甚至是外人面前,大說特說公婆及婆家的壞話!
自然會漸漸討厭你起來。
對方親戚的家事
我有一位閨蜜,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特別有眼力勁,特別會做人!
她從來不會管婆家內部的任何事情,就算他們自己家人在議論,也也從不插話,甚至家人主動問起她的看法與態度,她都只是笑著說:「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來龍去脈,搞不清楚。
再說,我年紀輕,想問題、想事情也沒有爸媽這麼全面跟周到,隨便亂講不客觀,還有可能壞事。」說完便閉嘴不言了。
如果碰到婆家親戚大聚會的場合,她更是根本不摻合進大家議論家長裡短的話題當中去。
就如同薛寶釵一樣: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她用自己的聰慧與妥貼,贏得了婆家及至婆家親戚所有人的喜愛與信任,成為了大家交口稱讚的好兒媳婦、非常有禮貌、懂規矩、不張揚、處理事情非常周全的好晚輩。
要知道,能夠做到這樣並不容易,很多女人嫁入婆家之後,因為著急想要融入婆家的家庭當中,所以特別主動摻與進婆家的大小事情當中去,以為這樣就會成為他們心目當中的一份子,其實不然!
「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一個晚輩,又是外面嫁進來的外姓人,隨隨便便幹預這些事情的結果,就是得罪其中一些婆家親戚,平白無故樹敵,將來絕對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錢的問題
作為兒媳婦,平時如何跟自己的丈夫過日子;你們如何自己商量著錢歸誰管、又該如何花,最好私下裡達成一致便行了,不要跟婆婆商量這種事情。
要知道,對於婆婆而言,她總認為在兒子的婚姻當中,錢都是自己孩子掙的,就算兒媳婦也有收入,但她總是會選擇性看輕與忽略。
如果你總在她面前說錢的事情,就會提醒她幹預進這件事情當中來。
當發現你哪些地方錢花得不合她的想法,就會產生不滿,認為你奢侈、浪費、不懂得體貼她的兒子;更會心疼自己的兒子養家餬口太辛苦等等……
老人與年輕人之間,消費觀本來就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你自己不懂得規避,還沒事往槍口上面撞,豈不是自討苦吃嗎?
再有一點就是,不要沒事打公婆手中那點財產的主意。
對於老人而言,首先是想要保障自己手中的錢財,過好自己的日子,將來百年之後,才會將剩餘的財產分配給兒女。
如果兒媳婦顯得過於「貪婪」的話,恐怕婆婆從那時候就會產生戒心、敵意與防備,自然不會與你親近,也不會喜歡你了。
結語:
總之,嫁了人之後的女人,真的得學會察言觀色、「轉風使舵」。當然,後面這個詞,是帶引號的。
不是讓你學會虛偽,而是要靈活一點,懂得變通一點,不要什麼話題都敢提,什麼話題都想往裡面摻合。
實在不知道該聊些什麼,那麼不妨學得嘴拙一點,平時不要那麼多嘴多舌,多微笑,多用行動來表達你在婚姻當中的努力,你對公婆的尊重與孝敬。
那樣的話,婆家人也會看到你的優點與長處,絕對不會平白無故排斥你、討厭你的。
就算生性活潑,愛說愛笑,跟婆婆關係不錯,在相處過程當中,也得小心避開以上這些談話的雷區!
這樣,才能始終跟對方相處和睦,不會導致一些不理想的局面發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