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廠商千種賴茅均稱正宗 茅臺酒前身市場混亂

2021-01-10 搜狐網

  「賴茅」是茅臺酒的前身,為貴州茅臺鎮賴氏家族自創。改革開放後,賴氏後人紛紛自創品牌,推出各自的「賴茅」酒,一度受到「想請客喝名酒又想少花錢」的人追捧。

  但由於家族內部對「賴茅」品牌爭奪強烈,均稱自己才是「正宗賴茅」,而商標權也遲遲未拿到,外人乘虛而入,也傍名牌進行生產。

  如今上百個打著「賴茅」旗號的廠家,生產著幾千種「賴茅」,品牌、價格極為混亂,使消費者逐漸離它而去,「賴茅」商標也被茅臺酒公司奪走。

  記者經過多方採訪,了解到「賴茅」市場亂象背後的原因。

  茅臺酒廠失商標「賴茅」重回市場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今茅臺鎮一帶就開始釀酒。清朝乾隆年間,形成了茅臺酒的獨特工藝。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戰亂等原因,茅臺鎮僅剩三家酒坊生產茅臺酒,即華姓開辦的「成義酒坊」、王姓開辦的「榮和酒坊」和賴姓開辦的「恆興酒坊」。

  茅臺酒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青睞。根據《人民政協報》報導:「1949年10月1日晚上,毛澤東主席在北京飯店舉行開國第一宴,周恩來總理專門安排用庫存於北京飯店的100多瓶『賴茅』款待中外嘉賓。」

  1953年,在社會主義改造期間,三家酒坊被合併並劃歸國有,創建了國營茅臺酒廠。之後由於種種原因,「賴茅」停產。

  改革開放以後,賴氏家族的後人紛紛下海,各自成立酒業公司,紛紛生產「賴茅」。1988年,茅臺酒廠成功註冊「賴茅」商標。之後,賴氏家族的「賴茅」全部下櫃。

  但2003年,有企業以茅臺酒廠連續三年未使用商標為由,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撤銷商標。2005年,「賴茅」商標被撤銷。之後,「賴茅」重新回到市場。

  賴家後人稱品牌來自當地俚語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賴氏後人幾乎個個沾酒,成員和旗下企業,比記者了解到的更錯綜繁雜,但因為「怕得罪人」,他不願說出更多細節。

  賴氏後人家家自稱「正宗嫡傳」。其中,規模最大的「賴永初酒業」這樣講述「賴茅」來歷——

  「恆興酒坊」的前身「衡昌酒坊」,是貴陽人周秉衡1929年開的。後來周秉衡將酒坊賣給賴永初,酒坊更名為「恆興」,並在賴永初的努力下大大提高工藝水平。

  當年的茅臺酒,和今天的茅臺酒面臨的經營問題類似:茅臺酒的市場價格折合成人民幣相當於每斤1元,而一般的高粱酒每斤才賣一角二三。懸殊的市場價格導致不法商販製售假酒,有的乾脆回收空茅臺酒瓶,裝上高粱酒冒充茅臺酒出售。

  據「賴永初酒業」董事長賴世強講,為了解決侵權問題,父親賴永初決定為酒起個獨特的名號。

  一天,他在飯館吃飯時,聽見鄰桌客人因為划拳吵了起來。其中一個人把酒淋到對方頭上,說他輸了拳不喝酒耍「賴毛」。

  「賴毛」是當地俚語,是指責對方「耍賴皮」的意思。賴永初頓時來了靈感,決定將自家的酒起名「賴茅」。「賴茅」是自己的姓氏「賴」與茅臺酒的「茅」的合稱,同時又一語雙關,引人注目,能夠明顯區別於其他茅臺酒。

  此後,「賴茅」打開銷路,1945年的產量已達13萬斤左右,是其他茅臺酒廠家產量的一二十倍。

  賴世強堅稱父親賴世初是「賴茅」鼻祖,而自己是唯一嫡系傳人。

  誰是「賴茅始祖」後人陳述各不同

  賴世強不承認酒坊的發展有兩個叔叔的功勞。他說,賴家不是酒業世家,爺爺賴嘉榮是個錢莊老闆,不是做酒業的。

  但這個說法幾乎被其他全部賴氏後人否定。但其他人關於「賴茅」由來,也是眾說紛紜——

  「賴世賢酒業」創始人賴世賢稱他才是正宗嫡傳。他表示,買斷「恆興酒廠」,並將起名「賴茅」,是賴永初、賴貴山、賴雨生兄弟三人「和衷共濟而為」。1964年,父親賴雨生將祖傳秘方授予自己。

  「賴世家酒業」董事長賴世豪則稱他才是賴家祖業唯一繼承人。他把祖父賴嘉榮尊為「賴茅鼻祖」。該公司宣傳時稱,「1902年,賴嘉榮獨創『回沙』工藝和複雜的釀酒技術,成為一代茅酒巨匠」。

  「賴世綱酒業」董事長賴世綱則稱高祖父賴正衡才是「賴茅鼻祖」。公司官網上寫明:「賴茅由賴正衡始創於清朝道光年間,傳子賴宗貴、孫賴嘉榮、曾孫賴永初、賴貴山、賴雨生,賴貴山又傳子賴世綱(遺書為證)。」

  賴世強親弟弟的兒子賴鵬生也公開反對大伯的說法。他表示,1981年,80歲的爺爺賴永初將祖傳秘方給了父親賴世舉,而不是大伯賴世強。1999年,父親又將祖傳秘方授予自己。

  「每個後人都對『賴茅』的歷史傳承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各個酒業公司的經銷商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也幫著搖旗吶喊。」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

  報紙廣告引發家族名譽權糾紛

  2011年5月6日,《大連晚報》上的一則廣告,讓賴氏後人的商標糾紛首次由「暗戰」升級為訴訟。

  當天的廣告是「賴永初酒業」花錢刊登的。廣告中稱「正宗賴茅酒——賴永初先生獨創」,並引用了貴陽市工商業聯合會出具的證明:「歷史名酒『賴茅』為我會會員賴永初老先生在三十年代獨資興辦貴州茅臺村恆興酒廠時所創,不是祖輩遺產,其弟賴貴山、賴雨生也無任何投資和股份。」

  這則廣告讓賴貴山之子賴世綱、賴雨生之子賴世賢等人極為不滿。他們以個人名義,將賴永初之子賴世強任董事長的「賴永初酒業」起訴到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認為其侵犯了他們父輩的名譽權,要求更正並道歉。

  2012年1月,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從名譽權的角度上說,廣告內容並沒有損害到賴貴山、賴雨生。判決後,兩位原告上訴至大連市中級法院。

  原告律師、貴州縱貫律師事務所主任任武表示,不單在大連,「賴永初酒業」在很多城市做過類似廣告,原告起訴的目的不是「打假」,而是解決賴氏家族內部長期存在的對「賴茅」歷史源頭認識的分歧問題。

  彼時,大連市場上有三四十種不同廠家生產的「賴茅」,每年的總銷售額數千萬元。雖然賴永初家族的「賴茅」銷量最大,但「賴世綱系」和「賴世賢系」的「賴茅」銷量也佔到一定份額。

  大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名譽侵權案背後其實是一場利益之爭。「這麼打廣告,等於在說只有賴永初家的『賴茅』才是唯一正宗的。這讓其他賴氏後人的『賴茅』怎麼賣啊?」他說。

  外人乘機傍名牌也產賴茅

  由於無法達成一致,賴氏後人只好在自家的「賴茅」酒上加上特定的家族成員姓名,以示區分。五花八門的賴姓人物,看暈了消費者,也讓一些商家有了「傍名牌」的機會,隨之出現大量外姓人製售的「賴茅」酒。

  網絡是「賴茅」的主要銷售途徑之一。記者在淘寶網搜到「賴茅」酒7884件。記者注意到,有些「賴茅」甚至不是在茅臺鎮生產的,它們有的在貴陽市、遵義市生產,有的甚至是在廣東、湖北、四川等外省生產的。

  一位經銷商坦言,由於賴氏家族的子孫太多,且各家的產地、銷售渠道和價格均不同,有時候經銷商也難以分辨哪種「賴茅」不是賴氏後人製售的酒。

  「賴嘉榮酒業」的工作人員說,經過調查,「賴茅」當中,賴嘉榮嫡系子孫的產品佔銷量的74%,其餘的「賴茅」都和賴家無關。

  其中最離譜的是「賴世雨酒業」。在「2011年春季成都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賴世賢等人看到了該公司的宣傳冊。宣傳冊對賴家的「創業史」大書特書,稱公司名號中「賴世雨」就是賴家後人,該公司生產的是正宗「賴茅」。

  大家找到公司員工詢問。不同的員工說法竟然也不同,有人說「賴世雨」的父親是賴永初,也有人說是賴貴山,還有人說是賴雨生。

  這讓賴氏後人哭笑不得。當時賴永初、賴貴山、賴雨生的兒女都有人在場,但誰家也沒有這個「兄弟」。

  雖贏姓名官司沒攔住虛假宣傳

  此後,賴家後人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這家「賴世雨酒業」公司的蓋章收據、銷售人員名片、樣酒等。隨後,在公證處進行了證據保全。

  回到貴州,賴氏後人委託律師調查了這家公司。結果發現,該公司的法人代表不姓賴,而姓韓,是個河南人。

  賴世舉等8位賴氏後人聯名將這家公司起訴到貴陽市南明區法院,要求其停止「賴茅創始人後人」、「正宗賴茅酒」等宣傳,登報致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萬元。

  南明區法院一審認為,8名賴氏後人中,除了賴世綱提供材料證明自己是賴貴山之子,其他賴氏後人都沒有提供相關材料。法院由此判決,被告公司不得在對外宣傳時使用賴貴山姓名,並登報導歉。但賴家人的其他訴訟請求均被駁回。

  據此判決,對方還可以繼續使用「賴永初」或「賴雨生」後人的名號。於是,賴氏後人上訴,並補充了其他賴氏後人的身份證明。

  經審理,貴陽市中院認為,「賴茅」酒在白酒行業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為公眾所接受。貴州世雨酒業公司在宣傳資料中假冒賴氏先祖姓名,自稱所售是正宗賴家茅酒,極易讓人誤解其酒與賴氏家族有關係,從而獲取「賴茅」名號帶來的經濟利益。

  2012年5月,貴陽市中級法院終審判決被告公司侵犯賴氏先祖姓名權,應立即停止「賴茅創始人後人」及「正宗賴茅酒」的宣傳,並登報導歉,消除影響。

  儘管官司敗訴,但記者調查發現,「賴世雨酒業」的廣告宣傳依然如故。淘寶網上能搜索到27件「賴世雨酒業」出品的「賴茅」,其中絕大多數仍在以賴氏後人的名義進行宣傳。在部分白酒的外包裝上,赫然印著賴嘉榮一臉白色長鬚的頭像。

  「我們是正宗的賴茅,『賴世雨酒業』是賴茅始祖賴嘉榮的後代開辦的。」該公司負責北京市場的銷售員程先生仍然這樣對記者說。

  價格混亂外姓賴茅變成濃香型酒

  記者還注意到,「賴茅」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非常混亂。

  記者統計發現,淘寶網上的7884件賴茅酒,售價價格低於50元的有1038件,50元至100元之間的2456件,100至500元的3496件,高於500元的也有894件。

  500ml裝的「賴茅」當中,貴州茅臺鎮蘭花山酒廠的酒最便宜,售價僅為24元;而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的「賴永初50年典藏」最貴,每瓶7800元。

  「賴錦家酒業」負責經銷的魏總經理告訴記者,這些年來,賴氏家族的「賴茅」主打產品普遍價格不高。

  「因為要與假酒競爭,有的假酒五六塊錢就能拿到一件(大概6瓶),每瓶賣六七十元。如果我們比假酒價格貴太多,經銷商明知是假的也會做的。」他說。

  他說的所謂的假酒,是指那些並非賴氏後人生產,而又冒用賴家名義生產的「賴茅」。他表示,賴氏後人在保證品質、工藝的前提下,還要與假酒拼價格,導致利潤一直很低,實在讓人懊惱。

  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賴氏後人生產的「賴茅」酒屬於醬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複雜,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加上存儲的周期,上乘的產品需要3到5年,再加上包裝、運輸、倉儲等費用,成本不低。

  而市場上那些冒牌的廉價「賴茅」,一般都是濃香型白酒,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勾兌的。

  魏總經理表示:「冒充賴家後人的『賴世雨』白酒就是濃香型的。釀造成本低,售價也低。一些覺得『賴茅』有名氣,但又不了解它的人就去買,於是就有了市場。而賴家後人都是有責任感的,出於對祖先的尊重,不會像外人那樣濫做,把牌子賣砸了就不賣了。」

  市場上的「賴茅」,一半以上是年份酒。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市場上由「外姓」生產的「賴茅」年份酒,有不少是假的。

  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高級合伙人、白酒業資深研究者謝志越告訴記者,很多商家會故意把瓶子做舊。普通消費者無法分辨真假,只能由檢測機構識別。

  無商標權賴氏後人無法打假

  但讓賴氏後人們尷尬的是,他們無權打假。因為「賴茅」作為商標,目前不屬於任何一位賴氏後人。

  「從法律意義上說,濫用『賴茅』二字的酒廠不構成商標權侵權。最多只能說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忽悠。」賴世綱無奈地說。

  業內人士稱,「賴茅」前些年一度在全國各地流行。主要銷售人群,是那些想喝茅酒但又消費不起茅臺酒的人。同時,一些請客吃飯「要面子」的人,也喜歡購買「賴茅」——既滿足了「請人喝茅臺」的虛榮心,也省了錢。

  但是,隨著「賴茅亂象」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很多消費者漸漸離它而去。

  一位貴陽的經銷商表示,從5月至今,庫存的百餘件賴茅酒,問都沒人問。另一位貴陽經銷商乾脆不再做「賴茅」產品。「以前鋪到貴陽上百家菸酒店的酒都賣不動了,只好收回來低價處理掉,或者送人。」他說。

  還有一位經銷商因為酒處理不掉,甚至在網上發帖求助。

  記者也從北京的多家超市了解到,目前「賴茅」的銷量不高。

  各方不滿商標被判給茅臺酒公司

  賴茅亂象,也引起其他方面的不滿。

  首先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前些年已經重新申請註冊「賴茅」商標。

  該公司諮詢顧問、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高級合伙人謝志越說,雖然茅臺酒是集當年的「賴茅」、「華茅」、「王茅」之所長並改進,和如今的「賴茅」口感不一樣,但「賴茅」畢竟是茅酒鼻祖,從銷量上和品牌上都會對茅臺酒造成影響。

  「茅臺酒公司也想做更廣的價格帶,也想賣100元到1000元之間的產品。從品牌的角度上說,『賴茅』品牌雜亂,品質不好的產品會間接影響到茅臺酒公司。長期來講,會削弱茅臺品牌價值。」他說。

  不滿的還有仁懷市的政府部門。仁懷市酒類發展局工作人員曾對媒體公開表示:賴茅是貴州發展醬香型白酒產業過程中的一個教訓。如果茅臺酒公司拿到了商標,希望以後不要再生產「賴茅」酒了。

  酒類發展局局長歐亞奇表示:「賴茅」雖然大多產地在茅臺鎮,但銷售公司在外地,仁懷市只能徵收到散酒稅。「消費稅一分錢都落不到仁懷。光拉出去的賴茅酒,貴州省的財政損失就以億元來計算。」他說。

  對於茅臺酒公司的商標申請,仁懷商標委員會今年年初已批准。賴氏後人們不服,多人以公司名義提出異議覆審。

  日前,記者從仁懷市工商聯了解到,茅臺酒公司已獲得「賴茅」商標。

  記者也從茅臺酒公司得到證實。該公司智慧財產權保護部的負責人表示,如今異議覆審階段已經結束,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已經將商標裁定給茅臺酒公司,商標證書正在辦理當中。但對於未來如何整頓市場,該負責人表示不方便透露。

  「國家商標總局比較尊重茅臺的歷史。其他企業如『賴永初酒業』等都申請過這一商標,但都沒通過。」仁懷市工商局一位領導說。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如果賴氏後人對商評委的決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但法院判決之前,商標使用權仍然歸茅臺酒公司,且何時能審理完結難以預知。

  「我們可以共享歷史共創品牌」

  商標歸了茅臺酒公司,意味著賴氏後人們再使用「賴茅」就是違法的。

  記者了解到,如今,多位賴氏後人的企業已經在商標問題上「轉向」。「賴永初酒業」一位經銷商表示,「賴永初酒業」正在重點推出「賴永初」、「恆興」等品牌。而「賴世家酒業」則正在主推「賴嘉榮」商標。

  嚴峻的市場形勢,讓賴氏後人有了新的認識。

  在「誰是『賴茅』真正傳人」的問題上,任武律師曾接受了上百位賴氏後人的委託。但如今,他告訴記者,賴世賢等人在大連起訴賴世強的案子上訴以後,如今在原告們的要求下撤訴了。他說,如今賴家人必須團結在一起。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共享一段歷史,共創多個品牌。」「金賴液酒業」總經理賴相如說。

  如今,74歲的賴永初之子賴世舉、67歲的賴貴山之子賴世綱和71歲的賴雨生之子賴世賢,一起成立了「貴州賴氏文史研究中心」。成立聲明書中稱:「我們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如何維護和傳承賴氏祖輩所開創的基業,如何發揚光大我們賴氏家族的精神,讓後代有一個統一的思想、統一的認識、和諧的發展,是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和目的。」

  專家說法

  商標如一直「懸空」,「賴茅」很快會「死」

  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高級合伙人謝志越認為,誰是「賴茅鼻祖」已經無法也無需考證了。

  「賴茅」商標名花有主,對賴氏後人來說未必是壞事。謝志越認為,如果一個品牌不是由唯一的企業所有,很難做大。

  賴茅商標如果一直「懸空」,「賴茅」酒很快就會「做死」。因為誰把品牌打造上去,都是在為別人做嫁衣。在「賴茅」商標不受保護的情況下,沒有哪一家酒廠會為發展「賴茅」做長遠的打算,而是不斷透支「賴茅」現有的品牌價值。

  他認為,「杜康」品牌的沒落與「賴茅」類似,「陝西杜康」和「河南杜康」由於商標糾紛問題,誰也不敢發力做,怕打出市場後對方沾光。

  他認為,商標糾紛結束後,賴氏後人必須要團結在一起,減少內耗,才能共同發展。

  賴氏後人通過註冊「賴永初」、「賴貴山」等商標來應對「賴茅」商標的可能失去,這種做法也是有效的。在「賴茅」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這些品牌同樣有品牌價值。

  a18、a19版文/記者閆新紅 實習生孫洪麗

  賴氏家族四代譜系圖

  賴嘉榮

  祖父為清軍統帶(註:官名),清朝道光年間來到貴州仁懷地區駐防戡亂。賴嘉榮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有著各自創建的「賴茅」公司。

  賴永初

  賴世龍(創建「賴世龍酒業」)

  賴世強(創建「賴永初酒業」、「恆興酒廠」)

  賴世舉(創建「賴世舉酒業」)

  賴鵬生(創建「賴鵬生酒業」)

  賴世賢(創建「賴世賢酒業」、「賴雨生酒業」和「賴錦家酒業」)

  賴茜茄(經營「賴氏酒業」)

  賴世俊(創建「賴世俊酒業」)

  賴世誠(創建「賴源酒廠」)

  賴世豪(創建「賴世家酒業」、「南國酒業」)

  賴世忠(創建「賴世忠酒業」)

  賴世綱(創建「賴世綱酒業」)

  賴世俠(創建「賴世俠酒業」)

  賴世倫(創建「回歸賴酒業」)

  徐英(賴世玲的小輩親戚,經營「賴貴山酒業」)

  賴相如(創建「金賴液酒業」)

  賴世玲(創建「賴世玲正衡酒業」)

相關焦點

  • 賴茅是不是茅臺酒?一分鐘帶你弄清楚對你終身有用!
    而在茅臺家族中,賴茅無疑是知名度極高的一位,當然也是很多酒友最困惑的一位,賴茅到底是不是茅臺酒?它與茅臺到底是什麼關係?周明今天來給大家理理清楚,學會了對你終身有用!一、什麼是賴茅?並於香港註冊上市,迅速馳名中外,成就「賴茅不賴,享譽中外」的歷史佳話。到了1953年,賴永初的「恆興酒廠」連同當時的「成義燒坊」、「榮和燒坊」正式合併轉為國營茅臺酒廠。三家酒廠旗下的「賴茅」、「華茅」、「王茅」,合併為現在的「貴州茅臺」。老「賴茅」酒的時代就此落幕。而後隨著1988年白酒市場放開,以及茅臺集團申請賴茅商標,各類賴茅開始逐步湧現。
  • 茅臺鎮白酒亂象:賴茅商標遭遇搶奪
    近年來,上千種賴茅酒見諸市場,而這些大多產地在茅臺鎮、銷售在外地的貼牌產品消費稅則均在外地繳納,仁懷市只能徵收散酒稅。「光拉出去的賴茅酒貴州省財政的損失以億元來計算。」   更有甚者,多地工商部門查處表明,不少打著賴茅旗號的酒酒質低劣,有的甚至以假酒灌裝,極大的擾亂了白酒市場秩序。   然而,無可否認,賴茅已成為全國有著較大知名度的醬香白酒品牌。
  • 賴茅前身——賴世家
    加入賴世家酒友會的各位朋友,以前肯定或多或少了解過「賴茅」,或者喝過「賴茅」。 「賴茅」就是茅臺酒的鼻祖...等等。沒錯!這個企業就是跟茅臺酒息息相關的文化企業。 今天想跟各位賴世家酒友好好訴說「賴世家」,這個茅臺鎮百年企業的故事。 誰才是真正傳承至今賴氏古方釀製的醬酒?
  • 賴茅酒一波三折,賴氏後人與茅臺集團的兩次鬥法,如今賴茅歸茅臺
    賴茅說起賴茅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歷史上的賴茅(1951年以前生產的賴茅酒)、混亂時期的賴茅(1951年到2014年生產的賴茅酒)與新時期的賴茅(2014年以後的賴茅酒)。後來茅臺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國家商標局發布茅臺集團「賴茅」商標核准公告),但是由於賴家後人不服,「賴茅」商標便一直處於「異議覆審」狀態。在「賴茅」商標歸屬不清晰的期間,不存在商標專用權保護問題,任何廠家都可以運用該商標,因此造成了賴茅亂象。2007年到2014年,這段時期市面上有眾多的酒廠均自稱是「賴茅」嫡傳,上百個打著「賴茅」旗幟的廠家,出產著幾千種「賴茅酒」。
  • 賴茅酒價格表和圖片賴茅酒53度價格
    在賴茅酒價格表和圖片中賴茅酒53度價格又是多少呢?賴茅酒價格賴茅酒是天然綠色發酵健康飲品,其中的香味香氣成分相互比例很科學、合理,酒體細膩、幽雅、協調;賴茅酒的酒精濃度科學合理,其酒精濃度為53%左右,在這一濃度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締合為緊密,是世界上所有蒸餾酒中科學、合理的酒精濃度,加之要經過3年以上的窖藏陳釀,賴茅酒更加柔和,酒度高而不烈,對人體的刺激性小,賴茅酒價格表和圖片中有哪些呢?
  • 史記|茅臺酒的前身——成義燒坊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成義」、「榮和」(華茅和王茅)兩家的酒作為名優特產送展,當時農商部來加區分,一概以「茅臺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統稱「茅臺酒」,展會上茅臺酒以其特有的優點徵服了各國的評酒專家,一舉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
  • 哪些才是正宗的賴茅酒?別再被那些山寨「賴茅酒」騙了!
    ,「這個賴茅酒值多少錢?」,「市面很多賴茅酒,哪一款才是真的?」等等相關賴茅酒的一些問題。今天,小六我作為茅臺鎮傳統醬酒人,也有責任跟對賴茅酒不懂的哥們普及一下賴茅酒知識,以免上當受騙!賴茅酒現在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重要的品牌之一,在2014年1月,"賴茅"商標判給茅臺公司註冊商標,其他生產廠家均為假冒侵權產品,結束了混亂的局面。
  • 茅臺酒,白酒中的翹楚,許多人卻喝不起,真的有低價純糧醬香白酒?
    值得慶幸的是新中國建立之際,茅臺酒又重放異彩,在開國大典被確定為國宴用酒,成為共和國的「 開國喜酒」。1951年國家將華茅、王茅、賴茅三家酒坊合併成國營企業,也就是現代茅臺酒。 ,並伴隨著幾十種香味組成的「複合香」,且層次分明。
  • 中國最貴白酒之一:拍出1070萬賴茅的前世今生
    其鑑定結論和評估參考為:該賴茅酒為真品,至今已有75年歷史,包裝保存完美,無撕、貼暇疵,品相9品,商標清晰完整,瓶口原封口沒啟動過,賴茅醬香白酒屬貴州名酒,鑑定中酒香四溢,醬香純正,實屬罕見。據調查,該鑑定賴茅酒已絕版。故參考拍賣市場和市場估價,鑑定物應價值不菲,有較大升值空間。
  • 茅臺不同時期使用的6個商標,教你輕鬆鑑別真假茅臺酒
    榮和燒坊俗稱王茅,商標是「麥穗牌」;成義燒坊俗稱華茅,商標是「雙德牌」;恆星燒坊俗稱賴茅,商標是「飛鷹牌」。其中,以賴茅飛鷹牌的名氣最大,就在前幾年,1935年的一瓶賴茅被拍出了1070萬的天價,成為中國白酒拍賣史上的標王。
  • 茅臺商標變遷史——從陶土鎧甲到羽衣霓裳|茅臺酒|茅臺酒廠|飛天牌...
    中國農工部將「成義」、「榮和」燒房所產茅臺酒樣送出參展,在貴州土地上生長出的茅臺酒歷經千挑萬選,在這一年被裝進陶土罐裡,繫上紅絲帶,走出群山湖海,為國出徵。    ▲茅臺酒廠成立前 茅臺鎮「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恆興(賴茅)」三家燒房的茅臺酒標  萬國博覽會後,來自中國山村的茅臺酒斬獲金獎,名揚世界。
  •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兩名副總同批被免後又同日被查
    簡歷信息顯示,張家齊已於今年2月被免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而李明燦自2017年1月起擔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醬香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直到今年3月轉任茅臺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 貴州官方徵集茅臺酒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線索;黎巴嫩大爆炸造成至少...
    貴州官方徵集茅臺酒市場領域囤積、加價、制假等違法違規線索 8月5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徵集茅臺酒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線索的公告》。 公告徵集違法違規行包括:在茅臺酒市場銷售中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加價銷售、轉移銷售、虛假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製售侵權假冒茅臺酒的違法行為;惡意炒買炒賣茅臺酒的違法違規行為;製作、發布茅臺酒虛假宣傳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其他擾亂茅臺酒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號碼:12315。
  • 賴茅酒品鑑會隆重開幕,中石化濱州分公司攜手賴茅紀念品牌回歸
    自2014年「賴茅」品牌商標回歸茅臺之後,中國石化與茅臺集團強強聯手,共同投資成立了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借賴茅品牌回歸5周年之際,中國石化山東濱州石油分公司於9月3日在濱州市青藤源大飯店舉辦「信以致遠,賴必相守」賴茅酒品鑑會,前來參加品鑑會的客戶達200餘名,現場訂貨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