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中超聯賽在各大俱樂部的不斷巨額投入下呈現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然而中國男足的國際排名卻是持續走低。儘管很多球迷不願意承認,但中國足球的水平已經淪為了亞洲三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為何我們對足球的投入越來越多,但中國足球的水平卻越來越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但總體來說主要原因還是出在了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問題之上。近日,前任國足主帥,現任足協副主席高洪波在宣講《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時,談到了這個問題。
他表示:「中國球員在12歲前,與其他足球先進國家同年齡段的球員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14歲後,我們小球員的水平就會開始明顯下滑,被國外同齡段球員所超越。在與外國專家交流時,他們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青訓的質量和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青訓手段和內容缺乏足夠的針對性。」
作為一位著名的前國腳,高洪波在球員時代曾經見證過中國足球在亞洲的真正實力。他表示,在他那個時代,中國男足的水平能夠進入亞洲前三。那時候國足踢日本根本就不是問題。但三十年過去了,中國足球已經被日本全面超越。雖然目前中超聯賽中有著很多大牌外援,但他們的到來並沒有給中國足球帶來真正的幫助。
通過近幾年中超球隊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球隊的戰術打法就是盲目地大腳長傳找前場的外援,這樣的打法完全與國際足球的潮流相背離。中國足球的落後確實讓我們這些足球人心懷愧疚。
通過高洪波上述的一席話,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中國足球出現的問題,一個是缺少有效合理的青訓體系;另一個就是我們的職業聯賽不是學習外援技術和意識,而是過分依賴於這些外援,一切問題都由外援來解決,這使得中國球員的水平不升反降。而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由於我們的足球管理者和投資人對於成績的過於急功近利。
因此,目前才出現了在中超層面,為了讓球隊拿冠軍,俱樂部不惜投入重金引進高價外援;在國家隊層面,為了衝擊世界盃,不惜一切代價的歸化外援的情況發生。而為了能夠真正解決中國足球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我們還是必須要從青少年足球做起。只有像高指導所說的那樣:「青少年足球發展不要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追求。有成績不一定有人才,有人才必定有成績」,我們才能夠真正培養出更多的足球人才,讓中國足球重現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