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武將文化兩位萬人敵傳奇

2020-12-22 振武井傳奇

【張飛威震宕渠】

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秋之際),劉備取得了益州大部分,派張飛到東北面巴西郡當太守,進攻張郃。張郃奉曹操使命殺進巴西郡,來到宕渠,搶奪兵源。張飛得到情報,張郃在蒙頭、蕩石兩處紮營。張飛來到蒙頭,馬上搶佔有利地形,堵住道路,率領精兵堵住張郃,兩人對峙五十餘日。一天,張飛親率精兵萬餘人,主動進攻坐鎮宕渠的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張飛,卻被引到瓦口關,張郃的軍隊前後不能接應,被張飛打得大敗,張飛一戰成名。

張飛文史
將軍廣場張飛雕像

【蒙應瑞威震西域】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庚子年秋冬之際),康熙帝玄燁,力排眾議,任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以天子親徵規格,率領大軍進駐青海徵討準噶爾。命川督年羹堯負責大軍西徵,後勤保障,派副將嶽鍾琪、護軍統領噶爾弼,都統延信領八旗軍,綠營兵入藏驅走困撓邊疆百姓生活、朝野上下寢食難安、二十三年有餘,侵佔西藏三年的準噶爾軍。噶爾弼指揮下的嶽鍾琪,從打箭炸第一仗便打下裡塘,在途中廣納眾智,川北鎮兵閬中人蒙應瑞獻計獻策,得到重用並親自組建精通藏語的三十餘人,親率精兵智取敵軍將帥首級,平定近四年戰勢,終於解決了長期困擾的西藏問題。123萬平方公裡的西藏悉入大清國版圖,連同收復今天的內外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蒙應瑞一戰定乾坤,連同祖上三代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同時選舉薦升大將軍。

蒙應瑞調補湖廣鎮筸今鳳凰古城總兵文史
清代蒙家將歷史

相關焦點

  • 如何運用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
    摘 要:本文從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三代文化同四川南充閬中古城的旅遊開發相結合,探索討論閬中古城對於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歷史名人資源開發的現狀,以及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對策,旨在促進閬中古城關於對蒙氏歷史名人的旅遊資源開發。
  • 四川南充閬中古城名人美食蒙家官府菜和閬中牛肉麵的緣源
    來自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廣西,四川、甘肅、寧夏,浙江、廣東等地客商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在保寧府閬中城崛起商業之都並建立起各自的商業會館。成為四川省內第二大府城,保寧府城內美食林立,各地菜品極為豐富。
  • 戲劇界接力推南充歷史名人 《三國志》作者陳壽深入人心
    三起三落志不改, 願將榮辱付冤哉……」這是已故南充著名劇作家張應祿所寫的電視劇《陳壽》的主題歌,為了謳歌歷史名人《三國志》作者陳壽,他耗盡心血,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只留下一部寫有4集的劇稿,成為憾事。今年12月5日至7日, 由南充籍劇作家林解、四川著名導演馬東風聯袂創排,南充歌舞劇院演出的大型舞臺劇《筆墨著三國》(原名《陳壽·夢魂三國》)在南充大劇院公演, 填補此前無「陳壽劇」的遺憾。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歌劇《筆墨著三國》今日公演 講述四川歷史名人陳壽的史學情懷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今年6月,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正式出爐,《三國志》作者陳壽榜上有名。陳壽的家鄉四川南充,再次以藝術創作方式,講述陳壽故事。12月5日,入選四川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筆墨著三國》,在南充大劇院公演。
  • 四川南充向山城市民推出五條經典旅遊線路 總有一條適合您
    2020年9月28日,四川南充趕到重慶市南岸區,向山城市民推出了五條經典旅遊線路:印象嘉陵·生態之旅、文化溯源·攬勝之旅、將帥故裡·初心之旅、詩畫田園·怡然之旅、匠心匠藝·非遺之旅,請山城市民去領略南充歷史、文化、自然、生態之美。
  • 2019南充晚報十大年度新聞
    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揭牌  2019年12月24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正式揭牌。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實施一區多園模式,總範圍共119.86平方公裡,涵蓋江東片區、南充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新城片區、嘉陵工業集中區。
  • 傳承巴蜀文脈 講好四川故事——四川歷史名人叢書推廣活動啟幕
    四川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認識、了解、傳承、發揚好四川歷史名人的精神文化價值,有益於增強川人的文化自信。  啟動儀式上,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名譽會長張志烈和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長周裕鍇,就「東坡文化精神的中國意義」進行了名家對談,從學術的高度和歷史的維度,總結了蘇東坡作為一代文宗對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隨後,多家出版單位向三蘇祠博物館、三蘇文化研究院、眉山駐軍部隊、蘇祠中學等單位贈送了「四川歷史名人叢書」。
  • 四川第二大城市,也是川東北經濟中心,它就是南充市
    南充市,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 現在轄三區五縣,託管一縣級市,常住人口630多萬,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南充歷史悠久,解放初期是川北行警區駐地,現在有四川第二大城市(城區人口110萬左右,比綿陽市略高)、川北東北經濟中心,西華師範大學(原四川師範學院)、川北醫學院等高校,
  • 歷史底蘊深厚的閬中,曾做過四川省會20年,春節就是在此發源
    中國,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大國,在祖國的大地上古鎮眾多,到處都有歷史的痕跡。就在這不計其數的古城中能躋身四大古城的行列,那這裡一定是個底蘊深厚的地方。嘉陵江畔的閬中古城註定不凡。自戰國中期巴國由於戰亂遷都於閬中以來,歷代帝王都將閬中視為轄治西南的重鎮,競相在此設置郡、州、府、道並苦心經營。時間到了清初,閬中的政治地位達到頂峰,在清順治三年到康熙四年,即公元1645年-1665年,因為大西政權的存在,四川曾經有20年的省會沒有設在成都,而是在閬中。
  • 《筆墨著三國》將在南充連續上演3天
    該劇圍繞《三國志》作者陳壽歷經磨難、傾盡心血編書著史的感人故事展開,突出了陳壽效法司馬遷正視歷史人物,尊重歷史事實的著史精神。他用自己的行為和人生經歷,為中華民族樹立了封建社會文人士大夫的道德典範和治學樣板。
  • 川東北經濟中心,四川第二人口城市,一座古城因為名字被耽誤
    說到東北地區的四川省,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其實是四川東北部的幾個城市群,包括南充、遂寧、廣安、達州、廣元、巴中6個地級市等共33個城市,南充是該地區的核心城市,南充是四川省第二大人口城市,戶籍人口759.02萬人,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川北地區的中心地區,是沿河宜居的大城市
  • 大山大川大美四川,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 南充,我為你驕傲!
    嘉陵江、宜居之城、絲綢之鄉、三國文化、成渝經濟第二城、三線城市……南充,一座值得驕傲的城市,隻言片語無法概括其美好,也無法完美詮釋其驕傲之處。在這座孕育了2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裡,與時代一起,見證著城市的美好與驕傲。
  • 大城小事|四川GDP第五的城市有什麼好玩的
    ●南充歷史悠久,源自漢高祖公元前202年設立的安漢,至今建成2200多年。●南充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鄉」、「絲綢之都」的美譽。
  • 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的新年第一天
    「北湖公園既是南充的城市記憶,又是南充的文化地標;既是市民休閒處,又是城市會客廳。北湖公園景區提檔升級,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環保工程。」宋朝華說,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
    據了解:麗江古城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安徽徽州古城是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閬中古城,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春節文化的發源地。
  • 四川名字含有「中」的城市,除了巴中、閬中,你還能說出誰?
    四川肯定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國人口和資源大省,近年來,四川自身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事實上,四川有許多城市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值得人們深入研究。今天,將為您介紹兩個名字中帶有「中」的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名字是巴中和閬中,實際上位於四川東北部地區,巴中是四川的地級市,閬中是縣級市。事實上這兩座城市除了名字當中都有中以外,他們兩個還都非常的有淵源,這兩座城市本身是鄰城,在歷史之上他們都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 四川新聞丨星光閃耀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
    蜀地多俊傑,自古以來四川名人輩出,今天,又一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正式出爐,這也是2017年我省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評選出的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評選工作自去年8月啟動以來,全省各市州共推薦歷史名人78人,在經過半年多的專題論證、座談研討、集中評議之後,按年代排序,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音同「渠」)、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shi)、秦九韶、李調(tiao)元,十人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這十位名人,從漢代到清代,涵蓋了政治、文學、思想、教育、史學等多個領域。
  • 南充:山清水秀風光好 踏青賞景正當時
    暢遊 大美南充 好山好水好風光 南充,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秀美的山川河流,擁有「將帥故裡·紅色文化」「歷史名城·三國文化」「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印象嘉陵·生態文化」「世界古城·春節文化」5張文化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