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著名作家姚雪垠,在河南大學讀預科的時候,曾悄悄喜歡過同班的一個同學。這個同學相貌出眾,成績也很好。但姚雪垠不敢告白,因為他覺得不會成功。
沒有結果的暗戀,都是酸澀的。為了轉移這種苦悶的心情,姚雪垠決定以這段經歷為基礎,寫一本小說。
這本小說,差不多是我國較早的一篇意識流小說,可惜的是,姚雪垠怕他暗戀的事兒被發現,沒將這本小說發表出來。
一、不敢追求
姚雪垠出生於河南省的一個貧困家庭,他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家裡實在養不起一個孩子了,所以,他的母親打算將他丟進河裡溺斃。
幸運的是,姚雪垠的曾祖母很捨不得,將他救了下來。
姚雪垠從小就很聰明,他最喜歡的就是聽祖母講故事,也是這些故事,培養了他的文學創作能力。
從小到大,姚雪垠的生活就不太順利。在這樣的逆境中長大,他的性格有些內向,也有些自卑。
姚雪垠在河南大學就讀的時候,正是上世紀20年代。當時,國內雖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社會風氣大開,但男女之間的交往,還是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開封這樣的城市。
所以,姚雪垠不敢表白的原因,更多是因為環境的影響。
當時,雖然男女可以同校,但是男女之間自由戀愛,還是不太可能。如果某個男生悄悄和一個女生好上了,他們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就是這樣,因為自身和環境的原因,姚雪垠只能將對那個女同學的愛慕,深深的掩埋在心底。因為是單相思,所以,姚雪垠周圍沒有人知道他暗戀那個女同學。
人是很難將痛苦一直留在心中的。
為了讓自己的心情得到釋懷,姚雪垠開始了有創作小說的念頭。
二、不敢發表
姚雪垠這個暗戀故事,其實在文學創作中很常見。但是在當時,他寫這篇小說的手法,卻很少見,甚至可以說,他是最早一批使用這種寫作方法的人。
姚雪垠寫這篇小說名為《心裡開花》,全程使用的是心理描寫,描述他是怎麼思念這位女同學。
這是一種意識流小說,雖然在國外很流行,但是在國內寫的人很少。
如果姚雪垠將這篇小說發表出來,那在當時,一定會引起文壇的轟動。並且此前,姚雪垠就已經開始用「雪痕」的筆名,在各大文刊上發表作品了。
遺憾的是,姚雪垠不僅沒有追求那個女同學的勇氣,同樣也沒有將這本小說發表出去的勇氣。
他太羞澀了,如果讓別人知道,他對那位漂亮的女同學懷有這樣的心思,他覺得自己一定會無地自容。
但姚雪垠還是將這本小說,拿去給他的國文老師看了一下。
姚雪垠花費了很多心思寫這本小說,他文筆好,寫法也很新奇,所以他的國文老師看了之後,十分喜歡這本小說,勸姚雪垠拿去發表。
這個國文老師,還很同情姚雪垠的遭遇,他看姚雪垠單相思這麼難受,又問是否可以幫助他追求。姚雪垠性格如此,當然是全部拒絕了。
三、成為遺憾
因為不敢邁出勇敢的一步,姚雪垠離開河南大學之後,沒有再與這位女同學來往的機會。後來,他回到河南鄭州大學講學時,熟悉他的人知道了他暗戀的這件事兒,於是和姚雪垠開玩笑,說他曾經也是談過「單相思」戀愛的人。
事情過了這麼多年,姚雪垠已經成家立業,對這段往事自然是一笑而過。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當年他暗戀的這個女同學,同樣也在暗戀著他。只是因為這個女同學,覺得她是女生,不好開口,只好一直等著姚雪垠的表白。
原本是相互喜歡,卻因為兩個人都沒有勇氣表白,而錯過了彼此。這段上世紀20年代的相互暗戀,令人唏噓不已。
這位女同學也是一位很長情的女子。
她一直在期盼與姚雪垠重逢的那一天,但最後等來的,卻是他已經結婚了的消息。
收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天,這位女同學痛苦地大哭了一場,將這場雙方都沒有勇氣表白的暗戀埋進了心底。
就算姚雪垠沒有表白的勇氣,但如果他發表了那本小說,讓這個女同學知道了他的心意,那麼,他們之間可能都不會錯過。
只是世界上沒有如果。
這場暗戀是姚雪垠與這位女同學的悲劇,也是一場上世紀時期青年們戀愛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