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這是第三篇關於擺地攤的文章了;第一篇說的是如何找一個好上手的地攤生意,擺地攤畢竟是個挺辛苦的事兒,所以一上來就先說了如何輕裝上陣;然後呢,就該說說怎麼讓顧客在你家多花點錢了,於是第二篇講了一些賣貨的搭配方法。
如果按照給定的標準來選擇,適合地攤的產品其實並不多,現在全民一來擺地攤,同質化商品競爭就會很嚴重。
於是很多人都會覺得,地攤有什麼可逛的,逛來逛去就是那些東西而已。
那麼,做點什麼才能與眾不同呢?所以,這一篇就講一個主要由寶媽們操作的,現在挺火的副業項目。
這個副業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擺地攤賣穿衣服的關節娃娃。
關節娃娃這個市場,按照各路磚家的說法,是「朝陽產業」;國內做的人並不多,國外做得好的娃娃很容易火到國內來,像是美國的芭比娃娃,小布娃娃,日本的GSC粘土娃娃,OB11等等。
這些娃娃屬於中高檔的商品,僅僅是買娃娃的花費就經常要四位數,配套的衣服和鞋子也都不便宜,基本上比真人的高一個臺階;
同檔次的國產娃娃也有不少,近些年也越來越多了,並且由於中高檔產品的熱賣,帶火了低端關節娃娃的市場。
注意啦,這裡就是商機:低端市場的娃娃不好配衣服!
一個30釐米的小布娃娃大約是千元左右,帶一套衣服,另外配衣服的話,從幾十到幾百都有;但是一個低端的關節娃娃,零售便宜的只要十元左右,批發只要兩三塊錢。
這樣一來,廠家就不太會為某一款低端產品做配套了,雖然有一些心靈手巧的小夥伴會自己動手做,但不會做的終究還是大多數。
這是一系列真實的案例
最近有幾個寶媽發布了這樣一系列視頻,先是教別人怎麼給娃娃做衣服,然後再去擺地攤,連娃娃帶衣服一起賣。
大概是小孩子的天性,女寶寶們看到都會嚷嚷著要買,甚至一些男寶寶也眼饞。
教學視頻和擺地攤視頻是一份收入,擺地攤賣娃娃則是另一份收入。
娃娃批來平均每個也就兩三塊錢,給娃娃做好衣服之後,連娃娃帶衣服賣十塊錢一個,三十塊錢四個到五個。
做娃衣的物料成本很低,論斤賣的碎布頭,季節性滯銷的襪子,論堆賣的髮飾什麼的,關鍵是賣創意和手工。
剩下唯一一項可能的支出就是縫紉機。
縫紉機的話,雖然市場上有六七十塊的,但是那種只適合縫紉高手拿來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沒有基礎的話,這種縫紉機很難控制,連直線都不太容易車,經常卡線斷線。
如果你沒有縫紉基礎,打算認真學一學,指望這個技能改善生活的話,那麼可以買一個好用點的,大約一千五六百。
當然,如果你心思夠巧,還可以繞開縫紉機,用剪刀,熱熔膠和酒精膠也能做出有趣的東西來。
這個項目好操作嗎?
就看你想掙哪份錢了,你是想拍視頻掙錢,還是擺地攤掙錢,還是一邊擺地攤一邊拍視頻?
如果你想靠做教學視頻收點學費和流量費,建議你先學習一番。
看看現在已經有哪些人在做,都是怎麼做的,以及做的什麼;
然後根據自己的優勢,考慮一下你能做什麼,能跟他們做的不一樣嗎?能比她們做得好嗎?做的東西會不會受歡迎?
如果你想學人家做點手工然後去擺地攤,那麼也應該先學習一番,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這個類型的項目,需要找一個小孩子比較多的地方,像是新建小區,中心區商業街,等等的。
老小區和大學城一類的地方則不太適合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祝我的粉絲2020都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