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你當年追的動畫更新了!」
「就這個打鬥質量,哪怕劇情是『你瞅啥?』『瞅你咋地?』我也能愉快地看好幾遍!」
「從今天起就是自來水龍頭!」
多說無益,先放兩張動圖感受一下。
是什麼片引起無數人熱議、登上微博熱搜,甚至王思聰都變成自來水推薦?
即使在第一集就需要大會員的情況下,開播當晚最高在線人數達到1w6、點擊量超百萬。
連片尾的B站傳統「辛苦了」字幕都重疊出了3D效果。
正是這部豆瓣9.3的國漫——
《霧山五行》。
由林魂導演,來自六道無魚動畫工作室的,兩年前就曾放出預告,兩年後,成片終於與觀眾見面。
故事講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家族,為保護百姓將妖獸封印於神隱霧山的巨闕神盾之中。
其中靈力最強的,是男主火行使者聞人翊懸。
靈力強大的麒麟獸因常常吸引想要提升妖力的妖獸,自願封印於神盾中。
而火行使者聞人翊懸為救其母私自打開巨闕神盾,小麒麟跑出人界失蹤。
麒麟與火行使者約定,想要尋回母親,需用小麒麟來換。
故事就此拉開了帷幕。
鏡頭一轉,轉到了蘇小安正在採藥回家的路上。
神隱霧山,正是地膳村後山。
蘇小安。
地膳村村長之女。
村長名白義,是八兄弟之一,排行老三。片中還有五弟、六弟、七弟登場,分別名為山子,渠黃,華騮。
八兄弟的名字來源於《穆天子傳》中的周王八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蘇小安採藥歸來,不小心打碎了父親的藥罐,被罰去後山找酒鬼張買藥罐,不小心碰到正在沐浴的男主聞人翊懸。
男主聞人翊懸便與蘇小安相遇了。
救鴨子還是救小安,男主果斷選擇了鴨子
而這時,危險也在步步逼近,嗔獸孔雀派出三妖人來尋找麒麟的蹤跡。
戰爭一觸即發……
小麒麟獸究竟在哪?
為何嗔獸孔雀要來到地膳村尋找麒麟?
八兄弟隱藏了什麼秘密?
這一切,都在正片裡。
故事充滿中國特色,金木水火土五行、麒麟獸等等都是典型的中國元素。
但只憑中國元素,就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嗎?
今天就帶你了在無數人吹爆的《霧山五行》背後,是怎樣的創作故事。
潑墨寫意、極具特色的美術風格
如何做出有國漫特色的動畫?這是一個問題。
《霧山五行》一開場就給了我們答案:
用中國風,畫中國動畫。
動畫開場OP是一幅幅水墨暈染的山水圖。
流動的色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富有詩意的江湖。
一個小知識,OP的歌詞是藏頭詩
據導演表示,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很多國畫和古畫作品。
比如張大千的潑墨圖,OP背景的色彩湧動就是從其畫中汲取靈感。
而這些湧動的色彩,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往水盆裡放顏料,不停晃動一整天才拍出來的效果。
取自Bilibili對林魂導演與六道無魚動畫工作室成員的採訪
短短兩分鐘的OP畫面,就可以看出主創對美術的用心。
其獨特的潑墨潑彩的美術風格非常難以把握。據主創團隊介紹,有一次外包公司找到他們,問需不需要外包作畫。
主創把他們需要的作畫風格告知外包公司,結果外包公司說:
包不了...
扎心了
廠長印象最深的場景是在戰鬥中穿插的黑白水墨畫面:
在與嗔獸孔雀的的戰鬥中,翎羽攻擊幾乎就要扎進心臟。
如此絕望之際,所有色彩突然褪去,粗獷的墨染線條在屏幕上呈現如同刀削般堅硬的質感。
橙黃的火焰在男主眼中爆發,大喝一聲,男主用手撕裂嗔獸孔雀的攻擊,反敗為勝。
無論是從作畫角度看畫面,還是從劇情角度看銜接,這樣的表現手法都堪稱一絕。
將國畫的寫意和畫面節奏的留白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也因如此,很多網友都提出想要《霧山五行》的原畫集。
說《霧山五行》是一件藝術品,絲毫不為過。
經費爆炸?不,都是用愛發電
《霧山五行》最精彩的,莫過於其打戲。
行雲流水的飛踢、流光溢彩的特效、酣暢淋漓的短兵相接,都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截至第二集,最精彩的打戲有三場:
聞人翊懸VS麒麟獸,火焰衝擊波噴湧,鏡頭旋轉拉遠,氣勢宏大。
火浣布: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具有不燃性,作為懸哥的武器再合適不過
三兄弟VS三妖人,腳底騰挪位移,收槍時槍頭微微晃動,細節之處讓人想起香港武打片。
聞人翊懸VS嗔獸孔雀,兩者強強相遇,形成天崩地裂之勢。
這些名場面已經被從各個角度誇出了花式彩虹屁。
但廠長注意到,彈幕有刷「經費爆炸」、「經費在燃燒」等等,把這些流暢的畫面歸結於「經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廠長以日本動畫為例。
日本動畫在製作過程中主要的形式是動畫公司給原畫師「作畫拘束費」,也就是「籤約」,用固定的費用讓原畫師把自己負責的部分畫好。
原畫師可以選擇「爆肝」,完成非常高質量的畫面,當然也可以只使出三分力,達到基本要求。
也就是說,畫師願意挑戰、爆肝,付出心血的熱情,是用錢買不來的。
六道無魚,一個成立四年、註冊資本是10人民幣的動畫工作室。工作室人數從未超過10人,公司在浙江衢州「深山老林」裡。
工作室曾在B站發布過一個作畫過程的視頻。導演一筆一筆畫圖畫了三個半小時,而成片不過三秒。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此精妙絕倫的打戲畫面,是幾個人無數次爆肝到深夜,真的用愛去完成細緻到每一幀的高質量創作。
據說在長沙的宴席,第六道菜上魚表示宴席結束。
「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
而六道無魚,也許意味著宴席不散,無論什麼條件下,都要堅持創作。
極高的標準、極少的勞動力。
短短幾秒的鏡頭,都是嘔心瀝血、畫到頭禿的成果。
不要再說「經費爆炸」,你看到的每一幀,都是畫師在用愛發電。
不忘初心,專注打磨好的作品
《霧山五行》的出現,讓國人對國漫有了更多的期待。
甚至有人說:《霧山五行》是真正的中國動畫。
而對此,導演林魂的回答是這樣的:
「這個作品我們沒有去想過它能得到什麼,或者是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
導演林魂在動畫播出後,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
林魂導演跌宕起伏的經歷和國漫的發展是重合的。
國漫始於輝煌,那時候我們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國動畫史的豐碑《大鬧天宮》。
但國漫在輝煌過後就是下坡路,九十年代,精工細作的動畫創作模式跟不上商業化和產業化的迅速發展而衰落。而一海之隔的日本,動畫產業正如火如荼、甚至走向世界。
所幸,中國從來不缺追夢的動畫人。
在前人鋪路,後輩奔湧的情況下,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讓大家看到了國創動畫的可能。
越來越多優秀的國漫出現了:
電影有《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護法》,《羅小黑戰記》,番劇有《鎮魂街》、《大理寺日誌》、《靈籠》、《刺客五六七》、《百妖譜》等等。
而在國漫走進大眾視野之前,動畫人只是在看不到光明的黑暗中奔跑。
身邊人的不理解、資金的缺乏、人手的不足。
像《霧山五行》的林魂導演,在製作過程中身兼數職,甚至連OP都由他親自演唱。
同名同姓的可真多
好不容易把作品「生」來了,還會被拿來和日本成熟產業鏈下的動畫作品進行比較。畫面不流暢、配音不說人話……
國漫自然有不足之處。
拿《霧山五行》來舉例,文戲部分人物略顯僵硬,故事中穿插的搞笑部分梗有些老舊。
而最精彩的打戲部分,和日本動畫中的打戲相比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小安,顏藝女神
也正因如此,國漫讓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沒有一味模仿日本,而是在借鑑學習中做出了中國特色。
儘管現在國漫還有上升空間,但廠長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動畫行業,國漫,不再是小部分人的狂歡,而是全民,甚至是全世界的焦點。
希望未來,出現越來越多像《霧山五行》一樣優秀的作品。
向中國動畫人,致敬!